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教學基本信息課題單音與和聲學科道德與法治學段:初中年級初一年級教材書名:道德與法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1月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積極遵守和維護集體規則;樹立集體觀念,識大體、顧大局。 能力目標:培養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的能力,掌握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的方法。 知識目標:知道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理解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辯證關系。【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 教學難點:在實際行動中樹立并踐行集體觀念。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環節主要教學活動設置意圖新課導入單音與和聲請同學們欣賞一首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我愛你中國》,感受和聲之美。優美的和聲是由一個個單音所組成的,想要唱出動人的合唱,需要每一個單音準確、飽滿。如果我們把集體比作和聲,那么在集體中的每個人就是一個個單音,在集體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共同奏出和諧樂章?面對集體中發生的沖突我們又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呢?通過無伴奏人聲合唱引發學生對于單音與和聲的思考。環節一: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集體規則我來談在集體生活中,我們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中,有哪些是你自愿遵守的?哪些讓你感覺不便呢?自愿遵守的規則有序排隊,不插隊學校運動會上的觀賽秩序上、下課規律的作息時間我們有序排隊,能夠更好地節約每個人的時間,縮短排隊時長;在學校運動會上,作為觀眾,嚴守觀賽秩序,能夠使我們欣賞到更加精彩的比賽;以鈴聲提示上課下課的時間,能夠保證我們有規律的作息,學習、休息兩方兼顧,獲得更好地學習效果。小結:當集體規則與個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夠保障個人利益時,我們更樂于積極遵守和維護集體的規則。讓我感覺不便的規則小結:集體規則與個人意愿產生沖突的原因可能是基于一方有不正當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個人和集體的需求不同所導致的。面對沖突,我們應該怎么做?小結:通常會讓個人意愿服從集體的共同要求。實際上個人意愿與集體的共同要求之間往往不是完全對立的。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我們就可能找到解決沖突的平衡點。通過具體問題的設置,從學生身邊入手,將集體規則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有話可說,加深對于集體規則與個人意愿的認識。通過沖突事件,采用表格形式引導學生辯證分析我的需要與集體的需要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從而尋找解決方案。通過梳理對典型沖突事件的解決方案,引導學生梳理出個人意愿服從集體規則,我們應努力尋找解決沖突的平衡點。環節二:讓和聲更美觀點評析:甲方:死守規則是僵化,修改規則更重要乙方:無視規則是放任,執行規則更重要小結1.運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合理意見。出示最美逆行者,戰疫青春,思考他們為什么選擇了逆行?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大家好,小家才會好。在祖國、集體需要的時候召必回,戰必勝。小結2.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從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觀點評析:有同學在了解了最美逆行者后,也想為抗“疫”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他決定把自己所有的口罩都捐到一線,給這些白衣戰士。你是否同意?為什么?堅持集體主義并不意味著放棄個人利益。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小結3.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事件:在某趟列車上發生了因在車廂內摘口罩進食而引發的沖突事件。如果你是列車上的乘客,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樣處理呢?小結:面對沖突,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處理方式可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們要冷靜考慮,慎重選擇處理方式。小結4.在集體生活中,我們應識大體,顧大局,以集體為重,緩和矛盾,解決沖突。讓和聲更美。通過觀點評析,是學生辨明當集體規則出現不合時宜需要修改的情況時,我們應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合理意見。引用“新冠肺炎”最美逆行者的相關材料,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體會最美逆行者堅持集體主義的偉大決定,并能客觀認識集體主義,將其同極端個人主義區分開。引用當前時事新聞,就列車上摘口罩吃東西的問題進行探討,引導學生發現面對沖突,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處理方式可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要求我們識大體顧大局,堅持以集體為重。(共46張PPT)單音與和聲初一年級道德與法治阿卡貝拉合唱《我愛你中國》資料優美的和聲是由一個個單音所組成的,想要唱出動人的合唱,需要每一個單音準確、飽滿。環節一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集體規則我來談在集體生活中,我們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中,有哪些是你自愿遵守的?又有哪些規則讓你感覺不便呢?有序排隊,不插隊學校運動會上的觀賽秩序上、下課規律的作息時間……我自愿遵守的規則學校要求穿校服,可我不喜歡校服的顏色和款式我想帶手機上學,可學校不允許臨近期末,校籃球隊要求每天放學訓練2小時,不準請假……讓我感覺不便的規則為什么集體中有些規則我們自愿遵守,而有些規則會讓我們感覺到不便呢?有序排隊,不插隊學校運動會上的觀賽秩序上、下課規律的作息時間自愿遵守的規則節約時間,互相尊重欣賞到精彩的比賽學習、休息兼顧當集體規則與個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夠保障個人利益時,我們更樂于積極遵守和維護集體的規則。小結1:沖突事件我的需要集體的需要學校要求穿校服,可我不喜歡校服的顏色和款式我想帶手機上學,可學校不允許臨近期末,校籃球隊要求每天放學訓練2小時,不準請假讓我感覺不便的規則沖突事件1我的需要集體的需要學校要求穿校服,可我不喜歡校服的顏色和款式穿自己喜歡的衣服上學,展現青春的活力便于統一管理,保障學生安全個人與集體的需要不同沖突事件2我的需要集體的需要我想帶手機上學,可學校不允許課間無聊可以用手機上上網,放學后需要與家長聯系保障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規范學生在校學習行為不合理的要求沖突事件3我的需要集體的需要臨近期末,校籃球隊要求每天放學訓練2小時,不準請假期末階段,我需要更充足的時間進行復習、備考期末考試結束后,籃球隊有比賽任務,需要加強訓練個人與集體的需要不同小結2:集體規則與個人意愿產生沖突的原因1一方有不正當或不合理的要求2個人和集體的需要不同面對沖突,我們應該如何做呢?沖突事件解決方案1.學校要求穿校服,可我不喜歡校服的顏色和款式理解學校是為學生的安全考慮,穿校服也是彰顯青春活力的一種表現。2.我想帶手機上學,可學校不允許反思個人需要的合理性,如果放學需要用到手機,可以將手機入校時交由老師保管。3.臨近期末,校籃球隊要求每天放學訓練2小時,不準請假面對籃球隊的訓練要求,可以與集體進行協商,考試之前縮短訓練時間,在考試結束后再加強訓練迎接比賽任務。小結3:化解沖突的方法面對沖突,通常會是個人意愿服從集體的共同要求。實際上個人意愿與集體的共同要求之間往往不是完全對立的。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我們就可能找到解決沖突的平衡點。環節一小結集體有規則——個人有意愿一致不一致自覺遵守積極維護個人服從集體理解集體要求合理性尋找平衡點環節二讓和聲更美甲方:死守規則是僵化,修改規則更重要乙方:無視規則是放任,執行規則更重要觀點辯一辯規則很重要不遵守可調整不利于正常生活的進行影響集體生活的正常進行順應時代發展與生活實際同步我為集體提意見對于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合理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讓集體的和聲更美1.運用恰當方式表達自己的合理意見最美逆行者戰“疫”青春資料思考:他們為什么選擇了逆行?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們之所以選擇逆行,是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大家好,小家才會好。在祖國、集體需要的時候召必回,戰必勝。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總體戰,也是一場人民戰爭。這種時候只有眾志成城、令行禁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集體主義才能戰勝疫情,重新迎來春暖花開的2020。當個人利益與集體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有同學在關注疫情相關新聞時,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很多地方的社區志愿者都為居家隔離人員當“送菜工”,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和堅持集體主義沖突嗎?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堅持集體主義意味著放棄個人利益嗎?讓集體的和聲更美1.運用恰當方式表達自己的合理意見2.堅持集體主義作為中學生,在這個“戰疫”的特殊時期,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讓集體和聲更美呢?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認真學習、堅持體育鍛煉。讓集體的和聲更美1.運用恰當方式表達自己的合理意見2.堅持集體主義3.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高鐵的餐車暫時關閉,旅客須在自己座位上就餐,錯峰吃飯。由于這樣的特殊情況,在某趟列車上發生了因在車廂內摘口罩進食而引發的沖突事件。如果你是列車上的乘客,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樣處理呢?面對集體中個人之間的沖突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處理方式具體做法回避暫時冷卻處理,以避免出現過度僵化的結局遷就抑制自己的需求,滿足其他人的需求,以維持表面和氣強迫迫使對方讓步,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妥協雙方各讓一步,達成協議我選擇回避。旅途時間比較長,有特殊情況的話,需要吃一些東西,我也能理解。我擔心有危險,躲開就好,發生沖突沒必要。我選擇妥協。有事好說好商量。如果沒有什么特殊情況,可以和他商量,為了自己的安全也為了對他人負責,還是可以忍一忍不吃的。面對沖突,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處理方式可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們要冷靜考慮,慎重選擇處理方式。在集體生活中,我們應識大體,顧大局,以集體為重,緩和矛盾,解決沖突。讓和聲更美。讓集體的和聲更美1.運用恰當方式表達自己的合理意見2.堅持集體主義3.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4.面對沖突,識大體顧大局,以集體為重環節二小結1.運用恰當方式表達自己的合理意見2.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3.面對沖突,識大體顧大局,以集體為重讓和聲更美堅持集體主義單音與和聲一致時:積極遵守和維護不一致時:個人服從集體,尋找平衡點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讓和聲更美堅持集體主義遵守規則恰當表達意見正確處理個人間矛盾1.獲得201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劉永坦院士,致力于中國新體制雷達事業的發展,為保障中國海防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他說:我們這個事不是一個人能干得了的,它是一個團隊克服了許多困難,堅持不懈奮斗了差不多40年才取得的成果。這告訴我們()A.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沖突的B.強大的集體是個人力量的簡單相加C.集體能離開個人但個人離不開集體D.不管一個人多有才能,但集體常常比他更有力課堂練習D2.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大橋建設者們精誠合作、勞苦功高。他們舍棄了與家人的相伴,將美好的時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發展事業,我們應該為他們點贊。下列可以作為點贊理由的是(?)①集體的力量最終取決于個人是否做岀犧牲②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無法保持一致,始終都會產生沖突③識大體,顧大局,將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④社會發展需要個人的智慧,更需要發揮團隊的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課題名稱》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1.積極遵守和維護集體規則;樹立集體觀念,識大體、顧大局。2.培養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的能力,掌握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的方法。3.知道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理解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辯證關系。【課前預習任務】1.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產生沖突的原因?2.面對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間產生的沖突,我們應該如何處理?3.如何讓和聲更美?【課上學習任務】1.請你結合三個沖突事件,分析一下個人和集體的不同需要。沖突事件我的需要集體的需要學校要求穿校服,可我不喜歡校服的顏色和款式我想帶手機上學,可學校不允許臨近期末,校籃球隊要求每天放學訓練2小時面對沖突,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沖突事件解決方案1.學校要求穿校服,可我不喜歡校服的顏色和款式2.我想帶手機上學,可學校不允許3.臨近期末,校籃球隊要求每天放學訓練2小時觀點辨析:甲方:遵守規則最重要,無視規則是胡鬧乙方:修改規則最重要,死守規則是僵化【課后作業】1.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下列詩句或俗語符合這一觀點的是A.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B.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C.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華為是一家完全由員工持股的公司,股東人數將近9.7萬人,沒有任何外部實體持有公司的任何股份。公司通過利益共享,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捆綁在一起。這告訴我們( )A.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只有實現個人利益,集體利益才有保障C.維護集體利益就必須徹底放棄個人利益D.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經常會發生矛盾3.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只有廣袤的森林才可以改變氣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每個人保持準確的單音,集體的和聲才更美.材料二:張聰經常給班級提合理化建議。為了保持教室衛生,他建議每個同學自備廢物帶;為了讓父母及時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他建議建立家長交流群;為了更好的管理班級,他建議用競選的方式產生班委……他的建議大都被采納,有的甚至在全校推廣,在他的帶動下,同學們紛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集體建設建言獻策。(1)怎樣讓集體的和聲更美?(2)張聰所在集體氛圍如何?為什么?向張聰學習,給你的班集體提兩條合理化建議【課后作業參考答案】1.A【詳解】本題考查正確認識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體現的是集體對個體的作用,A觀點正確;千里江南,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意思是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是對景色的描寫,B觀點不合題意;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意思是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C觀點不合題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D觀點不合題意,所以本題選擇A答案。2.A【詳解】“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捆綁在一起”表明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維護集體利益,才能維護個人利益,A符合題意。B錯誤,只有實現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C“必須徹底放棄個人利益”說法太絕對。D與題干無關。故選A。3.(1)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以保持和聲的和諧之美;對集體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學會處理和他人的關系;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2)張聰所在集體氛圍良好,他的班集體民主、公正,對于集體事物,每個人都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每個人的意見和建議都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重視。如為班級設計一個圖書角,方便同學們閱讀書籍;為班級栽幾盆多肉植物,使班級的空氣變得更清新;在班級的墻上掛一幅美麗的畫卷,讓教室變得富有生機和活力等;【詳解】(1)本題考查了讓和聲更美。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教材知識,從遵守規則,保持和諧之美;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意見,提出建議;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作答。(2)本題第一問考查美好集體的氛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分析題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張聰所在集體氛圍良好,他的班集體民主、公正,對于集體事務,每個人都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每個人的意見和建議都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重視。第二問考查如何建設良好班集體,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試題,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回答即可。如:為班級設計一個圖書角,方便同學們閱讀書籍;為班級栽幾盆多肉植物,使班級的空氣變得更清新;在班級的墻上掛一幅美麗的畫卷,讓教室變得富有生機和活力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一道德與法治(統編版)-單音與和聲-1教案.docx 初一道德與法治(統編版)-單音與和聲-3學習任務單.docx 初一道德與法治(統編版)-單音與和聲-2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