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道德與法治中考精品學案專題(3年中考2年模擬)專題08走進法治天地(原卷版)1、對于法律的特征與作用、公平正義、平等待人、依法辦事等相關知識的考查,強調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側重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素養,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法律信仰,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學會依法辦事。備考時聯系法律案例、生活場景,以選擇題、漫畫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重點把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因、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2.“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是中考常考知識點,往往聯系法律案例、生活場景,以選擇題、漫畫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考查,備考時重點把握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因、“四大保護”的內容、青少年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等。1、法律的含義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2、什么是法治?其重要性是什么?(1)含義: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2)重要性: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3、法律的特征有哪些?(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2)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4、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約束力表現在些方面?(1)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2)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3)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5、法律的作用有哪些?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1)規范作用:①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③法律也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6、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7、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證實施。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1.(2020·廣西貴港·中考真題)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刻,有些人抱著僥幸心理,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城區擺設攤點、聚集閑逛,給疫情防控造成一定隱患。2020年2月7日起,上海、浙江等多地緊急出臺地方法規嚴格依法防疫,對隱瞞疫病史、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依法追究責任。材料表明()①無法治不自由②法律是由社會輿論保證實施③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題干中的一些人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受到法律的制裁,說明無法治不自由,法治規定自由的界限,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①④說法正確。②錯誤,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③錯誤,犯罪行為才要承擔刑事責任。故選C。2.(2019.綏化.中考真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A.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B.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C.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D.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答案】A【解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故選A。1、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1)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3)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2、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1)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其他法律:憲法婚姻法、義務教育法等。3、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四道防線(四大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四位一體,構筑起保障未成年人食法權益的四道防線,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4、未成年人應怎樣珍惜權利、履行義務?憲法和法律賦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1.(2020·廣西桂林·中考真題)預防“校園欺凌”離不開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如遭遇校園欺凌,我們應該()A.忍氣吞聲,默默承受B.善用法律,及時求助C.等待時機,打擊報復D.敢于斗爭,以暴制暴【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知識。忍氣吞聲,默默承受會助長欺凌者的囂張氣焰,A錯誤。預防“校園欺凌”離不開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如遭遇校園欺凌,我們應該善用法律,及時求助,B正確。等待時機,打擊報復屬于違法行為,C錯誤。以暴制暴是錯誤的手段,D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B。2.(2020·湖南岳陽·中考真題)新冠疫情期間,各地陸續開展網絡在線教學。上網課能夠降低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但一些教育平臺以免費公益之名,行市場推廣之實。對此,教育部門、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動為網課“站崗”,治理網課環境。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①網絡改變了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為學習、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平臺②治理網課亂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③市場經濟中,在線教育平臺課前播放廣告的行為無可厚非④教育部門、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動為網課“站崗”是主動擔責的表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網絡、社會保護的相關知識。社會保護,是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包括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網絡改變了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為學習、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平臺,①正確。教育部門、網信辦屬于社會力量,聯動治理網課亂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②正確。在線教育平臺課前播放廣告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業,③錯誤。教育部門、網信辦等多部門為網課“站崗”是主動擔責的表現,④符合題意。故選C。1、為什么要依法辦事?①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怎樣做到依法辦事?(1)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2)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3、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1)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3)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4)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1.(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法律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由立法、普法質量的高低和執法效力的大小所決定的。下面的內容分別與普法、執法相對應的是()①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他絕不能生效②法律職業者地位的高低,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③法律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④人人皆知法,不做違法事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法律的相關知識的正確認識。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他絕不能生效體現的是嚴格執法,①觀點正確;法治是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②觀點錯誤;法律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體現的是立法,③觀點不合題意;人人皆知法,不做違法事體現的是普法,④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A答案。2.“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這句話啟示我們()①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②法律主要依靠人們內心的信仰保證實施③要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④要尊崇法律、信賴法律、遵守法律和捍衛法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樹立法治觀念。法律主要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②錯誤。③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文主旨,排除,故選D。1.(2018·湖南岳陽市·中考真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到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边@一“車讓人”的新法規出臺后,中國式過馬路現象明顯減少,在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趨勢。這一新規體現了法律()A.規范作用B.保護作用C.既有規范作用,也有保護作用D.只有規范作用,沒有保護作用2.(2019·甘肅中考真題)2019年3月16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決定在全省所有校園及周邊200米范圍內禁止銷售“辣條”(“辣條”是高油、高鹽高添加的調味而制即食方便食品,經常食用對身體健康不利)。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做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B.學校保護C.社會保護D.司法保護。3.(2020·重慶中考真題)2020年5月13日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達93.1%;未成年網民中認為因上網時間過長而造成學習退步的占11.4%;未成年網民在網上遭到諷刺或謾罵的比例為42.3%……對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①要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織好特殊保護網②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沒有自我控制力③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在網絡中可能受侵害④未成年人在使用網絡時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8·山東棗莊市·中考真題)我國廣告法規定,不得雇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不得發布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游戲廣告等。這些規定()A.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B.能徹底杜絕未成年人違法犯罪C.說明廣告法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D.能完全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5.(2020·云南中考真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說明法律()A.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維護全體社會成員的一切權益6.(2020·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考真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開展“天網行動”,抓捕外逃貪官。這佐證了()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③法律可以解決現代社會中的一切問題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20·廣東中考真題)生命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毒品、艾滋病、溺水、交通意外等都可能對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構成潛在的威脅。為此,青少年要()①充分認識毒品、艾滋病、溺水等危害②加大執法力度,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③切實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護意識和技能④知險不涉險,遇險能理智科學地處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20·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口罩、消毒液防疫物品成為短缺物資,個別商家趁機坐地起價,還有一些商家制售假冒偽劣防疫物品,對圖中認識正確的是()①“依法嚴懲”損害了商家的利益②制售假冒偽劣防疫物品違背誠信原則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④生產經營者應成為法治的自覺遵守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20·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題)近年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開展“天網”行動,抓捕外逃貪官。這一行動()①體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有利于防止權力濫用,杜絕腐敗③說明了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④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2020·廣西柳州市·中考真題)下邊漫畫《不能缺腿》提示中學生要()A.學會獨立思考,保留獨特個性B.遠離所有誘惑,抑制各種興趣C.尊法學法守法,預防違法犯罪D.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11.(2019·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題)霍同學家境不好,升入初中剛讀完一個學期,其父親就堅決要霍同學輟學,跟著村里的大人到沿海城市去打工,老師上門做工作,并告訴霍同學父親,禁止子女接受教育是違反法律的?;敉瑢W的父親生氣地說:“什么法律不法律,在我的家里,我的話就是法律!“霍同學父親這句話的錯誤是,沒有認識到( ?。?br/>①法律只適用于公共生活,不適用于家庭生活②阻止自己的孩子完成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③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2.(2019·山東煙臺市·中考真題)“有德而無法,則道德會失其作用;有法而無德,則法律會降其威嚴”說明法律和道德()A.相輔相成,不可偏廢B.本質不同,作用各異C.互相滲透,互相代替D.各有特點,各有范圍13.(2018·福建中考真題)英雄先烈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吨腥A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頒布后,相關部門依法對侮辱、誹謗英烈名譽等各種行為進行嚴肅處理。這說明()A.侮辱英烈行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B.國家保護英雄烈士的人格尊嚴權不受侵犯C.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D.完善立法就可以保護英雄烈土的合法權益14.(2020·廣西河池市·中考真題)據《檢察日報》報道,西慶賀等人通過引誘、強迫等手段在多所中學“招收”70余名未成年人,形成黑惡勢力犯罪集團,有組織實施強奸、強迫賣淫等犯罪活動50余起。最終,西慶賀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1)請寫出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一部法律名稱。(2)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3)作為未成年人,當受到違法犯罪分子引誘、脅迫時應該怎么做?15.(2020·山東臨沂市·中考真題)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物業費、鄰里糾紛,民法典案涵蓋了民事活動的方方面面,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1)請分析民法典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系?(2)民法典是法治中國建設的一座里程碑。請根據自己的生活觀察,談一談中國法治建設還取得了哪些進步。(2條即可)1.(2019·云南玉溪市·九年級三模)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有()①《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③《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020·河南信陽市·九年級一模)2020年1月15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修訂草案根據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發生的規律,將未成年人的偏常行為分為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犯罪行為等由輕到重的三個等級,針對不同的等級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未成年人的偏常行為實施分級預防()A.表明未成年人是中華民族的希望B.能夠確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C.目的是有效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D.定會讓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品行3.(2020·盤錦市雙臺子區第三中學九年級三模)2020年6月24日遼寧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出臺了《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盤錦市教育局第一時間將通知印發到全市各學校,各學校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時間積極響應,采取各種措施向學生宣傳教育,積極貫徹落實。以上內容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①學校保護②司法保護③社會保護④家庭保護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4.(2020·西安市鐵一中學九年級其他模擬)2020年5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陜西省委原書記趙正永受賄一案。這體現的法律特征是()①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②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③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本質特征④司法是捍衛正義的最后防線A.②③B.①④C.①D.①②③④5.(2020·鹽城市初級中學九年級三模)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民法典中明確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對以上民法典內容解讀不正確的是()①我國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能體現人民意志和利益②體現了對未成年的特殊保護,有利于維護其合法權益③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需要給予特權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享有立法權A.①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6.(2020·鹽城市初級中學九年級一模)在嚴峻的疫情和熱切的呼聲之下,全面修改相關法律勢在必行。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項目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從法律特征的角度看,全國人大修改法律表明()A.全國人大行使國家立法權B.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我國法律體現人民的意志D.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7.(2020·山西太原市·九年級三模)八年級學生麗麗的媽媽經常給她講述有關疫情防控的知識。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下面選項中實施的保護與媽媽行為屬于同一保護的是()A.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B.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和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加以管教C.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D.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隱私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8.(2020·廣東九年級一模)2019年,“百名紅通人員”莫佩芬、肖建明、劉寶鳳、黃平先后回國投案,截至目前,“百名紅通人員”已有60人歸案。2019年1至11月,全國共追回外逃人員1841名,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816人,追贓金額40.91億元人民幣。一年來,中國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決心堅如磐石,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一體推進追逃防逃追贓工作,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我國追回外逃腐敗官員說明()A.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B.我國的反腐敗工作圍難重重C.我國的官員已經不敢腐、不再腐、不能夠腐D.外逃官員回國自首,將免于法律制裁9.(2020·山東濟寧市·九年級二模)2019年5月28日,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西瓜視頻、好看視頻、微博等14家短視頻平臺,以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pp視頻等四家網絡視頻平臺,在“六ー”兒童節到來之前,統一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這一舉措()①是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②能夠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網絡空間③能避免未成年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④能夠引導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網絡,提升網絡素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2019·河北廊坊市·中考模擬)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有()①中紀委發布紅色通緝令震懾外逃貪官②開展法治進校園和法治進社區活動③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保障公民權利④堅持憲法至上,依憲治國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2020·廣東九年級其他模擬)2020年4月2口,廣東高院公布了疫情期間廣東首例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案件。從湖北返粵后的比薩店女老板吳某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因不遵守隔離管控規定,造成定點醫學隔離10人、集中場所隔離87人等嚴重后果,被判刑10個月。這說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C.針對違法犯罪的人D.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12.(2020·河南鄭州市·鄭州外國語學校九年級一模)2020年3月10日早上8時許,鄭州民警在工作中發現郭某鵬近期存在出入境情況,經向其核實,郭某鵬拒不承認。民警積極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將郭某鵬送至集中隔離點進行觀察,隨后其確診新冠肺炎。鄭州市公安局稱,郭某故意隱瞞出境史,未嚴格落實“隔離觀察”措施,未嚴格落實“如實申報”措施,期間多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辦公場所,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對此,你認為()A.疫情期間個人旅游是私事,無需及時上報行程B.法律保障和規范我們的生活,要嚴格依法辦事C.郭某鵬的行為涉嫌犯罪,應該不承擔刑事責任D.疫情期間公民從國外回國后,可任意安排行程13.(2020·四川綿陽市·九年級一模)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舉()①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②有利于解決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間的矛盾③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最高權力機關④說明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4.(2020·山東日照市·九年級其他模擬)2019年10月21日,備受社會關注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迎來大修,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修訂草案在現行法律基本框架的基礎上,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章,條文從72條增加到130條,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強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第一責任,確立國家親權責任,增設了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后的強制報告制度。這是自1991年布實施以來,未成年人保護法經歷的第二次大幅度修改。(1)我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和時政材料,試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修訂?(2)我建議: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內容請任選兩個角度,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議。考點一:法律的特征與作用考點二:特殊保護考點三:依法辦事法治意識102021道德與法治中考精品學案專題(3年中考2年模擬)專題08走進法治天地(解析版)1、對于法律的特征與作用、公平正義、平等待人、依法辦事等相關知識的考查,強調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側重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素養,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法律信仰,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學會依法辦事。備考時聯系法律案例、生活場景,以選擇題、漫畫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重點把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因、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2.“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是中考??贾R點,往往聯系法律案例、生活場景,以選擇題、漫畫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考查,備考時重點把握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因、“四大保護”的內容、青少年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等。1、法律的含義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2、什么是法治?其重要性是什么?(1)含義: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2)重要性: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3、法律的特征有哪些?(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2)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4、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約束力表現在些方面?(1)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2)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3)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5、法律的作用有哪些?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1)規范作用:①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③法律也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6、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7、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證實施。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1.(2020·廣西貴港·中考真題)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刻,有些人抱著僥幸心理,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城區擺設攤點、聚集閑逛,給疫情防控造成一定隱患。2020年2月7日起,上海、浙江等多地緊急出臺地方法規嚴格依法防疫,對隱瞞疫病史、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依法追究責任。材料表明()①無法治不自由②法律是由社會輿論保證實施③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題干中的一些人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受到法律的制裁,說明無法治不自由,法治規定自由的界限,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①④說法正確。②錯誤,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③錯誤,犯罪行為才要承擔刑事責任。故選C。2.(2019.綏化.中考真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A.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B.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C.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D.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答案】A【解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故選A。1、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1)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3)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2、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1)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其他法律:憲法婚姻法、義務教育法等。3、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四道防線(四大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四位一體,構筑起保障未成年人食法權益的四道防線,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4、未成年人應怎樣珍惜權利、履行義務?憲法和法律賦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1.(2020·廣西桂林·中考真題)預防“校園欺凌”離不開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如遭遇校園欺凌,我們應該()A.忍氣吞聲,默默承受B.善用法律,及時求助C.等待時機,打擊報復D.敢于斗爭,以暴制暴【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知識。忍氣吞聲,默默承受會助長欺凌者的囂張氣焰,A錯誤。預防“校園欺凌”離不開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如遭遇校園欺凌,我們應該善用法律,及時求助,B正確。等待時機,打擊報復屬于違法行為,C錯誤。以暴制暴是錯誤的手段,D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B。2.(2020·湖南岳陽·中考真題)新冠疫情期間,各地陸續開展網絡在線教學。上網課能夠降低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但一些教育平臺以免費公益之名,行市場推廣之實。對此,教育部門、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動為網課“站崗”,治理網課環境。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①網絡改變了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為學習、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平臺②治理網課亂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③市場經濟中,在線教育平臺課前播放廣告的行為無可厚非④教育部門、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動為網課“站崗”是主動擔責的表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網絡、社會保護的相關知識。社會保護,是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包括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網絡改變了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為學習、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平臺,①正確。教育部門、網信辦屬于社會力量,聯動治理網課亂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②正確。在線教育平臺課前播放廣告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業,③錯誤。教育部門、網信辦等多部門為網課“站崗”是主動擔責的表現,④符合題意。故選C。1、為什么要依法辦事?①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怎樣做到依法辦事?(1)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2)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3、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1)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3)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4)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1.(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法律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由立法、普法質量的高低和執法效力的大小所決定的。下面的內容分別與普法、執法相對應的是()①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他絕不能生效②法律職業者地位的高低,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③法律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④人人皆知法,不做違法事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法律的相關知識的正確認識。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他絕不能生效體現的是嚴格執法,①觀點正確;法治是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②觀點錯誤;法律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體現的是立法,③觀點不合題意;人人皆知法,不做違法事體現的是普法,④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A答案。2.“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边@句話啟示我們()①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②法律主要依靠人們內心的信仰保證實施③要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④要尊崇法律、信賴法律、遵守法律和捍衛法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樹立法治觀念。法律主要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②錯誤。③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文主旨,排除,故選D。1.(2018·湖南岳陽市·中考真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到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边@一“車讓人”的新法規出臺后,中國式過馬路現象明顯減少,在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趨勢。這一新規體現了法律()A.規范作用B.保護作用C.既有規范作用,也有保護作用D.只有規范作用,沒有保護作用【答案】C【解析】依據題文描述,題文給出了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這是在進一步規范公民的行為;題文又指出,新法規出臺后,中國式過馬路現象明顯減少,在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趨勢,據此我們斷定,由于交通安全法的實施保護了人們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法律的保護作用,所以C符合題意;其余選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C。2.(2019·甘肅中考真題)2019年3月16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決定在全省所有校園及周邊200米范圍內禁止銷售“辣條”(“辣條”是高油、高鹽高添加的調味而制即食方便食品,經常食用對身體健康不利)。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做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B.學校保護C.社會保護D.司法保護。【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社會保護的知識。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規定了四個方面的保護,即: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判斷是哪一方面的保護,主要看實施保護的主體,在本題中,對未成年人實施保護的主體是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這屬于家庭、學校以外的部門,屬于社會保護,所以答案選C。3.(2020·重慶中考真題)2020年5月13日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達93.1%;未成年網民中認為因上網時間過長而造成學習退步的占11.4%;未成年網民在網上遭到諷刺或謾罵的比例為42.3%……對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①要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織好特殊保護網②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沒有自我控制力③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在網絡中可能受侵害④未成年人在使用網絡時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合理使用網絡。題干表述了未成年網民在網上遭到諷刺或謾罵的比例為42.3%,這說明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在網絡中可能受侵害,所以要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織好特殊保護網,未成年人自身在使用網絡時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①③④是正確的,②是錯誤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發育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不是沒有控制力,排除。故本題選C。4.(2018·山東棗莊市·中考真題)我國廣告法規定,不得雇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不得發布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游戲廣告等。這些規定()A.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B.能徹底杜絕未成年人違法犯罪C.說明廣告法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D.能完全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知識。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我國設立四道防線包括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其中社會保護指社會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題干廣告法規定,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環境,屬于社會保護。所以A說法符合題意;B說法過于絕對,不能徹底杜絕,可以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C說法錯誤,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說法過于絕對,我們能凈化但不能完全凈化。故選A。5.(2020·云南中考真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說明法律()A.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維護全體社會成員的一切權益【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我國法律的特征的認識和把握。題文中,全國人大表決通過相關法律,這是在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法律,說明了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A說法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出法律的實施手段以及約束對象,BC與題意不符;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D說法錯誤;故選A。6.(2020·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考真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開展“天網行動”,抓捕外逃貪官。這佐證了()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③法律可以解決現代社會中的一切問題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詳解】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抓捕外逃貪官說明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做到了執法必嚴,違法必究。①②④觀點正確;法律有利于解決現代社會中的一些問題,③觀點錯誤,所以本題選擇B答案。7.(2020·廣東中考真題)生命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毒品、艾滋病、溺水、交通意外等都可能對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構成潛在的威脅。為此,青少年要()①充分認識毒品、艾滋病、溺水等危害②加大執法力度,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③切實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護意識和技能④知險不涉險,遇險能理智科學地處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為預防威脅青少年生命安全事件的發生,青少年要充分認識毒品、艾滋病、溺水等危害,①正確。國家機關加大執法力度,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不是青少年的做法,②錯誤。樹立自我防范意識;掌握自救自護知識,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護意識和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③正確。掌握有效處理突發事件的常用方法,知險不涉險,遇險能理智科學地處理,④符合題意;故選C。8.(2020·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口罩、消毒液防疫物品成為短缺物資,個別商家趁機坐地起價,還有一些商家制售假冒偽劣防疫物品,對圖中認識正確的是()①“依法嚴懲”損害了商家的利益②制售假冒偽劣防疫物品違背誠信原則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④生產經營者應成為法治的自覺遵守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個別商家趁機坐地起價,有一些商家制售假冒偽劣防疫物品違背了誠信的原則,也是一種違法行為,擾亂了經濟秩序,②觀點正確;“依法嚴懲”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為了維護其他遵法商家的利益,①觀點錯誤;也說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生產經營者應成為法治的自覺遵守者,③④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D答案。9.(2020·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題)近年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開展“天網”行動,抓捕外逃貪官。這一行動()①體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有利于防止權力濫用,杜絕腐敗③說明了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④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我國加大反腐力度,開展“天網”行動,抓捕外逃貪官。這一行動體現了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權,促進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①③④觀點正確;有利于防止權力濫用,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杜絕一詞太絕對,②觀點錯誤,所以本題選擇B答案。10.(2020·廣西柳州市·中考真題)下邊漫畫《不能缺腿》提示中學生要()A.學會獨立思考,保留獨特個性B.遠離所有誘惑,抑制各種興趣C.尊法學法守法,預防違法犯罪D.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相關知識。獨立思考在材料中沒有體現,A錯誤。遠離不良誘惑,抑制各種不良興趣,B錯誤。本題屬于漫畫分析題,“椅子缺腿,則不能站立;人不學法,就可能犯罪”,并給椅子加了法律的一條腿,強調法律的重要性,漫畫《不能缺腿》提示中學生要尊法學法守法,預防違法犯罪,C正確。與學習無關,D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11.(2019·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題)霍同學家境不好,升入初中剛讀完一個學期,其父親就堅決要霍同學輟學,跟著村里的大人到沿海城市去打工,老師上門做工作,并告訴霍同學父親,禁止子女接受教育是違反法律的?;敉瑢W的父親生氣地說:“什么法律不法律,在我的家里,我的話就是法律!“霍同學父親這句話的錯誤是,沒有認識到( )①法律只適用于公共生活,不適用于家庭生活②阻止自己的孩子完成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③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受教育權、法律、違法行為等知識點。材料中霍同學父親沒有認識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阻止自己的孩子完成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②③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法律不僅適用公共生活,同樣適用家庭生活,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①說法錯誤。故選D。12.(2019·山東煙臺市·中考真題)“有德而無法,則道德會失其作用;有法而無德,則法律會降其威嚴”說明法律和道德()A.相輔相成,不可偏廢B.本質不同,作用各異C.互相滲透,互相代替D.各有特點,各有范圍【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道德和法律的關系。題文的表述說明光強調道德,沒有法律來保證,道德也不會發生作用;光有法律,而不強調道德,法律的威嚴也得不到保障。這就強調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任何一種也不能缺少。B說的是區別,和題文無關;C說法錯誤,二者不能相互替代;題文沒有強調二者的特點和范圍,所以排除D;答案選A。13.(2018·福建中考真題)英雄先烈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吨腥A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頒布后,相關部門依法對侮辱、誹謗英烈名譽等各種行為進行嚴肅處理。這說明()A.侮辱英烈行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B.國家保護英雄烈士的人格尊嚴權不受侵犯C.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D.完善立法就可以保護英雄烈土的合法權益【答案】B【解析】侮辱英烈行為都是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具有嚴重危害性,觸犯了刑法的行為才能承擔刑事責任,A觀點錯誤;相關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打擊侮辱、誹謗英烈名譽等各種行為,有利于保護英雄烈士的人格尊嚴權,B觀點正確,D觀點太絕對,錯誤;我國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廣泛的權利和自由,C觀點正確,但不合題意,所以本題選擇B答案。14.(2020·廣西河池市·中考真題)據《檢察日報》報道,西慶賀等人通過引誘、強迫等手段在多所中學“招收”70余名未成年人,形成黑惡勢力犯罪集團,有組織實施強奸、強迫賣淫等犯罪活動50余起。最終,西慶賀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1)請寫出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一部法律名稱。(2)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3)作為未成年人,當受到違法犯罪分子引誘、脅迫時應該怎么做?【答案】(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或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①嚴重社會危害性(最本質特征);②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③應受刑罰處罰性(必然法律后果)。?(3)①為保護自身的健康成長,要善于鑒別身邊的不良誘惑,面對不良的社會現象應及時加以制止,避免其對自身和他人造成的危害.如:堅決拒絕,并向有關部門舉報.②應冷靜下來,采取機智的方法對待;暫時妥協不做無謂的反抗,珍愛生命,保護好自己最大的利益;記住壞人的相貌特征,及時報警。【解析】(1)該題考查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結合課本知識,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即可。(2)此題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考查識記能力。依據教材知識可知,犯罪的基本特征是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刑罰當罰性。(3)本題考查防范侵害,保護自己。面對周圍存在的誘惑,我們應該堅決拒絕,并向有關部門舉報.理由從保護自身健康成長、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積極同不良行為作斗爭等角度組織答案,遇到壞人威脅,要保持冷靜、伺機脫身、兩害相權取其輕、及時報警等。言之有理即可。15.(2020·山東臨沂市·中考真題)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物業費、鄰里糾紛,民法典案涵蓋了民事活動的方方面面,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1)請分析民法典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系?(2)民法典是法治中國建設的一座里程碑。請根據自己的生活觀察,談一談中國法治建設還取得了哪些進步。(2條即可)【答案】(1)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律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等等。(2)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體現在: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法治環境不斷改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道德水平不斷提高。【解析】該題考查民法的基本原則、依法治國的含義和目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主要考查學生對時事熱點話題的理解,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需要緊扣設問,選擇相應知識作答。(1)本題考查民法典與我們的關系。分析材料,題干體現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將因這部法典的誕生而被深刻改變,體現了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體現了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據此作答即可。(2)本題考查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結合相關知識,從確立依法治國方略,形成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促進法治環境不斷改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增強,道德水平提高作答。1.(2019·云南玉溪市·九年級三模)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有()①《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③《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規范性文件,不屬于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不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只是有部分法律條文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①④與題意無關,故排除;②③:我國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門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②③說法正確;故本題選C。2.(2020·河南信陽市·九年級一模)2020年1月15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修訂草案根據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發生的規律,將未成年人的偏常行為分為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犯罪行為等由輕到重的三個等級,針對不同的等級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未成年人的偏常行為實施分級預防()A.表明未成年人是中華民族的希望B.能夠確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C.目的是有效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D.定會讓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品行【答案】C【解析】C: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對未成年人的偏常行為實施分級預防,有助于有效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C說法正確;A:說法正確,但與題干中的內容無關,應排除A;BD:確保、定會的說法太絕對,BD錯誤;故本題選C。3.(2020·盤錦市雙臺子區第三中學九年級三模)2020年6月24日遼寧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出臺了《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盤錦市教育局第一時間將通知印發到全市各學校,各學校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時間積極響應,采取各種措施向學生宣傳教育,積極貫徹落實。以上內容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①學校保護②司法保護③社會保護④家庭保護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題干“遼寧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出臺了《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說明對未成年人實施保護的主體是這一指揮部,屬于社會保護;觀點③正確;“各學校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時間積極響應,采取各種措施向學生宣傳教育,積極貫徹落實”說明對未成年人實施保護的主體是學校,屬于學校保護。觀點①正確;題干沒有體現司法保護和家庭保護,觀點②④不符合題意;所以選D。4.(2020·西安市鐵一中學九年級其他模擬)2020年5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陜西省委原書記趙正永受賄一案。這體現的法律特征是()①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②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③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本質特征④司法是捍衛正義的最后防線A.②③B.①④C.①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的特征包括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三個方面。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陜西省委原書記趙正永受賄一案體現了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①說法正確;②③④不屬于法律的特征,應排除。故選C。5.(2020·鹽城市初級中學九年級三模)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民法典中明確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對以上民法典內容解讀不正確的是()①我國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能體現人民意志和利益②體現了對未成年的特殊保護,有利于維護其合法權益③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需要給予特權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享有立法權A.①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答案】B【解析】本題以民法典的制定和完善為背景,向我們說明了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體現了科學立法的內容。題文中引用了民法典的相關規定,這一在說明我國注重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有利于維護其合法權益,②說法正確;題目考查的是對材料中民法典內容的解讀,①④的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未成年人不享有特權,③說法錯誤;本題是從錯誤的角度考查,故選B。6.(2020·鹽城市初級中學九年級一模)在嚴峻的疫情和熱切的呼聲之下,全面修改相關法律勢在必行。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項目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從法律特征的角度看,全國人大修改法律表明()A.全國人大行使國家立法權B.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我國法律體現人民的意志D.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答案】D【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法律特征的認識,按照設問要求,從法律特征的角度切入,國家修訂相關法律,表明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A是全國人大的職權,不符合題意;B體現了法律的強制性特征,不符合題意;C是我國法律的本質,不是特征;D觀點正確,所以正確答案選D。7.(2020·山西太原市·九年級三模)八年級學生麗麗的媽媽經常給她講述有關疫情防控的知識。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下面選項中實施的保護與媽媽行為屬于同一保護的是()A.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B.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和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加以管教C.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D.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隱私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答案】A【解析】八年級學生麗麗的媽媽經常給她講述有關疫情防控的知識,體現了家庭保護。選項A體現的是家庭保護,符合題意。選項B體現的是學校保護和家庭保護,不符合題意;選項C體現的是社會保護,不符合題意;選項D體現的司法保護,不符合題意。本題選A。8.(2020·廣東九年級一模)2019年,“百名紅通人員”莫佩芬、肖建明、劉寶鳳、黃平先后回國投案,截至目前,“百名紅通人員”已有60人歸案。2019年1至11月,全國共追回外逃人員1841名,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816人,追贓金額40.91億元人民幣。一年來,中國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決心堅如磐石,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一體推進追逃防逃追贓工作,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我國追回外逃腐敗官員說明()A.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B.我國的反腐敗工作圍難重重C.我國的官員已經不敢腐、不再腐、不能夠腐D.外逃官員回國自首,將免于法律制裁【答案】A【解析】依據教材知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一條基本原則。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每個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的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結合題文材料,“我國追回外逃腐敗官員”說明A正確;B錯誤,題文材料未涉及;C錯誤,“已經”一詞說法絕對;D錯誤,外逃官員回國自首,接受相應的法律制裁。故選A。9.(2020·山東濟寧市·九年級二模)2019年5月28日,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西瓜視頻、好看視頻、微博等14家短視頻平臺,以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pp視頻等四家網絡視頻平臺,在“六ー”兒童節到來之前,統一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這一舉措()①是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②能夠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網絡空間③能避免未成年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④能夠引導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網絡,提升網絡素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四家網絡視頻平臺,統一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網絡環境,是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能夠引導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網絡,提升網絡素養,①②④說法正確。③中的“避免”說法太絕對。故選C。10.(2019·河北廊坊市·中考模擬)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有()①中紀委發布紅色通緝令震懾外逃貪官②開展法治進校園和法治進社區活動③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保障公民權利④堅持憲法至上,依憲治國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紀委發布紅色通緝令震懾外逃貪官體現的是嚴格執法,①觀點正確;開展法治進校園和法治進社區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和公民的法律意識,有利于全民守法,②觀點正確;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保障公民權利有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③觀點正確;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我們堅持憲法至上,④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D答案。11.(2020·廣東九年級其他模擬)2020年4月2口,廣東高院公布了疫情期間廣東首例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案件。從湖北返粵后的比薩店女老板吳某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因不遵守隔離管控規定,造成定點醫學隔離10人、集中場所隔離87人等嚴重后果,被判刑10個月。這說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C.針對違法犯罪的人D.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特征。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證實施,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所以D符合題意。AB不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不符合題意;法律不僅僅針對違法犯罪的人,C錯誤。故本題選擇D。12.(2020·河南鄭州市·鄭州外國語學校九年級一模)2020年3月10日早上8時許,鄭州民警在工作中發現郭某鵬近期存在出入境情況,經向其核實,郭某鵬拒不承認。民警積極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將郭某鵬送至集中隔離點進行觀察,隨后其確診新冠肺炎。鄭州市公安局稱,郭某故意隱瞞出境史,未嚴格落實“隔離觀察”措施,未嚴格落實“如實申報”措施,期間多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辦公場所,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對此,你認為()A.疫情期間個人旅游是私事,無需及時上報行程B.法律保障和規范我們的生活,要嚴格依法辦事C.郭某鵬的行為涉嫌犯罪,應該不承擔刑事責任D.疫情期間公民從國外回國后,可任意安排行程【答案】B【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法律作用的認識,題文中郭某鵬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表明法律保障和規范我們的生活,我們要嚴格依法辦事,AD是缺乏法律意識的表現,觀點錯誤;B觀點正確;C觀點錯誤,犯罪要承擔刑事責任,所以正確答案選B。13.(2020·四川綿陽市·九年級一模)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舉()①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②有利于解決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間的矛盾③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最高權力機關④說明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題文中,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決定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①正確;決定的出臺與人口增長無關,②錯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③錯誤;決定是為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說明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④正確。故選B。14.(2020·山東日照市·九年級其他模擬)2019年10月21日,備受社會關注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迎來大修,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修訂草案在現行法律基本框架的基礎上,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章,條文從72條增加到130條,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強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第一責任,確立國家親權責任,增設了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后的強制報告制度。這是自1991年布實施以來,未成年人保護法經歷的第二次大幅度修改。(1)我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和時政材料,試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修訂?(2)我建議: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內容請任選兩個角度,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議。【答案】(1)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其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③近年來,未成年人受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校園欺凌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暴露出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經無法適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需要。④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對近年來頻發的涉未成年人熱點問題作出的積極回應,有利于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有力法制保障。(2)①家庭方面:父母要自覺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保護的義務;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式教育未成年子女。②學校方面: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主題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嚴格校園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開設學校安全教育課,舉行安全自救演練,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識;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排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強校園進出人員檢查,排查學校的各類設施及校園安全隱患等。③社會方面:對未成年人開展自我保護知識普及活動;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等。④國家方面:完善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相關方面的立法和執法;嚴厲打擊各類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⑤司法保護方面,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嚴格司法程序,創新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原則和措施等。【解析】(1)審好題目要求,對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修訂,一方面是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另一方面是對法律的進一步完善,體現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以適應新時代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為此,對我國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修訂的必要性的認識,具體圍繞著未成年人自身成長的特點、自我保護能力較差、事關人類的未來、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社會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的發生、《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經無法適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需要、法律的修訂有利于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有力法制保障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2)在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的內容中,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司法等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為此,我們可以選取一個方面,結合這些部門的職責具體描述就可以。例如家庭方面,從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保護的義務;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式教育未成年子女:學校方面: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主題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嚴格校園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開設學校安全教育課,舉行安全自救演練,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識;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排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強校園進出人員檢查,排查學校的各類設施及校園安全隱患等。③社會方面:對未成年人開展自我保護知識普及活動;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等等。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考點一:法律的特征與作用考點二:特殊保護考點三:依法辦事法治意識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08走進法治天地(原卷版)---2021道德與法治中考精品學案專輯(3年中考2年模擬).doc 專題08走進法治天地(解析版)---2021道德與法治中考精品學案專輯(3年中考2年模擬).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