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能量的轉化和量度(第一課時)知識點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定義: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注意:F·S應具備同時性的同體性單位:焦耳;1牛頓·米=1焦耳例題剖析例1:一個人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勻速推一輛重200N的車前進2m,求這個人對車做功多少?重力對車做功多少?分析:人對車的力為50N,在這個力的作用下車子前進了2m,所以人對車做的功直接利用公式便可求得,而物體重為200M,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因此重力沒有對物體做功。解:W人=FS=50N×2m=100JW重=FS=200N×0m=0J答:人對車做功100J,重力對車沒有做功.例2:例1:在甬臺高速公路工程中,需要將一株千年古樟移動,施工人員對古樟的樹葉做了修剪,再在其四周深挖,把古樟連根帶土挖起,宛如一個長方體的大“花盆”(如圖示)。然后施工人員在“花盆”下鋪上平行軌道,用4個推力均為5×106N的千斤頂將古樟沿軌道緩慢滑動了35m。⑴移動前,施工人員在古樟進行修剪是為了降低古樟的作用;⑵古樟連根帶土的體積約為約為3500m3,若平均密度按2.0×103kg/m3計算,它的質量約為多少?⑶在整體平移過程中,4個千斤頂對“花盆”共做了多少功?⑷在移動過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減少摩擦?請舉兩例。分析:本題以“巧移古樟”為知識背景,綜合考查生物、生理知識。屬于“拼盤式”綜合。解答這類題通常采用各個擊破的方法,即找準問題所涉及的學科,選用相應學科知識解答。如果不同學科的問題間相互聯系,則應找準問題的“切入點”,按一定思維順序分析解答。本題涉及生物知識及物理知識,但二者之間沒有內在聯系。⑴古樟的葉具有蒸發水分的作用,移動前,施工人員進行修剪是為了減少葉的數量從而減少水分的蒸發量,確保古樹成活。⑵由m=ρV可直接計算古樟及根部土塊的質量。⑶由W=Fs直接計算千斤頂對“花盆”做的功。⑷由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減小摩擦的措施。解答:⑴修剪是為了降低古樟的蒸騰作用.⑵m=ρV=2.0×103kg/m3×3500m3=7.0×106kg.⑶由W=Fs=4×5×106N×35m=7×108J.⑷將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加潤滑油。基礎過關1、如圖所示,兩個演員在做雜技“頂竿”表演,頂竿者的肩膀上豎立著一根直竹竿,竹竿的上端有一位重300牛的小演員。請問:??(1)當小演員沿竿豎直下滑2米,則重力對他做了多少功???(2)當小演員靜止在竿上時,若頂竿者肩部的受力面積是20厘米2,不計竹竿的重,則頂竿者肩部受到的壓強是多少?答案:?(1)W=Fs=Gh????=300N×?2m???=600J??答:重力做功600J。??(2)p=F/S=G/S==1.5×?105Pa??答:頂竿者肩部受到的壓強為1.5×?105Pa。2、我國將于2007年發射繞月飛行的“嫦娥一號”衛星。衛星在近地面升空過程中,勢能的變化是(A)??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3、下列情況中,人有沒有對所帶的皮箱做功:(1)人用力提放在地上的皮箱,但沒有提起(×)(2)人再一次用力把箱子提起(√)(3)人用力提著皮箱在原地不動(×)(4)人提著箱子在水平路面上走了50米(×)(5)人提著箱子站在水平勻速行使的汽車上(×)(6)人把箱子放在電梯上,電梯從1樓上升到10樓(×)(7)人提著皮箱在電梯中上升(√)能力提高1、起重機按下圖所示的三種方式三次將物體勻速吊起思考:(1)第二次與第一次比較說明了什么?在力一樣大時,功的大小跟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的距離成正比.(2)第三次與第一次相比說明了什么?在距離相同時,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成正比。2、某同學參加大掃除,負責提水。試分析在以下的過程中,他對水桶是否有做功。(1)提水沿樓梯走到二樓;(2)提水沿走廊走到教室門口;(3)提水在門口站一會兒。答案:(1)有做功;(2)沒有做功;(3)沒有做功功做功的二個必要因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