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8237001205230000 水是常用的溶劑 一、物質在水中的分散情況 1、溶液:(1)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我們稱之為溶液。 (2)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濃度和性質都相同。 穩定性:外界條件不變時,溶質溶劑不會分離。 2、懸濁液和乳濁液:(1)懸濁液: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而形成的物質。(不穩定不均一) (2)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物質。(不穩定、不均一) (3)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 3、乳化:在油脂與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潔精,能使油脂的細小的液滴均勻懸浮于水中形成乳濁液的現象。 二、物質的溶解性 1、物質的溶解性:(1)物質溶解的能力:一定條件下物質能夠溶解的數量是有限的。 (2)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①不同物質在同一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②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③同一種物質在同一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與溫度有關。 2、是否飽和溶液:(1)飽和溶液:在一定的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的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3)相互轉化: (4)濃溶液和稀溶液:①溶有較多溶質的溶液。 ②溶有較少溶質的溶液。(5)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與溶液的濃和稀沒有必然聯系。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對于同種溶質,在一定的溫度下,飽和溶液要比不飽和溶液濃。 三、物質的溶解度 1、溶解度:(1)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這種溶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注意點: ①四個關鍵詞:一定的溫度,100 克溶劑、達到飽和、溶質的質量; ②溶解度就是一定溫度下,100g 溶劑中能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③溶解度單位為克。 (2)溶解度的含義:已知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其含義是指該物質在此溫度下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 (3)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 20℃時的溶解度 大于 10 克 1-10 克 0.01-1 克 小于 0.01 克 溶解性等級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 舉 例 食鹽、硝酸鉀 氯酸鉀 氧化鈣 碳酸鈣 (4)溶解度曲線: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 C.組成溶液的溶劑一定是水 D.將氫氧化鈉溶于水的過程中,溶液溫度升高 2、下列各種措施中會影響硝酸鉀在水里溶解度大小的是( ) A.加水 B.攪拌 C.加硝酸鉀 D.升溫 4599940335280003、如圖,將紅砂糖倒入一杯開水中,充分溶解。能作為判斷砂糖水是飽和溶液的依據是( ) A.砂糖水顏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體有剩余 4、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 ) A.非常濃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該溶質,溶質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 D.增加該溶質,溶質不能繼續溶解的溶液 5、下列有關飽和溶液說法正確的是(?? ) A.?飽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質的混合物 B.?一定溫度下,向飽和食鹽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會溶解 C.?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D.?一定溫度下,100g的食鹽飽和溶液中加入3g食鹽,充分攪拌后可得103g食鹽溶液 2710815479425006、在t℃時,某物質X、Y分別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Y與水的質量關系分別如圖a、圖b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Y都只能是固體 B.?兩種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C.?圖示溶液的濃度:XD.?t℃時X、Y的溶解度:X7、下表是某同學的實驗記錄,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溶質 碘 高錳酸鉀 溶劑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穩定、無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劑???? D.?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不同 8、給下列混合物歸類:①食鹽水,②牛奶,③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體,④肥皂水,⑤泥水,⑥色拉油和水混合后的液體;屬于溶液的是 ,屬于乳濁液的是 ,屬于懸濁液的是 。 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動和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種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凈化器,里面裝有網絲、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樹脂。其中活性炭起到 和過濾的作用。 (2)將少量的①菜油;②醋;③冰塊;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分別加入水中,振蕩后,其中 形成溶液。(填編號) (3)喝了冰鎮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這種現象說明氣體在溫度越高時,在等量水中溶解得 (選填“多”“少”或“不變”)。 10、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1)葡糖糖溶液中,溶質是 ,溶劑是 。 (2)醫用酒精溶液中,溶質是 ,溶劑是 。 42837104019550011、如圖為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A、B、C析出晶體時均不含結晶水),根據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溶解度最大的物質是 。 (2)若將M點處C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選擇的方法是 (填序號)。 ①降低溫度 ②增加溶質 ③蒸發溶劑 12、實驗室有下列物質:①食鹽水,②鋇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請給上述物質歸類(填序號):屬于溶液的是 ,屬于懸濁液的是 。??? (2)溶液區別于濁液的特征 。 13、下表列出了固體物質A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廢/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時,向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加入30g固體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再將燒杯內物質溫度降至20℃,此時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填最簡整數比); (2)物質A是甲、乙其中一種物質,80℃物質A的飽和溶液降溫到60℃溶質的質量 分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4、利用如圖所示的儀器和藥品,測量一定質量大顆粒食鹽晶體的體積,同學們展開了討論。(不考慮雜質對實驗的影響) (1)小柯提出,在量筒內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將一定質量的食鹽晶體放入,觀察液面的變化來測量食鹽的體積。 但他的想法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 (2)同學們討論后提出,只要將量筒內的水換成另一種液體(只能利用圖中的儀器和藥品) ,實驗就能取得成功,該液體是 。 (3)日常生活中,時刻離不開溶液,腌咸蛋用的鹽水是氯化鈉溶液,其溶質是 ,醫用2%的碘酒溶液,溶劑是 。 15、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據圖回答問題: (1)溫度為 ℃時,A與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t2℃時,把A、B物質各30g分別加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飽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t2℃時,將等質量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的三種溶液中,溶劑質量的大小關系是 (用字母和“>”“<”或“=”表示)。 16、小明同學得到了如下關于A、B的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表: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A 35 35.5 36 36.5 37 B 6 10 18 36.5 50 (1)若將B物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 (2)我國有許多鹽堿湖,湖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鈉和碳酸鈉,那里的人們“冬天撈堿,夏天嗮鹽"據此你認為表中 (填“A”或“B”)物質的溶解度與氯化鈉相似。 參考答案 夯實基礎 D 2、D 3、D 4、D 5、C 6、C 7、B 8、 ①③;②④⑥;⑤ 9、(1)吸附(2)②④⑦(3)少 10、(1)葡萄糖、水(2)酒精、水 11、(1)C(2)②③ 能力提升 (1)①⑧⑨;②④⑥(2)均一穩定 (1)飽和;3:10(2)不變 (1)食鹽易溶于水(2)食鹽的飽和溶液(3)氧化鈉;酒精 (1)t1 (2)A (3)C>B>A (1)冷卻熱飽和溶液(2)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