資源簡介 4.1.1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類起源于什么; 2.描述人類發展的過程和原因; 過程與方法 對比觀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展過程的示意圖,通過討論、分析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 教學難點 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 教具與學具 查閱、搜集有關生物進化論和神創論觀點的資料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人類的發展過程 技能訓練——區分事實與觀點 比一比,講述科學家的故事 地球上出現了人類后,人類又如何發展呢? 就“露西”少女的骨骼來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區別?根據四肢和骨盆的形態,想象一下她的運動方式怎樣? “東非人”用圖中所示石塊做什么?從石塊的形狀來推測,“東非人”已經具有什么能力? 出示課題(板書課題) 請你們結合討論,仔細閱讀教材內容 小結:人類的發展過程。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森林古猿——直立人——現代人。人類應當更加理智的發展和運用改造自然的能力。 引導學生分辨事實、觀點的區別。事實是具體存在的事件。觀點是根據事實提出來的。不同的事實,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同一個事實也可能有不同的觀點。 組織學生回答問題: 古人類化石“露西”是在非洲發現的。 “露西”生活在300萬年前。 其他地區沒有發現200萬——30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 其他地區沒有200萬——30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 亞洲的直立人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 講述科學家的故事。比一比,看誰講的故事更生動。 聽完故事后,要多思考。 師生共同分析 學生閱讀 學生學習 學生回答 事實 事實 事實 觀點 觀點 學生講述故事 激發學生對古生物學的熱愛 設計理念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種學習資源,以學生為主體,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探究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體現“雙主”教學思想,體現新教學理念。 板書設計 課后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