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教學反思今天在四(1)班上《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效果較好。上課的第一環節是復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師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運動起來會怎樣?有的同學說:心跳會加快,會出汗。我又提示: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能不能把運動起來的感受說具體一些呢?生答:運動起來,呼吸會加快,身體需要吸收更多的氧氣,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氧氣和二氧化碳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人體所需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所以心跳會加快。師問:當我們運動量加大后,會感受到比平時餓的早,這是為什么?生答:因為運動消耗了身體的能量。師問:那么,我們怎樣補充身體所消耗的能量?生答:喝水。另一生回答:吃東西。師問:那么我們吃的食物是怎樣被身體吸收的呢?怎樣變成我們的能量的呢?生答:食物是在胃里被身體吸收的。師設疑:食物在胃里被吸收了部分營養,主要不是在胃里被吸收,那么到底是在哪里被吸收的呢?下面請大家看視頻:食物的消化過程。視頻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食物首先在口腔里初步消化,然后通過食道進入胃里,胃吸收了食物中的蛋白質,剩余的食物營養與膽汁、胰液一起進入小腸,在小腸里食物中的營養被充分吸收,剩下的食物殘渣和水份進入大腸,大腸吸收了剩余的水份而將殘渣排出體外。通過看視頻,同學們對食物的消化過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加強知識的理解與鞏固,我又以“餅干憨豆漫游記”來加深學生對食物消化過程的理解。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下面就是憨豆的自述:大家好,我是一塊餅干,我叫憨豆。小朋友們可喜歡我了,個個見了我都垂涎三尺。一天,小芳在超市里把我買下了。剛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把我塞進嘴巴,經過牙齒的咀嚼和舌頭的攪拌,我胖胖的身體慢慢地變碎了,又與唾液混合后,我便開始了奇妙的旅行。我問學生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過程是怎樣的?生答: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唾液的混合。下面憨豆接著自述:剛離開口腔,我就來到了一個小小的通道口,還沒等我看清周圍的景色,就被擠入了一個狹長的通道,通道就像滑梯一樣滑,“嗖”地一下,我就來到了一個空曠的廣場。還沒等我站穩,就開始了地動山搖,還下起了“酸雨”。我問學生:狹長的通道是什么?生答:是食道。我問學生:空曠的廣場是什么?學生答:是胃?!八嵊辍笔鞘裁??生答:胃酸,胃液。下面憨豆接著自述:當我被搖晃了幾個小時后,終于來到了一個拐彎處,奇怪的是這里有兩個“排水管”的排水口,流著“泉水”。接著我和“泉水”一起來到了一條長長的“迷宮”,在穿越“迷宮”的過程中,不時有水滴下落,還經常發生輕微的地震,我的身體也在漸漸消失。我問學生:排水管流著的泉水是什么?生答:膽汁和胰液。我問學生:長長的迷宮是什么?學生回答:小腸。下面憨豆接著自述:剛剛走出“迷宮”,發現了一個“岔路口”,另一邊是死胡同,所以我選擇了一條寬敞的“大路”,只是味道不太好。最后再經歷了一段征途后我終于離開了這可怕的地獄,回到了大地好媽的懷抱。我問學生:大路是什么?生答:是大腸。在聽完了憨豆的自述后,我請同學們回憶餅干憨豆可能會經過哪些消化器官,將不干膠紙上的器官圖案剪下來,粘貼在消化系統圖的相應位置上。同學們看了視頻,聽了自述,信心實足的動手做起來。很快,大家就把圖粘貼好了。我叫一組上講臺展示,另一組評價。展示的學生一邊展示一邊講解,一副小老師的樣子,評價的小組也評得很認真。最后,老師進行了總評價。《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這節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講是非常陌生的,只通過老師講解來讓學生理解會有些困難,于是我采用了先讓學生看視頻的方法。通過看視頻,學生對食物的消化過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再講解起來就容易多了。我又通過憨豆的自述來引導學生們思考。因為憨豆是一塊餅干,學生很熟悉,所以會很感興趣的聽故事。思維調動起來,將視頻與故事聯結起來,學生感覺到了自學的快樂。最后,我又讓他們親自動手將消化系統圖粘貼完整,這是一個將所學知識進行檢驗的過程,也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我覺得《食物在體內的旅行》能較好的體現“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不足之處也很多。因為食物在體內如何運動是比較陌生的,所以采用視頻的方式。在今后的教學中,對于學生們比較熟悉的知識我將更多的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究、發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