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節 體溫的控制一、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體溫及體溫恒定的意義,了解產熱與散熱的部位、方式及過程,了解產熱與散熱平衡的調節。 2.過程與方法:以體溫調節為例,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觀念。二、重點、難點:1.產熱與散熱平衡的調節。2.體溫平衡調節的過程。三、學習過程:[情境導入]交流家庭成員一日內體溫(腋窩溫度)變化調查表。家庭成員一日內體溫(腋窩溫度)變化調查表成員 上午6時 上午10時 中午12時 下午3時 傍晚6時 晚上9時爸爸媽媽自己[合作探究]一、恒定的體溫鳥類、哺乳類,尤其是人類,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具有保持體溫相對緯度的能力。思考:維持恒定的體溫有什么好處?通常,可在 、 及 等處測量體溫。【討論】下表是相同的人在同一時刻從身體不同的部位測得的數值,你發現了哪些規律?成員 腋窩溫度℃ 口腔溫度℃ 直腸溫度℃爸爸 36.7 37.2 37.4媽媽 37.0 37.5 37.7自己 36.8 37.4 37.6二、產熱與散熱的平衡恒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是因為機體的產熱和散熱兩個生理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讀圖】閱讀課本P110-111“幾種器官在安靜和活動情況下的產熱量百分比”及相關的圖表與文字說明,說說人是通過什么方式來維持恒定的體溫的。【討論】在不同的環境中(寒冷、炎熱),怎樣才能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三、體溫受腦控制【討論】讀圖3-37并結合文字說明,說說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怎樣控制和調節的。[隨堂檢測]1.人的體溫是相對恒定的,人體內部的溫度恒定在 左右。2. 人體的體溫主要是在 調節下,使人體的 過程和 過程維持相對平衡,才得以相對穩定。3. 人體產熱的部位包括 和 。安靜時產熱主要來自 ,運動時產熱主要來自 。散熱的方式有兩種:和 。4.直接散熱的多少取決于( )A. 人體內與人體皮膚表面溫度之間的溫度差B.人體內與環境之間的溫度差C.人體皮膚表面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溫度差D.外界環境慍度的變化程度5.人在寒冷環境中 ( )A.皮膚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散熱增加B.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散熱增加C. 皮膚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散熱減小D.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散熱減小6.人在運動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 ( )A.內臟蠕動 B.骨骼肌收縮 C平滑肌收縮 D.血液流動7.人體排出汗液的生理作用是 ( )A.皮膚分泌汗液是人體排出代謝終產物的一個途徑B.汗液蒸發是人體蒸發散熱的主要方式C. 汗液蒸發是人體在35℃以上環境中散熱的主要途徑D.以上三項都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