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2.說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認識到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技能方面: 1.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在“資料分析”的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小組討論、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 情感方面: 注意養成教育:1.講究衛生,不要隨地吐痰。2.食不言。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與本課有關的材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1.呼吸系統的組成。 2.呼吸道的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教學方法】 運用CAI課件演示和學生探究討論相結合,進行“問題解決”式教學。 【學習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展開課題 師:人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除從生物圈中獲取食物,還要經常進行什么? 生:呼吸。 師:當你啼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你的第一聲啼哭就標志著開始從空氣中獲取氧氣并排除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這個過程就是人體的呼吸。從此,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氧氣了。俗話說:“生命不息,呼吸不止?!蹦敲?,人體的呼吸是由哪個系統完成的呢?它是由哪些器官組成的?這些器官都有什么作用?下面我們共同來探究。 (師用大屏幕來展示課件。) 二、閱讀教材,提出問題 師: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弊屛覀冇醚劬θタ磿?,用腦去思考,用嘴去交流。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看哪個小組能從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以六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把提出的問題寫在紙條上,每個小組提一至兩個問題。) (生六人小組探討,相互交流看法。其中一人執筆將提出的問題寫在紙條上,待討論結束后交給教師。) (師參與交流,對探究討論較差的小組適當地進行指導,收集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合作探究,分析問題 師:通過剛才的討論交流,各小組發現、提出了哪些問題?哪個小組先來回答。 (各小組代表回答本小組所要探究的問題。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并用大幕展示出來。) 問題: 1.呼吸系統是由哪部分組成的? 2.什么是呼吸道?它是由哪些器官組成的? 3.呼吸道有什么結構保證氣體暢通? 4.呼吸道除了是氣體通道還有什么作用?這些作用是如何體現的? 5.鼻腔內有什么結構?各有什么作用? 6.想一想,怎樣做才能保護好鼻腔呢? 7.有人有挖鼻孔的習慣,說說看,這種習慣好不好?為什么? 8.氣管內壁上有哪些結構?纖毛有什么作用? 9.新液是由什么細胞分泌的?其中含有什么物質?有什么作用? 10.痰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不能隨地吐痰? 11.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為什么? 12.塵肺是怎么回事? 13.哮喘、肺炎、塵肺屬于呼吸系統疾病。既然呼吸道對空氣有處理作用,那為什么還得這些疾?。?14.為什么吃飯時不要聲說笑? (師提供資料,參與討論,適時點撥、指導、評價。生明確問題,有針對性地展開探究討論,進行資料分析,研究問題。六人小組自主討論,相互探究交流,說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選一個中心發言人,待討論結束后,將結果向全班同學匯報。) 四、表達交流,解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研究討論得很好也很激烈,想必對問題也有自己的看法,哪個小組先來說一說? 小組1:(生甲走到展示臺展示呼吸系統的組成圖,邊指圖邊說。)我們小組討論了問題1、2,我們認為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是呼吸的通道。 (師動畫展示:氣體是如何由呼吸道進入肺的。生看動畫,進一步理解呼吸系統的組成和什么是呼吸道。師指導學生回答問題,及時評價,及時點撥、總結。) 小組2:(生甲回答,其他的學生隨時補充。)我們小組主要探究了問題5。我們探究的結果是:鼻腔前部生有鼻毛,能阻擋空氣中灰塵;鼻腔的表面有一層部漠,能分泌部液,能使鼻腔保持濕潤并能粘住空氣中的灰塵和細菌;鼻腔粘膜還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動,血液散發的熱量,可以溫暖吸入的冷空氣。例如,大掃除之后,如果用毛巾擦鼻子,這時毛巾會黑;摸出的鼻涕、吐出的疾也是黑的。冬天,冷空氣進入鼻腔后可被加溫,因此吸到肺里的空氣井不使你感覺到冰涼。 小組3:(生甲答。)我們小組探究了問題3,探究的結果是:呼吸道都有骨和軟骨做支架,這樣可以保證呼吸道內的氣體暢通。 (生乙答。)我們小組還探究了問題4,探究的結果是:呼吸道除了保證氣體暢通,還具有溫暖、清潔、濕潤進入體內空氣的作用。鼻腔預熱吸入的冷空氣,鼻毛和鼻腔內的新液能阻擋和粘住吸入的灰塵和細菌,鼻腔內的新液還能殺滅一些細菌并能溫潤吸入的空氣。 小組6(生展示圖,指圖回答):我們小組探究的是問題8,我們通過觀察和閱讀有關的文字,得出的結論是:氣管內壁上有纖毛,腺細胞以及其分泌的新液。 (小組其他的同學補充如下。) 1.纖毛向咽喉方向不停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部液一起送到咽部。2.我們還探究與此問題有關的內容,如氣管有骨和軟骨作支架,新液有殺菌的作用等。 (師展示纖毛擺動圖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纖毛的作用,接著問哪個小組繼續回答。) 小組7:我們小組探究的是問題9,我們討論的結果是:稅液是由腺細胞分泌的,其作用是使氣管內濕潤,此外劾液中含有能抵抗細菌和病菌的物質。(其他同學補充。)我們還研究了問題10,氣管內壁上的纖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新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這就是疾。另外痰中有大量的病菌,遇熱揮發到空中,通過呼吸系統可以傳播疾病,所以不要隨地吐痰。 小組8:我們小組主要探究的是問題11,我們一致認為肺炎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是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病菌可以通過鼻、咽、喉、氣管、支氣管進入到肺,引起肺部感染。 小組9:我們小組探究的是問題12,我們小組查字典得到塵肺是有害氣體進入肝臟,使肺中灰塵逐漸增多,使肺結疤,彈性減弱造成的。容易感染肺結核、肺炎。塵肺也叫灰塵肺。我們還探究了一些有關的問題。 小組10:我們小組探究的是問題13,盡管呼吸道對空氣有一定的處理作用,但這種處理作用是有限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學習了一些有關的內容。 小組11:我們小組探究的是問題14,(教師配合學生出示漫畫。)我們都有過畫面上出現的情況,父母對此嚴加制止。因為人們吃進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氣都要通過咽,然后空氣通過喉進入氣管,而食物進入食道。呼吸時,會厭軟骨像抬起的蓋子,使空氣暢通無阻;吞咽時,又像蓋子一樣蓋住喉口,以兔食物進入氣管。有的人邊吃飯邊笑,吞咽時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下,食物進入氣管,就會引起劇烈咳嗽,因此吃飯時不要大聲說笑。 師:指導學生用尺量,對比~下呼吸與吞咽時會厭軟骨位置的變化。 (生通過動手量,進一步理解“吃飯時為什么不要大聲說笑”,同時進行自我教育,養成“食不言”的良好習慣。) 五、歸納總結,納入系統 師:(設疑,指導學生歸納總結,板書。) 1.本節課主要探究合作學習了什么方面的知識? 2.人體的呼吸是通過哪個系統完成的? 3.呼吸系統主要由哪兩部分組成? 4.呼吸道由幾部分組成? 生:(思考回答。) 1.人體的呼吸; 2.呼吸系統; 3.呼吸道和肺; 4.呼吸道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是呼吸的通道。 六、鞏固訓練,學以致用 (師課件展示練習題,引導,評價。) (生1.以分組競賽的形式完成練習題(基礎知識部分),2.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解答實際應用部分。) 結束語:外界空氣經過呼吸道的處理進入肺,在肺內發生什么變化呢?下節課我們繼續探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