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目標 1、能夠依據不同參照物描述物體相對的運動與靜止狀態。2、了解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方法。3、知道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也不相同。活動內容 我們的周圍充滿著各種各樣的運動,生活中運動的物體有哪些?并說明你的理由。運動的物體我的理由設計說明 通過預習活動,讓學生學會總結、觀察生活現象,搜集生活中物體運動的素材,感受科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活動建議 1.采取課前一天布置,在課前要對學生的材料進行整理分類。2.教師也要做好課前搜集資料、準備教具等工作。使用意見第1課 《一切都在運動中》預習活動設計主要設計人:第1課 《一切都在運動中》限時作業設計主要設計人:作業內容 1.如果你坐在快速行駛的汽車上,與一輛相對而行的客車插肩而過時,你會覺得客車走得快還是慢?說明你的理由。2.你能解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話嗎?設計說明 1、通過練習加深對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方法及參照物的理解2、讓學生通過具體事例加深對物體的運動與參照物的選取有關的理解。評價辦法 本節課采取書面的形式來檢測,并進行批閱,針對測試情況,進行指導。教學目標 1、知道物體運動的速度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距離。2、學會使用秒表,并可以進行簡單的速度測量。3、知道運動方向也是描述物體運動的重要方面之一。活動內容 活動一:收集生活中能體現運動的快慢的例子?活動二:和同學一起進行100米跑步比賽,并將所用時間記錄下來?姓名時間設計說明 通過預習活動,搜集生活中物體運動快慢的素材,初步感受運動快慢的含義。通過測量,讓學生感受速度的快慢。活動建議 1.采取課前一天布置,在課前要對學生的材料進行整理分類。2.教師也要做好課前搜集資料、準備教具等工作。使用意見第2課 《運動的快慢》預習活動設計主要設計人:第2課 《運動的快慢》限時作業設計主要設計人:作業內容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能舉生活中的一個例子,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嗎?2、在從太原到陽泉的4趟不同的列車中,所用的時間如下表:車次2135211121362010所用時間3小時40分3小時45分2小時50分1小時50分按列車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順序排列。 ( ) →( )→ ( )→ ( )從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設計說明 1、通過練習1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并通過具體的實例描述,提升知識的應用能力。2、練習2通過對同樣路程時間長短的比較,進而得到速度的大小,會按照速度大小進行排序。進一步鞏固對速度概念的認識與理解。評價辦法 本節課采取書面的形式來檢測,并進行批閱,針對測試情況,進行指導。第3課 《運動的方式》預習活動設計主要設計人:教學目標 1、能夠按照運動的軌跡對運動進行分類。2、能夠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物體運動的軌跡。3、會分析復合運動中包含的運動方式。活動內容 用生活中常見的易拉罐、滑板車等物體玩一玩,使它們運動起來,并觀察它們的運動路線,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物體運動的路線。設計說明 通過預習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物體運動方式的多樣性,在豐富的生活實例中,初步感悟到運動方式的多樣性,為本節課的學習打基礎。活動建議 1、采取上課前兩天布置,讓學生在充分玩的基礎上感受物體運動的方式。2、教師也要做好課前搜集資料、準備教具等工作。使用意見第3課 《運動的方式》限時作業設計主要設計人:作業內容 觀察生活中各種物體的運動,判斷他們各屬于哪一種運動方式?運動方式分類物體的運動設計說明 1、通過練習了解生活中一些物體的常見運動方式,并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2、學生可能會想到很多復合運動的例子,考察學生是否能對復合運動進行分析。評價辦法 本節課采取書面的形式來檢測,并進行批閱,針對測試情況,進行指導。第4課 《小車的運動》預習活動設計主要設計人:教學目標 1.根據生活經驗提出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運動的快慢與那些因素有關。2.能根據假設設計實驗并進行驗證。3.學會按照“問題——假設——實驗——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進行探究。活動內容 活動一:調查:在生活中,汽車在什么時候跑的快?什么時候跑得慢?活動二:猜測汽車運動的快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并嘗試進行研究。設計說明 通過預習活動,搜集生活中物體運動快慢的素材,猜測他們運動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地猜測并有目的的進行研究。活動建議 1.采取課前一天布置,在課前要對學生的材料進行整理分類。2.教師也要做好課前搜集資料、準備教具等工作。使用意見第4課 《小車的運動》限時作業設計主要設計人:作業內容 按照“問題——假設——實驗——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設計實驗:研究一輛載重汽車行駛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設計說明 通過練習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這道題可以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進行全方位的鞏固,能全面地體現學生技能和知識掌握的情況。評價辦法 本節課采取書面的形式來檢測,并進行批閱,針對測試情況,進行指導。教學目標 1.能夠假設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并能設計實驗進行假設。2. 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擺得越快。3. 能夠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活動內容 按要求制作不同的擺。1.用一根長50厘米線和一根長30厘米的線分別系上同樣的物體,做成一個擺。2.用兩根同樣長的線分別系上同樣的物體,做成一個擺。3.用兩根同樣長的線分別系上重量不同的物體,做成一個擺。觀察三種擺的運動情況有什么不同,把你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設計說明 通過制作三種不同的擺,觀察擺的運動情況,增加對擺探究的欲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活動建議 1.采取課前一天布置,在課前要對學生的材料進行整理分類。2.教師也要做好課前搜集資料、準備教具等工作。使用意見第5課 《擺》預習活動設計主要設計人:第5課 《擺》限時作業設計主要設計人:作業內容 按照“問題——假設——實驗——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設計實驗:研究擺的快慢與什么條件有關?設計說明 通過練習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這道題可以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進行全方位的鞏固,能全面地體現學生技能和知識掌握的情況。評價辦法 本節課采取書面的形式來檢測,并進行批閱,針對測試情況,進行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