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幾種常見的力學習重難點知道重力的特點,理解重心的概念;理解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會確定彈力的方向;理解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會判斷摩擦力的有無,能確定摩擦力的種類;能結(jié)合力學知識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知識點梳理知識點梳理一、重力1、重力的概念重力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號:G 要點詮釋: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不論它是運動還是靜止,不論它是固態(tài)、液態(tài)還是氣態(tài),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如在上升過程中的氫氣球仍受重力。一切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都是地球。2、重力的三要素 ?、佟⒅亓Φ拇笮。何矬w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公式:G=mg或g=G/m,其中g=9.8N/㎏。 注意:利用公式G=mg進行計算時,質(zhì)量m的單位必須是㎏,不能用g,否則計算得出的數(shù)據(jù)就會有錯誤。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據(jù)此制成了重垂線來檢查墻壁是否豎直,也可改進后檢查窗臺、桌面等是否水平。 注意:豎直向下與垂直向下不同,所謂豎直向下是指向下且與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變的。 ③、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在受力物體上畫力的示意圖時,常常把力的作用點畫在重心上。?。?)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是它的球心。大多數(shù)物體的重心在物體上,少數(shù)物體的重心不在物體上(如環(huán)形物體)。薄板形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來確定。方法是:在物體上任取一點,用細繩從這點將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沿懸繩方向在物體上畫一條直線,然后用細繩在這條直線外的任一點將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沿懸繩方向在物體上畫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即為該物體的重心。3、重力和質(zhì)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如下表所示:質(zhì)量重力區(qū)別定義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沒有方向豎直向下大小不隨物體所處位置的改變而改變隨在地球上位置的改變而變化符號mG單位千克(kg)牛頓(N)測量工具托盤天平彈簧測力計聯(lián)系G=mg,其中g=9.8N/kg知識點梳理二、摩擦力1、摩擦力摩擦力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摩擦力的實際作用點是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1)接觸面粗糙;(2)接觸并擠壓;(3)相對運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測量:①:利用彈簧測力計可以粗略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②:測量滑動摩擦力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的區(qū)別: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叫做滾動摩擦。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往往比滑動摩擦小得多。2、摩擦的利用和防止1.利用:增大有用摩擦,可以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有花紋;自行車更快停下來,可以用力捏閘。2.防止:減小有害摩擦,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例如:冰壺運動員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變滑動為滾動;使接觸面隔開。知識點梳理三、彈力1、彈力彈力的概念: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彈力的成因: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叫做彈性。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做彈力。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常見的彈力:日常所稱的拉力、壓力、支持力等,其實質(zhì)都是彈力。例如,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其實質(zhì)就是桌面發(fā)生了微小的形變后對茶杯向上的彈力。注意: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不能完全復原。知識點梳理四、實驗突破實驗名稱: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在本實驗中,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有多個,所以實驗探究過程中我們要用控制變量法,在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之間的關系時,要保持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變,而在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時,要保持壓力等因素不變。2.提出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3.實驗器材:木塊、彈簧測力計、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兩塊、砝碼。4.實驗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2)在木塊上面放一個砝碼,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摩擦力。(3)換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長木板,保持木塊上的砝碼不變,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摩擦力。5.實驗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瑒幽Σ亮Φ拇笮∵€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實驗注意點:1.因為彈簧測力計本身有重量,為了保證水平拉力,牽引木塊時,要握住彈簧測力計的外殼;使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關鍵是拉力要均勻,集中注意力盯住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一直拉到底,在指針不顫動時讀數(shù)。2.實驗拓展:驗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還可能與接觸面積有關”。方法:把木塊側(cè)放,改變和木板的接觸面積,保持對木板的壓力比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沒有“接觸面積”,物體間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大小”無關,而是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3.實驗改良:可以把彈簧測力計固定如圖所示,水平連續(xù)拉動木板(不需要木板勻速直線運動),這樣木塊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還是木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三.典型例題考點1:重力、重心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豎直上拋的物體不受重力B.在空中高速飛行的飛機不受重力的作用C.自由下落物體所受重力在增大D.地球附近的物體要向地面降落,這是由于物體受到重力的作用【答案】D【變式1-1】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在斜面上向下滾動的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B.向上投出的籃球上升過程中未受重力,下落過程中才受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D.拋出的物體最終會落回地面,這是由于物體受到重力作用【答案】D【變式1-2】月球?qū)λ砻娴奈矬w也有引力,并且這個引力是地球的,一個在地球上為600N的物體,在月球上用天平測得的結(jié)果是( )(g=10N/㎏)A.600NB.100NC.100kgD.60kg【答案】D【變式1-3】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為60g,求它所受的重力是______,若運到月球上質(zhì)量_____,重力________。(不變、變小、變大)g=10N/㎏【答案】0.6N不變變小【變式1-4】關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答案】C考點2:摩擦力【例2】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時他們之間一定有摩擦力B.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C.物體質(zhì)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D.摩擦力都是有害的【答案】B【變式2-1】幾位同學學習了關于摩擦的知識后,提出了這樣的假設:如果沒有摩擦將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假設錯誤的是( ?。?br/>A.人們將無法正常行走B.用筷子無法夾住飯菜C.拋出的物體無法回到地面D.汽車無法啟動【答案】C【變式2-2】用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動時,第一次沿圓周擦動,第二次沿直線擦動,前后兩次的摩擦分別是( ?。?br/>A.滑動摩擦,滑動摩擦B.滑動摩擦,滾動摩擦C.滾動摩擦,滑動摩擦D.滾動摩擦,滾動摩擦【答案】A【變式2-3】下列摩擦屬于滾動摩擦的是( )A.鉛筆與卷筆刀間的摩擦B.旱冰鞋與地面間的摩擦C.花樣滑冰鞋的冰刀與冰面間的摩擦D.自行車剎車時閘皮與鋼圈間的摩擦【答案】B考點3: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例3】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做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1)為了測定摩擦力的大小,用彈簧測力計沿___________方向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_運動,摩擦力的大小可從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得出。 (2)比較圖甲和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得到的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圖甲和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得到的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水平勻速直線 (2)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變式3-1】小夢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作了如下猜想:A.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B.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接著她按如圖所示的步驟進行實驗: ①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②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③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上拉木塊在較光滑木板上勻速滑動在粗糙木板上勻速滑動在較光滑木板上勻速滑動 (1)步驟①和②是為了驗證猜想(填“A”或“B”),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木塊和木板之間滑動摩擦力。(2)小夢接著按步驟①和③探究猜想B。你認為步驟③能否測出摩擦力?。(3)小夢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呢?她用①的裝置進行實驗:先水平拉動木塊勻速滑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牛,緊接著增大拉力使木塊加速度滑動,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牛。根據(jù)上述實驗,小夢得到了“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的結(jié)論。分析操作過程,你認為小夢的結(jié)論可信嗎?,原因是。【答案】(1)A;木塊(2)不能(3)不可信;沒有勻速拉動木塊運用【變式3-2】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填“必須”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在四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最小的是(填“甲”“乙”“丙”或“丁”)。(3)比較甲、乙實驗,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比較乙、丙實驗,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有關(均填“壓力”或“接觸面粗糙程度”)。(4)比較甲、丁實驗,發(fā)現(xiàn)甲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丁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明得出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jié)論是(填“正確”或“錯誤”)的。(5)小明要對實驗裝置進行改動,如圖2所示,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效果更好。實驗中,小明(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答案】(1)等于(2)?。?)接觸面粗糙程度(4)錯誤(5)不一定考點4:彈力【例4】關于彈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彈力是指彈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作用B.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C.在彈性限度內(nèi),同一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長越長D.彈力是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答案】A【變式4-1】下列哪個力不屬于彈力?( ?。?br/>A、地面對人的支持力B、重力C、人對車的推力D、繩子對物體的拉力【答案】B【變式4-2】在下圖中,A、B兩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圖是( )A.B.C.D.【答案】B四.課堂訓練1、一杯水,宇航員將它帶到太空,水結(jié)成冰,對水而言正確的說法是( ) A、水的位置改變了,質(zhì)量和重力要發(fā)生改變 B、水的狀態(tài)改變了,質(zhì)量和重力要發(fā)生改變 C、水的溫度改變了,質(zhì)量和重力要發(fā)生改變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答案】D2、物體從光滑的斜面滑下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受到的力有()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答案】A3、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屬于增大摩擦的是( )A.給自行車軸加潤滑油B.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C.軸承間安裝鋼柱D.氣墊船底和水面間的空氣墊【答案】B4、如圖所示,甲、乙兩隊正在進行撥河比賽,經(jīng)過激烈比拼,甲隊獲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大于乙隊對甲隊的拉力B.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小于乙隊對甲隊的拉力C.甲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甲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答案】D5、如果你看過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的圍棋講座就會發(fā)現(xiàn),棋子在豎直放置的棋盤上可以移動,但不會掉下來。原來,棋盤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做成的。棋子不會掉落是因為( ) A.棋子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其重力B.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 C.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小于其重力D.棋子的質(zhì)量小,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計【答案】A6、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發(fā)現(xiàn)指針不是指著零刻度,而是指著零刻度的上方(當時打算測豎直向下的拉力)如果沒調(diào)好零就測量,測得的力的大小跟力的真實值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能確定【答案】B7、下列寫法中,正確的是( ) A、2kg=2kg×9.8N/kg=19.6N B、2kg=19.6N C、G=mg=2kg×9.8N/kg=19.6N D、G=mg=2kg×9.8N=19.6N【答案】C8、一根彈簧原長10cm,把它掛在支架上,在下方用3.2N的拉力豎直向下拉,彈簧長度為12cm,如果用9.6N的力沿豎直方向向下拉(沒有超過測量范圍),彈簧長度變?yōu)椋ā?br/>) A、12cm B、14cm C、16cm D、18cm【答案】C9、如圖所示是足球運動中“頭球攻門”的情景,當運動員用頭球頂球時球的運動方向改變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ㄟx填“形狀”或“運動狀態(tài)”),頂球時運動員給球施加了力,但是頭也會感到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答案】運動狀態(tài);相互10、馬路上一旦潑灑了機油,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別是騎摩托車,自行車時容易摔倒。這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應急的解決方法有。【答案】摩擦力減小 在有油的地方撒一些土11、自行車把手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________摩擦;自行車剎車時,是通過增大剎車皮與車圈之間的________來增大摩擦。【答案】增大 壓力12、小宇用50N的水平力把重15N的木塊壓在豎直的墻面上,木塊恰能勻速下滑,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若減小水平壓力,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15N 變小13、如圖所示,一物體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重力為20牛,此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現(xiàn)在一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A,A未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牛。則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增大拉力,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時,物體A仍然未動,則此時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后來,A在彈簧測力計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5N。則此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若再將一砝碼放于A上,仍然使A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若拿來幾只圓柱形的鋼棒墊在物體A的下面,則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A時的示數(shù)比剛才會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答案】0254.5增大減小14、如圖甲所示,小球用線系住掛在天花板上并與墻面接觸,畫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木塊放在斜面上靜止不動,試畫出木塊的受力示意圖。【答案】15、在研究彈簧的伸長量與力的關系的實驗中,將彈簧水平放置,測出其自然長度,然后豎直懸掛,讓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豎直向下施加力F,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進行的,用記錄的力F與彈簧的伸長量x做出的圖像如圖所示: ?、儆蓤D可知,該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彈簧的伸長量增加________cm; ?、谠搱D像不過原點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 ①0.5 由圖可知,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彈簧伸長量增加0.5cm。 ?、趶椈稍谪Q直懸掛自然下垂時,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已有一定量的伸長。16、小麗同學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中,作了以下猜想:A.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B.可能與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有關;C.可能與產(chǎn)生摩擦力的兩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為了檢驗上述有關猜想是否正確,她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滑動,讀出測力計的讀數(shù)(如圖甲); 步驟2:把砝碼放在木塊上(如圖乙),勻速拉動木塊和砝碼,讀出測力計讀數(shù); 步驟3:把木塊平放在毛巾上,勻速拉動木塊和砝碼(如圖丙),讀出測力計讀數(shù)。 實驗 次數(shù)接觸面材料 性質(zhì)壓力 /N摩擦力 /N1木塊與木板84.02木塊與木板125.43木塊與毛巾128.5(1)實驗中,彈簧測力計顯示的讀數(shù)是拉力F的大小,間接測得摩擦力f大小的關鍵是要保證木塊做____________運動。 (2)比較1、2次實驗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2、3次實驗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檢驗“猜想C”是否正確,可在上述實驗基礎上在增加一個步驟,寫出你所設計的這一實驗步驟。 步驟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勻速直線運動;?。?)接觸面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把木塊分別橫放、豎著放,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動其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Syman1.3幾種常見的力學習重難點知道重力的特點,理解重心的概念;理解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會確定彈力的方向;理解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會判斷摩擦力的有無,能確定摩擦力的種類;能結(jié)合力學知識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知識點梳理知識點梳理一、重力1、重力的概念重力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號:G 要點詮釋: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不論它是運動還是靜止,不論它是固態(tài)、液態(tài)還是氣態(tài),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如在上升過程中的氫氣球仍受重力。一切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都是地球。2、重力的三要素 ①、重力的大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公式:G=mg或g=G/m,其中g=9.8N/㎏。 注意:利用公式G=mg進行計算時,質(zhì)量m的單位必須是㎏,不能用g,否則計算得出的數(shù)據(jù)就會有錯誤。 ②、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據(jù)此制成了重垂線來檢查墻壁是否豎直,也可改進后檢查窗臺、桌面等是否水平。 注意:豎直向下與垂直向下不同,所謂豎直向下是指向下且與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變的。 ③、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在受力物體上畫力的示意圖時,常常把力的作用點畫在重心上。?。?)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是它的球心。大多數(shù)物體的重心在物體上,少數(shù)物體的重心不在物體上(如環(huán)形物體)。薄板形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來確定。方法是:在物體上任取一點,用細繩從這點將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沿懸繩方向在物體上畫一條直線,然后用細繩在這條直線外的任一點將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沿懸繩方向在物體上畫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即為該物體的重心。3、重力和質(zhì)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如下表所示:質(zhì)量重力區(qū)別定義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沒有方向豎直向下大小不隨物體所處位置的改變而改變隨在地球上位置的改變而變化符號mG單位千克(kg)牛頓(N)測量工具托盤天平彈簧測力計聯(lián)系G=mg,其中g=9.8N/kg知識點梳理二、摩擦力1、摩擦力摩擦力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摩擦力的實際作用點是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1)接觸面粗糙;(2)接觸并擠壓;(3)相對運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測量:①:利用彈簧測力計可以粗略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②:測量滑動摩擦力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的區(qū)別: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叫做滾動摩擦。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往往比滑動摩擦小得多。2、摩擦的利用和防止1.利用:增大有用摩擦,可以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有花紋;自行車更快停下來,可以用力捏閘。2.防止:減小有害摩擦,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例如:冰壺運動員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變滑動為滾動;使接觸面隔開。知識點梳理三、彈力1、彈力彈力的概念: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彈力的成因: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叫做彈性。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做彈力。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常見的彈力:日常所稱的拉力、壓力、支持力等,其實質(zhì)都是彈力。例如,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其實質(zhì)就是桌面發(fā)生了微小的形變后對茶杯向上的彈力。注意: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不能完全復原。知識點梳理四、實驗突破實驗名稱: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在本實驗中,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有多個,所以實驗探究過程中我們要用控制變量法,在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之間的關系時,要保持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變,而在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時,要保持壓力等因素不變。2.提出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3.實驗器材:木塊、彈簧測力計、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兩塊、砝碼。4.實驗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2)在木塊上面放一個砝碼,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摩擦力。(3)換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長木板,保持木塊上的砝碼不變,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摩擦力。5.實驗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還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實驗注意點:1.因為彈簧測力計本身有重量,為了保證水平拉力,牽引木塊時,要握住彈簧測力計的外殼;使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關鍵是拉力要均勻,集中注意力盯住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一直拉到底,在指針不顫動時讀數(shù)。2.實驗拓展:驗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還可能與接觸面積有關”。方法:把木塊側(cè)放,改變和木板的接觸面積,保持對木板的壓力比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沒有“接觸面積”,物體間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大小”無關,而是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3.實驗改良:可以把彈簧測力計固定如圖所示,水平連續(xù)拉動木板(不需要木板勻速直線運動),這樣木塊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還是木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三.典型例題考點1:重力、重心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豎直上拋的物體不受重力B.在空中高速飛行的飛機不受重力的作用C.自由下落物體所受重力在增大D.地球附近的物體要向地面降落,這是由于物體受到重力的作用【答案】D【變式1-1】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在斜面上向下滾動的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B.向上投出的籃球上升過程中未受重力,下落過程中才受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D.拋出的物體最終會落回地面,這是由于物體受到重力作用【答案】D【變式1-2】月球?qū)λ砻娴奈矬w也有引力,并且這個引力是地球的,一個在地球上為600N的物體,在月球上用天平測得的結(jié)果是( )(g=10N/㎏)A.600NB.100NC.100kgD.60kg【答案】D【變式1-3】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為60g,求它所受的重力是______,若運到月球上質(zhì)量_____,重力________。(不變、變小、變大)g=10N/㎏【答案】0.6N不變變小【變式1-4】關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答案】C考點2:摩擦力【例2】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時他們之間一定有摩擦力B.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C.物體質(zhì)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D.摩擦力都是有害的【答案】B【變式2-1】幾位同學學習了關于摩擦的知識后,提出了這樣的假設:如果沒有摩擦將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假設錯誤的是( ?。?br/>A.人們將無法正常行走B.用筷子無法夾住飯菜C.拋出的物體無法回到地面D.汽車無法啟動【答案】C【變式2-2】用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動時,第一次沿圓周擦動,第二次沿直線擦動,前后兩次的摩擦分別是( ?。?br/>A.滑動摩擦,滑動摩擦B.滑動摩擦,滾動摩擦C.滾動摩擦,滑動摩擦D.滾動摩擦,滾動摩擦【答案】A【變式2-3】下列摩擦屬于滾動摩擦的是( ?。?br/>A.鉛筆與卷筆刀間的摩擦B.旱冰鞋與地面間的摩擦C.花樣滑冰鞋的冰刀與冰面間的摩擦D.自行車剎車時閘皮與鋼圈間的摩擦【答案】B考點3: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例3】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做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為了測定摩擦力的大小,用彈簧測力計沿___________方向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_運動,摩擦力的大小可從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得出。 (2)比較圖甲和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得到的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圖甲和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得到的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水平勻速直線 ?。?)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變式3-1】小夢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作了如下猜想:A.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B.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接著她按如圖所示的步驟進行實驗: ①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②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③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上拉木塊在較光滑木板上勻速滑動在粗糙木板上勻速滑動在較光滑木板上勻速滑動 (1)步驟①和②是為了驗證猜想(填“A”或“B”),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木塊和木板之間滑動摩擦力。(2)小夢接著按步驟①和③探究猜想B。你認為步驟③能否測出摩擦力?。(3)小夢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呢?她用①的裝置進行實驗:先水平拉動木塊勻速滑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牛,緊接著增大拉力使木塊加速度滑動,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牛。根據(jù)上述實驗,小夢得到了“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的結(jié)論。分析操作過程,你認為小夢的結(jié)論可信嗎?,原因是。【答案】(1)A;木塊(2)不能(3)不可信;沒有勻速拉動木塊運用【變式3-2】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填“必須”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在四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最小的是(填“甲”“乙”“丙”或“丁”)。(3)比較甲、乙實驗,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比較乙、丙實驗,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有關(均填“壓力”或“接觸面粗糙程度”)。(4)比較甲、丁實驗,發(fā)現(xiàn)甲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丁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明得出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jié)論是(填“正確”或“錯誤”)的。(5)小明要對實驗裝置進行改動,如圖2所示,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效果更好。實驗中,小明(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答案】(1)等于(2)?。?)接觸面粗糙程度(4)錯誤(5)不一定考點4:彈力【例4】關于彈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彈力是指彈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作用B.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C.在彈性限度內(nèi),同一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長越長D.彈力是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答案】A【變式4-1】下列哪個力不屬于彈力?( ?。?br/>A、地面對人的支持力B、重力C、人對車的推力D、繩子對物體的拉力【答案】B【變式4-2】在下圖中,A、B兩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圖是( ?。?br/>A.B.C.D.【答案】B四.課堂訓練1、一杯水,宇航員將它帶到太空,水結(jié)成冰,對水而言正確的說法是( ) A、水的位置改變了,質(zhì)量和重力要發(fā)生改變 B、水的狀態(tài)改變了,質(zhì)量和重力要發(fā)生改變 C、水的溫度改變了,質(zhì)量和重力要發(fā)生改變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答案】D2、物體從光滑的斜面滑下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受到的力有()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答案】A3、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屬于增大摩擦的是( ?。?br/>A.給自行車軸加潤滑油B.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C.軸承間安裝鋼柱D.氣墊船底和水面間的空氣墊【答案】B4、如圖所示,甲、乙兩隊正在進行撥河比賽,經(jīng)過激烈比拼,甲隊獲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大于乙隊對甲隊的拉力B.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小于乙隊對甲隊的拉力C.甲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甲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答案】D5、如果你看過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的圍棋講座就會發(fā)現(xiàn),棋子在豎直放置的棋盤上可以移動,但不會掉下來。原來,棋盤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做成的。棋子不會掉落是因為( ) A.棋子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其重力B.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 C.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小于其重力D.棋子的質(zhì)量小,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計【答案】A6、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發(fā)現(xiàn)指針不是指著零刻度,而是指著零刻度的上方(當時打算測豎直向下的拉力)如果沒調(diào)好零就測量,測得的力的大小跟力的真實值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能確定【答案】B7、下列寫法中,正確的是( ) A、2kg=2kg×9.8N/kg=19.6N B、2kg=19.6N C、G=mg=2kg×9.8N/kg=19.6N D、G=mg=2kg×9.8N=19.6N【答案】C8、一根彈簧原長10cm,把它掛在支架上,在下方用3.2N的拉力豎直向下拉,彈簧長度為12cm,如果用9.6N的力沿豎直方向向下拉(沒有超過測量范圍),彈簧長度變?yōu)椋ā?br/>) A、12cm B、14cm C、16cm D、18cm【答案】C9、如圖所示是足球運動中“頭球攻門”的情景,當運動員用頭球頂球時球的運動方向改變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ㄟx填“形狀”或“運動狀態(tài)”),頂球時運動員給球施加了力,但是頭也會感到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答案】運動狀態(tài);相互10、馬路上一旦潑灑了機油,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別是騎摩托車,自行車時容易摔倒。這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應急的解決方法有。【答案】摩擦力減小 在有油的地方撒一些土11、自行車把手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________摩擦;自行車剎車時,是通過增大剎車皮與車圈之間的________來增大摩擦。【答案】增大 壓力12、小宇用50N的水平力把重15N的木塊壓在豎直的墻面上,木塊恰能勻速下滑,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若減小水平壓力,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15N 變小13、如圖所示,一物體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重力為20牛,此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現(xiàn)在一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A,A未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牛。則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增大拉力,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時,物體A仍然未動,則此時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后來,A在彈簧測力計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5N。則此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若再將一砝碼放于A上,仍然使A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若拿來幾只圓柱形的鋼棒墊在物體A的下面,則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A時的示數(shù)比剛才會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答案】0254.5增大減小14、如圖甲所示,小球用線系住掛在天花板上并與墻面接觸,畫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木塊放在斜面上靜止不動,試畫出木塊的受力示意圖。【答案】15、在研究彈簧的伸長量與力的關系的實驗中,將彈簧水平放置,測出其自然長度,然后豎直懸掛,讓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豎直向下施加力F,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進行的,用記錄的力F與彈簧的伸長量x做出的圖像如圖所示: ?、儆蓤D可知,該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彈簧的伸長量增加________cm; ②該圖像不過原點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 ①0.5 由圖可知,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彈簧伸長量增加0.5cm。 ②彈簧在豎直懸掛自然下垂時,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已有一定量的伸長。16、小麗同學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中,作了以下猜想:A.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B.可能與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有關;C.可能與產(chǎn)生摩擦力的兩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為了檢驗上述有關猜想是否正確,她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滑動,讀出測力計的讀數(shù)(如圖甲); 步驟2:把砝碼放在木塊上(如圖乙),勻速拉動木塊和砝碼,讀出測力計讀數(shù); 步驟3:把木塊平放在毛巾上,勻速拉動木塊和砝碼(如圖丙),讀出測力計讀數(shù)。 實驗 次數(shù)接觸面材料 性質(zhì)壓力 /N摩擦力 /N1木塊與木板84.02木塊與木板125.43木塊與毛巾128.5(1)實驗中,彈簧測力計顯示的讀數(shù)是拉力F的大小,間接測得摩擦力f大小的關鍵是要保證木塊做____________運動。 (2)比較1、2次實驗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2、3次實驗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檢驗“猜想C”是否正確,可在上述實驗基礎上在增加一個步驟,寫出你所設計的這一實驗步驟。 步驟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勻速直線運動;?。?)接觸面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把木塊分別橫放、豎著放,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動其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Syma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幾種常見的力2020-2021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聚焦課本培優(yōu)訓練(華師大版)(學生版).docx 1.3幾種常見的力2020-2021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聚焦課本培優(yōu)訓練(華師大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