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高考政治:專題五公民權利與政府職責!因時政熱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方式政治意義途徑參與公民其他直接選舉、間接增強公民意識和主人更好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民主選舉翁意識,提高公民的選舉等額選舉、差額政治參與能力和政治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選舉素養事業有事好商量,國家機關的協商眾人的事情民主社會組織的協商培養主人翁意識,提由眾人商量,協商企事業單位的協高政治素養有利于發揚商等社會主義民主信訪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有助于激發公民關心眾制度有利于被監監督論監督制度國家大事、為社會主民主督者改進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監督聽證會、民工作策的主人翁精神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社情民意反映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有助于決策制度解:提高公民參與公反映民意,集民主專家咨詢制度共事務的熱情和信中民智,促進決策重大事項社會公心,增強公民的社會決策科學化示制度責任感民主化社會聽證制度作為社會主保證了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義民主最為民主農村村民自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有2而深刻管理城市居民自治效途徑,增強和提高的實踐,是發展社會主義公民政治參與的責任民主政治的意識和實際本領基礎性工程提醒:(1)區分村民會議與村民委員會的權力。(2)區分居民委員會和街道辦事處的性質。居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街道辦事處是基層政府在城鎮的派出機構。(3)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必須接受基層黨組織的領導。(4參與決策≠作出決策。公民是參與決策而不是作出決策,公民無決策權,決策最終由決策機關作出。(5)解答有關基層民主自治的試題需要把握兩個易錯點:一是改變自治的主體(無論基層民主怎樣發展,基層民主自治的主體是不變的),二是創新了基層民主自治組織形式(當前我國基層自治組織主要包括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這一組織形式并未發生變動,不會被隨便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