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17270010985500§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課題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節選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三節 授課人 授課班級 教材分析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選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三節,是課程標準中“生物與環境”的二級主題。當今社會,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生物圈的變化也極大的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因此,關注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關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本節內容應當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物課標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系,從生物圈的角度介紹人和其他生物,先讓學生對生物圈有一個概括的了解,便于后續內容的學習。同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逐步形成愛護環境、保護生物圈的生命觀念。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求知欲強,思維活躍,但概括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因此,本節課將利用圖文,讓學生學習歸納出生物圈的范圍、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等,在這個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提高科學思維,加強小組合作精神。生物圈這一概念對該階段的學生來說較為抽象,并且對生態系統的幾種類型和特點了解不深,因此,本節課應當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盡量貼近生活,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 教學目標 1.運用科學思維,分析圖片和文字資料,歸納總結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圍,明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2.通過小組合作,分析河流生態系統與其他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樹立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辯證觀念。 3.通過生物圈Ⅱ號的實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政策,滲透環境保護的生命觀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生命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生物圈的范圍; 2.各種生態系統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生物圈是統一的整體,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教學策略 1.以兩個環境污染相關的時事和課后STS“生物圈Ⅱ號”的例子,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從而導入新課的學習。 2.在講生物圈范圍時,才用地球剖面圖和一些具體數據,讓學生感性的去理解生物圈的范圍。 3.本節課跟學生的生活十分貼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直觀演示法,展示一些美麗生動的圖片,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大自然的喜愛。 4.用講授法講解各大常見生態系統,同時,在介紹不同生態系統時列舉與環境相關的例子,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5.運用科學思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分析“河流生態系統與其他生態系統的關系”問題,提高科學思維,樹立生物圈是統一的整體的辯證觀念。 6.以“生物圈Ⅱ號”的開始和結局,倡導低碳生活,形成保護環境的生命觀念。 課程時長 45min 教學過程 流程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組織教學 師:上課! 師:同學們好,請坐! 生:老師好! 組織課堂教學。 新課導入 (3min) 師: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達到了史上最高,是人類開始監測大氣的61年來二氧化碳含量的巔峰。 六月份的時候,格陵蘭島一日之內冰雪融化20億噸,這可不是小數目,要知道冰川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很多沿海城市都有被淹沒的可能。 圖 1 2019.05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史上最高 圖 2 格陵蘭島一日內融冰20億噸 師:早在28年前科學家就在為人類的生存謀求后路了。大家可以看PPT這個封閉的巨型建筑物——生物圈二號,它極力地模仿著地球的樣子,例如氧含量,生態系統類型等等,假如進去的人們能夠不靠外界幫助,在里面成功的生存下來,這個實驗基地的實驗目的也就達成了,不管以后的環境多么惡劣,我們都能自己打造出一個類似生物圈二號的生物圈來繼續生活。那么,究竟成功了沒有,這節課我們慢慢來揭曉。 圖 3 生物圈Ⅱ號 師:在上一節課的時候,我們已經學過什么叫生物圈了,請同學們一起回答。 師:很好,看來大家回去都有復習。但是,單單知道生物圈的概念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知道它具體的范圍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這部分知識。 【板書】 生: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 以本節課后面的STS教學內容——“生物圈Ⅱ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結合社會時事,讓學生了解當下的環境狀況。在通過對生物圈概念的回顧,導入新課——生物圈的范圍。 生物圈的范圍 (8min) 師: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研究,給我們總結出了生物圈的具體范圍,也就是: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巖石圈的表面。 【板書】 師:我們常說天高任鳥飛,抬頭看天的時候,很多鳥兒飛的確實也是很高,那為什么只有大氣圈的底部屬 于生物圈呢?會有這 種想法說明你還不太了解大氣圈。大氣圈的厚度有1000千米以上,上面這張圖,高度只到140千米。而世界上飛的最高的鳥類之一,也就是大山兀鷲,它最高飛行高度只有九千多米,也就是大氣圈的這么一小節。所以說,只有大氣圈的底部屬于生物圈。 圖 4 高山兀鷲最高飛行高度 師:在這個范圍中主要存在有多種氣體,例如?二氧化碳、氧氣等等,當然還有很多鳥類啊,微生物等。 圖 5 大氣圈底部的生物 師:馬里亞納海溝,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有11034米深,是目前已知的地球最深點。 圖 6 馬里亞納海溝 在探索海底世界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魚,也就是獅子魚。它生活在海底7.7千米處,是地球上棲息地最深的脊椎動物。 圖 7 獅子魚 水圈中的生物種類很多,但主要集中在表層和底部,因此,我們說水圈的大部屬于生物圈。 師:巖石圈這么厚一層,實際上我們只在它的表面生活。巖石圈的表面是我們人類的立足點,當然也是其他眾多生物的棲息地。 師:實際上生物圈就是海平面以上和以下十千米這么大。對比與直徑為十多萬千米的地球,生物圈真的是太微薄了。 圖 8 生物圈范圍 圖 9 地球直徑 跨學科融合,結合地理知識,讓學生體會生物圈的具體大小。在介紹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的時候,結合圖片和具體數據,讓學生感性的體會生物圈的大小。 通過生物圈的大小和地球直徑的對比,知道生物圈是一個薄層。 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 (12min) 師:生物圈二號,它除了大氣成分,溫度,光照強度等控制的與地球極為相似,圈內還包含有五大生態系統:雨林、海洋、荒漠、草原、沼澤。 那么,問題來了,上節課我們也學習了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請xxx同學回答一下。 師:很好,請坐。 接下來,我們來重點了解一下生物圈中常見的幾個生態系統。他們分別是森林、草原、城市、淡水、海洋、濕地、農田。 【板書】 師:先一起來了解我們最熟悉的生態系統,那就是城市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植物種類較少,消費者主要是我們人類。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生態系統帶給自然很多負面影響。例如,排放的污水、廢氣多。 像我們課前說的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飆升,實際上就是我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伴隨而來的后果,就像吹空調,同學們熱的時候一般都把空調調到幾度? 26度是利于節能環保和人體舒適的室溫。但是,如果我們往上在調高一度,每年可以減少21kg二氧化碳,節省22度電。 我們把范圍擴大,如果全國1.5億臺空調都這么做的話,每年可節省多少電和減排多少二氧化碳?給你們時間計算一下。 每年可節省33億度,減排二氧化碳317萬噸。同學們,作為地球上的一員,我們應該從平時的小事做起,為環保出一份力。 圖 10 低碳生活 師:民以食為天,我們的習大大曾經說過,人的命脈在于田,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關乎我們人類命脈的農田生態系統。它主要是受人為支配和干預。以農作物為主,有時候會在里面放養一些動物,如雞鴨鵝,還有根瘤菌等微生物的存在。 農田里的農作物它的抗洪澇災害的能力較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好好栽培。 師:地球之肺指的是哪個生態系統? 介紹森林生態系統的分布、作用、主要含物種。 師:森林在地球上的占地面積很大,僅次于它的是草原生態系統。 介紹草原生態系統的分布、作用、主要物種。 有些地區過度開墾,導致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因此為了可持續發展,國家提出了退耕還草的政策。 師:介紹海洋生態系統的分布、作用、主要含物種。 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是目前已知的地球最低點。但是,前不久發現,那里已經遭到了塑料污染,連地球最深處都太不過這一劫。 師:平時喝的水是來自海水還是淡水呢? 因為淡水的含鹽量比較低,適合我們飲用。 介紹淡水生態系統的分布、作用、主要含物種。 師:我們剛才已經知道了地球之肺,那地球之腎是指哪個生態系統呢? 介紹濕地生態系統的分布、作用、主要含物種。 生: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 生:xx度 學生進行計算。 生:森林生態系統/其他。 生:淡水/海水 生:濕地/其他 在講生態系統的類型之前,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對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的掌握情況,同時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普及低碳生活的理念,讓學生從平時的小事做起,節能環保。讓學生計算的過程中,數字的龐大能夠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空調提高一度,竟然能夠節省這么多電,減排這么多二氧化碳,從而促進他們環保意識的形成。 結合習近平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其中一個含義,潛移默化的滲透一些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 通過介紹常見的這幾個生態系統,讓學生體會生態系統類型的多種多樣,能夠說出各個生態系統的特點。 生物圈是統一的整體 (15min) 師:常見的幾種生態系統我們已經學完了,生態系統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以上這些還有荒漠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等等,這些生態系統是各自獨立互不相干的嗎?帶著這個疑惑,我們來思考一下課本30頁的這個資料分析,小組討論,等下請代表回答。 圖 11 課本資料分析 師:同學們分析得對還是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我們剛才已經知道了森林能夠涵養水源,而草原能夠保持水土,這兩個生態系統是河流的源頭,例如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長江,作為河流生態系統,源自西部源頭的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 而河水在奔流東去的過程中,滋潤著沿途的農田生態系統,在這一路上還能形成湖泊、濕地等生態系統,同時,為城市生態系統提供水源,最后夾雜著陸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質流入了海洋生態系統。 圖 12 資料分析答案 師:從非生物因素來講,各個生態系統都受陽光、水蒸氣等這些因素的影響。從地域上來說,各個生態系統也是相互關聯的,例如我們大陸上使用的農藥DDT,隨著海水的運動進入南極的海洋,從而進入了南極洲的動物體內。我們再從生態系統的生物來看,鳥類的遷徙、種子的傳播等,都會經過不同的生態系統。 師:通過以上的這些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圖 13 生物圈是統一的整體 生:(小組討論) 通過資料分析,運用科學思維思考問題,說出河流生態系統與其他生態系統的關聯,樹立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辯證觀點。 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生物圈 (5min) 師:我們的習大大也一直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想必現在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在含義了,而作為祖國的年輕一代,我們更是要把這一份責任扛在肩上,畢竟,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而我們又是祖國的新希望。 師:在本節課結束前,我們來看一下“生物圈Ⅱ號”的最終結局,氧含量從21%下降到14%(相當于青藏高原的氧含量),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含量直線上升,海水變酸,很多物種死去,看到這里我們也可以想到,如果我們現在的二氧化碳濃度還保持在這種高水平,未來地球會怎樣我們可想而知,所以,我們要倡導低碳生活。 “生物圈Ⅱ號”用客觀事實證明,地球通過幾十億年的進化,孕育了生命,成為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是有萬千內在聯系和原因的,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就能模擬的。進行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或許這是投資了兩億美元所換來的一個忠告。地球不是實驗室我們輸不起, 結合時政,讓學生了解社會時事政策。同時以“生物圈Ⅱ號”失敗的原因,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環境保護意識。 課堂小結 (1min)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節課學習的內容。生物圈的范圍是?我們還學習了常見的生態系統類型以及特點。而本節課需要重點掌握的是生物圈是統一的整體,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生:大氣圈底部,水圈大部,巖石圈表面。 生物圈是統一的整體,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回顧本節知識要點,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同時進行情感滲透。 布置作業 (1min) 回去的時候,請同學們查閱秦嶺保衛戰的相關資料,下節課請同學來分享自己的看法。 組織教學 師:下課! 生:謝謝老師! 組織課堂教學。 板書設計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生物圈的范圍 大氣圈底部,水圈大部,巖石圈表面。 二、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教學評價 略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本章的重點內容,除了讓學生掌握生物圈的范圍和各種生態系統的類型和特點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因此課堂中多次結合社會時事,讓學生了解當前的環境狀況,滲透環境保護教育。本節課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學生的自主性不夠明顯,主要是老師的講授較多,希望后面的教學設計能夠努力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 教學特點 本節課的亮點主要在于結合社會時事,讓學生知道當下的環境污染嚴重,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在授課過程中滲透習近平的生態文明建設觀念,跟進時政,讓學生了解國家當前的環境保護方針政策。在教學過程中以課后的“STS”案例——生物圈二號貫穿整節課,從生物圈二號的組成,引導學生了解生物圈的范圍、生態系統的類型,再根據生物圈二號失敗的結局,讓學生明白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同時,在講解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時,通過小組合作對資料進行分析,學生能夠提高科學思維和小組合作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