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名師導航】科學一輪復習學案第二十六講:物質的轉化與循環(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名師導航】科學一輪復習學案第二十六講:物質的轉化與循環(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
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環、氧循環的主要途徑。
?
說明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關系。
?
說明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http:?/??/?www.21cnjy.com?)
知識點1、自然界中的碳循環
(1)碳:碳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之一。大
(?http:?/??/?www.21cnjy.com?)氣中碳的氣態化合物主要有__一氧化碳____和__二氧化碳____。自然界的碳循環主要通過__二氧化碳____來完成。
(2)碳循環的主要途徑:
①CO2→光合作用→有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CO2。
②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物吸收→體內氧化→CO2。
③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植物殘體→微生物分解作用→CO2。
④CO2→光合作用→動植物殘體→地下漫長反應→煤、石油、天然氣燃燒→CO2。
(3)二氧化碳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
(?http:?/??/?www.21cnjy.com?),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變成有機物的唯一途徑。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機物的燃燒以及腐爛分解等的過程,又被重新釋放。這樣使得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與釋放出的數量大致相等。www.21-cn-jy.com
作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穩定的含量為
(?http:?/??/?www.21cnjy.com?)地球上的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是因為二氧化碳在中層大氣的熱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對地球產生一種“溫室效應”。
例題1、二氧化碳雖然只約占空氣總
(?http:?/??/?www.21cnjy.com?)體積的0.03%,但對動植物的生命活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如右圖所示,下列過程放在X處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動物的呼吸
B.發展利用氫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燒
D.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B
【解答】解:A、人和動物的呼吸是吸收氧
(?http:?/??/?www.21cnjy.com?)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可以放在X處,故選項錯誤。
B、氫燃料燃燒生成水,沼氣燃燒消耗氧氣,生成水,沒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放在X處,故選項正確。
C、化石燃料的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放在X處,故選項錯誤。
D、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可以放在X處,故選項錯誤。
故選:B。【版權所有:21教育】
變式訓練:目前,全世界氣候變化出現異常,專家對此現象展開了激烈討論,因此與碳有關的詞匯(如碳匯
低碳經濟)迅速流傳開來.
(1)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答一條即可)
(2)碳匯可理解為綠色植物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發生的化學反應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氣.通過該反應表達式尚不能判斷的淀粉中是否存在的一種元素是 
 .
(3)低碳經濟是以低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 
 (填序號)21
cnjy
com
①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②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③優化建筑設計,推廣節能建筑
(4)“今天你低碳了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此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作為學生我們能做到的是 
 .(寫一條具體措施)
【解答】解:(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上升,故答案為: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
(2)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http:?/??/?www.21cnjy.com?)反應前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反應后物質中必須含這三種元素,生成的氧氣中含有氧元素,那么淀粉中就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①大力發展火力發電能增加煤的使
(?http:?/??/?www.21cnjy.com?)用,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故①不符合,②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能減少石油的使用,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②符合,③優化建筑設計,推廣節能建筑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③符合,故答案為:②③;
(4)“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
(?http:?/??/?www.21cnjy.com?)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如節約用電(如隨手關燈、關腦…)、提倡步行、騎自行車、乘公交車、建議父母建造沼氣池和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等,不浪費糧食,少買不需要的衣服、鞋子,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節約用紙、電、水、油、天然氣等,并注意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故答案為:騎自行車上學.
知識點2.自然界中的氧循環
自然界中氧氣的含量由于生
(?http:?/??/?www.21cnjy.com?)物的__呼吸____和物質的__燃燒____等而減少,但又因植物的__光合作用____而增加,周而復始地進行循環。如下圖。21·cn·jy·com
例題2、(2020秋?市南區期中)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可以支持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B.工業上可以利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
C.氧循環對維持自然界中物質、能量及生態的平衡有重要意義
D.氧氣能與大多數的金屬、某些化合物反應,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答案】A
【解答】解:A、氧氣不能燃燒,該選
(?http:?/??/?www.21cnjy.com?)項說法不正確;
B、工業上可以利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該選項說法正確;
C、氧循環對維持自然界中物質、能量及生態的平衡有重要意義,該選項說法正確;
D、氧氣能與大多數的金屬、某些化合物反應,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變式訓練: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和碳循環,其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是(  )
A.水的電解
B.動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蠟燭燃燒
【答案】C
【解答】解:二氧化碳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轉化為氧氣,故選C。
知識點3.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關系
①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如3Fe+2O2Fe3O4。
除少數不活潑金屬(Ag、Pt、Au)外,大多數金屬均能與氧氣直接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
②金屬氧化物+還原劑→金屬+非金屬氧化物 如:3CO+Fe2O32Fe+3CO2。
③金屬氧化物+水→堿 如:Na2O+H2O===2NaOH。
K2O、Na2O、CaO、BaO能與水反應生成堿。
④堿→金屬氧化物+水:如Cu(OH)2CuO+H2O,發生這類反應的,一般是不溶性堿。
(2)設計物質制備方案。
①用在空氣中點燃鎂制取氧化鎂:__2Mg+O22MgO____。
②用氧化鈣和水反應制氫氧化鈣:__CaO+H2O===Ca(OH)2____。
③氫氧化鈉的制取:__CaO+H2O===Ca(OH)2Ca(OH)2+Na2CO3===
CaCO3↓+2NaOH____。
④制金屬銅:兩種方法
A:還原劑還原:__CuO+COCu+CO2____。
B:金屬與鹽反應:__CuSO4+Fe===FeSO4+Cu____。
設計物質制備方案力求安全、操作簡便、綠色環保、節能。
例題3、(2020秋?荊
(?http:?/??/?www.21cnjy.com?)州區校級月考)在實驗室進行物質制備,下列從原料及有關試劑分別制取相應的最終產物的設計中,理論上正確、操作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是(  )
A.CCOCO2Na2CO3
B.CuCu(NO3)2溶液2CuO
C.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D.FeFe2O3Fe2(SO4)3溶液
【答案】C
【解答】解:A、碳不完全燃燒可生成
(?http:?/??/?www.21cnjy.com?)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高溫下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理論上正確,操作中需要加熱不夠簡便,且使用氫氧化鈉制取碳酸鈉,經濟上不合理,故A錯誤;
B、銅與硝酸銀反應可生成硝酸銅,
(?http:?/??/?www.21cnjy.com?)硝酸銅與氫氧化鈉可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理論上正確,操作上也較簡便,但利用硝酸銀、氫氧化鈉制取氫氧化銅,價格昂貴,經濟上不合理,故B錯誤;
C、氧化鈣與水反應可生成氫氧化鈣,
(?http:?/??/?www.21cnjy.com?)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可生成氫氧化鈉,理論上正確,操作也只需要加入液體較為簡便,利用碳酸鈉獲得氫氧化鈉,經濟上也合理,故C正確;
D、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而不能生成三氧化二鐵,因此該方案在理論上就是錯誤的,故D錯誤;
故選:C。
變式訓練:金屬元素形成的化
(?http:?/??/?www.21cnjy.com?)合物,依據物質的組成常見為氧化物、堿、鹽,甲、乙、丙、丁均是由鈣元素形成的四種常見化合物,丙、丁屬于鹽,另兩種物質分別是氧化物和堿,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部分反應物和產物已略去,“→”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請回答
(1)甲的俗名為
;其常用作食品干燥劑原因是
(試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丙→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3)乙→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任寫一個)【出
【解答】解:(1)甲、乙、丙、丁均是由鈣元素形成的四種常見化合物,丙、丁屬于鹽,另兩種物質分別是氧化物和堿,所以甲、乙是氧化鈣或氫氧化鈣,甲會轉化成乙,所以甲是氧化鈣,乙是氫氧化鈣,丙會轉化成甲,所以丙是碳酸鈣,氧化鈣會轉化成丁,所以丁可以是氯化鈣,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甲的俗名為生石灰,氧化鈣和水反應產生氫氧化鈣;
(2)丙→甲的反應是碳酸鈣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3)乙→丁的反應是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
故答案為:(1)生石灰;CaO+H2O=Ca(OH)2
③Ca(OH)2+2HCl=CaCl2+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知識點4.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①非金屬+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如:4P+5O22P2O5
②非金屬氧化物+水→酸 如:SO3+H2O===H2SO4
SiO2也是非金屬氧化物,但它不能直接跟水化合,可以用間接方法制得H2SiO3。
③酸→非金屬氧化物+水 如:H2CO3H2O+CO2↑
例題4、A、B、X、Y均為中學
(?http:?/??/?www.21cnjy.com?)階段的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為金屬單質,B為非金屬氧化物,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寫出質量數為26的A的
(?http:?/??/?www.21cnjy.com?)一種核素符號

(2)若A為非金屬單質,B為非金屬氧化物,且A、X為同主族元素,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1·c·n·j·y
解:(1)若A為金屬單質,B為非金屬氧化物,由轉化關系:A+氧化物B→單質X+氧化物Y,中學常見為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反應的方程式為2Mg+CO2
2MgO+C,質量數為26的A的一種核素符號為,
故答案為:2Mg+CO22MgO+C;;
(2)若A和X均為非金屬單質,由轉化關系:A+氧化物B→單質X+氧化物Y,且A、X為同主族元素,B、Y都為非金屬氧化物,中學常見為碳與二氧化硅反應,方程式為2C+SiO2Si+2CO↑,
故答案為:2C+SiO2Si+2CO↑.
變式訓練:我國大部分地區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燒產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與水結合生成弱酸性亞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與空氣中的氧氣或稀硝酸反應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紅色的品紅溶液褪色。21cnjy.com
(1)酸雨是pH小于 
 的降雨。
(2)常用脫硫方法減少廢氣中的SO2,以生石灰(CaO)為脫硫劑,高溫下與廢氣中的SO2與O2化合生成CaSO4,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室常用亞硫酸鹽與HCl或H2SO4反應制備SO2,Na2SO3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小鴻同學利用中和反應的原理,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的酸雨(pH約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應后混合溶液的中鹽成分進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應后的混合溶液中鹽的成份是什么?
【進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
猜想2: 
 。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實驗探究]限選試劑:稀硫酸、稀鹽酸、稀硝酸、氯化鋇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紅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驟
實驗操作
預期現象與結論
1
各取2mL反應后的混合溶液分別加入A、B兩只試管
2
向A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隨即滴入幾滴紅色品紅溶液
 
 證明含有K2SO3
3
向B試管中,加入 
 ,再加入足量的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氣體產生,沉淀部分溶解,證明含有K2SO4,則猜想3成立
【解答】解:(1)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雨;故填:5.6;
(2)氧化鈣與二氧化硫和氧氣反應生成硫酸鈣,化學方程式為:2CaO+2SO2+O22CaSO4;故填:2CaO+2SO2+O22CaSO4;
(3)Na2SO3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
(?http:?/??/?www.21cnjy.com?)鈉、水和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為:Na2SO3+2HCl=2NaCl+SO2↑+H2O;故填:Na2SO3+2HCl=2NaCl+SO2↑+H2O;
(4)【提出猜想】反應后混合溶液中鹽的成分可能是亞硫酸鉀或硫酸鉀或二者的混合物;故填:K2SO4;
【實驗與探究】2、如果溶
(?http:?/??/?www.21cnjy.com?)液中含有亞硫酸鉀,向A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時,稀硫酸中和完過量的氫氧化鉀后,和亞硫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有氣泡產生,品紅溶液褪色。
故填:有氣泡產生,品紅溶液褪色。
3、硫酸鉀會和氯化鋇反應
(?http:?/??/?www.21cnjy.com?)生成硫酸鋇沉淀、亞硫酸鉀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鋇沉淀,稀鹽酸和亞硫酸鋇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所以向B試管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再加入足量稀鹽酸,現象:先有白色沉淀產生,后有氣泡產生,沉淀部分溶解,證明含有K2SO4,則猜想3成立。故填:氯化鋇溶液,稀鹽酸。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知識點5.物質的檢驗方法與技巧
物質的檢驗包括鑒定、鑒別和推斷等類型
(?http:?/??/?www.21cnjy.com?)。鑒定是根據一種物質的特性,用化學方法檢驗它是不是這種物質,若是離子化合物,必須檢驗出它的陽離子和陰離子;鑒別是根據幾種物質的不同特性,區別它們各是什么物質;推斷是根據已知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運用物質特性進行分析,通過推理,判斷被檢驗的樣品是什么物質,或樣品中含有什么物質,不含什么物質等。【來源:21cnj
y.co
m】
(1)解答時,一般應包括取樣、操作、現象、結論四個部分,要求做到:
①“先_取樣_,后操作”。如果樣品是固體,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檢驗;
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別加入幾支試管中”進行檢驗,不得在原試劑瓶中進行檢驗;
③要“先__現象____,后結論”。
(2)物質的鑒別。
通常首先依據顏色、氣味、溶解性及溶于水形成溶液的顏色的差異等方面加以鑒別。
化學方法解答此類題目時,可采用描述法,也可采用圖表法。鑒別程序一般為:取樣―→實驗―→現象―→結論。www-2-1-cnjy-com
(3)物質的檢驗最關鍵的是掌握有關陽離子、陰離子的檢驗(見下表):
離子
鑒定方法
現 象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H+
①將少許紫色石蕊試液滴入被測試液中
①溶液變紅
溶液中含有H+
②取少許試液加入少量活潑金屬(Zn粒、Fe等)
②產生氣體(氣泡)
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OH-
①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
①變藍
溶液中含有OH-
②滴入幾滴酚酞試液
②變紅
Cl-
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若產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溶液中含有Cl-,反應方程HCl+AgNO3===AgCl↓+HNO3_
SO
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
若產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溶液中含有SO,反應方程H2SO4+Ba(NO3)2===BaSO4↓+2HNO3_
CO
滴入少許鹽酸,放出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放出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溶液中含有CONa2CO3+2HCl===__2NaCl+H2O+CO2↑_CO2+Ca(OH)2===CaCO3↓+H2O
Cu2+
滴入NaOH溶液
生成藍色沉淀
CuCl2+2NaOH===Cu(OH)2↓+2NaCl
Fe3+
滴入NaOH溶液
生成紅褐色沉淀
FeCl3+3NaOH===_Fe(OH)3↓+3NaCl
例題5、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發現銅綠[C
(?http:?/??/?www.21cnjy.com?)u2(OH)2CO3]受熱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氣外,試管中還有一些黑色粉末狀固體。他們通過實驗探究,分析黑色粉末的組成。
(1)提出問題:黑色固體是什么?
(2)猜想與假設:甲認為可能是炭粉(一種碳的單質);乙認為可能是______;丙認為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
三位同學中有一位的假設因為不合理,被另兩位同學予以否定,請問是哪一位不合理______?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3)查閱資料:氧化銅和炭粉均為黑色固體,其中氧化銅可與稀酸反應而溶解,溶液呈藍色。炭粉不與稀酸反應,也不溶于稀酸。
(4)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另外兩位同學的假設。
向試管中的黑色固體滴加足量的______溶液,待充分反應后,觀察固體的溶解情況和所得溶液的顏色。
(5)現象和結論:
若現象為______,則______同學猜想正確;
若現象為______,則______同學假設成立
(6)已知:無水硫酸銅固體為白色,遇水蒸氣則變為藍色。若用如圖裝置驗證兩種氣體生成物,應將生成的混合氣體先通過______?裝置(填序號).當將氣體通入裝置A進行驗證時,氣流應從______?口通入(填序號)
【答案】(2)氧化銅;甲;反應物中含有銅
(?http:?/??/?www.21cnjy.com?)元素,生成物中應該含有銅元素;
(4)稀鹽酸;(5)黑色固體完全溶解,溶液呈藍色;乙;黑色固體部分溶解,溶液呈藍色;丙;?(6)B;a。
【解析】(2)黑色固體可能是氧化銅,也
(?http:?/??/?www.21cnjy.com?)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不能是炭粉,這是因為如果黑色固體是炭粉時,則生成物中不含有銅元素,而反應物中含有銅元素,違背了質量守恒定律。故填:氧化銅;甲;反應物中含有銅元素,生成物中應該含有銅元素;
(4)向試管中的黑色固體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待充分反應后,觀察固體的溶解情況和所得溶液的顏色。故填:稀鹽酸;
(5)若現象為黑色固體完全溶解,溶液呈藍色,說明黑色固體是氧化銅,則乙同學猜想正確;若現象為黑色固體部分溶解,溶液呈藍色,說明黑色固體是氧化銅和炭粉的混合物,則丙同學假設成立。故填:黑色固體完全溶解,溶液呈藍色;乙;黑色固體部分溶解,溶液呈藍色;丙;
(6)若用如圖裝置驗證兩種氣體生成物,應將生成的混合氣體先通過B裝置,這是因為先通過A裝置時,雖然能夠檢驗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但是通過石灰水后會帶出水蒸氣,影響對氣體中水蒸氣的檢驗;當將氣體通入裝置A進行驗證時,氣流應從a?口通入。故填:B;a;
變式訓練:A、B、C
、D、E、F分別是由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常見化合物。B是人類利用最廣泛的一種氧化物,生活中可用來滅火;D廣泛用于玻璃、造、紡織、洗滌劑的生產;人體胃酸中含有F,可幫助消化。它們之間的一部分關系如圖所示,(圖中“
___”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http:?/??/?www.21cnjy.com?)
(1)B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F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
(2)D→
E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3)A→C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O;?HCl(2)Na2CO3+Ca(OH)2=CaCO3↓+2NaOH(3)CaO+H2O=Ca(OH)2
【解析】根據“B是人類利用最廣泛的一種氧化物
(?http:?/??/?www.21cnjy.com?),生活中可用來滅火”,則推測B為水;根據“D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的生產”,則推測D為碳酸鈉;根據“人體胃酸中含有F,可幫助消化”,則推測F為稀鹽酸;結合圖框,則推測A、C、E分別為氧化鈣、氫氧化鈣、氫氧化鈉,代入檢驗,符合題意。
(1)根據分析,B物質的化學式為
H2O;F物質的化學式為
HCl;
(2)D→E反應,即碳酸鈉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故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Na2CO3+Ca(OH)2=CaCO3↓+2NaOH;
(3)A→C反應,即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故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aO+H2O=Ca(OH)2。
1.與自然界碳循環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水分的蒸發
【解答】解: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
(?http:?/??/?www.21cnjy.com?)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動植物和人通過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這樣,就形成了生物圈中的氧循環。如圖所示:
(?http:?/??/?www.21cnjy.com?)
故選:D。
2.(2020?舟山)學習了物質分
(?http:?/??/?www.21cnjy.com?)類與轉化規律后,某同學繪制了部分物質間相互反應的關系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相鄰兩類物質的反應,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①
B.②
C.③
D.④
【解答】解:A、①為酸堿反應,氫氧化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水,可以制得氯化鋅,A不符合題意;
B、酸與金屬反應,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氫,所以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可以制得氯化鋅,B不符合題意;
C、堿與鹽的反應,堿為氫氧化鋅,本身不易溶于水,不能與鹽反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氯化鋅,因此C符合題意;
D、鹽與金屬反應,鋅金屬活動性強于銅,鋅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鋅和銅,可以制得氯化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2020?焦作一模)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的是(  )
A.KMnO4O2SO2
B.CuAgAgCl
C.酒精CO2CO
D.鋼鐵Fe2O3?xH2OFeSO4
【解答】解:A、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故選項正確。
B、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銅溶液和銀,銀不能與稀鹽酸反應,故選項錯誤。
C、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與碳在常溫下不反應,故選項錯誤。
D、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鐵銹,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不能生成硫酸亞鐵,故選項錯誤。
故選:A。
4.如圖為海水吸收CO2并進行碳循環的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光合中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此碳循環中將CO2轉化為無機物和有機物
C.吸收的CO2與鈣化中釋放的CO2的量相等
D.鈣化中釋放CO2的反應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解答】解:
A、綠色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是將太陽能轉換為化學能的過程,故正確;
B、碳循環中將CO2被海水吸收轉化為碳酸,為無機物,綠色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故正確;
C、吸收的CO2與鈣化中釋放的CO2的量不相等,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故錯誤;
D、鈣化中釋放CO2的反應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故正確。
故選:C。
5.(2020?順慶區校級模擬)關系圖中“﹣”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的轉化方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反應①放出熱量
B.不能將圖中稀鹽酸換為稀H2SO4
C.反應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D.反應③可得NaOH
【解答】解:A、反應①是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故選項說法正確。
B、硫酸能與氧化鈣、碳酸鈉、氫氧化鈣反應,可以將圖中稀鹽酸換為稀H2SO4,故選項說法錯誤。
C、稀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若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可呈中性,故選項說法錯誤正確。
D、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③可得NaOH,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6.(2020?金華)“飛花
(?http:?/??/?www.21cnjy.com?)令”是中國詩詞的一種接龍游戲。科學興趣小組模仿“飛花令”游戲規則,進行物質間轉化的接龍比賽,其比賽規則是:從同一物質開始進行轉化,接龍物質不能重復且必須含有指定元素,以轉化路徑長且正確者為比賽勝者。某兩場比賽的過程記錄如下(“→”表示某一種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
(1)指定元素:氫元素
起始物質:HCl
比賽勝者:乙同學
甲同學:HCl→H2O
乙同學:HCl→H2O→□
乙同學在方框中應填物質的化學式是 
 (寫一種即可)。
(2)指定元素:鋇元素
起始物質:BaO
比賽勝者:丁同學
丙同學:BaO→Ba(OH)2→BaSO4
下列能使丁同學獲勝的方案有 
 (填字母)。
A.BaO→BaSO4→Ba(OH)2→BaCO3
B.BaO→BaCl2→Ba(NO3)2→BaSO4
C.BaO→Ba(OH)2→BaCO3→BaCl2→Ba(NO3)2→BaSO4
D.BaO→BaCl2→BaCO3→Ba(NO3)2→Ba(OH)2→BaSO4
【解答】解:(1)水和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乙同學在方框中應填物質的化學式可以是Ca(OH)2。
故填:Ca(OH)2。
(2)A.硫酸鋇不能轉化成氫氧化鋇,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氧化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氯化鋇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鋇,硝酸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該選項符合題意;
C.氧化鋇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鋇,氫氧化鋇和二
(?http:?/??/?www.21cnjy.com?)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水,碳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鋇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鋇,硝酸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該選項符合題意;
D.硝酸鋇不能轉化成氫氧化鋇,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填:BC。
7.(2020?廣州)某工廠生產硼砂產生的固體廢料,主要含有MgCO3、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其中MgCO3質量分數為63%.回收鎂的工藝流程如圖
(?http:?/??/?www.21cnjy.com?)
(1)“酸浸”時MgCO3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調pH”前濾液Ⅰ的pH 
 7(填“>”或“<”)。
(3)濾液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質 
 (填化學式)。
(4)已知固體廢料質量為m,理論上可生產Mg(OH)2的質量為 
 。
(5)某BaCO3中混有SiO2雜質,簡述提純該BaCO3的實驗操作: 
 。
【解答】解:(1)碳酸鎂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水和二氧化碳,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氣體符號;
故答案為:MgCO3+H2SO4=MgSO4+H2O+CO2↑。
(2)濾液Ⅰ是加入硫酸后溶解固體后得到的溶液,所以溶液顯酸性,pH<7;
故答案為:<。
(3)開始加入硫酸后,氧化鋁、氧化鐵、碳酸
(?http:?/??/?www.21cnjy.com?)鎂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硫酸鋁和硫酸鎂,然后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硫酸鋁和硫酸鐵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鈉,過濾后剩余溶質含有硫酸鈉和硫酸鎂,此時再加入氫氧化鈉,硫酸鎂再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硫酸鈉,因此硫酸鈉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故答案為:Na2SO4。
(4)設氫氧化鎂質量為n,m×63%×,n=0.435m;
故答案為:0.435m。
(5)加入足量鹽酸,碳酸鋇可與鹽酸反應生成氯
(?http:?/??/?www.21cnjy.com?)化鋇、水和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硅不溶于鹽酸,過濾后得到濾液則為氯化鋇的溶液,此時加入足量碳酸鈉溶液,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過濾后得到的固體經過洗滌干燥,就可以得到純凈的碳酸鋇;21
cnjy
com
故答案為:混合固體加入足量鹽酸,過濾后濾液中加入足量碳酸鈉,過濾得到固體,經過洗滌干燥后得到較為純凈的碳酸鋇。
8.廢舊電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銅和錫(Sn)等,為實現對其中錫的綠色回收,某工藝流程如圖:
(?http:?/??/?www.21cnjy.com?)
已知:Sn+SnCl4═2SnCl2
(1)SnCl4中若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錫離子可表示為 
 。
(2)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錫的 
 (填“強”或“弱”),固體A中一定含有的金屬元素是 
 。
(3)寫出步驟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相比于直接焚燒廢舊電路板回收金屬,該工藝的主要優點是 
 (回答一點即可)。
【解答】解:
(1)SnCl4中若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在該化合物中錫為+4價,對應的錫離子則帶4個單位正電荷,所以可表示為Sn
4+。
(2)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錫的弱。由于銅沒有出現在得到的溶液中,所以固體A中一定含有的金屬元素是
銅。
(3)步驟②發生反應是氯化亞錫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鋅和氯化錫,所以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2SnCl2Sn+SnCl4;
(4)相比于直接焚燒廢舊電路板回收金屬,該工藝的主要優點是
污染小。
故答案為:(1)Sn
4+。(2)弱;銅。(3)2SnCl2Sn+SnCl4;(4)污染小。
9.(2020?臺州模擬)過氧
(?http:?/??/?www.21cnjy.com?)化鈣(CaO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產品中常含有氧化鈣雜質。某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測定過氧化鈣產品純度,裝置如圖。CaO2是一種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稀鹽酸,且發生反應:CaO2+2HCl═CaCl2+H2O2。
實驗步驟:實驗前稱取產品及二氧化錳共12克(
(?http:?/??/?www.21cnjy.com?)MnO2不與稀鹽酸反應),先緩慢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加熱銅網至紅熱,再緩慢滴入過量稀鹽酸,直至A中樣品完全反應。繼續緩慢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待C中銅網冷卻后,停止通入氮氣,將錐形瓶中的剩余物過濾,洗滌,干燥,得到濾渣2.0克。
(?http:?/??/?www.21cnjy.com?)
(1)樣品完全反應后,繼續緩慢通入氮氣的目的是 
 ;
(2)裝置B的作用 
 (填字母);
a.除去氣體中水蒸氣
b.便于觀察和控制氣流速度
(3)實驗測得C裝置中銅網增重1.8克,該產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解答】解:(1)過氧化氫
(?http:?/??/?www.21cnjy.com?)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氧氣,部分氧氣存在于裝置內,所以樣品完全反應后繼續緩慢通N2的目的是使產生的氧氣充分被吸收;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除去氧氣中的水蒸氣,還可能根據產生氣泡的速率來觀察和控制氣流速度;
(3)C裝置中銅網增重1.8g,這就是與銅反應的氧氣質量,由化學方程式:CaO2+2HCl═CaCl2+H2O2,2H2O22H2O+O2↑,2Cu+O22CuO可知:
2CaO2﹣﹣﹣﹣﹣﹣O2
144
32
x
1.8g
解得:x=8.1g
產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100%=81%
答:該產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81%。
故答案為:(1)使產生的氧氣充分被吸收。(2)ab。(3)81%。
10.過氧化氫溶液保存時,
(?http:?/??/?www.21cnjy.com?)因緩慢分解導致質量分數變小(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為探究酸堿性對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影響,小明利用圖甲裝置,每次實驗往錐形瓶中加10克30%過氧化氫溶液,再滴加調節劑,使其pH分別從3依次調至13,在60℃反應溫度下進行實驗,獲得數據如圖乙。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http:?/??/?www.21cnjy.com?)
(1)氧氣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 
 。
(2)根據本實驗結果,對實驗室常溫保存過氧化氫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議: 
 。
(3)某次實驗中,當10克溶質質量分
(?http:?/??/?www.21cnjy.com?)數為30%的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產生0.32克氧氣時,剩余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滴加的試劑對溶液質量的影響忽略不計,計算結果精確到1%)
【解答】解:
(1)氧氣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
氧氣不易溶于水。
(2)根據本實驗結果,由于在pH約為3~
(?http:?/??/?www.21cnjy.com?)5的酸性條件下過氧化氫分解最慢,所以對實驗室常溫保存過氧化氫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議:在pH約為3~5的酸性條件下保存。
(3)設分解產生0.32克氧氣時,消耗的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2H2O2═2H2O+O2↑
68
32
x
0.32g

x=0.68g
剩余的過氧化氫的質量為10g×30%﹣0.68g=2.32g
剩余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24%
故答案為:(1)氧氣不易溶于水。(2)在pH約為3~5的酸性條件下保存。(3)24%。
1、圖示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ttp:?/??/?www.21cnjy.com?)
A.?物質①和③屬于有機物,物質④屬于氧化物?????B.?物質③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C.?參加反應的物質①和②的分子個數比為l:2?????D.?該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據結構示意圖以及
(?http:?/??/?www.21cnjy.com?)物質的構成進行分析。
【解答】根據圖示進行分析,

是CO,②是H2

③是CH3CH2OH,④是H2O
A.①
是CO,屬于無機物;③是CH3CH2OH屬于有機物;④是H2O,屬于氧化物,A錯誤,不符合題意。
B.物質③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B錯誤,不符合題意。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該反應需要2個①分子,4個②分子,則參加反應的物質①和②的分子個數比為1:2,C正確,符合題意。
D.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D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甲、乙、丙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http:?/??/?www.21cnjy.com?)(“→”表示反應能一步實現,部分反應物和反應條件略去)下列各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符合要求的是(??

A.?Fe(NO3)3、FeCl3、Fe(OH)3??????????????????????????????B.?C,CO2

CO
C.?CaCO3、Ca(OH)2、CaO???????????????????????????????????D.?CuO、Cu(OH)2、CuCl2
【答案】
B
【解析】【分析】
一步反應,
(?http:?/??/?www.21cnjy.com?)是指反應物一步就直接轉變為生成物的反應稱為元反應,又稱簡單反應。
【解答】A、硝酸鐵不能一步轉化為氯化鐵;故A錯誤;
B、碳燃燒或者氧化還原反應可以直接轉變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可以轉化為一氧化碳;故B正確;
C、碳酸鈣不能直接轉化為氫氧化鈣;故C錯誤;
D、氧化銅不能直接轉化為氫氧化銅;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3、用如圖裝置測定水中氫、氧元素
(?http:?/??/?www.21cnjy.com?)的質量比,其方法是分別測定通氫氣前后玻璃管的質量差和U型管的質量差,實驗測得m(H)︰m(O)>1︰8。下列對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錯誤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I、II裝置之間缺少干燥裝置?????????????????????????????????B.?CuO沒有全部被還原
C.?II裝置中玻璃管內有水冷凝??????????????????????????????????D.?Ⅲ裝置后缺少干燥裝置
【答案】
B
【解析】【分析】由裝置圖中知,玻璃管
(?http:?/??/?www.21cnjy.com?)中通氫氣前后的質量差為水中氧元素的質量,U型管中增加的質量為反應生成水的質量,利用U型管中水的質量減去玻璃管中氧元素的質量可得到氫元素的質量。【來源:21·世紀·教育·網】
【解答】如圖裝置測定水中氫、氧元素的
(?http:?/??/?www.21cnjy.com?)質量比的原理是:玻璃管中通氫氣前后的質量差為水中氧元素的質量,U型管中增加的質量為反應生成水的質量,利用U型管中水的質量減去玻璃管中氧元素的質量可得到氫元素的質量。2-1-c-n-j-y
A.I、II裝置之間缺少干燥裝置,會將裝置I中出來的水的質量直接看成是氫元素的質量,與測得結果相符,A錯誤;
B.CuO沒有全部被還原,實驗中只測定水的組成比例與CuO有沒有全部被還原無關,分析錯誤,B正確;
C.II裝置中玻璃管內有水冷凝,將使氧元素的質量減少,且冷凝的水如果是來自裝置I的將使結果偏大,分析正確,C錯誤;
D.Ⅲ裝置后缺少干燥裝置,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Ⅲ,這部分進入的水蒸氣將被當成是氫元素的質量,使結果偏大,D錯誤。
故答案為:B
4、酒精燈是實驗室常備儀器。某科學小組同學用下列提供的儀器、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探究酒精(C2H6O)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
(?http:?/??/?www.21cnjy.com?)
(1)為盡可能多地檢驗酒精燃燒后生
(?http:?/??/?www.21cnjy.com?)成的混合氣體成分,上述裝置的連接順序應該是:混合氣體→________→CAB→尾氣處理。(填裝置編號,裝置可重復使用)
(2)科學小組同學將酒精燃燒后生成的
(?http:?/??/?www.21cnjy.com?)混合氣體,按正確設計方案及操作順序進行實驗,發現A、B、D裝置中物質均出現明顯現象,從而確定酒精燃燒產物為________。
【答案】
(1)DB(2)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解析】【分析】根據一氧化碳能與氧
(?http:?/??/?www.21cnjy.com?)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石灰水可驗證二氧化碳、氫氧化鈉能吸收二氧化碳及無水硫酸銅吸水可變藍從而驗證水蒸氣分析。
【解答】(1)A裝置可驗
(?http:?/??/?www.21cnjy.com?)證CO,B裝置驗證二氧化碳,C可除去二氧化碳,D可驗證水,
要盡可能多地檢驗酒精燃燒后生成的混合氣體成分,需先通入D驗證水,然后再通入B驗證二氧化碳,再C除去二氧化碳,再A和B驗證一氧化碳;
故填:DB;
(2)
A、B、D裝置中物質均出現明顯現象,說明燃燒后的產物有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故填: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5、小紅發現切開的蘋果會很
(?http:?/??/?www.21cnjy.com?)快變色,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究氧氣是否參與了蘋果變色的過程。小紅提出假設:氧氣參與了蘋果變色的過程。老師指導小紅要進行對比實驗,小紅設計并完成了如下2個實驗。
(1)實驗1:探究使蘋果變色的氣體成分。
實驗步驟:
①?準備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為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的1瓶________?氣,B為1瓶空氣,C瓶也為空氣,3個集氣瓶容積均為250mL;21·世紀
教育網
(?http:?/??/?www.21cnjy.com?)
②???
在C瓶中做紅磷燃燒
(?http:?/??/?www.21cnjy.com?)的實驗,待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至水不再進入集氣瓶中,測量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50mL,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為
________?;
③???
將大小相同的蘋果塊依次迅速放入集氣瓶A、B和C中,記錄蘋果的變色時間。
A
B
C
放入蘋果起始現象
下午2:00
下午2:00
下午2:00
實驗現象
下午2:03蘋果變色
下午2:09蘋果變色
下午2:19蘋果未變色
結論:________?。
(2)實驗2:探究蘋果變色消耗的氣體體積。
小紅為了探查集氣瓶A、B中消耗氣體的體積,她采取的實驗步驟是________
實驗后小紅記錄了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由此計算出A瓶中消耗氣體的體積,請你在表格中填寫B瓶消耗氣體的體積。21教育網
A??
B
進入水的體積200mL?
?????????????????????
42mL
消耗氣體的體積50mL?
________mL
(3)實驗反思:實驗過程中有一些因素會導致測量的結果不夠準確,寫出其中一種因素。
【答案】
(1)氧;氮氣;蘋果變色
(?http:?/??/?www.21cnjy.com?)與氧氣有關
(2)分別在A、B兩瓶中做白磷燃燒實驗,待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至水不再進入集氣瓶中,測量進水的體積便知白磷消耗氧氣的體積;10.5
(3)裝置的氣密性不好
【解析】【分析】(1)①根據探究該實
(?http:?/??/?www.21cnjy.com?)驗的目的解答;
②根據C瓶中紅磷燃燒消耗掉氧氣和空氣的組成成分進行解答;將三組實驗進行對照,分析蘋果變色是否與氧氣有關;
(2)采用與最右邊實驗相同的方法測量進水的體積,便知白磷消耗氧氣的體積.進而求算出蘋果消耗的氧氣;
(3)實驗裝置的密封性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解答】(1)①因為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氧氣是否參與了蘋果變色的過程,所以需要一瓶氧氣;
②空氣主要由氧氣和氮氣組成,而紅磷燃燒消耗掉氧氣,所以瓶內的氣體是氮氣;由于A、B瓶內有氧氣,C瓶內沒氧氣,且A、B瓶內蘋果變色,C中沒有變色,所以得出結論:蘋果變色與氧氣有關;
(2)取同樣大小剛切開的蘋果兩塊,分別放入A、B瓶,都塞上帶導管的橡皮塞,然后與盛有氮氣的軟塑料瓶相連,待兩瓶的蘋果變色以后,把兩瓶都像C裝置一樣連接,做紅磷燃燒試驗,測量進水的體積便知消耗氧氣的體積,由于A瓶是250mL純氧氣,蘋果消耗了50mL氧氣,即蘋果消耗掉了純氧氣的
,B瓶內是250mL空氣,氧氣的含量是250mL×21%=52.5mL,蘋果消耗氧氣的體積為:52.5mL×
=10.5mL。(3)本實驗的導致測量的結果不夠準確的原因與紅磷的量,裝置的氣密性等有關
第26講 物質的轉化與循環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
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環、氧循環的主要途徑。
?
說明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關系。
?
說明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http:?/??/?www.21cnjy.com?)
知識點1、自然界中的碳循環
(1)碳:碳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之一。大氣中碳的氣態化合物主要有__
___和__
____。自然界的碳循環主要通過__
___來完成。21·cn·jy·com
(2)碳循環的主要途徑:
①CO2→光合作用→有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CO2。
②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物吸收→體內氧化→CO2。
③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植物殘體→微生物分解作用→CO2。
④CO2→光合作用→動植物殘體→地下漫長反應→煤、石油、天然氣燃燒→CO2。
(3)二氧化碳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
(?http:?/??/?www.21cnjy.com?)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變成有機物的唯一途徑。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機物的燃燒以及腐爛分解等的過程,又被重新釋放。這樣使得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與釋放出的數量大致相等。www-2-1-cnjy-com
作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穩定的含量為地球上的
(?http:?/??/?www.21cnjy.com?)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是因為二氧化碳在中層大氣的熱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對地球產生一種“溫室效應”。
例題1、二氧化碳雖然只約占空氣總體積的0.
(?http:?/??/?www.21cnjy.com?)03%,但對動植物的生命活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如右圖所示,下列過程放在X處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動物的呼吸
B.發展利用氫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燒
D.植物的呼吸作用
變式訓練:目前,全世界氣候變化出現異常,專家對此現象展開了激烈討論,因此與碳有關的詞匯(如碳匯
低碳經濟)迅速流傳開來.【版權所有:21教育】
(1)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答一條即可)
(2)碳匯可理解為綠色植物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發生的化學反應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氣.通過該反應表達式尚不能判斷的淀粉中是否存在的一種元素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3)低碳經濟是以低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 
 (填序號)
①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②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③優化建筑設計,推廣節能建筑
(4)“今天你低碳了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此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作為學生我們能做到的是 
 .(寫一條具體措施)
知識點2.自然界中的氧循環
自然界中氧氣的含量由于生物的__
____和物質的__
___等而減少,但又因植物的______而增加,周而復始地進行循環。如下圖。
例題2、(2020秋?市南區期中)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可以支持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B.工業上可以利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
C.氧循環對維持自然界中物質、能量及生態的平衡有重要意義
D.氧氣能與大多數的金屬、某些化合物反應,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變式訓練: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和碳循環,其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是(  )
A.水的電解
B.動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蠟燭燃燒
知識點3.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關系
①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如3Fe+2O2Fe3O4。
除少數不活潑金屬(Ag、Pt、Au)外,大多數金屬均能與氧氣直接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
②金屬氧化物+還原劑→金屬+非金屬氧化物 如:3CO+Fe2O32Fe+3CO2。
③金屬氧化物+水→堿 如:Na2O+H2O===2NaOH。
K2O、Na2O、CaO、BaO能與水反應生成堿。
④堿→金屬氧化物+水:如Cu(OH)2CuO+H2O,發生這類反應的,一般是不溶性堿。
(2)設計物質制備方案。
①用在空氣中點燃鎂制取氧化鎂:__
___。
②用氧化鈣和水反應制氫氧化鈣:__
___。
③氫氧化鈉的制取:__
___。
④制金屬銅:兩種方法
A:還原劑還原:__
____。
B:金屬與鹽反應:__
____。
設計物質制備方案力求安全、操作簡便、綠色環保、節能。
例題3、(2020秋?荊州
(?http:?/??/?www.21cnjy.com?)區校級月考)在實驗室進行物質制備,下列從原料及有關試劑分別制取相應的最終產物的設計中,理論上正確、操作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是(  )
A.CCOCO2Na2CO3
B.CuCu(NO3)2溶液2CuO
C.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D.FeFe2O3Fe2(SO4)3溶液
變式訓練: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依據物
(?http:?/??/?www.21cnjy.com?)質的組成常見為氧化物、堿、鹽,甲、乙、丙、丁均是由鈣元素形成的四種常見化合物,丙、丁屬于鹽,另兩種物質分別是氧化物和堿,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部分反應物和產物已略去,“→”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請回答
(1)甲的俗名為
;其常用作食品干燥劑原因是
(試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丙→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3)乙→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任寫一個)www.21-cn-jy.com
知識點4.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①非金屬+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如:4P+5O22P2O5
②非金屬氧化物+水→酸 如:SO3+H2O===H2SO4
SiO2也是非金屬氧化物,但它不能直接跟水化合,可以用間接方法制得H2SiO3。
③酸→非金屬氧化物+水 如:H2CO3H2O+CO2↑
例題4、A、B、X、Y均為中學階段
(?http:?/??/?www.21cnjy.com?)的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為金屬單質,B為非金屬氧化物,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寫出質量數為
(?http:?/??/?www.21cnjy.com?)26的A的一種核素符號

(2)若A為非金屬單質,B為非金屬氧化物,且A、X為同主族元素,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變式訓練:我國大部分地區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燒產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與水結合生成弱酸性亞硫酸(H2SO3)。2·1·c·n·j·y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與空氣中的氧氣或稀硝酸反應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紅色的品紅溶液褪色。【來源:21·世紀·教育·網】
(1)酸雨是pH小于 
 的降雨。
(2)常用脫硫方法減少廢氣中的SO2,以生石灰(CaO)為脫硫劑,高溫下與廢氣中的SO2與O2化合生成CaSO4,化學方程式為 
 。2-1-c-n-j-y
(3)實驗室常用亞硫酸鹽與HCl或H2SO4反應制備SO2,Na2SO3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1
cnjy
com
(4)小鴻同學利用中和反應的原理,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的酸雨(pH約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應后混合溶液的中鹽成分進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應后的混合溶液中鹽的成份是什么?
【進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
猜想2: 
 。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實驗探究]限選試劑:稀硫酸、稀鹽酸、稀硝酸、氯化鋇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紅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驟
實驗操作
預期現象與結論
1
各取2mL反應后的混合溶液分別加入A、B兩只試管
2
向A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隨即滴入幾滴紅色品紅溶液
 
 證明含有K2SO3
3
向B試管中,加入 
 ,再加入足量的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氣體產生,沉淀部分溶解,證明含有K2SO4,則猜想3成立
知識點5.物質的檢驗方法與技巧
物質的檢驗包括鑒定、鑒別和推斷等類型。鑒定是
(?http:?/??/?www.21cnjy.com?)根據一種物質的特性,用化學方法檢驗它是不是這種物質,若是離子化合物,必須檢驗出它的陽離子和陰離子;鑒別是根據幾種物質的不同特性,區別它們各是什么物質;推斷是根據已知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運用物質特性進行分析,通過推理,判斷被檢驗的樣品是什么物質,或樣品中含有什么物質,不含什么物質等。
(1)解答時,一般應包括取樣、操作、現象、結論四個部分,要求做到:
①“先_
_,后操作”。如果樣品是固體,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檢驗;
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別加入幾支試管中”進行檢驗,不得在原試劑瓶中進行檢驗;
③要“先__
____,后結論”。
(2)物質的鑒別。
通常首先依據顏色、氣味、溶解性及溶于水形成溶液的顏色的差異等方面加以鑒別。
化學方法解答此類題目時,可采用描述法,也可采用圖表法。鑒別程序一般為:取樣―→實驗―→現象―→結論。21教育網
(3)物質的檢驗最關鍵的是掌握有關陽離子、陰離子的檢驗(見下表):
離子
鑒定方法
現 象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H+
①將少許紫色石蕊試液滴入被測試液中
①溶液變紅
溶液中含有H+
②取少許試液加入少量活潑金屬(Zn粒、Fe等)
②產生氣體(氣泡)
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OH-
①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
①變藍
溶液中含有OH-
②滴入幾滴酚酞試液
②變紅
Cl-
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若產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溶液中含有Cl-,反應方程
.
SO
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
若產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溶液中含有SO,反應方程
_
CO
滴入少許鹽酸,放出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放出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溶液中含有CONa2CO3+2HCl===__
_CO2+Ca(OH)2===CaCO3↓+H2O
Cu2+
滴入NaOH溶液
生成藍色沉淀
CuCl2+2NaOH===

Fe3+
滴入NaOH溶液
生成紅褐色沉淀
FeCl3+3NaOH===_

例題5、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
(?http:?/??/?www.21cnjy.com?)發現銅綠[Cu2(OH)2CO3]受熱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氣外,試管中還有一些黑色粉末狀固體。他們通過實驗探究,分析黑色粉末的組成。
(1)提出問題:黑色固體是什么?
(2)猜想與假設:甲認為可能是炭粉(一種碳的單質);乙認為可能是______;丙認為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
三位同學中有一位的假設因為不合理,被另兩位同學予以否定,請問是哪一位不合理______?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3)查閱資料:氧化銅和炭粉均為黑色固體,其中氧化銅可與稀酸反應而溶解,溶液呈藍色。炭粉不與稀酸反應,也不溶于稀酸。
(4)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另外兩位同學的假設。
向試管中的黑色固體滴加足量的______溶液,待充分反應后,觀察固體的溶解情況和所得溶液的顏色。
(5)現象和結論:
若現象為______,則______同學猜想正確;
若現象為______,則______同學假設成立
(6)已知:無水硫酸銅固體為白色,遇水蒸氣則變為藍色。若用如圖裝置驗證兩種氣體生成物,應將生成的混合氣體先通過______?裝置(填序號).當將氣體通入裝置A進行驗證時,氣流應從______?口通入(填序號)21cnjy.com
變式訓練:A、B、C
、D、E、F分別是由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常見化合物。B是人類利用最廣泛的一種氧化物,生活中可用來滅火;D廣泛用于玻璃、造、紡織、洗滌劑的生產;人體胃酸中含有F,可幫助消化。它們之間的一部分關系如圖所示,(圖中“
___”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http:?/??/?www.21cnjy.com?)21·世紀
教育網
(1)B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F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
(2)D→
E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3)A→C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與自然界碳循環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水分的蒸發
2.(2020?舟山)學
(?http:?/??/?www.21cnjy.com?)習了物質分類與轉化規律后,某同學繪制了部分物質間相互反應的關系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相鄰兩類物質的反應,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0?焦作一模)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的是(  )
A.KMnO4O2SO2
B.CuAgAgCl
C.酒精CO2CO
D.鋼鐵Fe2O3?xH2OFeSO4
4.如圖為海水吸收CO2并進行碳循環的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光合中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此碳循環中將CO2轉化為無機物和有機物
C.吸收的CO2與鈣化中釋放的CO2的量相等
D.鈣化中釋放CO2的反應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5.(2020?順慶區校級模擬)關系圖中“﹣”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的轉化方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
(?http:?/??/?www.21cnjy.com?)
A.反應①放出熱量
B.不能將圖中稀鹽酸換為稀H2SO4
C.反應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D.反應③可得NaOH
6.(2020?金華)“飛花令”是中國
(?http:?/??/?www.21cnjy.com?)詩詞的一種接龍游戲。科學興趣小組模仿“飛花令”游戲規則,進行物質間轉化的接龍比賽,其比賽規則是:從同一物質開始進行轉化,接龍物質不能重復且必須含有指定元素,以轉化路徑長且正確者為比賽勝者。某兩場比賽的過程記錄如下(“→”表示某一種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
(1)指定元素:氫元素
起始物質:HCl
比賽勝者:乙同學
甲同學:HCl→H2O
乙同學:HCl→H2O→□
乙同學在方框中應填物質的化學式是 
 (寫一種即可)。
(2)指定元素:鋇元素
起始物質:BaO
比賽勝者:丁同學
丙同學:BaO→Ba(OH)2→BaSO4
下列能使丁同學獲勝的方案有 
 (填字母)。
A.BaO→BaSO4→Ba(OH)2→BaCO3
B.BaO→BaCl2→Ba(NO3)2→BaSO4
C.BaO→Ba(OH)2→BaCO3→BaCl2→Ba(NO3)2→BaSO4
D.BaO→BaCl2→BaCO3→Ba(NO3)2→Ba(OH)2→BaSO4
7.(2020?廣州)某工廠生產硼砂產生的固體廢料,主要含有MgCO3、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其中MgCO3質量分數為63%.回收鎂的工藝流程如圖
(?http:?/??/?www.21cnjy.com?)
(1)“酸浸”時MgCO3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調pH”前濾液Ⅰ的pH 
 7(填“>”或“<”)。
(3)濾液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質 
 (填化學式)。
(4)已知固體廢料質量為m,理論上可生產Mg(OH)2的質量為 
 。
(5)某BaCO3中混有SiO2雜質,簡述提純該BaCO3的實驗操作: 
 。
8.廢舊電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銅和錫(Sn)等,為實現對其中錫的綠色回收,某工藝流程如圖:
(?http:?/??/?www.21cnjy.com?)
已知:Sn+SnCl4═2SnCl2
(1)SnCl4中若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錫離子可表示為 
 。
(2)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錫的 
 (填“強”或“弱”),固體A中一定含有的金屬元素是 
 。
(3)寫出步驟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相比于直接焚燒廢舊電路板回收金屬,該工藝的主要優點是 
 (回答一點即可)。
9.(2020?臺州模擬)過氧化鈣(C
(?http:?/??/?www.21cnjy.com?)aO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產品中常含有氧化鈣雜質。某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測定過氧化鈣產品純度,裝置如圖。CaO2是一種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稀鹽酸,且發生反應:CaO2+2HCl═CaCl2+H2O2。
實驗步驟:實驗前稱取產品及二氧化錳
(?http:?/??/?www.21cnjy.com?)共12克(MnO2不與稀鹽酸反應),先緩慢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加熱銅網至紅熱,再緩慢滴入過量稀鹽酸,直至A中樣品完全反應。繼續緩慢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待C中銅網冷卻后,停止通入氮氣,將錐形瓶中的剩余物過濾,洗滌,干燥,得到濾渣2.0克。
(?http:?/??/?www.21cnjy.com?)
(1)樣品完全反應后,繼續緩慢通入氮氣的目的是 
 ;
(2)裝置B的作用 
 (填字母);
a.除去氣體中水蒸氣
b.便于觀察和控制氣流速度
(3)實驗測得C裝置中銅網增重1.8克,該產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10.過氧化氫溶液保存時,因緩慢分解導致
(?http:?/??/?www.21cnjy.com?)質量分數變小(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為探究酸堿性對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影響,小明利用圖甲裝置,每次實驗往錐形瓶中加10克30%過氧化氫溶液,再滴加調節劑,使其pH分別從3依次調至13,在60℃反應溫度下進行實驗,獲得數據如圖乙。
(?http:?/??/?www.21cnjy.com?)
(1)氧氣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 
 。
(2)根據本實驗結果,對實驗室常溫保存過氧化氫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議: 
 。
(3)某次實驗中,當10克溶質質量分
(?http:?/??/?www.21cnjy.com?)數為30%的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產生0.32克氧氣時,剩余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滴加的試劑對溶液質量的影響忽略不計,計算結果精確到1%)【來源:21cnj
y.co
m】
1、圖示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ttp:?/??/?www.21cnjy.com?)
?物質①和③屬于有機物,物質④屬于氧化物??
???
?物質③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C.?參加反應的物質①和②的分子個數比為l:2?????21
cnjy
com
D.?該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2、甲、乙、丙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http:?/??/?www.21cnjy.com?)→”表示反應能一步實現,部分反應物和反應條件略去)下列各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符合要求的是(??

A.?Fe(NO3)3、FeCl3、Fe(OH)3??????????????????????????????B.?C,CO2

CO
C.?CaCO3、Ca(OH)2、CaO???????????????????????????????????D.?CuO、Cu(OH)2、CuCl2
3、用如圖裝置測定水中氫、氧元
(?http:?/??/?www.21cnjy.com?)素的質量比,其方法是分別測定通氫氣前后玻璃管的質量差和U型管的質量差,實驗測得m(H)︰m(O)>1︰8。下列對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錯誤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I、II裝置之間缺少干燥裝置?????????????????????????????????B.?CuO沒有全部被還原
C.?II裝置中玻璃管內有水冷凝??????????????????????????????????D.?Ⅲ裝置后缺少干燥裝置
4、酒精燈是實驗室常備儀器。某科學小組同學用下列提供的儀器、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探究酒精(C2H6O)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
(?http:?/??/?www.21cnjy.com?)
(1)為盡可能多地檢驗酒精燃燒后生成的
(?http:?/??/?www.21cnjy.com?)混合氣體成分,上述裝置的連接順序應該是:混合氣體→________→CAB→尾氣處理。(填裝置編號,裝置可重復使用)
(2)科學小組同學將酒精燃燒后生成的混合氣
(?http:?/??/?www.21cnjy.com?)體,按正確設計方案及操作順序進行實驗,發現A、B、D裝置中物質均出現明顯現象,從而確定酒精燃燒產物為________。
5、小紅發現切開的蘋果會很快
(?http:?/??/?www.21cnjy.com?)變色,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究氧氣是否參與了蘋果變色的過程。小紅提出假設:氧氣參與了蘋果變色的過程。老師指導小紅要進行對比實驗,小紅設計并完成了如下2個實驗。
(1)實驗1:探究使蘋果變色的氣體成分。
實驗步驟:
①?準備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為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的1瓶________?氣,B為1瓶空氣,C瓶也為空氣,3個集氣瓶容積均為250mL;
(?http:?/??/?www.21cnjy.com?)
②???
在C瓶中做紅磷燃燒的實驗
(?http:?/??/?www.21cnjy.com?),待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至水不再進入集氣瓶中,測量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50mL,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為
________?;
③???
將大小相同的蘋果塊依次迅速放入集氣瓶A、B和C中,記錄蘋果的變色時間。
A
B
C
放入蘋果起始現象
下午2:00
下午2:00
下午2:00
實驗現象
下午2:03蘋果變色
下午2:09蘋果變色
下午2:19蘋果未變色
結論:________?。
(2)實驗2:探究蘋果變色消耗的氣體體積。
小紅為了探查集氣瓶A、B中消耗氣體的體積,她采取的實驗步驟是________
實驗后小紅記錄了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由此計算出A瓶中消耗氣體的體積,請你在表格中填寫B瓶消耗氣體的體積。
A??
B
進入水的體積200mL?
?????????????????????
42mL
消耗氣體的體積50mL?
________mL
(3)實驗反思:實驗過程中有一些因素會導致測量的結果不夠準確,寫出其中一種因素。
第26講 物質的轉化與循環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盐城市| 宁化县| 辛集市| 漳平市| 焉耆| 石棉县| 新密市| 文安县| 精河县| 辛集市| 雷波县| 郧西县| 凤阳县| 澎湖县| 德格县| 伊通| 肥东县| 高州市| 新源县| 肥东县| 凤庆县| 阜城县| 万年县| 利川市| 海原县| 沙田区| 贵港市| 大新县| 广元市| 柘城县| 新郑市| 吐鲁番市| 屯门区| 云和县| 红原县| 深水埗区| 沂水县| 绥阳县| 拉孜县|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