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教學目的 (一)知識目標 1.理解眼球和耳的結構與功能。 2.掌握視覺聽覺的形成過程。 3.闡述近視眼的成因和耳聾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二)能力目標 觀察比較分析眼球與裝有膠卷的照相機在結構上相似的點,嘗試觀察瞳孔大小的變化情況,并做出解釋,練習觀察和測量的技能,及參與競爭的技能。 (三)情感目標 愛眼護耳、關愛他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眼與視覺、眼球的結構是理解視覺形成的 基礎和關鍵,耳的結構是理解聽覺形成的基礎和關鍵,對于聽覺的形成要充分聯系生活實際學習。 難點:眼球和耳的結構及各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視覺和聽覺的形成過程。晶狀體的變化是影響視力的主要因素。近視的成因及預防是關鍵。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法、實驗法 課前準備 1.準備貓的瞳孔變化圖片、眼球結構示意圖,物理學凸透鏡成像實驗裝置一套。 2.眼球模型、放大倍數不同的兩個放大鏡、畫冊。 3.音叉、耳的結構模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環節和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第一課時 播放動畫短片《小小眼睛》 提出問題: 從剛才的動畫片里,同學們獲得了那些信息? 畫中的女孩是通過那些器官來感知美麗的花園? 你又是通過那些器官來感知世界獲得這些信息的?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人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或感受器感知外部世界的。 大部分的外部信息是通過眼睛來感知的,人們稱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導入: 課前收集有關常見眼和耳部疾病的資料。 分小組歸納總結各種疾病的發病部位,原因和預防治療方法。 好奇的觀看動畫視頻 思考回答: 看:太陽冉冉升起,百花齊放。 聞:百花芳香 聽:婉轉鳥鳴 答:眼鼻耳 思考回答:眼睛,耳朵,鼻、舌和皮膚。對感覺器官有初步了解。 分小組實驗: 1.互相觀察對方的眼睛,說出人眼外部結構名稱 2.觀察眼球模型,根據屏幕提示,嘗試說出眼球各部分名稱。 3.解剖煮熟的豬眼,嘗試說出各部分名稱。 仔細觀察各部分結構的特點,說出結構和功能的關系。(參照課本P79圖4-47) 歸納總結眼球的結構和功能。分小組表達交流。 思考討論后回答: 通過短片和圖片試著描述視覺形成的過程。 思考回答 物像落在視網膜上,會刺激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產生沖動,沖動沿視神經傳導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才能形成視覺。 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視覺的形成過程,并熟練的表達交流。 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養成好的用眼和用耳衛生 導入: 動畫片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興奮性 初步了解感覺器官 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掌握眼球的結構和功能 通過觀察和比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辨別能力 視頻短片聲圖并茂,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 對各小組的成功之處及時評價 一、眼和視覺 1.布置學生相互觀察人眼的外部結構,對照屏幕,說出各部分名稱。 【屏幕出示】 眼球的結構 2.布置分小組觀察眼球模型的要求 3.布置分小組解剖豬眼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巡回檢查,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總結歸納。 提出問題: 眼球的各部分分別具有什么功能? 知識拓展: 根據眼球的結構分析回答: 我們通常所說的“黑眼珠”和“白眼珠” 分別指的是眼球的什么結構? 播放視覺形成的短片 視覺的形成過程:光線 角膜 瞳孔 晶狀體 視網膜 視神經 視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形成視覺。 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形成物像就能形成視覺嗎? 請同學們試著寫出視覺形成的全過程 提出進一步思考題,加深對視覺形成的理解 【屏幕出示】 視覺形成的三個條件: 【屏幕出示】 提出問題 仔細觀察貓在不同光線下瞳孔有什么不同? 人的瞳孔是否有和貓相同的變化呢 屏幕顯示 解決問題: 從廢墟中搶救出來的傷者為什么要立即蓋住雙眼? 如果眼睛的某些結構發生了病變,眼睛就不能正常的感知外部世界。 4.晶狀體出現了病變 【屏幕出示】通過動畫演示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措施。 出示表格。 近視眼 遠視眼 原因 晶狀體的曲度過______(大或小)甚至眼球前后徑過______(長或短) 晶狀體的曲度過______(大或小)甚至眼球前后徑過______(長或短) 后果 物像就會落到視網膜的______(前或后)方,看不清遠處物體 物像就會落到視網膜的______(前或后)方,看不清近處物體 矯正 佩戴______(凸或凹)透鏡 佩戴______(凸或凹)透鏡 分小組討論思考 沿著視覺形成路線討論每個結構的功能,病變后對視覺形成的影響。 歸納出視覺形成的三個條件 得出結論:角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覺神經和視中樞發生病變都能引起失明。 仔細觀察兩張圖片:回答思考題 說出瞳孔的變化 瞳孔作用是什么? 瞳孔的大小是由什么結構調節的? 思考 討論 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1.近視眼 A.說出近視眼的痛苦近視眼的矯正方法 B.近視眼的發病機理不準確不完整的方面請其他同學補充,更正。 C.觀察屏幕,關于近視的成因及矯正,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的Flash演示過程。 D.觀察近視眼鏡的特點,遠視眼鏡的特點。 E.小組討論,思考,歸納總結,并填寫下面表格 F.觀看圖片資料,交流預防近視的方法 2.結膜炎(紅眼病) 3.角膜炎 說出角膜的功能 下決心參與到角膜捐贈的活動 聯系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通過瞳孔和晶狀體的調節,是同學們形成眼球具有調節作用,是眼睛的重要部分的概念。 重點掌握近視和遠視的成因及矯正。 通過收集資料,表達交流,形成科學用眼的概念,提高公民的素質。 通過角膜移植是學生得到正確人生觀的教育 引導學生填寫表格,并給以訂正和肯定。 【屏幕出示】 保護眼睛三看、四不要 三看 讀寫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要在33厘米左右。 看書、看電視或使用電腦1小時后要休息一下,要遠眺幾分鐘。 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要 不在直射的光線下看書。 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 不躺臥看書。 不走路看書。 了解常見的眼球疾病 【屏幕出示】 通過圖片幫助學生明確結膜炎發病的部位,為和角膜炎區別做鋪墊。使學生了解結膜炎是傳染病 【屏幕出示】 倡議自愿捐獻角膜,分享生命的價值。 倡議講究衛生,保護眼睛,珍愛生命。 但是殘缺的生命也能演繹至真至善至美。 第二課時 【播放視頻——千手觀音】 引導出主題——21位舞者都是聾啞人 聽覺喪失是因為聽覺器官——耳發生了病變,我們就進一步探究耳的結構和聽覺的形成。 一、耳和聽覺 建議結合課本小組合作學習,能說出耳的各部分結構和功能。 檢查學生能否熟練說出各部分名稱 【屏幕出示】 耳的外部結構 【播放視頻——聽覺形成】 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聽覺。 解決情景創設中的實際問題。 推測千手觀音的舞者造成耳聾的原因 傳導性耳聾:鼓膜和聽小骨受損 神經性耳聾:耳蝸、聽神經和聽覺中樞受損 【屏幕出示】 根據資料提出問題 給學生活動給予及時的評價 二、感覺器官 進一步提出問題 聯想自己的生活,說說你都有哪些感覺器官? 小結 【屏幕出示】 提問:通過探究學習都有哪些收獲 利用課件的交互性,重現重要的知識點,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或者修正。 充滿感情和震撼的欣賞 進一步被震撼了 提出問題:失去了聽覺她們怎么學會了這么高難度的舞蹈?聽不見音律,一個聾啞人又怎么會動作這么整齊? 紛紛猜測個別學生略知一二 紛紛舉例說明失去聽覺的不便和痛苦。 合作學習 互相觀察耳的外部結構,說出名稱和功能。 觀察耳的模型結合課本,說出內部結構和功能。 根據屏幕提示,歸納總結。 1.觀看視頻 2.熟練的說出聽覺形成 分析討論回答: 思考,討論 表達交流 補充訂正 踴躍回答 認真審題 小組討論 聽取老師的引導 得出結論、表達交流、改正錯誤 分小組討論歸納 盤點收獲 眼耳的結構和功能 視覺的形成和預防近視眼及各種眼病的預防和治療 聽覺的形成和各種耳病的預防和治療 在學習了眼和耳的結構功能之后,重新體會生命的價值。尊敬幫助殘疾人。 重新理解器官移植和捐贈的事項,在群眾中去廣泛的宣傳。升華生命的價值。 聽覺的形成——聲波→外耳道→鼓膜振動聽小骨→耳蝸沖動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導聽覺中樞→聽覺的形成 耳和聽覺的保護 1.減少和消除噪聲 2.不要用尖銳的東西挖耳朵; 3.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開口或閉嘴 、堵耳; 4.鼻咽部有炎癥要及時治療; 5.不讓 污水進入外耳道。 人體除了眼和耳外,還有鼻、舌等感覺器官。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許多對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夠辨別酸、甜、苦、辣、咸。皮膚具有感受外界冷、熱、痛、觸、壓等刺激的功能。這些感覺功能使你全面、準確、迅速的感知環境的變化,及時作出判斷和反應。 用千手觀音導入 培養尊敬聾啞人的情感 耳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 利用Flash直觀的演示聲波在耳道的傳導,沿聽神經傳遞到聽中樞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聽覺的形成。 了解常見的耳部疾病和用耳衛生 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表達交流是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成功感覺。使學生形成科學用耳的概念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生活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小結,利用課件的交互導航作用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 通過盤點達到人通過感覺器官感知外部世界,和地球的關系更加密切的觀念 課后反思 本節的教學不單單局限在結構功能的記憶和理解。更加傾向了生理衛生方面的引導,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生活的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培養一定的科學素養,提高公民素質打下基礎。 本節課更加強調了人與環境(地球)的關系,關愛殘疾朋友,無償捐贈器官,救助生命,分享生命的價值,在一個更高的層面理解生命和地球的關系。 板書設計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一) 一、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鞏膜:保護眼球的內部結構 “眼白”; 脈絡膜:有微血管循環系統; 視網膜:能感受光的刺激; 角膜:無色、透明; 虹膜:有色素; 瞳孔:虹膜中央的小孔; 晶狀體:透明,有彈性,能折射光線; 玻璃體:透明膠狀物質,支撐眼球壁并折射光線 二、近視眼 成因:晶狀體過度變凸或眼球前后徑變長,使得所成物像落在視網膜前方; 矯正方法:佩戴近視鏡——凹透鏡; 預防措施:“三要”、“四不看”;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二) 一、耳的結構和功能 二、聽覺的形成過程 外界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聽覺中樞 (收集聲波)(放大聲波)(形成聽覺) 三、耳的保護 檢測案 1.近視眼的病因是( A ) A.眼球前后徑過長,晶狀體曲度過大 B.眼球前后徑過長,晶狀體曲度過小 C.眼球前后徑過短,晶狀體曲度過大 D.眼球前后徑過短,晶狀體曲度過小 2.呼吸道感染的時候,還可能會發生中耳炎,這是因為病菌進入中耳,是通過下列結構中的( D ) A.前庭 B.外耳道 C.咽部 D.咽鼓管 3.不同的人種,眼睛的顏色會有不同,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藍色,這是因為( A ) A.虹膜的顏色不同 B.鞏膜的顏色不同 C.視網膜的顏色不同 D.脈胳膜的顏色不同 4.下列情況下,會使人的聽力完全喪失的是( D ) A.前庭受損 B.半規管受損 C.聽小骨受損 D.聽神經或聽覺中樞受損 5.旅客坐在火車或汽車上時,即使閉上眼睛,也能夠準確辨別行駛速度的變化和是否在上下坡,接受這種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B ) A.鼓室和半規管 B.前庭和半規管 C.前庭和耳蝸 D.鼓室和耳蝸 6.春暖花開的日子,人們觀賞姹紫嫣紅的景色依靠( B ) A.眼球 B.眼和大腦 C.大腦 D.視網膜 7.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稱之為感覺器官的是( D ) A.眼 B.鼻 C.耳 D.感覺神經末梢 8.瞳孔位于( B ) A.角膜 B.虹膜 C.鞏膜 D.脈絡膜 9.眼球折射光線的主要結構是( A ) A.晶狀體 B.房水 C.玻璃體 D.瞳孔 10.矯正近視眼的視力應戴( C ) A.凸透鏡 B.平面鏡 C.凹透鏡 D.凹面鏡 11.視網膜上感光細胞的作用是( B ) A.形成視覺 B.產生神經沖動 C.調節眼球 D.形成清晰的物像 12.組成中耳的結構是( C ) A.耳廓和外耳道 B.前庭、耳蝸、半規管 C.鼓膜、鼓室和聽小骨 D.耳廓和耳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