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屆初三年思想品德復習必備材料(二)第二單元:全面建設,實現小康: 2.1 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2.2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2.3 共建美好和諧社會知識目標:1、了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就和取得的經驗。2、理解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3、理解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4、知道依法治國的含義及作用。5、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含義。6、理解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必要性,了解先進文化的內涵。7、了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根本任務。能力目標:1、積極參與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2、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3、學會依法行使監督權利。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感受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關心社會主義祖國的建設,增強使命感。2、 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考點1 了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就和取得的經驗1、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是什么時候? 答:21世紀初(2000年)2、什么是市場經濟? 答: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3、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什么意義?(經驗)答: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發達,市場的作用發揮越充分,經濟就越有生機和活力,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4、我們應怎樣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答:①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發展的協調性;②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實現城鄉和東西部地區協調共同發展;③提升國家的創新能力,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考點2 理解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5、為了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提出的目的),黨和國家提出了什么方針?答:“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四個尊重”的內容)6、貫徹“四個尊重”方針有什么意義?答:貫徹“四個尊重”的方針,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風尚,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富裕,國家才會越來越強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會保持旺盛生機和持久活力。7、“貫徹‘四個尊重’方針對我們青少年有什么啟示 (作為青少年應怎樣做到“四個尊重”?)答:我們青少年學生應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以辛勤勞動為榮,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努力學習,培養創造能力,成為創新型人才。8、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財富的源泉,也是產生和積累知識、發現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創造力的源泉是什么? 答:勞動。 (勞動的重要性)9、在這個知識迅猛發展的時代,什么已成為創造財富的重要資源? 答:知識。 (知識的重要性)10、什么是知識的創造者、發明者、傳播者和使用者,是創造財富最重要的資源?答:人才。 (人才的重要性)11、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其內驅力是什么? 答:創造。(創造的重要性)12、為什么要重視人才?答:①人才是知識的創造者、發明者、傳播者和使用者,是創造財富最重要的資源;人才已成為當代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②只有尊重人才、關心人才,才能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新局面。13、什么是創造?答:創造是指人類能動地認識和實踐的活動,創造的結果是產生新知識、新技術和新事物。考點3 理解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積極參與小康社會建設1、社會主義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答: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2、怎樣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目標?(途徑)答:①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時富裕。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一個過程。②只有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范效應,并通過先富幫帶后富,才能逐步達到共同富裕。3、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含義)答:(1)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2)我們說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時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時富裕。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范效應,并通過先富幫帶后富,才能逐步達到共同富裕。4、目前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什么水平? 答:小康水平。5、我國目前的小康是怎樣的水平?(基本特征)答:我國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鞏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長時間的艱苦奮斗。6、我國預計將在什么時候實現全面小康? 答:2020年。7、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什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后,我國人民可共享哪些發展成果?)國家將要建設惠及13億人口的全面小康社會是什么樣的 答:①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最關鍵的目標是力爭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8、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最關鍵的目標是什么?答:力爭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9、請你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出謀劃策。 (國家角度)答: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不動搖;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④堅持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⑤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大繁榮;⑥要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使人民更多地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10、青少年應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做些什么? (青少年角度)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人受惠,人人有責。我們要自覺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中去,為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11、21世紀中葉我國的奮斗目標是什么?(或: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答: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1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發展中還面臨那些比較突出的問題?答: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考點4知道依法治國的含義及作用。(知識目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含義。(知識目標)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能力目標)學會依法行使監督權利。(能力目標)感受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關心社會主義祖國的建設,增強使命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目標是什么? 答:民主法治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鮮明特點是什么?答: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3、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什么?答: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4、什么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含義)(或: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什么 )答: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什么? 答:中國共產黨6、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確保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保證是什么? 答: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7、中國共產黨在我國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1)地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2)作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是確保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保證。8、請你談談對“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這一論斷的理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原因)答:(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它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它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2)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是確保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保證。(3)我們青少年要好好學習,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關心國家建設;擁護黨的領導,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向上,勇于創新,永遠跟黨走,成為祖國有用之才。(青少年永遠跟黨走,怎么做?)8、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什么? 答:人民當家作主。9、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么?答:我們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10、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實現當家作主,國家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新要求是什么?答:①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②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③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11、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答:依法治國12、什么是依法治國?答: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13、為什么要實行依法治國?(意義或重要性)答: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保證。14、堅持依法治國方略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做?答:我們每個公民都要學會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依法維護國家利益,把依法治國落到實處。15、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什么? 答:人民群眾。16、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7、什么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答:依法治國。18、我國政府的性質是什么 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工作宗旨和行為準則是什么 答:(1)性質:人民意志的執行者,為人民辦事的機構。(2)工作宗旨和行為準則:對人民負責,努力為人民服務。19、在我國,社會治安是由誰負責維護? 答:政府。20、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是什么?(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答:政府依法行政,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社會事務,行使職權,才能成為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實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21、公民依法享有哪些監督權 答:①當我們發現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履行或沒有正確履行他們的職責時,有向他們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②當我們發現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失職、違法行為時,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中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③對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有權向有關部門反映,更可以提出解決的辦法。22、我國人民行使監督權(或:批評建議權)的途徑(或:形式、渠道)有哪些 答:①信訪 ②發電子郵件 ③打電話 ④找人大代表反映情況 ⑤通過媒體輿論監督。23、公民行使監督權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1)不論采取哪種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利,都必須是合法、有序的,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2)行使監督權時,我們要出于公心、實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礙公務。24、怎樣有序推進公民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提建議)答:①增強公民意識,提高公民的參與能力;②建立和完善我國的公民參與機制;③大力建設非政府組織,增強公民參與的有效性;等等。考點5:理解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必要性,了解先進文化的內涵。(知識目標)了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根本任務。(知識目標)1、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答;①文化對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②文化對思想解放起著引領作用,對經濟發展起著先導作用,對社會和諧起著滋潤作用,對人類進步起著催化作用。③每一個民族的繁榮,每一個國家的強盛,都離不開文化軟實力的支撐。2、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是什么?答: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經濟發展與文化進步相輔相成。文化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利器,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3、為什么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答:(1)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經濟發展與文化進步相輔相成。文化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利器,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2)目前我國的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不高,文化產業處于起步階段,文化產品服務還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只有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才能讓人民群眾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達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4、判斷文化是否先進的標準是什么?答:①是否反映和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是否代表和維護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的含義是什么?(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是指什么 )答: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6、怎樣把握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和要求分別是什么 )答:(1)(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地位。(2)要求: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掀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采,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7、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哪兩方面 這兩方面的關系如何 答:(1)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2)關系: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不可分割。8、思想道德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為什么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答:思想道德建設要解決的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它體現了精神文明的性質和方向,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9、怎樣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政府的做法)答:①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②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③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10、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答:我們青少年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實際行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把個人成長進步和祖國繁榮富強緊密聯系起來,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11、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為什么要加強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答: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是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并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12、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的內容是什么?答:①教育和科學;②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體育衛生等事業。13、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是什么? 答: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14、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答: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①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③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④社會主義榮辱觀。15、核心價值體系有什么重要性?(核心價值體系有什么作用)答:(1)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社會的方向盤,是一個國家的穩定器。(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16、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本任務是什么?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17、現實生活中,青少年應該如何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答:① 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②學習中華民族和革命傳統,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③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發揚集體主義精神;④積極參加道德實踐活動,勤奮學習、大膽實踐、勇于創造,爭做“四有”好公民; ⑤增強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勇于承擔歷史使命,把個人的前途同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18、青少年應該如何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答:(1)樹立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觀念;(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2)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努力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3)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4)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律己;19、列舉我國、泉州優秀的文化遺產。答:國家的優秀文化遺產:故宮、長城、京劇、武術、變臉、書法、風箏等。泉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高甲戲、提線木偶戲、梨園戲。泉州的傳統民俗:元宵鬧花燈、清明吃潤餅、端午吃粽子、冬至吃湯圓。20、在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青少年應怎樣為推動文化大繁榮,提高文化軟實力作出貢獻?)答:①積極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②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加以創新;③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21時政熱點: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聚集文化議題,其意義堪比當年延安文藝座談會,將成為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中國文化發展將進入新階段。此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次將“文化命題”作為全會議題,也是繼1996年十四屆六中全會討論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問題之后,中央決策層再一次集中探討文化課題。 其最大亮點是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目標。 六中全會公報提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考點6: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能力目標)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內涵)答;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2、為什么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答:①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在中國,崇尚和諧是一種渾厚深沉的文化,扎根于民族精神之中;②建設和諧社會,惠及全體人民,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③構建和諧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全黨全民的共同事業。3、怎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答:(國家角度):①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②要積極解決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社會管理等直接關系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現實利益的問題;③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青少年角度):和諧社會,人人共享;促進和諧,人人有責。我們要增強主人翁意識;通過參與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民間組織和志愿者團體等工作,積極參與城鄉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和諧村鎮、和諧社區、和諧校園建設出一分力,添一分彩。(青少年應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 4、請你列舉當今社會上符合和不符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象各兩例 答:(1)符合:①開展普法宣傳 ②關愛殘疾人專場演出 ③表彰見義勇為的積極分子(2)不符合:①隨地吐痰 ②亂扔垃圾 ③貧富分化嚴重 ④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5、有同學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中學生年紀還小,做不了什么,等長大了再去參與也為時不晚。”你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答:(1)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這一說法是正確的。②因為構建社會主又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2)①“我們中學生年紀還小,等長大了再去參與也為時不晚。”的說法是錯誤的。②和諧社會,人人共享;促進和諧,人人有責。我們要增強主人翁意識;通過參與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民間組織和志愿者團體等工作,積極參與城鄉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和諧村鎮、和諧社區、和諧校園建設出一分力,添一分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