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學習重難點了解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了解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起點終點等,了解動脈血和靜脈血區別了解心臟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了解血管的分類和功能了解血液成分,理解血型的種類和輸血原則知道血液成分中代表性的細胞的功能二、知識點梳理知識點梳理一、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和結構心臟——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位置: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兩肺之間,形狀像桃子,有本人拳頭大小結構:由心肌構成,有四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功能: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心臟能自主地節律性收縮舒張,是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動力來源。圖1心臟的結構示意圖圖2心臟的機構特點血管——血流的管道動脈: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動脈的特點:①它多分布在身體較深部位。②動脈的管壁厚、彈性大。③管內血流的速度快。④用手指按在手腕部橈骨的內側會感到搏動,這就是橈動脈在搏動。靜脈:把血液從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回心靜脈入心房”。功能與特點:運送血液回心臟的血管,它的管壁較薄,彈性小。血流速度慢。大靜脈管腔內有靜脈瓣,可防止血液倒流。毛細血管: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特點:①數量大、分布廣②管徑小,幾乎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③管壁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④管內血流速度很慢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進行物質交換。血液血液的組成上層:淡黃色半透明,為血漿。血漿的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養料和體內產生的廢物。下層:深紅色,主要是血細胞。圖3表示血液的成分血細胞的組成與功能:紅細胞特點:沒有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盤形。紅細胞內含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所以使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功能: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圖4血細胞的形態白細胞特點: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人體內有多種白細胞。功能:能吞噬侵入人體內的病菌,保護人體免受病患。血小板特點:沒有細胞核,是最小的血細胞。功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傷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細菌入侵的作用。血液的功能血液具有輸送氧、二氧化碳、各種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的功能,還能起預防保護作用,血液對調節體溫也有重要作用。血液具有輸送氧、二氧化碳、各種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的功能,還能起預防保護作用,血液對調節會讀血樣分析報告:如果紅細胞數量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稱為貧血;白細胞大于正常值通常患有炎癥。輸血(1)原則:輸入同型血。(2)異型輸血:異型之間輸血,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的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反應。異型間可行的輸血:(見下表)供血者血型受血者血型AABBABOA、B、AB(3)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因此被稱做萬能受血者;O型可以輸給任何血型的人,因此被稱做萬能供血者。不同血型之間的輸血,一般只能小量地輸送,不能大量輸送。知識點梳理二、血液循環血液循環:血液在由心臟和全部血管組成的封閉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地流動。血液一次完整的循環過程中要流經心臟兩次,血液循環可分為體循環(為組織細胞提供氧氣、養料,把廢物排出)和肺循環(進行氣體交換)。血液循環的途徑體循環過程:左心室→主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過程: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特別提醒:肺循環中動脈流靜脈血,靜脈流動脈血;體循環中動脈流動脈血,靜脈流靜脈血。(動脈血:含氧量高,血呈鮮紅色;靜脈血:含氧低,血呈暗紅色。)且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將血液輸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較心房壁厚,同時由于體循環路線較肺循環長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較右心室的壁厚。血液循環的主要功能:不斷將氧氣、營養物質和激素等運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并將器官組織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產物帶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以保證生理活動正常進行。知識點梳理三、實驗突破活動:觀察小金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1.圖示過程2.實驗過程(1)用濕紗布包裹小金魚的魚頭和魚身,只露出魚尾,放在培養皿上,用載玻片蓋住魚尾,如圖1所示。(2)用低倍顯微鏡觀察魚尾毛細血管內血液流動的情況。(3)尋找魚尾鰭的三種血管:動脈、毛細血管、靜脈。3.現象與結論(1)毛細血管分布在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血流方向是小動脈→毛細血管→小靜脈。(2)毛細血管:管徑最小,紅細胞排成單行通過;動脈:分支形成毛細血管;靜脈:由毛細血管匯總形成。4.命題突破(1)選材問題:選擇的小魚顏色應盡量淺一些,這樣有利于觀察。(2)用濕紗布包裹小金魚的魚頭和魚身的作用:為了觀察到小魚體內的血流情況,我們必須保證小魚在實驗過程中是活的,所以在進行實驗時應用濕紗布包裹小金魚的魚頭和魚身,并不斷向濕紗布上滴水。(3)依據血流方向判斷血管:首先尋找毛細血管,判斷毛細血管的依據是紅細胞排成單行通過,然后再尋找小動脈和小靜脈。三、典型例題考點1:心臟和血管的功能【例1】如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中不符合心臟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的是()②與肺靜脈之間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①和②之間含有瓣膜,防止血液從②流向①③的壁最厚,為長距離輸送血液提供動力①和④、②和③不相通,使動、靜脈血完全隔開【變式1-1】右圖為處于某一生理狀態時的心臟示意圖,箭頭表示血流方向。此時心臟所處的狀態是()心房收縮、動脈瓣關閉心室收縮、房室瓣關閉心房和心室都舒張、房室瓣打開D.心室舒張、動脈瓣關閉【變式1-2】心臟是輸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臟的收縮與舒張過程,下圖是心臟工作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心臟能將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組織收縮與舒張的結果。A表示的過程中血液的流向是。B表示的過程中,中的血液進入[1],當血液流經毛細血管后,最終由C中的返回心臟。【變式1-3】如圖所示,甲圖是人體心臟剖面圖,乙圖是人體某處局部血管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在組織細胞間隙中,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填圖中數字)在心臟的四個腔中,泵出的血液能達到全身各處的是腔(填圖中字母)若乙圖中的⑥表示的血管在肺部,則甲圖中與⑦相連的血管是(填圖中數字)。考點2: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例2】如圖是顯微鏡下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含有細胞核,能將進入人體內的病菌包圍、吞噬B.2的數量最多,能運輸氧氣C.3無細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D.當人體有炎癥時,3的數量明顯增多【變式2-1】DNA親子鑒定是通過親代與子代細胞中DNA比對來進行的,其準確率高達99.99999%。若某次鑒定材料僅為血液,你認為應選用()A.紅細胞B.白細胞C.血小板D.血紅蛋白【變式2-2】如圖是血涂片在顯微鏡下的一個視野圖.(用圖中字母回答)①當人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中的數目會顯著增加。②當圖中數目明顯下降時,會引起人體皮下出血。③當圖中數量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④擔負運輸養料和廢物功能的是。考點3:血液循環【例3】下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根據心臟灌注實驗回答:1.若結扎I,從H往心臟內灌注清水,清水將從[]流出,清水流經的途徑是(填字母)。2.若從C往心臟內灌注清水,清水將從[]流出,清水流經的途徑是(填字母)3.若把B和C用膠管連通,結扎H,從l往心臟內灌注清水,清水將從[]流出,清水流經的途徑是(填字母)。4.若從A與B往心臟內灌注,其結果是,原因是。【變式3-1】用不帶針頭的注射器依次向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和肺靜脈內注水,水分別從()流出來。肺動脈、主動脈、肺靜脈B.肺靜脈、肺動脈、右心室C.肺動脈、肺動脈、主動脈D.肺動脈、肺靜脈、主動脈【變式3-2】右圖實線表示動脈血的流動,虛線表示靜脈血的流動,下列哪項正確地表示了體循環的途徑()④→⑩→⑨→⑧→①③→⑤→⑥→⑦→②②→④→⑩→⑨→⑧→①→③①→③→⑤→⑥→⑦→②→④【變式3-3】小張得了腸炎,醫生將藥物與生理鹽水從他的前臂靜脈輸入,當藥物運至小腸時,經過的途徑依次是()①肺動脈②肺靜脈③上、下腔靜脈④心臟⑤小腸毛細血管⑥肺部毛細血管⑦主動脈③→④→①→⑥→②→④→⑦→⑤③→④→②→⑥→①→④→⑦→⑤③→④→⑦→⑥→②→④→①→⑤D.③→④→①→②→⑥→④→⑦→⑤【變式3-4】如圖是血液循環的簡單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心臟主要由組織構成。在心臟的四個腔中壁最厚,請嘗試解釋原因。(2)圖中左心房與左心室間,右心房與右心室間有瓣膜,它的作用是。血液由左心室經全身各處毛細血管后回到右心房這一過程稱為循環。(3)當血液流經肺部后,血液由血變為血。(4)如果B是小腸,則飯后血液流經B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會。(5)C代表咽,某人因感冒咽部發炎,醫生建議服用青霉素,青霉素到達C至少次經過心臟,寫出青霉素從小腸到達C的途徑。(用文字、字母和箭頭表示)考點4:實驗突破【例4】“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圖甲表示實驗材料的處理,圖乙表示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像,請根據實驗的方法步驟和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用濕棉絮包裹在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時常往棉絮上滴加,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小魚的正常呼吸。(2)將小魚平放在培養皿中,等小魚安定后,將蓋在尾鰭上面,通常情況下,使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3)圖乙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像,可觀察到三種不同的血管:[2]是血管(選填“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4)請你記錄下血液在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之間的流動方向是(用文字和“→)。四、課堂訓練1.下表是人體不同部位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值,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物質?①②③?④氧氣409830102二氧化碳46425040①代表肺靜脈內血液???B.?②表示肺泡處????C.?③代表組織細胞????????D.?④表示流經大腦的血液2.在用豬心臟做灌流實驗時,某同學將肺動脈和下腔靜脈扎緊,然后向上腔靜脈注水,水會從那條血管流出?(???)A.?從肺靜脈流出??????????B.?從主動脈流出???????????????C.?從上腔靜脈倒灌出來???????D.?從肺動脈流出3.當血液通過肺泡周圍毛細血管時,氧含量發生變化,下列正確的表示該變化的曲線是( )A.??B.??C.?D.?4.小明足部受傷發炎,醫生在其左臂靜脈滴注抗生素,經跟蹤監測,最先發現這種藥物在心臟的(???)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5.如圖是血管內血壓和血液流速以及各類血管總面積的曲線圖,根據圖表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毛細血管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質交換?????B.?毛細血管血壓最低有利于氣體擴散C.?連接左心室血管的血壓大于連接右心房血管的血壓???D.?毛細血管的面積最大有利于物質交換6.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如果I代表肺泡間的毛細血管,Ⅲ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A.?養料??????B.?二氧化碳?????????????????????C.?氧氣??????D.?廢物7.下圖為人體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環示意圖,C代表某器官處的毛細血管網,請回答下列問題:若C表示人體肺部毛細血管網,則B代表的血管是;流經C后,血液發生的變化是。如果流經C后,血液中的營養物質明顯增加,這時C代表處的毛細血管。飯后如果血液流經C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明顯減少,則C代表處的毛細血管。一位同學外出旅游時不慎被蛇咬傷,咬傷部位在手臂的C處,為防止蛇毒隨血液經心臟擴散到全身,緊急處理時,應該用止血帶扎住傷口的(填“m”或“n”)端。如圖所示的是心臟與血管之間的位置關系,當所標位置出血時,應選取的止血點是()、A.甲、丁B.乙、丙C.甲、丙D.乙、丁9.如圖所示,甲圖是人體心臟剖面圖;乙圖中圖一是人體內三種血管的關系示意圖,圖二表示血液流經血管前后氣體含量的變化;丙圖為人體部分血液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1)甲圖中,在心臟的四個腔中,泵出的血液能達到全身各處的是????????腔(填圖中字母)。(2)乙圖中,圖一中將血液從心臟送往全身的血管是??????????(填圖中數字)。根據圖二推測,②血管可以表示?????????(填器官名稱)的毛細血管。(3)丙圖中,若⑤為下肢處毛細血管,請用數字和箭頭表示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經血液循環排出體外的途徑:⑤→?????????????????????。10.血液流經某器官時,其中的成分往往要發生變化,這種變化都發生在循環系統的毛細血管處。下圖為人體某部位的結構示意圖,①②③④表示四處的不同體液。(1)如該部位為小腸,則正常人①處葡萄糖濃度總比④處________(填“高”或“低”);(2)如該部位為腦,則圖中CO2濃度最高處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3)如該部位為肺,則圖中O2含量較高的是________處;(4)如該部位為腎,則圖中代謝廢物較多的是________處。11.?根據心臟結構和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是心臟心臟結構示意圖,心臟結構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保證血液從心房流向心室的結構是 ________?(填字母).(2)圖乙由3到2為________?循環,經過此循環后,血液成分的變化是.________?(3)小李同學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藥后,藥物到達心臟四腔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用圖乙中的數字表示).Syman5.3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學習重難點了解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了解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起點終點等,了解動脈血和靜脈血區別了解心臟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了解血管的分類和功能了解血液成分,理解血型的種類和輸血原則知道血液成分中代表性的細胞的功能二、知識點梳理知識點梳理一、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和結構心臟——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位置: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兩肺之間,形狀像桃子,有本人拳頭大小結構:由心肌構成,有四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功能: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心臟能自主地節律性收縮舒張,是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動力來源。圖1心臟的結構示意圖圖2心臟的機構特點血管——血流的管道動脈: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動脈的特點:①它多分布在身體較深部位。②動脈的管壁厚、彈性大。③管內血流的速度快。④用手指按在手腕部橈骨的內側會感到搏動,這就是橈動脈在搏動。靜脈:把血液從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回心靜脈入心房”。功能與特點:運送血液回心臟的血管,它的管壁較薄,彈性小。血流速度慢。大靜脈管腔內有靜脈瓣,可防止血液倒流。毛細血管: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特點:①數量大、分布廣②管徑小,幾乎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③管壁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④管內血流速度很慢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進行物質交換。血液血液的組成上層:淡黃色半透明,為血漿。血漿的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養料和體內產生的廢物。下層:深紅色,主要是血細胞。圖3表示血液的成分血細胞的組成與功能:紅細胞特點:沒有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盤形。紅細胞內含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所以使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功能: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圖4血細胞的形態白細胞特點: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人體內有多種白細胞。功能:能吞噬侵入人體內的病菌,保護人體免受病患。血小板特點:沒有細胞核,是最小的血細胞。功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傷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細菌入侵的作用。血液的功能血液具有輸送氧、二氧化碳、各種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的功能,還能起預防保護作用,血液對調節體溫也有重要作用。血液具有輸送氧、二氧化碳、各種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的功能,還能起預防保護作用,血液對調節會讀血樣分析報告:如果紅細胞數量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稱為貧血;白細胞大于正常值通常患有炎癥。輸血(1)原則:輸入同型血。(2)異型輸血:異型之間輸血,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的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反應。異型間可行的輸血:(見下表)供血者血型受血者血型AABBABOA、B、AB(3)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因此被稱做萬能受血者;O型可以輸給任何血型的人,因此被稱做萬能供血者。不同血型之間的輸血,一般只能小量地輸送,不能大量輸送。知識點梳理二、血液循環血液循環:血液在由心臟和全部血管組成的封閉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地流動。血液一次完整的循環過程中要流經心臟兩次,血液循環可分為體循環(為組織細胞提供氧氣、養料,把廢物排出)和肺循環(進行氣體交換)。血液循環的途徑體循環過程:左心室→主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過程: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特別提醒:肺循環中動脈流靜脈血,靜脈流動脈血;體循環中動脈流動脈血,靜脈流靜脈血。(動脈血:含氧量高,血呈鮮紅色;靜脈血:含氧低,血呈暗紅色。)且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將血液輸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較心房壁厚,同時由于體循環路線較肺循環長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較右心室的壁厚。血液循環的主要功能:不斷將氧氣、營養物質和激素等運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并將器官組織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產物帶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以保證生理活動正常進行。知識點梳理三、實驗突破活動:觀察小金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1.圖示過程2.實驗過程(1)用濕紗布包裹小金魚的魚頭和魚身,只露出魚尾,放在培養皿上,用載玻片蓋住魚尾,如圖1所示。(2)用低倍顯微鏡觀察魚尾毛細血管內血液流動的情況。(3)尋找魚尾鰭的三種血管:動脈、毛細血管、靜脈。3.現象與結論(1)毛細血管分布在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血流方向是小動脈→毛細血管→小靜脈。(2)毛細血管:管徑最小,紅細胞排成單行通過;動脈:分支形成毛細血管;靜脈:由毛細血管匯總形成。4.命題突破(1)選材問題:選擇的小魚顏色應盡量淺一些,這樣有利于觀察。(2)用濕紗布包裹小金魚的魚頭和魚身的作用:為了觀察到小魚體內的血流情況,我們必須保證小魚在實驗過程中是活的,所以在進行實驗時應用濕紗布包裹小金魚的魚頭和魚身,并不斷向濕紗布上滴水。(3)依據血流方向判斷血管:首先尋找毛細血管,判斷毛細血管的依據是紅細胞排成單行通過,然后再尋找小動脈和小靜脈。三、典型例題考點1:心臟和血管的功能【例1】如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中不符合心臟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的是()②與肺靜脈之間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①和②之間含有瓣膜,防止血液從②流向①③的壁最厚,為長距離輸送血液提供動力①和④、②和③不相通,使動、靜脈血完全隔開【答案】A【變式1-1】右圖為處于某一生理狀態時的心臟示意圖,箭頭表示血流方向。此時心臟所處的狀態是()心房收縮、動脈瓣關閉心室收縮、房室瓣關閉心房和心室都舒張、房室瓣打開D.心室舒張、動脈瓣關閉【答案】B【變式1-2】心臟是輸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臟的收縮與舒張過程,下圖是心臟工作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心臟能將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組織收縮與舒張的結果。A表示的過程中血液的流向是。B表示的過程中,中的血液進入[1],當血液流經毛細血管后,最終由C中的返回心臟。【答案】(1)肌肉(2)心房流向心室(3)[2][4]【變式1-3】如圖所示,甲圖是人體心臟剖面圖,乙圖是人體某處局部血管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在組織細胞間隙中,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填圖中數字)在心臟的四個腔中,泵出的血液能達到全身各處的是腔(填圖中字母)若乙圖中的⑥表示的血管在肺部,則甲圖中與⑦相連的血管是(填圖中數字)。【答案】⑥D④考點2: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例2】如圖是顯微鏡下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含有細胞核,能將進入人體內的病菌包圍、吞噬B.2的數量最多,能運輸氧氣C.3無細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D.當人體有炎癥時,3的數量明顯增多【答案】A【變式2-1】DNA親子鑒定是通過親代與子代細胞中DNA比對來進行的,其準確率高達99.99999%。若某次鑒定材料僅為血液,你認為應選用()A.紅細胞B.白細胞C.血小板D.血紅蛋白【答案】B【變式2-2】如圖是血涂片在顯微鏡下的一個視野圖.(用圖中字母回答)①當人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中的數目會顯著增加。②當圖中數目明顯下降時,會引起人體皮下出血。③當圖中數量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④擔負運輸養料和廢物功能的是。【答案】BCAD考點3:血液循環【例3】下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根據心臟灌注實驗回答:1.若結扎I,從H往心臟內灌注清水,清水將從[]流出,清水流經的途徑是(填字母)。2.若從C往心臟內灌注清水,清水將從[]流出,清水流經的途徑是(填字母)3.若把B和C用膠管連通,結扎H,從l往心臟內灌注清水,清水將從[]流出,清水流經的途徑是(填字母)。4.若從A與B往心臟內灌注,其結果是,原因是。【答案】(1)B肺動脈H→G→F→B(2)A主動脈C→D→E→A(3)A主動脈I→G→F→B→C→D→E→A(4)水灌注不進去因為A主動脈和B肺動脈有動脈瓣,動脈瓣關閉【變式3-1】用不帶針頭的注射器依次向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和肺靜脈內注水,水分別從()流出來。肺動脈、主動脈、肺靜脈B.肺靜脈、肺動脈、右心室C.肺動脈、肺動脈、主動脈D.肺動脈、肺靜脈、主動脈【答案】C【變式3-2】右圖實線表示動脈血的流動,虛線表示靜脈血的流動,下列哪項正確地表示了體循環的途徑()④→⑩→⑨→⑧→①③→⑤→⑥→⑦→②②→④→⑩→⑨→⑧→①→③①→③→⑤→⑥→⑦→②→④【答案】A【變式3-3】小張得了腸炎,醫生將藥物與生理鹽水從他的前臂靜脈輸入,當藥物運至小腸時,經過的途徑依次是()①肺動脈②肺靜脈③上、下腔靜脈④心臟⑤小腸毛細血管⑥肺部毛細血管⑦主動脈③→④→①→⑥→②→④→⑦→⑤③→④→②→⑥→①→④→⑦→⑤③→④→⑦→⑥→②→④→①→⑤D.③→④→①→②→⑥→④→⑦→⑤【答案】A【變式3-4】如圖是血液循環的簡單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心臟主要由組織構成。在心臟的四個腔中壁最厚,請嘗試解釋原因。(2)圖中左心房與左心室間,右心房與右心室間有瓣膜,它的作用是。血液由左心室經全身各處毛細血管后回到右心房這一過程稱為循環。(3)當血液流經肺部后,血液由血變為血。(4)如果B是小腸,則飯后血液流經B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會。(5)C代表咽,某人因感冒咽部發炎,醫生建議服用青霉素,青霉素到達C至少次經過心臟,寫出青霉素從小腸到達C的途徑。(用文字、字母和箭頭表示)【答案】(1)肌肉左心室輸送血液的距離最長(2)防止血液倒流體(3)靜脈動脈(4)增加(5)2小腸→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C考點4:實驗突破【例4】“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圖甲表示實驗材料的處理,圖乙表示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像,請根據實驗的方法步驟和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用濕棉絮包裹在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時常往棉絮上滴加,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小魚的正常呼吸。(2)將小魚平放在培養皿中,等小魚安定后,將蓋在尾鰭上面,通常情況下,使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3)圖乙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像,可觀察到三種不同的血管:[2]是血管(選填“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4)請你記錄下血液在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之間的流動方向是(用文字和“→)。【答案】(1)清水(2)載玻片(3)毛細(4)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四、課堂訓練1.下表是人體不同部位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值,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物質?①②③?④氧氣409830102二氧化碳46425040①代表肺靜脈內血液???B.?②表示肺泡處????C.?③代表組織細胞????????D.?④表示流經大腦的血液【答案】C2.在用豬心臟做灌流實驗時,某同學將肺動脈和下腔靜脈扎緊,然后向上腔靜脈注水,水會從那條血管流出?(???)A.?從肺靜脈流出??????????B.?從主動脈流出???????????????C.?從上腔靜脈倒灌出來???????D.?從肺動脈流出【答案】C3.當血液通過肺泡周圍毛細血管時,氧含量發生變化,下列正確的表示該變化的曲線是( )A.??B.??C.?D.?【答案】D4.小明足部受傷發炎,醫生在其左臂靜脈滴注抗生素,經跟蹤監測,最先發現這種藥物在心臟的(???)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答案】C5.如圖是血管內血壓和血液流速以及各類血管總面積的曲線圖,根據圖表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毛細血管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質交換?????B.?毛細血管血壓最低有利于氣體擴散C.?連接左心室血管的血壓大于連接右心房血管的血壓???D.?毛細血管的面積最大有利于物質交換【答案】B6.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如果I代表肺泡間的毛細血管,Ⅲ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A.?養料??????B.?二氧化碳?????????????????????C.?氧氣??????D.?廢物【答案】C7.下圖為人體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環示意圖,C代表某器官處的毛細血管網,請回答下列問題:若C表示人體肺部毛細血管網,則B代表的血管是;流經C后,血液發生的變化是。如果流經C后,血液中的營養物質明顯增加,這時C代表處的毛細血管。飯后如果血液流經C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明顯減少,則C代表處的毛細血管。一位同學外出旅游時不慎被蛇咬傷,咬傷部位在手臂的C處,為防止蛇毒隨血液經心臟擴散到全身,緊急處理時,應該用止血帶扎住傷口的(填“m”或“n”)端。【答案】(1)肺動脈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顏色、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變化都可以)(2)小腸(3)肝臟(4)m如圖所示的是心臟與血管之間的位置關系,當所標位置出血時,應選取的止血點是()、A.甲、丁B.乙、丙C.甲、丙D.乙、丁【答案】C9.如圖所示,甲圖是人體心臟剖面圖;乙圖中圖一是人體內三種血管的關系示意圖,圖二表示血液流經血管前后氣體含量的變化;丙圖為人體部分血液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1)甲圖中,在心臟的四個腔中,泵出的血液能達到全身各處的是????????腔(填圖中字母)。(2)乙圖中,圖一中將血液從心臟送往全身的血管是??????????(填圖中數字)。根據圖二推測,②血管可以表示?????????(填器官名稱)的毛細血管。(3)丙圖中,若⑤為下肢處毛細血管,請用數字和箭頭表示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經血液循環排出體外的途徑:⑤→?????????????????????。【答案】(1)D(2)①|肺(3)④→③→⑨→②→①10.血液流經某器官時,其中的成分往往要發生變化,這種變化都發生在循環系統的毛細血管處。下圖為人體某部位的結構示意圖,①②③④表示四處的不同體液。(1)如該部位為小腸,則正常人①處葡萄糖濃度總比④處________(填“高”或“低”);(2)如該部位為腦,則圖中CO2濃度最高處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3)如該部位為肺,則圖中O2含量較高的是________處;(4)如該部位為腎,則圖中代謝廢物較多的是________處。【答案】(1)高(2)②(3)①(4)④11.?根據心臟結構和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是心臟心臟結構示意圖,心臟結構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保證血液從心房流向心室的結構是 ________?(填字母).(2)圖乙由3到2為________?循環,經過此循環后,血液成分的變化是.________?(3)小李同學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藥后,藥物到達心臟四腔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用圖乙中的數字表示).【答案】(1)B;c(2)肺; 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3) 1→3→2→4 Syma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3人體內的物質運輸2020-2021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聚焦課本培優訓練(華師大版)(學生版).docx 5.3人體內的物質運輸2020-2021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聚焦課本培優訓練(華師大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