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物的主要類群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下冊 第七單元 生命的演化 第22章 物種的多樣性 第4節 動物的主要類群(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辨認脊椎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來認識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了解其常見種類的形態、結構、生理特性。 2.認識脊椎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3嘗試歸納出動物類群進化的規律,認識動物系統進化樹。 【教學重點】 1.通過辨認脊椎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來認識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了解其常見種類的形態、結構、生理特性。 2.嘗試歸納出動物類群進化的規律,認識動物系統進化樹。 【教學難點】 1.通過辨認脊椎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來認識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了解其常見種類的形態、結構、生理特性。 2.嘗試歸納出動物類群進化的規律,認識動物系統進化樹。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PPT課件、微課視頻、圖片 【教學內容】 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 地球上無論是草原、沙漠、森林,抑或是江河、湖泊、海洋,甚至是南極和北極,都分布著千姿百態的動物,它們是各種環境的組成部分。 成成的同學這一次,拍照搜集了很多動物的照片,現在想請咱們班的同學幫助他辨認,看看這些動物屬于哪一類群,這節課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助他吧。 觀看搜集的圖片 討論、思考自己該如何幫助區分辨別。 新課展開 (一)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我們發現成成搜集的動物均有一個共同點,身體里有脊椎骨。因此它們被稱為脊椎動物,主要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通過觀察成成提供的圖片,請將金魚、大鯢、鱷魚、朱鹮、大熊貓,根據形態特征、生理特性等特點將不同的動物歸入相應的類群。 老師發現,同學們在分類時,對金魚屬于魚類,朱鹮屬于鳥類、大熊貓屬于哺乳類都毫不猶豫,但是大鯢、青蛙和鱷魚歸類時就有不同答案了,那么我們接下來就了解一下脊椎動物各大類群的主要特征吧。 1.認識并總結魚類的特征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生物進化的總趨勢: 結構從簡單到復雜,生活環境從水生到陸生,那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終身生活在水里的魚類吧。 觀看微視頻《魚類》 (1)思考:你能總結出魚類適于水生生活的結構特點嗎? 總結: 體表覆蓋鱗片、能分泌黏液、用鰭游泳、用鰓呼吸 2.認識并總結兩棲類和爬行類的特征 雖然史前生物為何要從水里往陸地生存,目前還是個未解之謎,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兩棲類是由水生向陸生轉變的過渡類型。 剛才讓同學們意見出現分歧的主要是大鯢、青蛙和鱷魚,看來大家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特征有所疑惑, 先請同學們回憶我們前面學習的 (1)兩棲動物的生殖特點, 體外受精,幼體水中發育,用鰓呼吸,絕大多數成體能夠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 常見的青蛙、蟾蜍、大鯢都屬于兩棲動物, 之前老師在花鳥市場看到一種被店家稱為“六角恐龍”的生物,,因為它的頭部外腮有六瓣,看起來又形似已經滅絕的小恐龍,所以人們就給了它六角恐龍的美稱,你知道它其實是什么動物嗎?原來呀,它的學名叫蠑螈,屬于兩棲類。 請你將它和蜥蜴對比一下,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吧 兩棲動物:體表光滑,有黏液 爬行動物:體表覆蓋鱗片 干燥 現在你能確定,蜥蜴、鱷魚究竟屬于哪一類動物呢? 播發微視頻《爬行動物的特征》 請同學們觀看視頻,明確爬行動物的特征和認識常見的爬行動物吧。 (2)爬行動物的形態特征 體表覆蓋鱗片 可以減少陸地水分的散失 體內受精 陸地產卵 有堅硬卵殼 有豐富卵黃 屬于變溫動物,那么什么是變溫動物呢? 請同學們觀看視頻《一分鐘了解變溫動物》 觀察圖片,嘗試根據生活常識和以前的認知進行歸類。 觀看視頻,嘗試自己總結魚類生活在水中的結構特點。 思考并回答,魚類和人類的重要關系。 【思考歸納】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結構特征 學生現在能確定蜥蜴、鱷魚屬于爬行類。 記住常見的爬行動物的種類。 了解認識變溫動物 3.認識并總結鳥類的特征 由此我們認識到爬行動物沒能一直統治地球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們屬于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溫度的改變而改變,于是動物繼續進化,出現了能適應環境溫度變化的恒溫動物,比如鳥類。 展示不同環境的多種鳥類的圖片,學生觀察并思考總結鳥類有哪些共同特征? 鳥類: 體表被羽、前肢變為翼、 大多數鳥類適應飛行,也有不能飛行的比如鴕鳥的主要運動方式是奔跑、企鵝的主要運動方式是游泳。 恒溫動物,故能適應多種環境。 體內受精 卵生 4.認識并總結哺乳類的特征 恒溫動物除了鳥類以外,還包括最高等的哺乳動物,我們先通過一個視頻認識一下哺乳動物,思考哺乳動物為什么能成為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 播放微視頻《哺乳動物》。 總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胎生 哺乳 體表被毛 體溫恒定 神經系統和感官系統高度發達 這些特征都讓哺乳動物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更強,因此成為了地球上目前最高級的動物類群。 表格總結脊椎動物五大類群的不同點與共同點 觀看圖片,結合生活常識,自主分析鳥類的共同特征。 觀看視頻,認識并總結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明確哺乳動物能成為最高等動物的原因。 (二)認識脊椎動物和人類的關系 總結舉例 各種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魚 類:食用、提供多種工業原料、吞食蚊幼蟲,防止疾病、觀賞 兩棲類:消滅農田害蟲、藥用、食用 脊椎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爬行類:吞食蟲蟻、藥用、食用 鳥 類:維護生態平衡、控制農林鼠害、蟲害 哺乳類:食用、皮毛皮草來源、藥用、傳播 疾病、工業原料、破壞農作物及禽畜 學生回答,共同梳理 (三)認識動物進化系統樹 充分認識了解脊椎動物后,我們發現成成搜集的如此多的動物圖片,也說明了地球上的動物種類繁多,形態結構多種多樣。 展示P61動物進化系統樹, 思考:你能從圖中獲得哪些信息? 介紹動物進化系統樹,動物和其他生物類群一樣也經歷了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從種類少到種類多的過程,出現比較早的是各種無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是最晚出現的。 認識不同的動物類群之間,也存在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 學生觀看圖片 討論并分析地球上的動物種類繁多,也是經過漫長的進化年代逐漸進化而來。 三、小結 1. 思維導圖小結 2.隨堂練習 3.情感升華 生物圈中的動物多姿多彩,豐富多樣,我們的吃、穿住行其實都離不開動物,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像成成同學一樣熱愛觀察,合理利用、珍惜并保護身邊的各種動物。 4.布置導學案。 繪制本節知識結構表格。 完成隨堂練習。 學生認識動物的多樣性,體會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完成導學案。 【板書設計】 第4節 動物的主要類群 脊椎動物 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 鳥類 哺乳類 代表動物 金魚 青蛙 鱷魚 朱鹮 大熊貓 不不同點 生活環境 水中 幼體水中,成體水陸兩棲 陸地 水、陸、空 體表 鱗片 黏液 光滑 黏液 鱗片 干燥 羽毛 毛 呼吸特點 鰓 幼體--鰓 成體--肺 皮膚 肺 體溫 變溫 恒溫 受精方式 體外受精 體內受精 生殖特點 卵生 胎生 相同點 體內都有脊椎骨 (第二課時) 脊椎動物的區別與聯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