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34.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和意義B1.(2006嘉興卷)我國實行改革開放進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開始于1978年召開的( )C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2.中共十一屆三種全會是共和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 ②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③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 ④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黨中央領導集體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3.改革開放后,安徽鳳陽農民詠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著十塊頭,又娶媳婦又蓋樓,”這應源于我黨哪一政策的實施( )DA.土地改革 B.農業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4.(2011嘉興卷)嘉興有一座南湖革命紀念館,館內三樓展廳里全方位的展示著自行車、收音機、電視機、手機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發展歷程。這直觀地反映出改革開放以來( )A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科技和教育事業的發展C.人民思想觀念的變化 D.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形成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之后,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我國西安舉辦。回答11-13題。16.(2011湖州卷)2011年,中國迎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中國“入世” ( )C①有利于建立有序的市場秩序 ②消除了國際貿易中不公平現象③提高了國民競爭和進取意識 ④有利于中國經濟積極走向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11湖州卷)關于西安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D①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②有秦始皇陵兵馬俑③位于地勢的第二階梯 ④位于黃河中游地區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12.(2011湖州卷)奧運會、世博會、世園會三大國際盛會相繼在我國舉辦,說明我國( )B①在國際舞臺上已經居于主導地位 ②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通人和③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④已經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01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30歲的生日。在過去的30年里,深圳憑借令世人驚嘆的“深圳速度”,利用毗鄰香港的獨特優勢,從一個邊陲小鎮成長為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的先鋒城市。據此回答1—5題。8. 從邊陲小鎮成長為先鋒城市。深圳經濟特區30年的實踐充分表明( )D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②改革開放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根本要求③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9.下列屬于深圳經濟特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共同點的是( )CA.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劃單位 B.實行“一國兩制”政策C.中央人民政府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D.為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設立10.特區的進步同時也是一部科技進步的歷史。這啟示我們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條是( )AA.要發展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 B.要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C.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D.要大力發展經濟特區13.(2011湖州卷)奧運會場館周圍90%的路燈利用太陽能發電技術來供電,世博會將原江南造船廠舊址改造為中國船舶館,世園會把廢棄的高壓鐵塔基座改造為魔石樂園。這些做法說明( )C①在我國現階段,可持續發展正在從觀念走向實踐②我國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已經得到根本性的改變③我國科技總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已經沒有差距④“開源”與“節流”是解決資源問題的重要措施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4.(2004安徽卷)我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重大戰略決策( )A①符合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 ②符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③表明我國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④表明我國還未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門前,有一座標志性的雕像名為拓荒牛,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開放中,被譽為“一夜崛起之城”。請問這座城市是指( )C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廈門9.(2011桐鄉一模)2010年9月6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胡錦濤總書記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繼續奮勇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我國類似建立經濟特區等改革開放舉措( )C①其重要作用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②其根本目的是讓一部分人先起來③其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④其出發點是維護和實現人民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11桐鄉一模)“民間投資增幅超330%,民營企業出口總額增長223%,個體私營企業完成稅收上升172%?!薄笆晃迤陂g”我國民營經濟交出的這一份亮麗答卷表明①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 )D②民營經濟發展有利于縮小居民收入差距③民營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強國家綜合實力④對外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歷了有歷史性意義的三十多年,中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得到世界公認。【成功與喜悅】材料一:2010年中國喜事連連:上海世博會成功舉辦,廣州亞運會成功舉辦,嫦娥二號成功發射……(1)材料一喜事連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回顧新中國的歷程,社會主義建設中有過失誤與挫折,請列舉20世紀50年代曾出現的失誤與挫折。(2分)【發展與富強】材料二:三十年前小崗村在中國大地卷起了波瀾,深圳小漁村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遷,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這一切無不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自強不息的創新實踐。(1)材料二中“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使我國走上了怎樣的發展道路?(2分)(2)30年前的小崗村采取了哪一措施?這一措施給中國農村帶來了什么變化?(3分)【成功與喜悅】(1)開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發展與富強】(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2分)(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它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循迅速發展,使中國很快解決了十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2分)6.(2006深圳卷)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和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會議是( )B①中共一大 ②遵義會議 ③十一屆三中全會 ④中共十三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7. 在外國人眼里,“21世紀中國始于1978年,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始從平均主義向市場經濟走出了嘗試性的一步……它創造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歷史?!?978年,中國做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是( ) BA.發展教育 B.改革開放 C.控制人口 D.創建和諧8.中共歷史上有兩次偉大的歷史轉折:一次是遵義會議,另一次是 ,而且這次會議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中國歷史從此進入 。( )DA.中共八大,社會主義建設時期B.中共十三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新時期C.中共十六大,建設全面小康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9.有關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正確的是( )BA.農民獲得了生產和經營上的自主權 B.農民獲得了土地的所有權C.打破了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大鍋飯 D.適應了目前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水平10.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這一時期( )A①工作重心開始轉移 ②鄧小平成為了領導核心③農村開始進行改革并推廣 ④社會主義制度開始建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改革開放新時期,下列城市中屬于經濟特區的有( )A①深圳 ②汕頭 ③香港 ④澳門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2.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為紀念這一關系中國命運與前途抉擇的大事,首套“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金章”隆重發行(右圖)。我國改革開放始于( )AA.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13.(2008寧波卷)200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在這次大會上胡錦濤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某校九年級同學準備舉辦一個中國共產黨輝煌歷程圖片展,并收集了下列四幅圖片。請你根據所學知識,選擇其中三幅圖片撰寫解說詞。(溫馨提示:請從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產生的影響三方面介紹。)(評分說明:三條解說詞共6分,每條2分)圖1: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圖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中國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或人民當家作主了或建立了人民政權。)圖3: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是中國歷史的偉大的轉折點。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或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圖4:香港回歸,1997年,是中國人民洗雪百年恥辱的盛事,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進程中的重要一步。(是“一國兩制”方針的偉大實踐。)14.(2010湖州卷)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共10分)考察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改革(變法)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鮮明主題……材料一:戰國時期,新興地主為確立統治地位,維護自己的利益,打著“富國強兵”的旗號,先后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泰國的變法。(見右圖《商鞅城門立木想象圖》)⑴商鞅實行城門立木的目的是什么?商鞅后來被處死,但我們仍然說商鞅變法是成功的,為什么?(3分)取信于民,便于工作于法令推行(1分)商鞅雖死,但法令仍存。泰國從此強盛,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2分)材料二: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區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⑵中國大陸的土地改革是什么時候基本完成的?有什么重大的歷史意義。(3分)1952年底(1分)。農民真正獲得土地,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徹底地消滅了。(2分)材料三:200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正是這三十年,使中國經濟得到了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⑶右圖是“1978年12月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戶秘密簽下‘大包干’合同的情景圖”,該合同的簽訂揭開了_______________責任制的序幕?該責任制有什么積極作用?(3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解決了12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寫出其中任何兩點即可得2分)⑷為紀念這一歷史性的事件,某班將舉行“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征文要求體現這三十年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下列史實不能列入征文范疇地是( )(1分)AA.超額完成一五計劃,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中國經濟走向世界C.以多種形式吸收久國資本,擴大對外貿易D.業余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展現出多樣化的風姿16.【三次革命 走向新生】近一個世紀以來,我國先后發生了三次偉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第二次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黑暗統治,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第三次革命是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1)寫出第一次革命的名稱及其領導階級和指導思想。(3分)辛亥革命(1分);領導階級:資產階級(1分);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1分)。(2)揭開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和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大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請你畫一個年代尺,并在年代尺上標注上述事件的名稱及其發生年代。(3分)畫對年代尺得1分;1919年的五四運動(1分);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3)在第二.三次革命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兩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這兩條道路的名稱分別是什么?分別始于哪一個標志性事件?(4分)第一條道路: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1分),第二條道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分)。前者始于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1分),后者始于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分)。17.【關注改革開放】(本題10分)閱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08年,中國將隆重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為此,某班舉行“改革開放30年”主題討論會,同學們暢所欲言。以下是幾位同學討論的記錄,請補充完整。(1)同學1:20世紀70年代末,中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召開,中國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2分)十一屆三中全會(2分)(2)同學2: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適應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2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3)同學3:進入新世紀后,中國加大了開放的步伐。比如說:2001年在上海成功舉辦APEC會議,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舉一例)(2分)2001年中國加入WTO(2分)(4)同學4: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鄧小平老師:請用一句話概括改革開放的作用。(5)同學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生活水平提高.綜合國力增強等言之有理均可,學生若舉例也可得分(2分)18.材料一:“┅┅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br/>材料二:《春天的故事》有這樣幾句歌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請你結合以上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0分)(1)從材料一看,標志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的事件是什么?站起來的中國人民面臨的首要任務是什么?(4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2分)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2分)(具體如解放西藏.土地革命等給1分)(2)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中的“春天”寓意是什么? 這一春天的到來與哪一會議有關?(3分)中國進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2分)(寫出改革開放給1分)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3)材料二中的“老人”指的都是誰?他“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反映了中國的什么政策?(3分)鄧小平(1分),改革開放政策(2分)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2分)材料一:據新華社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于2009年1月27日至2月2日訪問了瑞士.西班牙.英國和歐盟總部所在地比利時。這次訪問可以稱作“信心之旅”。 溫家寶總理此次歐洲之行有3大目標:一是推動國際社會進一步重振信心,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二是促進中國與上述歐洲四國的戰略共識,擴大雙邊務實合作;三是推動中歐關系深入發展。材料二:2009年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胡錦濤強調, 落實好國務院最近批準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著力提高粵港澳的合作水平,務實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一定要堅定信心,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1)材料一中歐盟由何組織發展而來?(1分)它是哪年正式成立的?(1分)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經濟一體化組織,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樣的發展趨勢?(1分)歐洲共同體(1分);1993年(1分);多極化(1分)(2)溫家寶訪歐可以稱作“信心之旅”。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你認為我國成功應對金融危機有那些“信心”?(2分)改革開放,中國的綜合國力增強(1分);中國社會穩定,民族團結(1分)等(3)材料二說明了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我國最高權力機關是什么?(1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分)(4)“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體現了什么發展戰略?(1分)你在生活中能為這個發展戰略做些什么?至少列舉兩條措施(2分)可持續發展(1分);積極參加植樹造林.多乘公交車等符合題意的答案均可。(每個1分,共2分)(5)“提高粵港澳的合作水平,務實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在這個方面,你認為深圳有那些優勢?深圳毗鄰港澳;深圳是經濟特區,有政策優勢;沿海,交通便利;是僑鄉等。(每個1分,只要答出其中兩個即可。)20.(2008重慶卷)近年來,中央連續出臺了指導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仨鴼v史,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農村的政策先后作出過重大調整,在歷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1)列舉20世紀50年代,我國在農村開展的重要運動。(2分)土地改革,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2分。答出其中一點即可得全分,但總分不超過2分)(2)1978年,在我國什么地方率先出現搞“包產到戶”的典型?隨后在全國農村逐步實行了什么制度?(3分)安徽鳳陽小崗村(1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3)你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不斷調整農村政策說明了什么?(2分)農業是基礎,涉及國計民生;中央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農村政策等。(2分。其它符合題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同等給分,但總分不超過2分)21.(10分)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82年的義烏是一個有名的窮困縣。20多年來,在歷屆義烏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義烏始終堅持發展經濟這個中心.堅持“興商建市”發展戰略不動搖。在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作用的前提下,以民營經濟的發展帶動經濟的起飛。今天的義烏已成為實力雄厚的經濟強市,被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稱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材料二:2007年10月28日,我國西南部最大的小商品直銷批發中心在四川省眉山市正式落成。這標志著我國以小商品聞名全球的東部經濟城市義烏與西南部重要城市眉山經濟互動正式對接成功。這不僅將帶動眉山市經濟的飛速發展,也為連通沿海與西部的經濟大發展起到橋梁作用。(1)請結合材料一分析說明義烏為什么能從窮困縣一躍成為實力雄厚的經濟強市?(至少兩條,4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堅持改革開放的國策;(任寫兩點即可,4分)(2)材料二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什么?義烏在與眉山市的合作中應遵循怎樣的原則?(4分)共同富裕(2分);因地制宜,優勢互補(2分)(3)作為嘉興的小主人,請你為嘉興今后的更好更快發展提一條建議(材料中有的除外,2分)言之有理即可給分(2分)22.(2008資陽卷)(14分)今年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30年,結合所學知識探究相關問題。(1)對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農村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4分)解放生產力(或調整生產關系,使之更適應生產力的發展)(2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2)城市改革從1985年開始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請你說出其中一個方面的改革內容。(2分)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任說出一方面即可2分)。(3)舉出一個經濟特區,說一說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4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五個特區中正確舉出一個即可2分);作用:吸引僑資.外資,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現代化建設(2分)。(4)改革開放以來,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假如請你組織一次現代化建設成就展(以展板形式反映成就),為此:(4分)A.請你確定成就展的主題內容:B.你收集材料的途徑有:C.你收集的材料的表現形式有:D.此外,你認為還要解決哪些問題?A如科技成就展.經濟成就展等(說出一個方面即可1分);B如調查訪問.上網查詢.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利用教材等(任答一途徑即可1分);C文字資料.圖片.實物.統計表(圖)等(任答一種即可1分);D如設計展覽方案.人員分工.調查對象的選擇.展板設計制作.展覽的時間地點選擇.展覽信息的發布等(任提出一個問題即可1分)。23.(2008烏魯木齊卷)材料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同盟會革命綱領》。材料二:南昌起義之后,8月7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在漢口召開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并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材料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15.經濟發展。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閱讀上述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同盟會革命綱領》是在何時召開的什么大會上通過的?材料一中的“平均地權”被孫中山闡發為“三民主義”中的哪一主義?(3分)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2分)民生主義(1分)(2)材料二中“秋收起義”的領導人是誰?起義的最后結果如何?(3分)毛澤東;(1分)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2分)(3)根據材料三,請舉出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農村改革中最早獲得成功的是什么地方?農村改革中實行的是什么政策?(4分)安徽鳳陽小崗村;(2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4)綜合上述材料,根據所學知識,請說說同盟會的革命綱領.中國共產黨的漢口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改革,為什么都涉及到了土地.農民和農村問題?(3分)提示: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發生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和改革,只有真正解決了土地.農民和農村問題,才能獲得成功。中國革命的發展和中國共產黨的實踐史實,充分證明了這一點。(3分)24.【和諧社會】(9分)材料一:2008年中國喜事多多:杭州灣跨海大橋正式通車,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并順利完成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材料二:近年來,留給中國人印象最深的一個詞語是 “改善民生”。圍繞就業.教育.看病.住房等民生難題,各地.各部門出臺了大量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質量。(1)中國喜事多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堅持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皞ゴ蟮木瘛逼浜诵氖鞘裁??偉大的精神對成就偉大事業有什么作用?(3分)愛國主義;偉大的精神對成就偉大事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不竭力量之源。(3)改善民生問題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從國情角度分析存在這些民生問題的原因是什么?(4分)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較低。(4分)35.了解“一國兩制”的涵義及其實踐A1.“一國兩制”的創造性構想成為我國的重大國策,成功實踐這一偉大構想的地區是( )BA.臺灣.深圳 B.香港.澳門 C.澳門.深圳 D.香港.臺灣2.按照“一國兩制”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是時間分別是( )A.1984年.1987年 B.1997年.1998年 C.1996年.1997年 D.1997年.1999年3(2004麗水卷)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是( )A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C.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 D.恢復兩岸對話和談判4.(2008烏魯木齊卷)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峽兩岸關系進一步發展的今天,實現臺灣與祖國大陸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仍然是( )A.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B.海峽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C.海峽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 D.海協會和?;鶗I導人進行互訪5.贈臺大熊貓征名的最終結果揭曉,“團團”.“圓圓”被海峽兩岸人民認同表明了( )DA.大熊貓深受人們的喜歡 B.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C.臺灣問題已經解決 D.大熊貓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前提6.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決定任命曾蔭權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當前,香港經濟穩步上升,人心安定。香港的繁榮穩定說明( ) BA.沒有統一,就沒有穩定 B.“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C.香港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D.我國已經完成了和平統一7.(2010紹興卷)澳門回歸十多年來,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長,人均GDP已達3.9萬美元,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微型經濟體。這一事實表明,“一國兩制”的實行( )CA.融洽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B.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C. 促進了特區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D.保持了特區生活方式的長期不變2005年10月25日,海峽兩岸紛紛舉行各種活動,隆重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據此回答第8-10題。8.割讓臺灣給日本的重要歷史事件是( )DA.鴉片戰爭后簽訂《南京條約》 B.甲午戰爭后簽訂《辛丑條約》C.八國聯軍侵華后簽訂《辛丑條約》 D.甲午戰爭后簽訂《馬關條約》9.隨著抗戰的勝利,臺灣終于在半個世紀后回到祖國懷抱??箲鹉苋〉脛倮_灣能夠光復的根本原因在于( )AA.國共合作,實行了全民族抗戰 B.共產黨敵后戰場的英勇抗戰C.美國和蘇聯人民的支持與援助 D.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英勇抗戰10.重溫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海峽兩岸共同紀念臺灣光復,就是要告訴人們( )D①臺灣自古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增強國力,報仇血恥③團結就是力量,凝聚誕生興旺 ④兩岸人民血脈相通,生死相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2009寧波卷)2008 年12 月15 日,中國人陸與臺灣之間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二項協議正式實施。協議的實施( )D① 符合兩岸人民根本利益 ② 完成了祖國統一人業③ 開創了兩岸交往新時代 ④ 有利于兩岸經貿發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2.(2009湖州卷)2008 年12 月15日,海峽兩岸啟動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和直接通郵?!按笕ā钡幕緦崿F( )D①有利于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②能夠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③有利于實現兩岸的繁榮穩定 ④能夠消除兩岸目前存在的分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05年1月29日,國航CA1087班機的起飛,為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拉開序幕。這是56年來大陸航班首次以正常途徑降落在臺灣。這一事實說明( )CA.祖國實現了完全統一 B.兩岸人民實現了直接三通 C.兩岸人民正在積極加強交流,力促祖國早日實現統一 D.“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14.(2007金華卷)中國收回香港是鄧小平的“天才創造”。這一“天才創造”是指( )B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C.對外開放基本國策 D.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5.(2010金華卷)大陸熊貓“團團”“圓圓”已在臺灣適應了臺灣生活,成為臺灣民眾的“開心果”。實現兩岸人民真正“團圓”的政治基礎是( )CA.建立愛國統一戰線 B.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C.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D.全面實現“通郵.通航.通商”16.(2010金華卷)澳門回歸十年來,生產總值由472.87億澳門元增加到1718.67億澳門元;到2009年底,政府財政儲備是1999年的40多倍。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 )D①“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指引 ②澳門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制度③中央人民政府對澳門的支持 ④澳門特區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國家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回答17—18題。17.(2008臺州市卷)中國古代史上實現從長期分裂走向統一的朝代有 。( ) B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08臺州市卷)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發展海峽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是 。( )A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遵循“一國兩制”方針C.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 D.加強交往,推動直接“三通”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實現“大三通”。今年3月,全國首發臺灣專列從義烏啟程,開赴臺旅游火車專列之先河。完成19—20題19.(2009義烏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 )A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D.堅持“一國兩制”方針20.(2009義烏卷)讀臺灣地圖,判斷( )DA.高雄位于基隆西南,處于熱帶 B.臺東位于臺中東南,處于中緯度C.基隆位于臺中西北,處于熱帶 D.臺北位于高雄東北,處于低緯度21.200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紀念日。10年來,澳門保持著繁榮.穩定和發展,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表明( )C①祖國統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②社會主義制度在澳門發揮了巨大優越性③一國兩制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④祖國統一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2.(2009杭州卷)臺灣是我國神圣領土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來,臺灣與大陸之間的經貿交流和人員往來越來越頻繁.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共8 分)材料一:臺灣島等高線和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圖。(l)從臺灣東部海域開始,按逆時針方向臺灣島瀕臨的海域分別是太平洋臺灣海峽 。(2 分)東海.南海(2)報據材料一說明臺灣島城市分布與地形的關系。( 2 分)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材料二:……不久爆發了朝鮮戰爭,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空軍第十三航空隊進駐臺灣.致使臺灣問題沒能及時解決。…… 后來發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對臺工作受到嚴重干擾。材料三:2005 年3 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大陸“海協會”與臺灣“?;鶗薄瓕崿F了歷史性第一次‘汪辜會談”。因李登輝和陳水扁“臺獨”立場干擾破壞,“海協會”和”?;鶗敝袛嗦撓刀嗄?。…… 兩岸政黨高層領導的頻繁接觸,充分證明海峽(3)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分析障礙臺灣問題解決的因素。(2 分)阻礙因素:美國的介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人臺灣海峽〕.文化大革命的干擾;臺獨勢力。(4)三十年來為解決臺灣問題,海峽兩岸作了哪些努力?( 2 分)(1),作出的努力:《告臺灣同胞書》; “一國兩制”的提出.“汪辜會談”;《反分裂國家法》;兩岸政黨高層領導的煩繁接觸;兩岸三通。(5)近年兩岸關系緩和,交流和合作加強,這對兩岸有什么積極意義?(3分)有利于加深兩岸的了解,增進感情;有利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兩岸經濟發展;有利于祖國和平統一。23.(2004安徽卷)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初一書本材料二: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shānG,形容流淚)。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春愁》(丘逢甲作于1896年)材料三:2003年112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訪問美國時會見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等各界代表,談到兩岸關系時說:“淺淺的海峽,國之大殤(shānG,哀傷的意思),鄉之深愁!”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從自然條件、資源及戰略位置等方面分析臺灣被譽為“祖國寶島”的原因。(3分)臺灣為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盛產稻米.熱帶及亞熱帶水果,森林.金屬礦產.海鹽等資源豐富;扼守我國出入太平洋的要沖,戰略位置重要(3分)(2)材料二中“去年今日割臺灣”指什么 (2分)1895年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占了臺灣(2分)(3)材料三中所說的“國之大殤,鄉之深愁”是指什么 (2分)臺灣與大陸的統一問題(2分,如答出“臺灣與祖國分離”等意思相近的內容亦可)。(4)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我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堅持的原則分別是什么? (4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2分); 一個中國(2分)24.【關心時政 認清國情】2008年,海峽兩岸之間開展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動,小王收集了一些與臺灣有關的材料。【國共再握手】 2008年11月21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利馬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 胡錦濤表示,今天與連戰榮譽主席再度相見,有著特殊意義。3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們進行的會談,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的主要領導人時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會談。 根據材料推斷,“60年”前進行的會談”應是1945年國共兩黨進行的什么談判 當時進行談判的雙方領導人是誰 這次談判最終達成了什么協定?(3分)重慶談判;毛澤東和蔣介石;《雙十協定》;(5分)【大陸臺灣一家親】班會課上,小王班收看了有關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的新聞報道,胡錦濤主席說“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請你為他提供兩個史實說明“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2分)明末清初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 1937—1945年,全面侵華戰爭,日本戰敗,臺灣回歸祖國【北侖港——基隆港】 小王獲悉,隨著兩岸“三通”基本實現,寧波港成為兩岸海上直航的大陸開放港口之一,來自臺灣的水果船有望直接??勘眮龈邸ぃ焙胶?,根據測算貨物從北侖港出發到臺灣基隆港的平均運輸時間,從約25小時減至10小時左右。請你結合材料幫小明分析“直航”的意義。(3分)有利于增進兩岸的交流;有利于節約資源,促進兩岸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國外勢力】2008年10月4日,美國政府宣布:向臺出售價值60億美元的軍火,中國向美方表達了不滿和抗議。材料說明了什么?(4分)“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誰也抵擋不了的?!闭埬阏f說理由。(2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威脅世界和平;國外的一些反華勢力與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阻礙著臺灣問題的解決。(2分)祖國的強大是統一的基礎;兩岸人們的努力是祖國統一的力量之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是統一的根本保證;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是歷史的必然。(2分)25.材料一:紀念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10周年座談會12月4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吳邦國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認真總結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的成功經驗,增強貫徹實施“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維護促進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不斷推向前進。材料二: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0月26日上午,由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文化教育部和澳門記者聯會主辦的“十年回眸”全國巡回圖片展在四川美術館隆重開幕。自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這次名為“十年回眸”的慶祝澳門回歸展示澳門十年以來發生的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材料三: 圖片一 圖片二(1)材料一體現了我國怎樣的治國方略?“一國兩制”是誰提出的?列舉與此人有關的兩個歷史事件。依法治國 鄧小平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成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實行建立經濟特區的決定 改革開放(2)澳門回歸有什么歷史意義?澳門的回歸是中國人民洗雪百年國恥的盛世,也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進程中的重要一步。(3)材料三中哪一幅圖是是澳門旗幟圖片?歷史上澳門曾被哪個國家占領?圖片二 葡萄牙26.材料一: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7日上午在東京召開國際記者會,當被問到有報道指陳水扁批評她“不談‘臺獨’.怕東怕西”一事時,她反擊道:“我信念堅定,沒什么好害怕的?!?br/>據臺灣“中央社”17日消息,蔡英文17日上午在東京一家飯店舉行國際記者會,被記者問到有日本媒體報道陳水扁日前向到臺北看守所探視的“臺灣國家聯盟”總召集人姚嘉文抱怨,她就任民進黨主席之后不談“臺獨”運動,對街頭運動也怕東怕西一事。對此,蔡英文回應說,自己熱衷的是對于“臺灣主權”的確保與臺灣人共同的“主權意識”的凝聚。材料二: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就蔡英文擬赴日活動事答記者問。有記者問:據報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于本月13日至16日訪問日本,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此,姜瑜回答說:“中方一貫堅決反對蔡英文這樣的“臺獨”分子到中國的建交國活動?!?br/>(1)請說出近代臺灣與祖國兩次分離的原因是什么?(4分)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簽定《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1949年,國民黨戰敗,退守臺灣(2)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回答,我國在解決臺灣問題時碰到哪些障礙(現實原因)?(2分)臺獨勢力和國際反華勢力的阻撓。(3)根據材料三回答,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話說明了什么?(2分)國家領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臺灣獨立”,任何分裂祖國的言行都將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譴責。(4)為了祖國統一我國政府、臺灣當局、兩岸人民、學生能做些什么?(8分)政府:推動雙方的交流;爭取臺灣人民的支持;提高綜合國力;發展經濟;加強國防建設;加強人民軍隊建設;爭取國際支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楊民族精神等;臺灣當局:必須徹底放棄“臺獨”; 兩岸人民:要互信互諒,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學生: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堅決擁護祖國統一,反對任何分裂祖國的言行;宣傳一國兩制政策,敢于同一切不利于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努力學習,掌握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本領。22.(2011湖州卷)(8分)《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傾力之作, 360余年前遭遇火災斷為兩截,現分別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溫家寶總理曾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說:“希望兩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2011年5月18日,這幅山水巨作啟動 “團圓”夢想,長期分離后將迎來首次合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有人說“雖然此畫分離在海峽兩岸,但都是在中國”,這一觀點蘊涵了什么道理? 請用史實加以說明。(4分)(2)“畫是如此,人何以堪”表達了兩岸人民怎樣的共同心愿?為實現這一心愿,應該堅持怎樣的基本方針?(4分)(1)道理: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分)(大陸與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等相似答案能否得分)史實: ① 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② 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br/>③ 1895年,甲午戰爭后,日本通過《馬關條約》侵占臺灣;④ 1945年,抗戰勝利后,臺灣回歸祖國;⑤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建立政權,人為與大陸分裂;⑥ 三國時,吳國船隊到達夷洲,加強內地和臺灣地區的聯系。( 列舉其中三個史實即可。3分)網評說明:道理:采意給分。史實:具體時間不做要求,但史實必須正確。(題目中沒有說明舉三個例子,所以有的同學只舉一個;還有舉了“澎湖巡檢司”)(2)共同心愿:希望祖國和平統一。( 2分)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2分)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