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鳥的生殖和發育》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下冊“生物生殖和發育”的最后一節內容。學習本節時,學生已經具備了有關生物生殖和發育的初步知識,因此,更有利于學生突破本節的重難點。本課時先通過“觀察雞蛋結構”的實驗認識鳥卵各部分的結構名稱,并明確鳥卵各部分結構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作用;再通過圖片了解鳥的繁殖行為,歸納鳥的生殖特點。 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儲備,但知識點比較零散,對很多知識理解不夠準確和全面,對知識的梳理缺乏系統性。各項學習能力有限,尤其是動手實驗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不足,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會有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出鳥卵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 2、說出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二)、能力目標: 說出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中的特點。 (三)、情感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培養他們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2、培養學生形成愛護鳥類、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說出鳥卵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難點:觀察雞蛋結構的實驗。 五、課前準備: 學生:查閱與鳥類生殖和發育有關的資料。 教師:微課視頻、實物投影儀、課件。 實驗器具:新鮮雞蛋、溫水、燒杯、鑷子、解剖針、解剖盤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的 一、視頻導入 播放學生撿到鳥窩的視頻引入探究鳥卵的結構。 觀看視頻 引入生活中的實際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雞卵的結構 探究1:雞卵的表面結構 探究2:卵殼以內的結構特點 探究3:雞卵的結構與功能 要求學生將雞卵放入溫水中觀察實驗現象,并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實驗現象:雞卵的表面有大量的 產生。 實驗說明:雞卵的卵殼表面有 。 有人估算過:一枚雞卵大約有7000個氣孔,那么氣孔的存在有何作用呢? 那么通過氣孔進入雞卵的氣體又儲存在哪里呢?接下來我們繼續探究卵殼以內的結構特點。 請同學們參考老師課件中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哪一個小組成員愿意上講臺分享你們小組由外到內觀察到了雞卵的哪些結構? 雞卵的結構我們已經認識,那么在生物學上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接下請同學們根據你觀察到的雞卵結構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幾個問題,并推測其功能。 播放視頻:已受精的胚盤發育為雛雞的過程。 思考、討論,跟著老師的實驗操作,觀察雞卵的表面結構。 氣孔是雞卵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 在小組內進行實驗:探究雞卵的結構。 小組兩位代表上講臺展示雞卵由外到內的結構。 討論并分析每種結構的功能,說出結構名稱和結構的功能。 觀看視頻,總結胚盤的功能。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播放鳥的繁殖行為圖片。然后課件展示資料分析:杜鵑的生活習性,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說出相應的繁殖行為。總結鳥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 根據問題和圖片觀察說出相應繁殖行為。 說出鳥的生殖和發育的幾個階段。 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歸納能力。 四、情感升華 出示資料和圖片,讓學生認識到鳥是人類的朋友,破壞鳥類資源的行為可恥,意識到保護鳥類資源,刻不容緩。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鳥類資源。 觀看相關資料和圖片,認識鳥是人類的朋友,見證破壞鳥類資源的行為圖片,意識到保護鳥類,刻不容緩。 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情感 五、練習 練習、鞏固 完成練習題 七、板書設計 第四節 鳥的生殖和發育 觀察雞卵的結構: 卵殼 卵白 胚盤 卵殼膜 氣室 系帶 卵黃 卵黃膜 二、鳥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 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 八、教學反思 教師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和直觀的觀察,引導學生認識雞卵的結構,在此過程中要注意糾正學生的日常用語(比如:蛋殼、蛋白、蛋黃。。。。)。探究雞卵的功能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用正確的生物學語言進行實驗現象描述,這種方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較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