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1 光的反射 平面鏡(2課時)同步講義(方法指導+典例+專訓)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1 光的反射 平面鏡(2課時)同步講義(方法指導+典例+專訓)

資源簡介

1
光的反射與平面鏡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現象: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所有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我們能夠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2、實例:看見不發光的物體、倒影等。
3、基本概念
一點
光的入射點,用一字母“O”表示
兩角
入射角
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中的∠i
反射角
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中的∠r
三線
入射光線
射到反射面的光線,如圖中的AO
法線
經過入射點O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線,它是一條輔助線,通常用虛線表示,如上圖中的ON
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
的光線,如圖中的OB
注意: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有方向,用字母表示時,應沿光的傳播方向敘述字母,如AO、OB等。
4、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光的反射定律描述了“三線”“兩角”的關系,可縮記為:“三線共面,法線居中(三線位置關系),兩角相等(兩角量值關系)”。
①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線共面。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在法線兩側。
5、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圖甲所示,AO為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如果光線從BO的方向入射,則反射光線一定從OA的方向反射出去,如圖乙所示,即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典例】若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80°,則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

A.40°
B.50°
C.80°
D.100°
【變式1】司機能通過車內的后視鏡看到乘客,這是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現象.
【變式2】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筷子“變彎”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變式3】當光從空氣射到水面時,光線與水面夾角為25°,則反射角大小為(

A.25°
B.35°
C.65°
D.75°
1、黑暗的房間里有兩盞電燈,只有一盞燈點亮,但人能看到未點亮的燈泡。以下對于“看到未點亮燈泡”所畫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
2、如圖所示,一束光線斜射到平面鏡上,其中反射角是( 
 )
A.∠1
B.∠2
C.∠3
D.∠4
3、若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間的夾角為60°,則反射光線與鏡面間的夾角為( 
 )
A.60°
B.30°
C.120°
D.150°
4、甲、乙兩人在照同一面鏡子,甲在鏡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
5、如圖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鏡,反射光線經過的點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下列現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食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折斷”的鉛筆
7、圖為觀察微小形變的裝置.平面鏡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發出一束激光射到鏡面上,經反射后在標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圖示位置用力F向下擠壓桌面,則(  )
A.
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減小
B.
激光束的入射角減小反射角增大
C.
標尺上的光斑右移
D.
標尺上的光斑左移
8、如圖所示,A、B是鏡前一點光源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M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標出點光源S和像點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圖.
9、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在圖中用光路作圖的辦法畫出點光源A發出的光經過平面鏡反射后照亮墻面M的范圍(請保留作圖痕跡).
10、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鏡上,然后將平面鏡繞入射點向入射光線方向轉動θ角,入射光線保持不變,那么反射光線的方向將改變( 
 )
A.θ/2
B.θ
C.2θ
D.0
11、如圖所示,若要讓反射光線射中目標,在激光筆不動的情況下,可將平面鏡( 
 )
A.豎直向上移動
B.豎直向下移動
C.水平向右移動
D.水平向左移動
12、小明想利用一塊平面鏡使射向井口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如圖所示,各選項中的數字序號表示的是確定平面鏡位置時作圖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圖過程正確的是( 
 )
13、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垂直于鏡面且可繞ON轉動.
(1)如圖(a),當E、F在同一平面上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實驗結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這樣得出結論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
.
(2)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
方向射出,因為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圖(b),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在F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4)在實驗中使用白色硬紙板能顯示
,也能方便地測量

(5)實驗時,光屏應如何放置?
.
(6)將入射光線AO向法線靠近時,看到反射光線OB
(“靠近”或“遠離”)法線.
(7)課后某同學利用同一套實驗器材,選擇入射角分別為15°、30°、45°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據,如下表所示.經檢查,三次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律卻與反射定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
.
實驗次數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我們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紙板上光的傳播路徑,是因為光在紙板表面上發生了
(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現象.
14、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某同學將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紙板ENF放置在平面鏡上,如圖甲所示.


(1)使一束光貼著紙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點,紙板FON上沒有觀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2)正確操作實驗,并在紙板上記錄每次光的徑跡,如圖乙所示.取下紙板,接下來進行的操作是
,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并比較

(3)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而成的,這樣做的目的是
.
(4)從多次的實驗情況可以得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關于
對稱,反射角
入射角.
(5)在圖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筆讓光線沿著原反射光線射向平面鏡時,可看到光線沿原入射光方向射出,這說明

15、如圖實驗,用力F按壓平面鏡之間的桌面時,經2平面鏡反射后照到墻面上的光點位置將________(選填“上升”、“不變”或“下降”);這個實驗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__.
16、如圖所示,兩塊平面鏡相交,一束光線沿AO斜射到平面鏡MP上,并且與平面鏡MP的夾角為30°,光線經兩平面鏡反射沿OA射出,則兩塊平面鏡的夾角α是( 
 )
A.30°
B.45°
C.60°
D.70°
17、把微小變化放大以利于觀察,這是物理學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如圖所示為一種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A為激光筆,B、C是平面鏡,P為臺面,未放重物時,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為點D。當把重物M放在臺面P上時,臺面將發生微小形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左側移動
B.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右側移動
C.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右側移動
D.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左側移動
18、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小紅同學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塊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
(1)實驗時讓光貼著紙板入射是為了

(2)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當光貼著紙板沿AO入射時,
(選填“能”或“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
(3)為了便于測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記錄在紙板上,你的方法是:

(4)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系的普遍規律,應當
.
參考答案
考點突破
例題:B
變式1、反射
2、C
3、C
夯實基礎
D
2、C
3、A
4、A
5、C
6、B
7、C
8、方法一 方法二9、
能力提升
10、C
11、B
12、B
13、(1)不合理 憑一次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有偶然性,應進行多次實驗 (2)OA 可逆 (3)不能 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4)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反射角和入射角 (5)光屏與反射面垂直 (6)靠近 (7)測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 (8)漫反射
14、(1)紙板FON與紙板EON不在同一平面內(或紙板沒垂直于平面鏡) (2)測量每組光線與法線夾角即為對應的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 反射角與入射角 (3)方便彎折并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4)法線 等于 (5)在反射時光路可逆
拓展創新
15、下降
形狀
16、C
17、C
18、
(1)驗證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不能
(3)在紙板表面放一量角器 (4)多次實驗,尋求普遍規律1
光的反射與平面鏡
平面鏡成像
一、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光滑反射面上將沿同一方向平行地反射出去,像這種反射稱為鏡面反射。在鏡面反射中,反射光線向著同一方向,其他方向上沒有反射光線。(如圖甲所示)
2.漫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上將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像這種反射稱為漫反射。漫反射中,即使入射光線平行反射光線也將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如圖乙所示)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每一條光線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平而鏡成像
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物體發出(或反射出)的光線射到鏡面上發生反射,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在鏡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圖所示。光源S在鏡后的像S'并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形成的,所以S'是S的虛像。如果把光屏放在S'處,是接收不到這個像的,所以虛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光屏上。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對稱、虛像”,可以解釋為:“大小相等,線面垂直,距離相等,左右相反,像為虛像”。
(1)大小相等: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與平面鏡的大小無關)
(2)線面垂直:像和物體的對應點連線跟鏡面垂直。
(3)距離相等: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4)左右相反:像和物體的左右是相反的。
(5)像為虛像:物體在鏡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只能用眼睛觀察到,不能用光屏去承接,且在鏡后用障礙物遮擋不住虛像。
3.平面鏡的應用:(1)利用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如制作潛望鏡,在挖井、掘山洞時,用平面鏡把太陽光反射到作業區照明;
(2)利用平而鏡成像,如制作各種鏡子,商場和家庭裝飾時利用平面鏡成像增強寬敞明亮的空間效果;(3)利用平而鏡反射光可以使微小的形變放大,以便觀測。
三、三種面鏡的比較
平面鏡
凸面鏡
凹面鏡
反射面
平面
凸面
凹面
示意圖
對平行光的反射特點
(1)既不會聚也不發散
(2)光路可逆
(3)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有發散作用
(2)F為虛焦點
(3)光路可逆
(4)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有會聚作用
(2)F為實焦點
(3)光路可逆
(4)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應用
試衣鏡
汽車觀后鏡
太陽灶
物理思想方法
一、理想模型法
為了更形象、簡單地描述和研究光現象及規律,物理學采用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用光線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而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只是在研究光的行進過程中對細窄光束的抽象,是物理學家建立的物理模型。
二、對稱法作圖
作圖法就是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靈活運用有關物理概念和規律,通過作圖求解未知量的方法。因此必須注意作圖的規范性,掌握光線、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實像、虛像等畫法的規定,逐步學會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利用對稱法作圖就是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完成光路。利用對稱法可以方便地解決四種類型的平面鏡作圖題:(1)確定虛像的位置;(2)確定觀察范圍或光照范圍;(3)確定光路;(4)確定發光點的位置。在作圖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對稱法作圖的核心是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本講涉及光的反射和平面鏡成像綜合作圖,有光的反射中“二角”和“三線”的關系及作圖、平面鏡成像原理及作圖。
反射光路圖
已知入射光線
畫反射光線
已知反射光線
畫入射光線
已知入射光線和反
射光線畫平面鏡
平面鏡成像
成像特點圖
成像原理圖
【例題】小紅站在學校大廳衣冠鏡前2
m的地方,像到小紅的距離為
m;小紅發現衣領處有一點污漬,便走近鏡子,鏡中的像將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由于大廳內光線較暗,為了幫助小紅看清衣領上的污漬,小明應將光源照向
(填“衣領”或“平面鏡”).
【變式1】如圖所示,是檢查視力時的示意圖.這是利用了光的
現象,人通過平面鏡觀察到的是視力表的
(填“實像”或“虛像”).若測視力時,要使被測試者看到的“視力表”與被測者相距5
m,則人距離其背后的視力表為
m.
【變式2】小明從鞋鏡中看到自己鞋的像如圖,為了看清楚些,小明的雙腳向鏡面靠近50
cm,鏡中鞋的像向鏡面靠近
cm,像的大小將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變式3】“猴子撈月”的故事同學們耳熟能詳.如圖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點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點B表示,請畫出猴子看見水中月亮的光路圖,并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
1、小麗看到的平面鏡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當她面鏡時,她在平面鏡中的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B.物體離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物體面鏡時,所成的像將遠離平面鏡
D.平面鏡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3、如圖所示,平面鏡豎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鉛筆從平面鏡前40
cm處,以5
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鏡勻速靠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鉛筆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逐漸變大
B.經過2
s,鉛筆與它的像之間的距離變為20
cm
C.鉛筆的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為10
cm/s
D.若平面鏡順時針轉至圖中虛線位置,鉛筆的像將與鉛筆垂直
4、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B.物體離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物體面鏡時,所成的像將遠離平面鏡
D.平面鏡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5、用如圖的實驗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物體A、B應該等大
B.茶色玻璃板應該豎直放置
C.物體A靠近玻璃板時,像會變大
D.方格紙有助于確定物體成像的位置
6、在《資治通鑒》中記載“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表明我們的祖先就會用磨光的銅面作為鏡子,觀察自己的像.人在銅鏡中所成的像是(  )
A.
縮小的實像
B.
等大的實像
C.
放大的虛像
D.
等大的虛像
7、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小明同學沒有把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無論如何移動蠟燭B,發現(  )
A.
蠟燭A的像總是與蠟燭B完全重合B.
蠟燭A的像總偏向蠟燭B的上方
C.
蠟燭A的像總偏向蠟燭B的下方D.
蠟燭A的像與蠟燭B總在同一水平面上
8、小明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0.5
m處,他在鏡中的像與他相距
m當他遠離鏡子時,像的大小

9、(1)如圖所示,A′B′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
  
(2)如圖所示,豎起的墻面上有一塊平面鏡MN,小女孩站在平面鏡前,她的腳前有一枚硬幣(如圖中點A所示),請你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小女孩看到硬幣的像的光路圖。
  
 
10、如圖甲所示,玉林園博園的彩虹橋橋面距湖面3
m,它的“倒影”距橋面
m如圖乙所示,是從平面鏡中看到的掛鐘,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

11、一只鴿子在平靜湖面上空飛過時,在湖面上形成鴿子的“倒影”,“倒影”是
形成的,當鴿子往高處飛,該“倒影”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一些大廈的外部安裝了平板玻璃幕墻,人們可以通過它看到自己清晰的
(選填“虛”或“實”)像,人靠近幕墻時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我國已經對玻璃幕墻的安裝制定了限制性法規,因為玻璃幕墻會發生
(選填“鏡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
13、請在圖中畫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
14、如圖所示,從點光源S發出的一條光線射向平面鏡,經平面鏡反射后射向墻壁上的O點處.請作出這條入射光線并完成光路圖.
15、如圖所示,有一平面鏡與水平面成45°角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鏡的左側,為使小球在鏡中的像豎直向上運動,應使小球( 
 )
A.豎直向上運動
B.豎直向下運動
C.水平向左運動
D.水平向右運動
16、野外生存訓練班在夜晚急行軍時,小王帶領大家迎著月光前進。在某處,他們避開“暗地”而選擇“亮地”,結果跑在前面的同學紛紛掉進水坑。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
A.光在地面發生漫反射
B.光在地面發生鏡面反射
C.光在水面發生漫反射
D.光在水面發生鏡面反射
17、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時,想起了走過教學大樓門廳內的大平面鏡時的情景:靠近鏡子時,感覺自己的像變大了,遠離鏡子時感覺像變小了.自己的感覺對嗎?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小時進行了實驗探究.小時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為平面鏡).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一支沒有點燃的相同的蠟燭B.當把蠟燭B移動到某一位置的時候,發現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測量并記錄此時物、像和玻璃板之間的位置關系.
②多次改變蠟燭A到平面鏡的距離,在平面鏡后移動蠟燭B,發現總能找到一個對應位置,在鏡前從不同角度觀察,蠟燭B與蠟燭A的像均重合,測量并記錄每次實驗的相關數據.
請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以上實驗步驟可知,能驗證小明感覺的是步驟

(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得到的結論是: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
,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

(3)若用光屏代替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將
(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說明所成的是
(填“虛”或“實”)像.
(4)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
;如果有3
mm厚和2
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5)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夠豎直,將對實驗產生的影響是:

(6)實驗在
(填“較暗”或“較亮”)的環境中完成較好.
(7)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填“A”或“B”)這一側觀察.
(8)在此實驗中,玻璃板要求豎直放置,而小明發現汽車的擋風玻璃卻不會豎直安裝,其主要原因是為了

A.造型奇特
B.減小外界噪音的干擾
C.增大采光面積
D.排除因平面鏡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9)把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確定像的位置后測出了一組物距和像距的數值,即得出實驗結論:“像距與物距相等”.你認為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18、如圖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的實驗裝置.
(1)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
;如果有3
mm厚和2
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A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當蠟燭移動到A′處時,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夠豎直,將對實驗產生的影響是:

(4)經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對應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論,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
(5)本實驗在周圍光線較
(填“亮”或“暗”)時,效果會更好一些,原因是

(6)實驗中選擇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

(7)小明發現所測量的多組數據中物距和像距并不相等,原因可能是

(8)小明發現,旁邊的同學是將玻璃板和蠟燭放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的.你認為選擇白紙和方格紙哪種做法更好?說出你的理由.
19、從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條魚及其所成的像,如圖所示。可以判斷( 
 )
A.a是b魚通過光的反射成的虛像
B.a是b魚通過光的反射成的實像
C.b是a魚通過光的反射成的虛像
D.b是a魚通過光的反射成的實像
20、把兩塊厚度不計且足夠大的平面鏡OM、ON垂直黏合在一起,并豎立在地面上,俯視圖如圖所示。當小科站立在某個位置時,他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個數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個數為n,下列對小科在不同位置時,m、n值的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 
 )
A.在a點或e點時,m=1,n=0
B.在b點或d點時,m=1,n=1
C.在c點時,m=2,n=2
D.在f點時,m=0,n=0
參考答案
考點突破
例題:4
不變
衣領
變式1、反射 虛像 0.6 2、50 不變
3、.
夯實基礎
反射 不變
2、D 3、D
4、D
5、C
6、D
7、B
8、1
不變
9、(1)(2)
能力提升
10、
6 7:25 
11、光的反射 不變
12、虛 不變 鏡面 
13、如答圖所示14、如答圖所示15、C
16、D
17、(1)② (2)物體大小相等 相等 垂直 (3)不能 虛(4)確定像的位置(或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2(5)后面的蠟燭無法和像重合 (6)較暗 (7)A (8)D (9)不合理 要獲得正確的結論得有多組數據(或一組數據太少)
18、(1)確定像的位置(或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2 (2)像和物大小相等 (3)后面的蠟燭無法和像重合 (4)將對應的像點和物點相連,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測出像距和物距并進行比較(5)暗 光線暗一些,能方便找到蠟燭的像 (6)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7)所選擇的玻璃板太厚(或測量有誤差) (8)方格紙更好,因為用方格紙比較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更方便.
19、A
20、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山县| 秭归县| 天门市| 茌平县| 温州市| 浪卡子县| 红原县| 盘山县| 洪湖市| 云安县| 荥经县| 临沂市| 诸暨市| 五台县| 富宁县| 紫金县| 黄山市| 桦甸市| 当雄县| 如东县| 来凤县| 河北区| 宁海县| 水城县| 鸡泽县| 桐城市| 咸宁市| 瑞丽市| 阿克陶县| 睢宁县| 闽侯县| 惠安县| 福安市| 泸溪县| 龙岩市| 宝坻区| 翁源县| 文安县| 宁陵县| 桃园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