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的由來
課題
第一章、人的由來
編號
備課
日期
二次備課
日期
課型
復習課
教學
目標
1、知識目標: (1)列舉和人類親緣關系最密切的動物;
(2)說出現(xiàn)代類人猿和現(xiàn)代人類的相似性和區(qū)別;
(3)簡述森林古猿進化為類人猿祖先和人類祖先的大致過程。
2、能力目標:利用現(xiàn)有條件搜集和整理資料。
3、情感目標:進一步形成生物是不斷進化的觀點
教學
重點
類人猿和人類特征的比較
教學
難點
類人猿和人類特征的比較
教材
分析
及
教法
設想
教材內容不僅注意人類于其他動物的區(qū)別,更加注意人類與其他動物的聯(lián)系,期望學生能建立這樣的觀念: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也是人類的“親戚”;人類是生物圈的普通一員,并與類人猿有共同的祖先;類人猿和人類的分化是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自然選擇適應各自生活環(huán)境的結果。在教材內容的具體安排上,以討論人類和類人猿的親緣關系為切入點,進而探討由猿向人的過渡及人與猿的分界標志。通過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關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歷程的思路已經形成,對于人類的起源與進化,興趣比較高。有關人類起源進化的資料也比較容易收集,所以本節(jié)課適合用多媒體教學。
教學
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材、同步學習
教學
環(huán)節(jié)
導學過程
學習過程
備注
創(chuàng)設
情境
導入
新課
(一)、概括導入 確認目標
生讀復習目標,師明確復習重難點
(二)、梳理知識 落實雙基
引導學生整理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嘗試獨立完成知識結構圖,小組展示,其他組同學補充、糾正。
運行課件,標題:現(xiàn)代類人猿
對學生的資料收集情況給予評價和總結。
展示獼猴、金絲猴長尾猴和狒狒的圖片和大猩猩的視頻片段。請同學指出不同之處。并接著介紹其它的區(qū) 區(qū)別:有無頰囊和臀胼胝(臀疣)
(三)、展示交流 拓展新知
教師根據學生歸納、展示的情況進行補償教學、重點講析。
教師根據學生出現(xiàn)的情況補償教學。
(四)、典題引導 點撥深化
同步典題講析
(五)、檢測反饋 鞏固提升
1、人類的祖先是(?? )A、猴子? B、類人猿?? C、森林古猿?? D、靈長目動物
2、在下列動物中,不屬于類人猿的是(? )A、黑猩猩?? B、長臂猿?? C、猴? D、大猩猩
3、對森林古猿進化成為人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體向直立方向發(fā)展
C、森林古猿之間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質區(qū)別?? D、環(huán)境決定了森林古猿的進化方向
4、我國男性結婚法定年齡是不得早于(? )周歲A.18??? B.22??? C.24???? D.28
5、下列關于現(xiàn)代類人猿與人類區(qū)別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祖先不同?? B、運動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腦發(fā)育程度不同
6、在靈長目動物中,與人類行為最為相似的是(? )A、黑 猩猩? B、猩猩? C、大猩猩? D、長臂猿
7、人類學家研究表明,現(xiàn)代人類起源于(? )A、南方古猿? B、類人猿 C、黑猩猩 D、森林古猿
8、胚胎呈現(xiàn)出人形的時期大約是在懷孕后(? )A.5周左右? B.6周左右? C.7周左右? D.8周左右
9、進化論的創(chuàng)立者是(?? )A、列文虎克?? B、拉馬克? C、達爾文?? D、孟德爾
10、下列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密切的是(?? )A、魚 B、狗? C、大猩猩 D、鴿子
11、根據“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測符合化石特征的是(?? )
A、“露西”時代的古人類不僅能使用工具,還能制造工具B、“露西”時代的古人類不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樣的C、“露西”時代的古人類的手臂已開始變得靈巧
D、“露西”時代的古 人類大腦已經很發(fā)達
12、有關人類的起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類是由上帝創(chuàng)造的?? B、人是女媧用泥捏出來的?? C、人是自然產生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經過長期進化而來的
13、下列關于人類的由來正確的敘述是(?? )A、人類具有動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與動物沒有本質區(qū)別B、環(huán)境的變化使猿進化成人?? C、猿適應了生存環(huán)境
D、“東非人”時代的古人類,只能使用工具,不會制造工具
14、按照進化論的說法,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經過若干年后,他們的變化不是(?? )
A、使用火 B、在群體生活中產生了語言 C、大腦越來越發(fā)達 D、過著樹棲為主的熱帶叢林生活
15、由猿到人關鍵的第一步是( )A、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制造工具? D、產生語言
16、現(xiàn)代類人猿主要以(?? )生活為主A、水生? B、兩棲? C、樹棲? D、草原生活
17、子宮的功能是(??? )A、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B、卵細胞受精的場所
C、是胚胎發(fā)育的場所?? D、分泌營養(yǎng)物質利于胚胎發(fā)育
18、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A、睪丸? B、輸卵管? C、附睪 D、精囊腺
19、女性卵巢的作用是(?? )A、受精作用發(fā)生的場所?? B、輸送卵細胞
C、胚胎發(fā)育的場所?? D、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20、下列屬于生殖細胞的是(?? )①精子 ②卵細胞 ③精液 ④卵巢 ⑤睪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21、下列能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腺體依次是(??? )
A、睪丸、卵巢? B、附睪、子宮? C、卵巢、睪丸? D、精囊腺、卵巢
22、人體發(fā)育整個過程的起點是(?? )A、受精卵?? B、胎兒? C、嬰兒?? D、卵細胞
23、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過程叫做(?? )A、分娩?? B、懷孕?? C、受精??? D、排卵
24、分娩的結果是(?? )A、形成胚泡? B、形成胚胎?? C、發(fā)育成胎兒?? D、誕生新生兒
25、受精作用發(fā)生在(?? )A、卵巢?? B、輸卵管? C、子宮?? D、陰道
26、胚胎在母體的(? )內發(fā)育,并通過(?? )獲得養(yǎng)料
A、子宮?? B、卵巢?? C、胎盤??? D、輸卵管
27、胚胎大約在母體子宮內發(fā)育(??? )A、360天? B、300天?? C、280天?? D、266天
28、胚胎發(fā)育多長時間開始具有人形()A、兩周之后 B、兩個月之后 C、六個月之后 D、九個月之后
29、新的生命是從何時開始的(?? )A、卵細胞和精子?? B、受精卵? C、胚胎?? D、嬰兒出生時
30、產生卵細胞,形成受精卵,胚胎發(fā)育,胎兒與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分別是(?? )
A、卵巢、輸卵管、子宮、胎盤?? B、卵巢、陰道、子宮、胎盤
C、輸卵管、子宮、卵巢、胎盤?? D、卵巢、子宮、子宮、胎盤
31、組成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器官依次是(? )A.輸卵管、睪丸、卵巢、陰道 B.子宮、輸卵管、卵巢、陰道C.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 D.卵巢、子宮、輸卵管、前列腺
明確目標
以小組為單位歸納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完成知識結構圖,小組代表展示,其他同學進行補充糾正并說明理由。
學生到電腦前面將自己收集到的有關
現(xiàn)代類人猿的資料展示給大家。下面的同學對資料收集工作做的好的組給予鼓勵。
一. 活動:比較類人猿與人類的相似特征
現(xiàn)代類人猿與獼猴,金絲猴,長尾猴和狒狒是否有不同:仔細觀察獼猴、金絲猴、長尾猴和狒狒的圖片,大猩猩的視頻,觀察有何不同。并舉手回答。
2、比較類人猿與人類的相似特征
(1)觀察并找出圖片中的類人猿的主要特
征:類人猿有幾乎和人一樣的豐富的表情
(2)觀察黑猩猩的臀部有何特征:沒有尾
(3)找出圖片上的黑猩猩,人的面部特征
和馬的面部不同點:人和黑猩猩雙眼在一個
平面,馬的雙眼在兩側。
(4)觀看視頻得出結論:類人猿的骨骼和
人的相似。
(5)認識到黑猩猩有模仿和學習行為。并
能簡單地使用工具。
(6)黑猩猩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分小組將所看到的資料分析得出的結論進行匯總,交流總結。如有不同意見,進行闡明。
3.分組討論,歸納,回答
4.學生對所提的問題進行討論,并作出假設。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以及人類祖先轉向地面生活后,所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兩足直立行走是人與猿分界的標志
5.通過活動,利用課前準備的用具,探索在人類起源和進化中手進化的意義。討論拇指不能活動時,對完成某項動作的障礙。嘗試說明在人類起源和進化過程中手進化的重要意義。
1、生殖系統(tǒng)?
1)男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睪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睪:儲存和輸送精子?陰囊:保護睪丸和附睪?輸精管:輸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陰莖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輸送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場所)?子宮:胚胎發(fā)育的場所?
陰道:月經流出,胎兒產出的通道
青春期的顯著特點是:????(1)身體變化?
身高突增;?
神經系統(tǒng)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增強;?性器官迅速發(fā)育。?(2)心理變化?
過于關注自己、強烈的獨立意識、內心世界逐漸復雜、性意識開始萌動。
精子:??????雄性生殖細胞?卵細胞:?????雌性生殖細胞,?
受精:???????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受精場所:輸卵管)???
懷孕:???????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發(fā)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宮內,在子宮內膜種
植下來,稱為懷孕。??
胚胎:???????胚泡繼續(xù)細胞分裂和分化,發(fā)育成胚胎??
初具人形:???懷孕后8周左右,胚胎發(fā)育成胎兒,呈現(xiàn)出人的形態(tài)。??
分娩:??????懷孕40周左右,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
做分娩。?
?
胎盤:?????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其中胎盤是胎兒
和母體交換物質的器官。
學生獨立完成“同步學習”,兩生板演,其他同學補充糾正。
學探
導學
導引
誘思
展示
交流
質疑
深化
梳理
知識
歸納
整合
達標
檢測
鞏固
提升
板
書
設
計
教
學
札
記
學生的資料是從網上收集的,多數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課前低估了學生的這種能力,其實大部分的內容可以交給學生完成,總體上留給學生發(fā)揮的余地不是太大,人類起源和進化中手進化的意義這個活動,不少項目的結果和預期不一致,應該重新設計。對學生回答問題中出現(xiàn)的非預期結果,有時候不能很好地解釋和處理,主要是課前準備不夠充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