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浙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4章復習學案 第十二講 體內物質的運輸、能量的獲得、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浙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4章復習學案 第十二講 體內物質的運輸、能量的獲得、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含解析)

資源簡介

浙江版 九年級上冊科學學案
第十二講 體內物質的運輸、能量的獲得、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4-3 體內物質的運輸
血液
名稱
成分
特點
功能
血漿
主要是水分,還含有少量蛋白質、葡萄糖等物質
透明淡黃色的液體,除去纖維蛋白原,剩余的黃色透明的液體部分叫血清
血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具有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等作用
血細胞
紅細胞
數量最多的血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成熟后無細胞核,含血紅蛋白
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細胞
形狀多樣,比紅細胞大且數量少,有細胞核
吞噬病菌;與機體的抗傳染功能有關
血小板
個體最小,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
加速血液凝固和防止傷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細菌入侵
心臟和血管
心臟的結構
名稱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相連血管
肺靜脈
主動脈
腔靜脈
肺動脈
腔壁
較薄
最厚
較薄
較厚
瓣膜
與左心室之間有房室瓣
與左心房之間有房室瓣,與主動脈之間有動脈瓣
與右心室之間有房室瓣
與右心房之間有房室瓣,與肺動脈之間有動脈瓣
所含血液
動脈血
動脈血
靜脈血
靜脈血
心臟中的瓣膜
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叫動脈瓣。它們的功能都是控制血液向一個方向流動,防止倒流。房室瓣控制血液從心房流向心室,動脈瓣控制血液流向動脈,血液總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動脈。
心臟的功能
4440555-245745甲



心臟主要由心肌構成,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它晝夜不停的收縮和舒張,推動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沿著固定的方向不間斷地流動。
當左、右心房收縮,左右心室舒張時,會將心房的血液壓入心室,如圖甲;當左右心室收縮,左右心房舒張時,分別將血液壓入主動脈和肺動脈,如圖乙。
血管
類別
動脈
靜脈
毛細血管
概念
從心臟運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從全身各器官運送血液回到心臟的血管
連接小動脈和小靜脈的血管
結構
管壁特點
較厚、彈性大
較薄、彈性小
極薄,僅有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
管腔大小
較小

極小,僅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管內血流速度
最快
較慢
極慢
功能
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部分
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
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交換
血流方向
大動脈→小動脈→毛細血管→小靜脈→大靜脈
血液循環
48768033020
血液循環的途徑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環過程中要流經心臟兩次,血液循環可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
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由含氧量高、顏色鮮紅的動脈血變成了含氧量較低、顏色暗紅的靜脈血。
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由含氧量較低、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含氧量高、顏色鮮紅的動脈血。
心率、脈搏與血壓
心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稱為心率。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約為每分鐘75次。
脈搏:心臟每次收縮都會產生很大的壓力,這個壓力沿著動脈向前推動血液,隨著心臟節律性收縮和舒張,動脈管壁出現相應的擴張和回縮,形成脈搏。
血壓:血液在血管內向前流動時對血管臂產生的壓強叫血壓,可用血壓計測定,單位用千帕或毫米汞柱表示。
a:收縮壓:當心臟收縮時,動脈血壓達到的最高值稱為收縮壓。健康成年人收縮壓的變動范圍為12-18.7千帕。
b:舒張壓:心臟舒張時,動脈血壓下降到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健康成年人舒張壓的變動范圍為8-12千帕。
血型與輸血
ABO血型系統
凝集原和凝集素:人類的紅細胞膜上存在著叫做凝集原的蛋白質類物質,而血清中含有與之相應的特異性蛋白質類物質,稱為凝集素。當含有某種凝集原的紅細胞和抗該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會發生凝集反應,從而引起紅細胞大量凝集,如A凝集原與抗A凝集素、B凝集原與抗B凝集素。
血型:血型是由凝集原的種類決定的,常見的有ABO血型系統,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種,如下表
血型
紅細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和B

O型

抗A和抗B
輸血
輸血時,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但在沒有同型血而又情況緊急需異型輸血時,必須先進行交叉配血試驗。
無償獻血
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
4-4能量的獲得
能量獲得的途徑
有氧呼吸
概念: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的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的能量,這種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
過程表達式:以葡萄糖為例,有氧呼吸可表示為: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大多數生物以有氧呼吸作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
無氧呼吸
概念: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將糖類等有機物分解成尚未徹底氧化的產物,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
動物(包括人)組織細胞的無氧呼吸: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高等植物在缺氧(如水淹)的情況下,也能進行無氧呼吸,將糖類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少量的能量。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發酵
概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被稱為發酵。發酵是微生物獲取能量、進行生命活動的方式之一。
類型:發酵包括乳酸發酵(乳酸菌在缺氧條件下,把糖類分解成乳酸)和酒精發酵(酵母菌在缺氧的條件下,把糖類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多樣的呼吸器官
無脊椎動物
原生生物:如草履蟲,用表膜(細胞膜)呼吸;環節動物(如蚯蚓),用濕潤的體壁呼吸;節肢動物(如蝗蟲),用氣管呼吸。
脊椎動物
魚類:用鰓呼吸。兩棲類:如青蛙,幼體(即蝌蚪)用鰓呼吸;成蛙用肺呼吸,兼用濕潤的皮膚輔助呼吸。爬行類:如蜥蜴,用肺呼吸。鳥類:用肺呼吸,借助氣囊進行雙重呼吸。哺乳類:如牛,用肺呼吸。
4-5 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營養物質的利用
糖類代謝
3973830106680228790597155食物的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供能
31546801670052497455147955肝糖元的分解 血糖 合成糖元
脂肪、蛋白質的轉化 轉化為脂肪
脂肪的代謝
43072051384302011680109855食物的消化吸收 合成脂肪,貯存能量
35928301606552297430160655血糖轉化 甘油和脂肪酸 氧化分解供能
體內脂肪分解 轉化為血糖
蛋白質代謝
4173855122555213550593980食物的消化吸收 合成人體所特有的蛋白質
34499551733552383155154305體內蛋白質的分解 氨基酸 氧化分解功能
合成糖類和脂肪
體內的能量代謝
糖類、脂肪、蛋白質在人體組織細胞內不斷的進行著合成與分解,新舊物質不斷更替,同時伴隨著能量的貯存和釋放。因為能量貯存于有機物內,所以人體內物質的增減與能量的變化密切相關,可用下式表示。
獲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貯存的能量
能量的獲得>能量的消耗→有機物積累(人會發胖)
能量的獲得<能量的消耗→有機物減少(人會消瘦)
泌尿系統
right217805人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
排泄:人體內代謝廢物通過一定途徑排出體外的過程。
大部分廢物通過泌尿系統以尿的形成排出,其他廢物通過皮膚、呼吸系統排出體外。
泌尿系統的組成
5545455414020乙

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組成(如圖)。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場所;輸尿管、膀胱、尿道是排泄的通道。
321183081280甲

腎臟的結構
腎臟(圖甲)是人體最主要的排泄器官,位于人腰后部脊椎兩側,左右各一個,形似蠶豆。每個腎臟由腎實質和腎盂組成,從縱切面可看出,腎實質由外到內分為皮質和髓質;中央是一個空腔,叫腎盂,腎盂和輸尿管相連
腎單位(圖乙):是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每個腎臟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每個腎單位由腎小體(包括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
尿液的形成與排出
在腎單位中,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過濾出來的水分和廢物形成尿液。
原尿的形成——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當血液由入球小動脈進入腎小球時,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不能透過毛細血管壁,而其他小分子物質(如水、無機鹽、尿素、尿酸等)則能透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腎小囊,形成原尿。
尿液的形成——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腎小囊中的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又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血液中,其余的成分如水、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最終形成尿液。
尿液的排出
尿液先進入腎盂,再經輸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內蓄積到一定的;量以后,人感覺到尿液,最后經尿道排出體外??杀硎緸椋耗I臟(尿液)→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
水鹽平衡
水的平衡
人體通過飲水、進食、細胞的呼吸作用等獲得水分,通過呼吸、流汗、排尿、排糞等排出水分,從而調節機體水的平衡。其中,腎臟是人體調節水平衡的主要器官,當體內水分過多時,腎臟會產生很多尿,將多余的水分排出;當體內水分不足時,腎臟就只產生少量的尿,減少水分的排出。
鹽的平衡
調節鹽平衡的主要器官是腎臟。當體內鹽濃度較低時,腎臟產生含鹽量較低的尿;當體內鹽濃度較高時,腎臟產生含鹽量較高的尿,把多余的鹽分排出體外。除了腎臟對水鹽平衡起到的重要作用外,皮膚、呼吸系統也承擔了調節水鹽平衡的部分功能。
代謝的多樣性
代謝
代謝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表現出來的生長、發育、生殖、遺傳和變異等特征都是以代謝為基礎的。代謝一旦停止,生命也將終結。生物的代謝活動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兩個方面。
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指生物體不斷的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合成新的自身組成物質,并貯存能量的過程。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將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
異化作用
指生物體不斷地氧化分解自身組成物質,釋放能量,并不斷排出代謝廢物的過程。異化作用可分為需氧型和厭氧型。
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
同化作用>異化作用:體重增加,身高增加,生物表現出生長的現象。
同化作用<異化作用:一般只有在病理條件下才能發生,如高燒不退,此時體重減輕,身體變瘦。
練習題
1.如圖所示,是在流經某些結構的過程中人體血液中某種物質含量變化情況的示意圖??v坐標代表該種物質的含量,橫坐標代表血流的方向,Ⅰ、Ⅱ、Ⅲ表示血液流經的器官或結構。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若該物質為氧氣,則Ⅰ表示的是肺??????????????????????B.?若該物質為二氧化碳,則Ⅱ中流動的是靜脈血
C.?若該物質為營養物質,則Ⅲ是小腸??????????????????????D.?若該物質為含氮廢物,則表示腎臟的是Ⅲ
2.血液在人體中主要起運輸作用,當血液流經某器官或結構時血液的成分往往要發生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5745480651510A.?血液流經腎臟后,由含廢物多的動脈血變為含廢物少的靜脈血
B.?血液流經肺后,氧氣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減少
C.?血液流經小腸后,葡萄糖、蛋白質、無機鹽和水等都會明顯增多
D.?血液流經大腦后,氧氣和營養物質都會相應減少
3.如圖是人體泌尿系統組成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①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B.?②對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C.?生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③????????????????????????????????????D.?④是膀胱,能暫時貯存尿液
4.血尿素氮(BUN)是血液中尿素含量的一項生理指標,血檢常規值為8~26毫克/分升。某人被確診為急性腎功能衰竭,能作為醫生診斷依據的BUN數值應該是( ???)
A.?4毫克/分升?????????????????????B.?15毫克/分升?????????????????????C.?26毫克/分升?????????????????????D.?35毫克分升
5.根據示意圖中血流方向判斷,從上肢靜脈給咽炎病人輸液,藥物隨血液到達咽部所經歷的循環路線。正確的是( ???)

5619115330200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
6..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細胞①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炎癥?????B.?細胞②能加速血液凝固
C.?細胞③因富含血紅蛋白而呈紅色??????????????????????????????D.?成熟的細胞①和③都沒有細胞核
7.交通事故中某重傷患者搶救時急需大量O型血,下表為四名志愿者的血型鑒定結果,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志愿者




A型標準血清




B型標準血清




A.?①?????????????????????????????????????????B.?②?????????????????????????????????????????C.?③?????????????????????????????????????????D.?④
8.下列是科學課本中的四個生物實驗圖,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是將血滴推成血涂片過程,則血滴在血涂片的左側
B.?乙圖選擇金魚尾鰭末端做材料能更易觀察到毛細血管內的血液流動現象
C.?丙圖實驗選用大米、花生仁、牛肉干作為實驗材料是因為它們所含熱量高,更易觀察
D.?丁實驗說明新鮮血液可分層為血漿和紅細胞兩部分
9.如圖甲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過程的示意圖,其中A、B、C表示物質,①②表示相關生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淀粉經過①過程最終被分解為C,C是________。圖中②表示被消化后的營養成分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稱為________。
(2)消化產物C進入血液后,隨著血液循環最先到達心臟四個腔中的________。
(3)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A和B的交換過程是通過氣體________實現的。某人檢測到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低于正常值,則此人可能患________癥。
(4)圖乙曲線代表血液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的趨勢。結合圖甲分析下列生理過程,血液中該物質含量變化能用圖乙曲線表示的有 ?????。(可多選)
A.血液流經肺部時B含量的變化 B.血液流經小腸時C含量的變化
C.血液流經腎臟時尿素含量的變化D.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時B含量的變化
10.小科爺爺最近身體不適,在醫生建議下做了肺部及尿常規等檢查,經診斷患了糖尿病。
請用圖中序號或字母完成下列問題:
(1)圖1是檢查肺部時,爺爺在用力吸氣和用力呼氣后,分別被拍攝的兩張胸部X光片,其中白色虛線所圍的區域為肺的位置。吸氣后閉氣不動時所拍攝的X光片是________。
(2)爺爺的尿檢結果顯示含有葡萄糖,是因為圖4中________不能將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3)爺爺在進餐一段時間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會上升。葡萄糖主要是通過圖2中________吸收進入血液。
(4)通過皮下注射到爺爺身體的胰島素經血液循環首先進入圖3中的________。
11.小樂用下列裝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回答問題:

(1)酵母菌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下列有關酵母菌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選填序號)。
①單細胞生物;②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③營養方式為寄生;? ④只能孢子生殖
(2)小樂選用A、B、C裝置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則裝置連接的順序是:空氣→ ________(用字母和箭頭表示);若裝置連接正確,并在適宜環境中培養8~10h,能證明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CO2的現象是________。
(3)小樂選用A、D裝置探究酵母菌的無氧呼吸是否產生CO2 , 當D裝置剛裝配好后,立即連接A裝置,判斷此做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答】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進而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為含氧多的動脈血。若該物質是氧氣,血液流經器官Ⅰ時,氧氣含量增加,Ⅰ表示的器官是肺,A正確。若該物質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Ⅲ處減少,因此Ⅲ表示的器官是肺;根據血液循環途徑可知,Ⅱ是肺動脈,肺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B正確。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經小腸后,營養物質含量增加,因此若該物質為營養物質,則Ⅰ表示的是小腸,C錯誤。腎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經過腎小球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出腎臟的血液中含氮廢物明顯減少,因此,若該物質為含氮廢物,則Ⅲ表示腎臟,D正確。故答案為:C
2.【解答】A、血液流入腎臟時,血液中的氧氣供腎臟組織細胞利用,因此流出腎臟的血液中氧氣會減少;同時腎臟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隨血液,所以會從帶走,因此流出腎臟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另外,血液中的尿素等廢物在腎臟中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從腎臟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廢物會減少,所以 血液流經腎臟后,由含廢物多的動脈血變為含廢物少的靜脈血,故說法正確。
B、 血液流經肺時,肺泡內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血液中;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肺泡內,此時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加,顏色由暗紅色變為鮮紅色,故說法正確。
C、小腸吸收的主要是小分子的營養物質,所以 血液流經小腸后,葡萄糖、無機鹽和水等都會明顯增多,而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它只有被消化分解為氨基酸后才會被小腸吸收,故說法錯誤。
D、 血液流經腦組織處毛細血管時,由于組織細胞里氧氣的含量比動脈血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氧氣就擴散到組織細胞里,血液中氧氣含量減少;同時腦細胞也血液進行物質交換,血液中的營養物質進入細胞供呼吸作用所用,代謝廢物進入血液,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
3.【解答】A:由圖可知①是腎臟。故A正確;
B:腎小管對原尿有重吸收作用,②是輸尿管。故B錯誤;
C:生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①腎臟,③膀胱是儲存尿液的地方。故C錯誤;
D:④是尿道,將尿液排出體外。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4.【解答】流經腎臟的血液,在經過腎小球時,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廢物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從腎靜脈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會減少。若某人被確診為急性腎功能衰竭,則不能形成尿液,血液中的尿素和尿酸等廢物不能排出體外,因此其含量會增加。所以血液中血尿素氮(BUN) 的值會高于正常值8~26毫克/分升。
故答案為:D
5.解答】血液循環的路徑為:1、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2.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根據血液循環的路徑可知,從上肢靜脈給咽炎病人輸液,藥物隨血液到達咽部所經歷的循環路線為: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咽部毛細血管網。即為:②靜脈→④心臟→①動脈→③毛細血管。
故答案為:B?
6.【解答】A:②白細胞個體最大,有細胞核,可以吞噬病菌。②白細胞數量高于正常值,身體可能發生嚴重。錯誤;
B:③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補破損的血管。 錯誤;
C:①紅細胞因富含血紅蛋白而呈紅色。錯誤;
D:成熟的①紅細胞和③血小板都沒有細胞核。正確;故選:D
7.【解答】由血型鑒定結果可知: ①為A型血;②為AB型血;③為B型血;④為O型血;因患者急需大量O型血;
故答案為:D
8.【解答】A.甲圖中是將血滴推成血涂片過程,則血滴在血涂片的右側 ,故A錯誤;
B.乙圖選擇金魚尾鰭末端做材料能更易觀察到毛細血管內的血液流動現象,故B正確;
C.丙圖實驗選用大米、花生仁、牛肉干作為實驗材料是因為它們所含能量多少不同,可以通過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變化大小進行比較,故C錯誤;
D.丁實驗說明新鮮血液可分層為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故D錯誤。故選B。
9.【解答】(1)食物中的淀粉經過消化后轉變為C(葡萄糖),因此①代表消化過程;消化后的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叫做吸收。因此②表示吸收過程。
(2)葡萄糖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后、經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需要通過肺循環再回到心臟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進入主動脈。
(3)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叫做肺的通氣,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的;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因此,“某人檢測到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低于正常值” , 他很可能患有貧血。
(4)A、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當血液六凈肺部時帶走體內的B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含量減少。正確;
B、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場所,血液流經小腸時,C葡萄糖的含量增加。錯誤;
C、腎臟是尿液形成的器官,血液流經腎臟時由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尿素含量降低。正確;
D、血液流經組織細胞時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錯誤。
10【解答】(1)胸部X光檢查是確診肺炎的重要依據之一。圖1中的Ⅰ是肺擴張,表示吸氣;Ⅱ是肺回縮,表示呼氣,在做檢查時,醫生要求被檢查者用力吸氣后閉氣不動。即圖1中Ⅰ的狀態。
(2)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現障礙,不能將全部葡萄糖重吸收,致糖尿。
(3)健康人在進餐一段時間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會上升,原因是葡萄糖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
(4)血液循環路線如圖所示:

對照血液循環圖可知,皮下注射的胰島素進入血液后,首先經下腔靜脈進入心臟的右心房。
故答案為:(1)Ⅰ;(2) ⑤ ;(3)B;(4)甲
?
11.【答案】 (1)①
2)B→C→A;A裝置中的石灰水變渾濁。
(3)不正確,D裝置剛裝配好后,裴置內存在一定量的氧氣.可供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若此時立即連接A裝置,對實驗結果會產生干擾(合理即可)。
【分析】(1)酵母菌是一類常見的單細胞真菌,在自然界中種類較多,分布很廣,其細胞形態通常為圓形、卵圓形或橢圓形,比細菌的個體要大得多。酵母菌的細胞結構主要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等,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出芽生殖。
(2)呼吸作用是指在細胞內氧化分解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的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的能量,這種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
(3)氫氧化鈉通常用于除去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提出用于二氧化碳存在的檢驗。
(4)有些微生物在有氧情況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情況下則能進行無氧呼吸,如酵母菌,酵母菌無氧呼吸時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產生少量的能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健康| 汝阳县| 高淳县| 宁晋县| 三原县| 鄂州市| 通海县| 蒲城县| 吐鲁番市| 闵行区| 唐山市| 连南| 安阳市| 石城县| 海晏县| 梁山县| 玉树县| 诸城市| 拉萨市| 陆河县| 鄱阳县| 汉源县| 女性| 荣成市| 西昌市| 开远市| 绿春县| 江安县| 翁源县| 泰和县| 达拉特旗| 仙游县| 顺义区| 天柱县| 肥东县| 易门县| 佛学| 芮城县| 汉寿县| 宾阳县|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