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和國的風雨歷程33.理解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Bl9.(2011秀洲一模)下列選項屬于反映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歷史事件,且前后聯系正確的是( )CA.土地改革一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B.遵義會議…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C.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受嚴重踐踏D.大躍進運動…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1.下列詩句描寫抗美援朝戰爭的是( )CA.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C.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D.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2.《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的歌詞中寫到“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去參加( )DA.抗日 B.鎮壓反革命 C.開展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3.一位美國將軍形容朝鮮戰爭是:“ 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對手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之所以稱這場戰爭是錯誤的戰爭,其根本原因在于( )DA.指揮錯誤 B.美軍遠離本土作戰C.對手過于強大 D.它是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11.(2011臺州卷)對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下來對聯反映我國“一五”計劃成就的是( )CA.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 B.改革開放同添異彩,經濟建設共展藍圖C.一橋架長江南北暢通,三路通雪域漢藏同樂 D.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8.(2011杭州卷)1956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較為關鍵的一年,這一年( )BA.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最終勝利 B.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C.中國掀起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D.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4.(2010紹興卷)實現好維護好廣大農民群眾根本利益歷來是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列標志著我黨已實現徹底消滅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農民這一目標的事件是( )A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3.(2011麗水卷)《右圖中位于浙江西北面省份的18個農戶率先實行改革,這一“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指A.社會主義三大改造B.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C.興修水利消除水害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2011岱山卷)有些姓名往往跟時代特征有一定的聯系,下列各組姓名與時代不相符合的是( )DA. 生于1949年,取名建國 B. 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C. 生于1958年,取名躍進 D. 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5.(2008寧波卷)“當年曾分田翻身當家作主人,今歲又分田勤勞致富奔小康”。對聯中的兩次“分田”指的是( )DA.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社 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C.農業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6.(2008聊城卷)下表為白城縣嶺下.勝利.建政三村階級結構變動情況表(單位:戶)表中階級結構變動的直接原因是( )C年份 雇農 貧農 中農 富農 新富農 地主 其他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1953年 3 74 355 0 4 0 7A.《共同綱領》的頒布 B.新中國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勝利7.(2009杭州卷)1949年—1953 年,新中國在鞏固新生政權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C①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②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③大陸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8.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有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簽字,這一協議的簽訂與執行意味著( )BA.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B.獲得了祖國大陸的統一C.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 D.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最重要的意義是( )DA.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B.揭開了中國歷史新篇章C.鼓舞了世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D.實現了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10.為改變下表中我國工業落后狀況,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集中力量發展( )C項目 中國(1950年產量) 印度(1950年產量) 美國(1950年產量)鋼產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638.3千克發電量(人均) 2.76千瓦時 10.9千瓦時 2949千瓦時A.農業 B.輕工業 C.重工業 D.商業11.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的歷史事件是( )D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C.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D.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2.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DA.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的召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C.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3.(2010溫州卷)有人編了一首順口溜:“一棵玉米沖九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嚇得月亮直彎腰。”這首順口溜反映的現象出現于( )CA.土地改革時期 B.“一五計劃”時期 C.大躍進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14.(2010義烏卷)2009年,“吳晗先生誕辰100周年·逝世4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和家鄉義烏相繼舉行。下列與吳晗先生含冤逝世有關的運動是( )DA.抗美援朝 B.大躍進運動 C.人民公社運動 D.文化大革命15.(2006深圳卷)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左傾錯誤的主要表現不包括( )CA.“大躍進”運動 B.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C.土地改革 D.文化大革命16.(2008湖州卷)“麻城建國一社出現天下第一田——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這則舊報紙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學的激烈爭論,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學的觀點較為典型。你認為正確的是( )CA.甲說,該消息反映出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后,農民已經走下共同富裕B.乙說,該消息說明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剛完成,生產迅速發展C.丙說,該消息明顯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產物D.丁說,該報紙應該出版于二十世紀70年代以后,鮮明地反映了改革開放的成就17.在社會主義事業的探索中,我們經歷的挫折與失誤有( )B①抗美援朝 ②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③大躍進運動 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8.自新中國成立后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起,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突出成績。據《新華網》報道,“嫦娥二號”衛星已經發射發射,日后的“嫦娥三號”衛星將要實現落月。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是( )CA.嫦娥一號 B.嫦娥二號 C.東方紅一號 D.神州七號19.(2010杭州卷)2010年2月,由中國教育報和中國教育電視臺聯合主辦的“2009年度中國教育新聞人物”評選結果揭曉,錢學森獲得了“中國教育新聞人物特別獎”。錢學森是( )AA.為我國原子彈研制作出貢獻的科學家 B.被稱為“紡織大王”的愛國資本家C.提出我國蘊藏著豐富石油資源的地質學家 D.曾獲得諾貝爾獎的教育學家20.1986年3月,中國科學院幾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發展高技術的建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及時作出決定,實施《高新技術研究開發計劃綱要》,后稱“八六三計劃”,下列成就哪一個是在“八六三計劃”制定后取得的( )D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導彈和氫彈的研制成功C.東方紅1號衛星發射成功 D.“嫦娥2號”衛星發射成功21.(2008聊城卷)一個外國記者在談到20 世紀5O 年代召開的一次國際會議時說:“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 “會議的航向”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恩來提出了( )BA.獨立自主原則 B.和平共處原則 C.團結反帝方針 D.求同存異方針22.(2010杭州卷)2009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訪華。在他之前,已有6位美國總統訪問過新中國。其中,第一位訪問新中國的是( )DA.羅斯福 B.艾森豪威爾 C.肯尼迪 D.尼克松12.(2011海寧一模)流行語是指在某一時期、某一地域出現并且廣為流行的語匯。小明同學將此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搜集了一些流行語。下列流行語出現在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以后的有: ①解放全中國②人民公社化③改革開放④大躍進⑤抗美援朝⑥三大改造⑦全面小康( ) ( )BA.3個 B. 4個 C. 5個 D. 6個23.20世紀70年代初期,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這主要是因為( )BA.建立了中印.中緬友好關系 B.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C.中國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交 D.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4. 2008年3月5日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作為一代偉人和鞠躬盡瘁的楷模,他影響了我們幾代人。據新浪網調查,認可周總理的網民高達98.7%。下列事件與他無關的是( )C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提出“求同存異”方針C.中美關系破冰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25.(2010湖州卷)(9分)我國農村60年發展見證了共和國風雨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初期特別是“一五”時期,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率達10%左右。1978年后,農民均收入更是大幅提高,年均增長率達到12.7%。材料二:下面兩幅圖反映了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出現的失誤與挫折。⑴材料一中的我國農民收入在兩個時期快速增長分別得益于哪些農業政策?(3分)“一五”期間,我國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分)1978年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⑵材料二中的圖一和圖二各反映了哪兩大歷史事件?(2分)圖一反映了大躍進運動,圖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運動。⑶上述材料說明了我國農村60年的發展既有經驗又有教訓,這對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有哪些啟示?(4分)必須不斷堅持改革,充分調動生產積極性;必須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急于求成。(4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3分)毛主席說:“中國的革命,實質上就是農民革命。”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材料一: “三農”建設的經驗圖四 農民在分配土地圖 圖五 農民在報名參加合作社 圖六 農民領取生產承包合同書材料二: “三農”建設的失誤圖七 肥豬賽大象 圖八 慶祝人民公社成立(1)材料一中的三幅圖分別反映了建國以來我們黨在解決“三農”問題上進行了哪些調整或變革?分別產生了怎么樣的影響 (7分)圖四是進行土地改革(1分)。影響:徹底消滅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1分)。 圖五指是進行農業生產合作社(1分)。影響: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分)。圖六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影響:極大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分)。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或使中國解決了12億人口的溫飽問題](1分)。(2)材料二中的二幅圖分別反映了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了哪些失誤?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4分)圖七是大躍進運動(1分). 圖八是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1分)。后果:大躍進運動.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損害了群眾利益,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分),這兩次運動都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給我國社會經濟造成重大損失(1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給分](3)我們從上述的材料中能得到什么有益的啟示 (2分)啟示:必須立足本國國情,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1分);經濟建設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1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給分]27.“祝福你,偉大的祖國!”當歲月的車輪駛入2009年,中國人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6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解放初期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列入世界大國,從科技上的一無所有,到現在神七上天,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正在一步步走向繁榮與富強。(14分)【強拳出擊,鞏固政權】(1)內憂外患之下,新生的政權岌岌可危。請寫出兩項建國初期鞏固新生政權的措施。(2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平解放西藏.肅清國民黨舊政權留在大陸的殘余武裝和土匪.建立各地各級人民政府,恢復和發展了國民經濟等(寫出其中3點即可)【風雨兼程,歷歷在目】(2)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建設過程中,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也經歷了失誤與挫折。請寫出該時期的成就和失誤各兩例。(4分)成就: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等(1)(只要符合“20世紀五.六十年代”和“成就”兩個條件即可)失誤: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4分)【偉大轉折,中國騰飛】(3)20世紀70年代末,中共____________的召開,中國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1分)標志著中國的發展從此進入歷史新時期,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____________(1分)總設計師是___________。(1分)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與__________相適應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1分)進入新世紀后,中國加大了開放的步伐。比如說:2001年在上海成功舉辦APEC會議,再如________。(舉一例)(1分)。請從政治.經濟.外交三個角度說說特色之路中的具有創新精神的成就。(3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改革開放 鄧小平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 2001年中國加入WTO (5分) 政治:一國兩制的提出 經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3分)28.(2008威海卷)新中國成立后,為建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和人民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請回答下列問題:(1)為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編制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該計劃從 年開始執行,集中主要力量發展 工業。(2分)(2)中共“八大”是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它確定的黨和人民在當時的主要任務是什么?(2分)(3)2008年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多少周年?這次會議有何歷史意義?(4分)(1)1953;重(2分)(2)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2分)(3)30周年(1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3分)29.(2008臨沂卷)(14分)3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含義的重要會議,他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樹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他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 ──《中共黨史的80件大事》(1)在這次會議以前,由于“左”的指導思想,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出現了一些嚴重錯誤。這些錯誤主要有哪些?(3分)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文化大革命”。(1分)。(2)這次會議后,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其“偉大的歷史作用”如何?(2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使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2分)。材料二: 1980年深圳 今日深圳(3)比較材料二中的兩幅圖片,說明深圳發生了怎樣的巨大變化?(2分)發生這種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由落后的小城鎮發展為繁華的現代化城市。(2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在深圳建立了經濟特區,實行對外開放。(2分)。 (4)隨著我國農村和城市的巨大變化,20世紀末,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有了什么新發展?(1分)祖國統一大業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2分)鄧小平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成為黨的指導思想。(1分)澳門回歸主國,(2分)3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古代中國的繁盛圖5“漢并天下”瓦當 圖6唐三彩圖7畢升像 圖8元時期強盛材料二:從1840年起,有著輝煌農耕文明的歷史的中國,開始了一段屈辱.抗爭.探索的艱難歷程,經過百年抗爭,“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材料三:現代中國的成就圖10喬的笑 圖9圖11 圖12經濟快速發展材料四:跨入21世紀,中國迎來了“開門紅”:加入WTO;圓百年中國奧運夢想.兩岸關系出現新的轉機.......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崛起的身影。當前,核擴散危及人類,金融風暴肆虐,甲型H1N1流感襲來.......無論國際風云變幻,愛好和平的中國始終展現出負責任的大國風范。問題一:根據材料一,請分別寫出圖書5圖7反映的史實所處的朝代。(2分)在圖7和圖8所反映的歷史時期,我國領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寫出兩項即可)(2分)問題二:根據材料二,1840年發生的什么歷史事件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1分)面對屈辱,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民在政治方面進行過哪些艱難的探索?(2分)哪一年發生的什么事件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2分)鴉片戰爭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問題三:根據材料三,請分別寫出圖9.圖11反映的歷史事件。 (2分) 我國在統一大業方面還取得了哪一重大成就?(1分)問題四: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信念彌堅,中華文明綿延不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1分)問題一:西漢(或漢朝,寫東漢不得分)(1分).北宋(或宋朝,寫南宋不得分)(1分);指南針(1分).活字印刷術(寫印刷術不得分)(1分);問題二:鴉片戰爭(1分);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運動)(1分).辛亥革命(1分);1949年(1分).新中國誕生(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分)問題三: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沒寫中國第一顆的不得分)(1分);香港回歸(1分);澳門回歸(1分)。問題四:自強不息.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1分)。18. (2011寧波卷)(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1年4月24日,清華大學迎來百年校慶。百年來,清華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弘揚為國求學的傳統,培養出了許多杰出的人才,如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材料二:在清華百年校慶的大會上,胡錦濤主席希望全國青年學生:“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1)在清華建校的同一年,我國發生了哪場資產階級革命?其最大歷史功績是什么?(2分)(2)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三位科學家為新中國科技事業作出哪些重大貢獻?由此談談你對“教育為本”的理解(4分)(3)對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希望,你打算怎么做?(2分,照抄本題材料不給分)(1)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2分,其它酌情給分)(2)“兩彈一星”。(1分)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是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命運等。(3分,每點1分)(3)結合學生實際,寫出具體的實踐言行。(2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3.(2011杭州卷)小張以“中國外交”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他發現2011年是我國某一重大外交事件發生40周年,這一外交事件是指( )B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C.中美簽署《聯合公報》D.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行18.(2011岱山卷)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來,臺灣與大陸的關系經歷了分離……統一……分離的過程,這一過程與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關( ) C①《馬關條約》的簽訂 ②中華民國建立③抗日戰爭勝利 ④渡江戰役勝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