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流動的組織———血液 二次修改意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了解三種血細胞的功能。 過程與方法 學會運用知識,描述貧血、人體炎癥、血流不止的現象及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 3、能夠簡單分析血液常規指標,進一步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 析 重難點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了解三種血細胞的功能。。 教學設 想 教法 三主互位導學法 學法 合作交流 教具 多媒體 課堂設計 目標展示 1、學會測量胸圍長度,并會計算胸圍差。 2、通過演示實驗說明胸廓容積變化與氣體進出的關系。 3、理解呼吸運動的原理,即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 4、概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5、理解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知道外界氧進入人體血液的路線。 預習檢測 血液有哪些成分組成?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質疑探究 實驗觀察:血液的分層現象 認真閱讀教材P51的資料分析,思考下列問題: 抽取雞或豬等動物的新鮮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少量 抗凝劑(防止血液凝固)的試管里,靜置一段時間。 看一看,血液出現了什么現象? 分為幾層? 各層是什么顏色? 想一想,血液由哪些成分組成?。 精講點撥 1、你知道嗎,我們體內的血液每天可以在我們體內循環流動一千多次,血液到底有哪些特點使它成為了“流動的組織”? 2、小明的手不小心被小刀劃破了,過了幾天傷口發炎了,大家想想在他的血液中哪種成分會增多呢?傷口上還出現了白色的膿液,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當堂檢測 1、在血液循環中,對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 A、血漿 B、白細胞 C、紅細胞 D、血小板 2、紅細胞的功能是( C ) A、運輸氧氣?? B、運輸養料 C、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D、運輸養料和部分廢物 3、人體的血液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下列哪種血細胞中含有哪種物質所致(?D ) A、白細胞,纖維蛋白原? B、紅細胞,纖維蛋白原? C、血小板,血紅蛋白??? D、紅細胞,血紅蛋白 4、某人手指不慎劃破出血,血液中與止血和避免發炎有關的是 (? D ) A、血小板、血漿? B、白細胞、血漿? C、紅細胞、血漿?D、血小板、白細胞 5、使用顯在顯微鏡下觀察人血永久圖片時,看到最大的血細胞是 白細胞最多的血細胞是 紅細胞 ,觀察不到的血細胞是 血小板 。 6、有能分化為各種各樣的細胞,進而形成不同組織和器官的能力的細胞,稱為 干細胞 。 六、作業布置 課后練習題 1 2 3及配套練習題 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