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華師大版七下§3.2陽光的傳播一、光源1、光源:能自行發光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對地球來說,太陽是最強的天然光源,電燈是最普遍的人造光源。光源分為熱光源和冷光源兩類。(1)熱光源:火炬、蠟燭、電燈、電弧燈都是光源,這類光源由于高溫而發光,是熱光源;(2)冷光源:在發光時溫度并不高,如日光燈、節能燈以及LED燈,這些是冷光源。2、不發光的物體能夠反射光:人們能夠看到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源發出的光射入人的眼睛中;人們能夠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它們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來。月球本身不發光,人們看到的明亮的月球是因為月球反射了太陽的光。光源發出的光是怎樣傳播的呢?思考與討論:1、觀察左圖可知,可以版清晨的陽光穿過樹木,如果把這些光反射延長到陽光發射的中心,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2、觀察右圖,陽光照射下的地面上的樹影,你有哪些發現?樹葉輪廓分明的影子說明了什么?你是否注意到地面上還有若干圓形的光斑?它們是樹葉的影子嗎?這些縫隙的形狀恰好是圓形的嗎?活動:地面上的圓形光斑是什么?1、取幾張硬卡紙,在紙的中央用小刀分別刻出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圓形等各種形狀的小孔,小孔的大小在10mm左右。在陽光照射下,這幾張刻有不同形狀小孔的卡紙拿在手中,使它與地面平行,離地約1m。觀察太陽光通過不同形狀的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狀。現象:陽光透過不同的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都是圓形的。說明:地面上的圓形光斑的形狀與太陽的形狀有關,與小孔的形狀無關。2、取一張硬卡紙,在紙的中央用小刀刻出一個較大的菱形小孔。用另一張硬卡紙把菱形孔遮去一部分,在離地面距離相同的情況下,觀察太陽光通過這一變小的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光斑的形狀。現象:陽光透過逐漸變小的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都是圓形的。以上實驗說明:地面上的圓形光斑是陽光通過樹葉的縫隙產生的小孔成像現象。這些圓形光斑是太陽的像,太陽是球狀體,通過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就是圓形的。活動:小孔成像1、如圖,放好蠟燭、帶小孔的硬紙板。點燃蠟燭,調整蠟燭和紙板的高度,使蠟燭的火焰、小孔中心大致在一條直線上,調整它們與墻壁的距離,使成像在墻壁上。2、移動蠟燭或小孔的位置,可以看到,蠟燭距小孔越近或紙板距小孔越遠,得到的像越大。3、小孔成像大小都是倒立、且左右相反的。視頻:小孔成像二、陽光的直線傳播1、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小孔成像證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這是任何光源發出的光普遍遵循的規律。2、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小孔成像、皮影戲、日食與月食的形成、激光瞄準、打槍時的三點一直線、排隊等都運用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視頻:光的直線傳播欣賞:手影三、光的傳播速度1、光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2、光速的確定:(1)意大利的伽利略、丹麥的羅默及荷蘭的惠更斯等科學家都對光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2)惠更斯首次計算出光速為3×105km/s。(3)直接測定光速的著名實驗是由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孫于1880年完成的。(4)現代激光測得真空中的光速為c=2.997924×108m/s,一般的計算中取光速為c=3×108m/s。3、光速與介質有關:理論研究指出:光在其他透明介質的傳播速度比真空中小。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四分之三,光在玻璃中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光速的三分之二。課堂小結1、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這是任何光源發出的光普遍遵循的規律。2、影子、小孔成像等都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3、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光在空氣中傳播速度與真空中接近,光在水中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傳播約為真空中光速的2/3。課外活動指導: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1、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小釘子鉆一個直徑約為1mm的圓孔,將罐的頂部有拉攀的這一個圓面剪去,將毛口向罐內側敲平(圖a);2、將硬卡紙裁成一個長方形,使其長邊略短于易拉罐的周長,把卡紙卷成一圓筒,使易拉罐恰好套在它的外面(圖b);3、取出卡紙,用膠紙把它粘合成圓筒,用半透明紙把紙筒的一端封起來,做成珍上帶有遮光筒的光屏(圖c);4、把紙筒封有薄紙的這一端插入易拉罐里,這樣就制成了一個前后移動的小孔成像觀察儀了(圖d)。課堂小練1、下列關于光的傳播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光在水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只在空氣中才沿直線傳播C.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 D.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D課堂小練2、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光線由空氣射入水中,傳播方向不一定發生改變B.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C.光在任何物體表面都有會反射D.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B課堂小練3、下列關于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光不能在水中傳播B.戴眼鏡時,光經過眼鏡片時光速變快C.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108m/sD.路燈下的人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C課堂小練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只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B.我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能發光C.打開電燈屋子馬上被照亮,所以光的傳播是不需要時間的D.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太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了影子D課堂小練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是沿直線傳播B.光線是真實存在的C.光的傳播需要時間D.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m/sC課堂小練6、小明將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規律C.物體離小孔離得越遠,像就越小D.在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B課堂小練7、太陽光垂直照射到一個極小的“△”形孔上,那么它在地面上產生的小光斑是( )A.“△”形的B.“”形的C.“〇”形的D.有可能是“◇”形的C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下3.2陽光的傳播課后小練姓名1、關于光的傳播規律,下列幾種說法正確的是()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線傳播B.光在同一種介質中才能沿直線傳播C.光在均勻介質中才能沿直線傳播D.光在任何條件下都沿直線傳播2、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A.0.75×108m/sB.2.25×108m/sC.3.0×108m/sD.2.0×108m/s3、剪去易拉罐的上部,并在上面蒙上半透明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觀察物體,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B.物體做順時針轉動時,像做逆時針轉動C.物體離孔越遠,像就越大D.在物體與小孔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4、百米賽跑終點記時員,看到發令槍冒白煙就開始記時,而不能聽到槍聲才記時,是因為()A.看槍冒煙記時準確B.聲音嘈雜聽不清槍聲C.聽槍聲才記時不夠準確,使成績偏低D.都不對5、下列現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而形成的是()A.影子的形成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C.水中筷子彎曲了D.小孔成像6、王派晚自習下課回家的路上,她發現某行人在路燈下經過時,行人影子的變化情況應該是()A.逐漸變短B.逐漸變長C.先變長后變短D.先變短后變長7、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小孔成像的實驗.他首先直接觀察鳶(老鷹)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移動的方向與鳶飛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飛鳶的影子呈現在室內的紙屏上,結果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閱讀了上述材料后,下列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是( )A.沈括觀察到“鳶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B.“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所描述的現象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D.小孔成像成虛像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B.太陽和月亮都是天然光源C.太陽光射不到影子里因為光的傳播路徑是直的D.小孔成像實驗中小孔越大成的像越清晰9、光在不同的物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光速大小排列中,正確的是()A.V空氣>V真空>V水>V玻璃B.V玻璃C.V真空>V空氣>V玻璃>V水D.V玻璃10、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線傳播C.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D.光在不同介質里傳播速度相同11、用激光發射器向月球發射信號,第一次發信號后經2.7s接收到返回信號;隔一些日子后,第二次發出信號經2.6s接收到返回信號。據此請你算一算,月球這兩個位置到地球的距離相差大約多少千米?參考答案;1、C2、B3、C4、A5、C6、D7、B8、C9、D10、C11、1.5×104k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HS版七下3.2陽光的傳播.pptx HS版七下3.2陽光的傳播課后小練.doc 光的直線傳播.flv 小孔成像1.flv 手影游戲.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