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關愛自然 關愛人類》(第一節 共同的問題 共同選擇)一、課文主要內容1、在當代,如何協調人類生存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已經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2、人與自然的關系?3、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別是什么?(P26)4、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應選擇什么樣的發展模式?(P27)5、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它有什么要求?(P27)二、復習與鞏固一、慧眼識金:(以下各題都有四個答案,其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請將其序號填入相應空格內。)1馬克思說:“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變成了人的無機的身體。”這句話說明( )①人是始終受大自然哺育的 ②人類的物質生產、生活和精神生產、生活都和自然界密切聯系著 ③人類可以隨心所欲地利用、改造自然界 ④人作為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一刻也不能離開自然界而生產、生活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人類來自大自然,只是生命之網中的一個結點。一旦生態鏈條斷裂了,生命之網支離破碎了,人類將無法生存。人類屬于大地,而大地不屬于人類。這說明( )①人類只能做自然界的奴隸,被動地適應自然 ②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時,也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 ③人類應做大自然的朋友,與自然和諧共處 ④人與自然萬物唇齒相依、息息相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目前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是因為( )①人類生存和發展要從環境中獲取資源和能源 ②人類生產,消費活動和新陳代謝活動要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 ③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的再生速度和環境的供應能力 ④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4下列做法屬于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的是( )A.陡坡上開墾梯田 B.洞庭湖平原圍湖造田C.黃土高原小流域內植樹種草 D.江南丘陵區廣種水稻5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能切身感受到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造成這一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對資源的過度開采和浪費 B.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C.過于追求眼前利益,忽略了后代人的發展D.人口的劇烈膨脹和人口素質的低下6關于環境問題的全球性,下列表述有誤的是( )A.熱帶雨林的破壞,會影響全球氣候B.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使全球變暖C.某一河流受到污染,會使得全球其它河流也受到污染D.臭氧層破壞,威脅著全人類的健康7可持續發展道路應該是一種( )A.低增長、高消耗的道路 B.單純追求經濟數量增長的道路C.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D.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協調的道路8下列選項中,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符合的一組是( )①圍湖造田 ②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③毀林開荒 ④少生孩子多種樹 ⑤建立自然保護區,整治國土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④⑤9“當人類砍倒最后一棵樹的時候,文明結束了。”這句話的寓意是( )A.人類必須完全聽命于大自然 B.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將危及人類生存C.木材等資源短缺會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 D.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樹木的生長10鳥語花香、清山綠水、藍天白云、清風明月,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真實寫照,是構建社會主義社會的目標之一。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應該( )①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 ②充分開發和消耗資源 ③完善環境保護制度 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1“桑美”等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說明( )①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 ②自然災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經濟社會的發展 ③自然災害頻發的重要原因在于不適當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④避免自然災害的出路是降低經濟發展的速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13親近自然:(只有今天待遇好)(1)為何“只有今天待遇好”?(2)2011年4月22日是第42個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假如你是一名宣傳者,你計劃向公眾宣傳哪些要點?14感悟環境問題:在聯合國舉辦的一次關于環境問題的全球征文中,獲得最高獎的是一篇只有一句話的文章:“當地球上只剩下一個人時,他(她)聽到了敲門聲……”。運用環境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這篇文章的認識。15走進可持續發展:材料一:傳統經濟與循環經濟示意圖:↗消費→廢棄物→污染排放┅┅傳統經濟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產品┅┅循環經濟材料二:“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養牛產奶→牛糞發酵→產生沼氣用作燃料→糞渣沼泥施肥→種植玉米→收獲玉米→產生秸稈→秸稈喂牛”⑴材料二中的理念和資源利用方式屬于材料一中的那種經濟模式?發展這種經濟模式有什么重要意義?⑵現實生活中,你有哪些資源循環利用充分利用的好做法,請你給大家推薦一例吧!16感悟生態危機:閱讀漫畫,為“地球無法忍受”編寫一段解說詞。17活動探究:201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確定為——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 !旨在強調森林所提供給人類生命維系的價值,以及人類生活質量與森林生態系統健康之間的固有聯系。此次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為讓人們樹立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友好發展的理念,做到對地球環境的細致呵護,維護地球的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某校初三(1)班的同學在老師的組織和指導下決定開展一次以“保護生態環境,預防生態安全”為主題的專題實踐探究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⑴請你為此次活動擬寫兩幅宣傳標語。⑵某班準備對本市的生態環境開展一次社會調查活動,請你把調查內容填入下表:調查方法調查對象調查目的設計調查問題合理化建議(不少于3條)⑶通過本次活動,你有何感受?參考答案:13(1)在“地球日”這一天,世界各地舉行珍惜保護地球的活動;平常卻存在著破壞環境、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問題,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出現危機。(2)善待地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強化資源節約意識,推進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推進環境保護與治理,提高土地資源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14⑴面對嚴峻的環境形勢,如果人們還不行動起來保護環境,總有一天死神會敲響人類的大門,帶來災難性的環境問題。⑵要避免死神敲響人類大門的悲劇的發生,就必須樹立環境保護意識,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發展。15(1)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節約自然資源,減少浪費,緩解資源短期的矛盾。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減少和防止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耗損。(2)如:用洗臉水洗衣水沖廁所,用淘米水澆花。廢舊報紙、塑料、金屬進行回收。16提示:可以從日趨嚴峻的人口問題來設計地球無法承受的人口壓力;從嚴峻的資源形勢來設計地球無法承受的亂墾濫伐及由此帶來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嚴重、資源枯竭之痛;從工業三廢、生活垃圾所產生的環境污染來設計地球上的大氣污染、水污染之痛等。17⑴“建設美好家園,從我做起”;“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環境”。⑵⑵問卷調查、觀察記錄、訪談等;學校周邊工廠、居民、中學生、環保部門等;幫助人們認清環境問題的嚴峻性及危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自覺參與環保,共創美好家園;①你身邊存在哪些生態環境問題?你經常參加環保行動嗎?你知道我國環保方面的法律嗎?等;建議:①通過媒體加大生態保護的宣傳力度,加強環境法規和環境知識的教育,提高人們環保意識;②全面規劃,科學布局,保持生態平衡,防止污染;③積極鼓勵開發和使用環保產品;④對違反環境保護法的企業和個人給予行政和法律制裁等;⑶保護好環境我們才能有好的生活環境,如果環境惡化,我們將失去生存的空間。我們應高度重視和警惕生態環境惡化所引起的問題,增強環保意識,認真落實環保行動,守護我們共有的家園。第二單元《關愛自然關愛人類》(第二節、第三節)一、課文主要內容第二節 我國的環境壓力1、為什么說‘如何促進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是我們所面臨的巨大挑戰’?P30【答:因為:(1)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的任務非常繁重;(2)環境壓力十分沉重。】造成我國所面臨的環境壓力十分沉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主要是由于人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污染嚴重造成的。】2、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是什么?P30【答:①人口基數大、②新增人口多、③人口素質偏低。】(其他特點:①人口老齡化加速、②農村人口比例過大、③男女性別比例失調、④人口分布不平衡等)】3、我國人口特點的不利影響有哪些?P31【答:(1)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3)影響人口素質的提高;(4)就業壓力和社會保障壓力沉重。】4、我國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P34-35【答:①是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②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為實施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③作用:為實施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5、我國的資源基本狀況是什么?P31【答:(1)優勢: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2)劣勢: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資源分布不平衡、開發難度大、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6、理解“人(森)-- 從(林)--眾(木)”所包含的關系及應對措施各是什么?P32(1)關系:人口過快增長加速了對資源的消耗。 (2)對策: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嚴格依法保護自然資源。7、我國環境污染的主要表現有哪些方面?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1)環境污染的主要表現: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加重,固體廢棄物存放量過大……2)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隨意排放廢棄物(廢水、廢氣、廢渣】8、我國環境破壞的主要表現有哪些方面?【答:1)環境破壞的主要表現: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銳減、物種加速滅絕、水資源匱乏…… 2)環境破壞的根本原因: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9、由于人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污染嚴重,我國的對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0、判斷與分析題:有人說,人多力量大,所以人口越多越好。(P31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1)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也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3)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也影響人口素質的提高;(4)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給就業壓力和社會保障壓力沉重。因此,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人口多還要素質高。】11、判斷與分析題:有人說,人口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沉重包袱,所以,人口越少越好。【答:這個觀點前半句是正確的,后半句是錯誤的。P31頁1)人口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沉重包袱。因為:①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同時也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P35頁2)人口越少越好就能推動經濟發展,是不科學的。因為:①人口問題確實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障礙;②我國的對策是實行計劃生育的政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才會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12、為什么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呢?(P31因為:①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比較齊全,這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是資源大國。②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致使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劣勢。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是資源小國。因此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13、判斷與分析題: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參考答案見12題)第三節 走科學發展之路1、我國所堅持的發展戰略是什么?(答:樹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2、我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根據什么國情提出的?P30答:【根據:①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②根據我國人口多、資源少、環境污染與破壞日益嚴重。(或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基本特點。)】3、如何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 (答: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4、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要實施哪些方針政策呢?答:(1)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這是基礎)(2)實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這是必然要求)(3)實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珍惜資源,節約能源,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也是必然要求,即重要保障。)5、什么是環境友好型社會?P366、什么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目的?P397、我國為什么要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或我國為什么要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答:原因在于:1)我們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小康。 2)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①我國的資源總量大,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資源分布不平衡,開發難度大,開發利用不科學、不合理,損失浪費嚴重。②由于我國的技術落后,粗放的增長方式造成資源利用率低。③嚴峻的資源形勢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4)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任何時候都要繼承發揚。8、如何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提建議)【答:國家:①加強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改進技術設備及經濟增長方式;③樹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充分利用資源;④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采用多種手段,嚴懲浪費資源的行為。【答:公民:提高自身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積極同浪費的行為作斗爭。】9、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我們青少年學生應怎樣做?【答:(1)樹立資源節約意識,自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2)加強學習和宣傳,推進節約活動。(3)增強憂患意識,樹立生態文明觀,以實際行動珍惜資源,節約能源。】10、為建設好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們青少年學生應該怎么做?【答:①樹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嚴格自律,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能力。②應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把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落實在實際行動中。③進行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活動。】11、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中,你倡議怎樣做一個節約資源的實踐者?【答:①節約用水,一水多用;②隨手關燈,不點長明燈;③不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物品;④使用節能環保產品;⑤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⑥不亂扔垃圾,提倡垃圾回收再利用;⑦出行盡量乘公交車、多不行、騎自行車⑧敢于同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行為做斗爭等】12、生態文明觀的核心--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生態文明是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文明形式之一)13、為什么我國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呢?【答:因為:①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②我國人口多、資源少、環境污染與破壞日益嚴重。(或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基本特點所決定的。)】14、判斷與分析題: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在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的選擇。【答:(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這是因為:①P30第二段②P31第一段③P35第一段】15、判斷與分析題:肖華認為,我國人口增長效近年來呈下降趨勢,因此我國現在不需要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了。(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這是因為:①P30第二段②P31第一段③P35第一段)16、“過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是當前的熱門詞。假若你是九年級一班的同學,該班開展“過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主題班會活動。請你完成以下題目:1)“過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體現了課文哪些觀點?【答:①科學發展觀;②可持續發展戰略;③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④實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⑤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⑥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2)“過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是根據我國什么國情提出的?【答:根據:①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②根據我國人口多、資源少、環境污染與破壞日益嚴重。(或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基本特點。)】3)在發展低碳經濟中,我國政府該怎樣做?(或為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政府部門可以怎樣做?)【答:①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好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④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⑤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⑥加強資源、環境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4)發展低碳經濟有什么意義?【答:①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②有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②有利于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社會;④有利于科技創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5)為了倡導更多的人們“過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請你設計一條宣傳標語。【答:如:“維護環保地球,選擇低碳生活”、“ 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校園”等】6)你知道還有哪些主題班會活動形式?【答:①辦黑板報比賽;②圖片展示;③開展演講比賽;④開展觀看有關新聞專題片活動;⑤開展有關內容的小論文比賽等】7)為踐行“過低碳生活”,你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怎么樣的行為習慣?(或我們中學生可以怎樣做一個節約資源的實踐者?)】【答:①節約用水,一水多用;②隨手關燈,不點長明燈;③不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物品;④使用節能環保產品;⑤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⑥不亂扔垃圾,提倡垃圾回收再利用;⑦出行盡量乘公交車、多不行、騎自行車⑧敢于同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行為做斗爭等】8)你知道哪些“發展低碳經濟”的技術產品?【答:如智能電源轉換器、工廠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技術、太陽能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17、“發展循環經濟、綠色DPG經濟”也是當前的熱門詞。假若你是九年級二班的同學,該班開展“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小調查活動。請你完成以下題目:1)“發展循環經濟、綠色DPG經濟”體現了課文哪些觀點?【答:①科學發展觀;②可持續發展戰略;③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④實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⑤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⑥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2)“發展循環經濟、綠色DPG經濟”是根據我國什么國情提出的?【根據:①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②根據我國人口多、資源少、環境污染與破壞日益嚴重。(或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基本特點。】3)在發展循環經濟、綠色DPG經濟中,我國政府該怎樣做?【答:①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④正確處理好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⑤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⑥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⑦加強資源、環境法律法規知識的教育,提高公民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5)為了倡導更多的人們“發展循環經濟”,請你設計一條宣傳標語。【答:如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循環經濟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展循環經濟,科學利用資源,造福人民群眾!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綠色家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循環!6)你知道還有哪些主題班會活動形式?【答:①辦黑板報比賽;②圖片展示;③開展演講比賽;④開展觀看有關新聞專題片活動;⑤開展有關內容的小論文比賽等。】7)你知道“發展循環經濟”有什么意義嗎?【答:①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②有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②有利于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社會;④有利于科技創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⑤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二、復習與鞏固1.在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首次提出自愿碳減排目標,以氣候談判帶來一定推動。此舉表明①我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②我國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③我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④我國提出的減排目標不一定能夠實現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 關于計劃生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我國在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的選擇②生兒育女是個人的私事,他人和社會不應干涉③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④國家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3.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的正確選擇。下列舉措體現實施這一戰略的有( )①頒布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法》②實施再就業工程③實施退耕還林工程④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某班同學在201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前夕,開展了“環保綠色行”活動。下列幾位同學的行為,你贊同的是( )①小趙同學將破壞校園花草的同學關在教室里邊,令其反省②小王同學踴躍參加本村的義務植樹活動③小孫同學舉報山上有人架網捕獵候鳥④小李同學把一個每天深夜因歌聲擾民的歌舞廳門窗貼上封條,令其停止營業。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 樹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我國所堅持的發展戰略。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來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下列屬于這些方針和政策的是---( )①實行計劃生育②保護環境③珍惜資源,節約能源④發展經濟,促進就業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6.(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現階段我國人口方面的重要國情是什么 (2)數據二說明我國人口現狀呈現了怎樣的新趨勢 (3)針對我國人口問題制定的基本國策是什么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地球一小時”活動于2007年從澳大利亞發起,現已成為一項全球性可持續發展的活動。現在已有超過64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到2010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中來。 材料二 西寧市積極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的開展,2010年3月27日晚8:30,西寧的浦寧塔、中心廣場、西大街百貨、王府井百貨參與了一小時熄燈活動。這一活動雖然只有短短60分鐘,但它倡導人們要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關愛我們的地球。(1)“地球一小時”活動的精神是什么?(2)依據所學知識,請你說一說,開展“地球一小時”活動的原因。(3)為保護我們的地球,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應該怎么辦 (4)請你為“地球一小時”設計三條宣傳語。8.2010年11月24日至27日,由商務部、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10 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國際博覽會(簡稱綠博會)”在北京舉行。本次“綠博會”具有很強的國際性、先進性、科學性。(1)我國成功舉辦“綠博會”有什么重要意義?(2)推進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的發展,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做?6答案:(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流動人口人量增加。(3)計劃生育7答案1)“地球一小時”活動的精神在于提高公眾和社會各界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意識,(1分)鼓勵大家通過多種方式采取積極行動,(1分)并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1分),積極謀求和諧共贏。(1分)(2)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危機這一系列的世界性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我們和子孫后代的生存。(4分)(3)面對這樣一些狀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2分)把我國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2分)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1分)使整個社會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2分)(4)節約用電,人人有責;愛護地球,明亮世界;地球一小時,關愛幾代人等。(3分)8答案:.(1)普及環保理念;倡導綠色消費、低碳生活促進聲能減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緩解資源短缺,減輕環境壓力,解決生態危機;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有利于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等等(任意三點即可.共3分)(2)積極宣傳(科學發展觀、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的意義等);樹立環保意識和低碳理念;養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參加環保公益活動;勇于并善于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等(任意三點。3分.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