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節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2一、學習目標:1.了解物質溶解性等級分類。2.了解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3.了解溶解度曲線及意義并初步學會利用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4.練習探究實驗的設計,進一步理解控制變量法。二、重點、難點:1.溶解度曲線及其意義 2.實驗方案設計。三、學習過程:[情境導入][實驗]在燒杯中加約20毫升水,加入足量硝酸鉀使之不再溶解。[思考]把這些全部硝酸鉀溶解,除了加水還可以用什么方法?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溶解度的大小呢?[自主學習]看書本P32-33并思考下列問題:1、怎樣設計實驗來驗證溫度會影響溶解度的大小呢?2、根據32頁的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溶解度表格,如何畫出它的溶解度曲線圖?3、兩條溶解度曲線相交,你能得到什么結論?4、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哪個比較大?[合作學習]一、探究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以硝酸鉀為例)1.提出探究的問題: 影響硝酸鉀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等)2.建立假設: 溫度可能是影響硝酸鉀溶解度大小的因素(等) 。3.設計實驗:(1)在室溫下配制硝酸鉀的飽和溶液;(2)給飽和溶液加熱后再加入硝酸鉀,現象: 硝酸鉀又溶解了 ,一直加到硝酸鉀不能再溶解為止;(3)將上述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現象: 有較多的硝酸鉀固體析出 。4.得出結論: 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溫度是影響硝酸鉀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5.合作交流。二、溶解度曲線1.通過實驗測出物質在各個不同溫度的溶解度,運用數學方法可以繪制出溶解度曲線。溶解度曲線表示以下幾方面的意義:(1)曲線上每個點表示某溫度下某溶質的 溶解度 ;(2)溶解度曲線表示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不同 溶解度 數值;(3)曲線表示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 溶解度 數值;(4)曲線表示物質的溶解度受 溫度 變化影響大小的情況;(5)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 溫度 下兩種物質的 溶解度 相等;(6)曲線上每個點所配制的溶液是該溫度下這種溶質的 飽和 溶液,曲線下方的點表示對應溫度下該溶質的 不飽和 溶液。2.從p33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圖中可以看出:(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 硝酸鉀 ;(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 氯化鈉 ;(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如 氫氧化鈣 。3.對照書本p.33;圖1—69、圖1—30,完成下列問題:(1)0℃時,硝酸銨的溶解度為 120 克;(2)20℃時,①氯化鈉;②硝酸鉀;③硝酸鈉;④硝酸銨四種固體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④>③>①>② ;(填編號)(3)硝酸鈉與硝酸鉀在 80 ℃時溶解度相同;(4) 氫氧化鈣 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5)在60℃時,100克水中分別加入60克硝酸鉀和氯化鉀固體, 硝酸鉀 得到的是不飽和溶液,在此溫度下,還需再加入 50 克固體才飽和,而 氯化鉀 得到的是飽和溶液。[當堂檢測]根據圖1—36所示的物質溶解度曲線圖,回答以下問題:(1)當溫度高于t2℃時,A、B、C三種物質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2)P點表示 ;(3)A、B、C的溶解度為B>A>C的溫度范圍是 ;(4)Q點表示t2℃時在 克水中已溶解A物質 克,此時的溶液是A物質的溶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