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大復習系列:七下第五課品出情感的韻味一、學習方法指導用社會實踐的方法,培養關愛他人、心系社會的情懷當今不少人不善于體會他人的情感,缺乏與他人溝通交往的能力,缺乏社會責任感,究其原因不在于他們個人,而是缺乏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要為他們提供和創造實踐的機會,讓他們為他人付出,為集體、社會付出。在付出的過程中,學會體會別人的情感,體會為他人服務的快樂,懂得如何關愛他人,懂的自覺成長為班級集體、社會需要的人。例如,在班里為每一位同學都輪流安排工作,從抄課表,收發作業本,關燈,檢查衛生等,無論大小事情都有專人負責。定期總結獎勵每個為集體做事的同學一個本,在上面寫著:感謝你為集體做到一切。對一些在學習生活中有矛盾沖突的同學,不只是簡單的說教,可讓他負責班里的一件具體工作。通過這件工作的完成,使他會感受一些全新的東西,修正自己的一些觀點,從而改變自己。對一些只偏好讀書的同學,組織他們成立“青年志愿者”組織,參與美化校園,節假日美化社區的義務活動。通過類似活動的展開,讓這些同學對“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加自覺自愿地更好地成長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二、圖說教材知識?朋友50大壽,大家替她慶祝。酒酣耳熱之際,她突然跳起來,拿出手機,撥了號,悄聲說:“乖囝,要起來了。”然后把手機掛斷。看到我們驚訝的眼神,她不好意思地說:“孩子在美國讀書,今天期末考試,打電話叫他起床,以免耽誤考試。”我們忍不住問她;“買個鬧鐘比打長途電話便宜多了。”她笑了笑說:“鬧鐘沒有媽媽的味道。”【圖片解讀】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這份情感,或是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或是因為他們為我們的生活操勞,或是因為他們分享了我們的喜悅、分擔了我們的憂傷,或是因為他們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影響者,或是因為他們是我們成長的陪伴著和見證者……這種情感就是家庭中的親情之愛。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這正是我們生命成長的體現。在生活經驗的不斷擴展中,我們的情感才可能更加豐富、深刻,我們的情懷才可能更加寬廣、博大。【題例設計】1、下列做法有利于使自己快樂起來①關心別人,不做自私的人②與人為善,懂得感恩③把事情做的很好或者取得成功時,為自己慶祝一下④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長,不在生活瑣事上與人攀比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解析】這是一道簡單試題,考查學生對與人為善、悅納自己的認識。①②都是從他人的角度,關心別人,與人為善,懂得感恩,使自己快樂起來,正確;③④是從個人角度,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悅納自己,使自己快樂起來,正確。所以答案選C。2、子女生病,最牽掛的人是誰?看右圖,并指出正確的看法()①父母對我們的關懷更多地表現在關心我們生活和學習的瑣事上②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能體現父母對子女的愛③父母對子女的愛集中表現在危難時刻,然而更多的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④病床邊父母整天守護,噓寒問暖是愛,平時父母的嘮叨囑咐也是愛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父母對子女愛的表現的理解。以圖片材料為背景,目的是圖片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容易引發學習興趣和內心的共鳴,更直觀的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的無私,從而認識到不要忽略父母的愛,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孝敬父母。②選項表述錯誤。父母對我們的愛不僅僅只是在我們生病的時候才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體現。故本題選A。【答案】A3、下列的事物、景觀、人,能給我們帶來震撼的感動的是()①青藏鐵路和鳥巢體育館的竣工②汶川地震中為救護而犧牲的譚千秋老師③在雪災中為搶修電路而犧牲的三位電工④汶川地震中不顧學生而常逃跑的范老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情感的認識。根據教材知識,青藏鐵路和鳥巢體育館的竣工,讓我們感到祖國的強大力量,為祖國而自豪;譚千秋老師和三位電工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讓我們感動。但是地震中逃跑的老師讓我們感到恥辱,所以排除④,正確答案選A三、開拓知識視野“老師,盡管我們已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烏魯木齊市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中心,可我們還是忘不了它給我們留下的新、奇、特!”這是近日烏市第67中學8(10)班的魏海者同學隨67中赴中心體驗三天后的切身感受。為了引導全市青少年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會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等基本關系,發展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勞動觀念與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的能力,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中心緊緊圍繞素質教育這個主題,向全市學校發出了“積極組織學生到中心來體驗學習”的倡議,67中欣然應邀,組織八年級師生近600人來到了中心,全體師生在這里度過了兩天半的美好時光。任課教師楊海霞頗有感觸地說:這次體驗活動,讓學生確實發現并尋找到了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使交往的雙方距離拉近,于是雙方都會感到心情舒暢、情感融洽的感覺,在小組合作中使一些積極的情感得到加深,而消極有害的情感則得到轉化或消除。活動中的每個問題、困難都是由學生通過動手自己解決的,合作成功以及自己的價值全部一一展現,對學生的心理觸動很大。【題例設計】1.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是()A.幼兒時期B.少年時期C.老年時期D.中年時期【答案】B【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情感的認識。考查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根據教材知識,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少年時期,所以正確答案選B。2.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當我們認真思考和探究某一疑難問題,最后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伴隨著這一過程,我們會感受和體驗到()①疑問②入迷③驚喜④興奮⑤自豪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情感體驗的認識。根據教材知識,題文中從發現疑難問題時產生疑問,到認真思考時的入迷,再到問題解決后的驚喜、興奮與自豪,所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①②③④⑤都是我們的感受和體驗,所以正確答案選C。3.培養豐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有助于我們()①調節、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緒②培養和發展積極情緒③不斷追求真善美,完善自己④徹底杜絕不良情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培養豐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的作用,④說法絕對化,排除;①②③說法均正確,故選A。四、重點難點闡釋重視情感的培養在社會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是與人的高級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聯系的內心感受和體驗,是比較穩定、深刻的內心體驗。對待自己,我們有自尊感,取得成績,我們有榮譽感、自豪感,犯了錯誤,我們有羞愧感。這些情感體驗是我們積極向上的動力。(3)情感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相關。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4)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這正是我們生命成長的體現。因此,我們要重視情感的培養。【經典例題】“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閃光,把人間照亮。”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感動中國人物何玥的頒獎詞。12歲的廣西桂林小學生何玥在即將小學畢業時,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小何玥腦死亡后,父親根據她的遺愿將她的腎和肝捐給了三個人。(1)讀了何玥的事跡,你對她產生了怎樣的情感?(2)你對道德與情感之間的關系是怎樣認識的?【解析】本題結合感動中國人物何玥的事跡,考查學生對情感與道德的正確認識。第(1)問,對何玥的事跡,我們會產生感動、敬佩、崇敬的情感;對于第(2)問,可直接根據所學內容回答道德與情感的關系。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答案:(1)感動、敬佩、崇敬等。(2)情感是道德的基石。沒有情感,就沒有道德可言。正因為我們從自己的道德行為中獲得情感的滿足,我們才會進一步追求道德生活。正是在這些積極情感的激勵下,我們不斷追求真善美,完善自己,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因此,培養豐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是道德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五、易錯易混辨析有人說:“情緒和情感是一種主觀體驗,是沒有區別的。”觀點: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情緒和情感雖是同一類型的心理活動,但兩者也有區別。情緒一般是與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聯系的,它具有較大的情景性和短暫性。情感則是與人的社會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聯系的,它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和深刻性。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情緒是情感的外部表現,情感是情緒的本質內容。情感的產生都伴隨著有情緒的反應,情緒的變化又往往受情感的支配,所以情緒和情感又是密不可分的。【典型例題】下列對于情感的認識不正確的是()①情感是一種不穩定的內心體驗②情感是道德的基石③高尚的情感有助于調節、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緒④有了高尚的情感,就一定能成為人才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答題指導】本題考查我們對情感的認識。情感是一種穩定的、深刻的內心體驗,①說法錯誤;②③是情感的作用,正確;④說法太絕對,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B。答案:B【變式備選】高尚情感絕非罕見,可以使人“義所當為,毅然為之”,利害在所不同,只求問心無愧。大科學家錢學森得知我們的共和國成立后,舍棄國外優越條件,克服重重阻撓,毅然返回祖國,這個行動就來源于強烈的愛國情感。革命歷史上為了人民利益,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人民英雄們和當代一心為民的孔繁森、任長霞、沈浩等大批楷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做對人民懷有深厚感情,證明了這種高尚情感的巨大作用。高尚情感絕非罕見,但也需要培養。我們應該如何培養高尚的情感?【答案】(1)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方式獲得美好的情感。(2)學會承受一些負面感受,善于將負面情感轉變為成長的助力,也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不斷成長。(3)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創造美好的情感體驗,在傳遞情感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感受,使我們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圍的世界也因為我們的積極情感多一份美好。【解析】少年時期是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必須抓住這個重要時期,高度重視自己情感的培養。培養豐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有助于調節、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緒,培養和發展積極的情緒。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自覺用理智、道德和美引導我們的生活,積極主動感受、體驗真善美,培養健康、文明的興趣愛好和高雅的情趣,遠離假丑惡,使我們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升華。六、名題新題速遞1.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前后的“情”分別是指()A.情感 情緒B.情緒 情感C.情緒 情操D.情操 情感2.“愛、孝敬、孝順、依戀”是 的情感體驗。()A.親子之情B.同學之情C.師生之情D.朋友之情3.端午小假期里,不少人都選擇進山旅游或在城市近郊的生態農場栽種果蔬,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既鍛煉身體又放松了心情,用低碳的方式度過一個親山近水的環保假日。生活在大自然懷抱里的我們()①要深深感嘆大自然的美麗②要敬畏大自然的壯觀③要感激大自然給予的饋贈④要親近自然、善待自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1.【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對情緒和情感的認識。情緒是短暫的、表象的,是情感的外部表現。情感是持久的、深刻的、比較穩定的內心體驗。因此,“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中的“情”指的是情緒,“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中的“情”指的是情感。2.【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對情感的正確認識。“愛、孝敬、孝順、依戀”所指的都是家庭生活中的親子之情。因此A項正確。2·3.【解析】選D。大自然給予了人類很多東西,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我們應該用友好的態度對待大自然,故上述四個題肢均正確。七、強化練兵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前后的“情”分別是指 ()A.情感情緒B.情緒情感C.情緒情操D.情操情感2、在學校生活中,我們應努力追求和珍惜 ()①同學之情②朋友之情③師生之情④親子之情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當我們認真思考和探究某一疑難問題,并且最后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時,回想這一過程,我們會感受和體驗到()①疑問 ②入迷 ③驚喜 ④興奮 ⑤自豪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4、學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看問題,我們就會從中體驗到善于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A.自豪感B.理智感C.焦慮感D.惆悵感5、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情感世界,情感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情感與情緒()①毫不相關②緊密相關,情感伴隨著情緒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③相輔相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比較穩定的傾向,就可能產生某種情感④也有區別。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會隨著情境的改變而變化;情感則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強化、逐漸積累的,相對穩定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情感是指與人的高級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聯系的內心感受和體驗,是比較穩定、深刻的內心體驗。以下描述,屬于情感體驗的有 ()①參加周一的升國旗儀式,激發愛國情感②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增強了全體黨員的責任感③看到“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我們產生自豪感④犯了錯誤,我們有羞愧感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我們的情感是豐富的、也是復雜的。包括()①基礎性情感,如安全感②普遍性情感,如衣食住行③高級情感,如道德感④正面的體驗,如愛的情感;有負面的體驗,如恐懼感;也有兩方面混雜的體驗,如敬畏感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8、在學習完“我們的情感世界”這一內容后,七年級(6)班的同學對此問題有以下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小軍:高尚情感是天生的,不用培養②小紅:我們可以通過感受和體驗理智來培育高尚情感③小明:我們要通過追求正義、善良和道德來培育高尚情感④小偉:我們可以通過欣賞美的事物培育高尚情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北京市大興區廡殿路西側一公交站旁,兩名駕車男子與一手推載有兩歲女童的童車的女子發生爭執,一男子動手毆打該女子,隨后,男子又將女童從推車中抱出,重摔在地,并隨后駕車逃離現場。事發后,女童因搶救無效死亡。對男子的行為,我們會()A.無比崇敬B.義憤填膺C.充滿同情D.異常難過10、民族英雄林則徐曾慷慨陳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魯迅也曾說過:“我以我血薦軒轅。”這些詩句飽含著他們()①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②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③對個人際遇的感傷④對不公平社會現實的憤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11、在我們的生活中,情感有重要的作用()①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②情感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相關③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④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安慶菱北中心小學六位班主任赴合肥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和美課堂”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指導觀摩會,享受了一次心靈的洗滌,靈魂的升華。桂賢娣老師的主題報告《用心做教育》,讓參會班主任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愛學生也需要技巧,情感和智慧就是秘訣”。對美好情感認識正確的是()①美好情感表達著我們的愿望,促進我們的精神發展②美好情感是可遇不可求的,順其自然就好③美好情感是在人的社會交往、互動中自然引發的,不能強迫④美好情感可以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方式獲得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生活中某些負面的情感體驗()①是難以避免的②盡管不那么美好,但對于我們的成長也有意義③未必是件壞事,它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④也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不斷成長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在看電影時,同學們會為故事情節所感動而一起大悲大喜;在讀書比賽中,同學們一起得到了心靈的凈化;在勞動中,同學們共同享受收獲的喜悅;在體育運動會上,你追我趕,同學們一同體驗成功的興奮。這說明( )①青少年分不清楚情感的高雅和庸俗②少年時期是一個情感豐富、熱情奔放的時期③培養豐富情感離不開社會生活和集體④豐富的文化生活是培養情感的唯一途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5、對傳遞情感正能量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在情感體驗中,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影響環境B我們的情感不需要表達、回應、共鳴C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們可以傳遞美好的情感,傳遞生命的正能量D我們在傳遞情感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感受,使我們的生命更有力量(二)非選擇題16、為什么說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17、小明的微博:(1)6:30吃早飯時,看著媽媽忙碌的身影,(2)7:20到校后,看到工人師傅正在給新開的花兒澆水,我向工人師傅高興地打了一個招呼,(3)8:30老師發了昨天我們的檢測題,我又得了A, 請你分析小明的情感體驗。18、科學泰斗錢偉長早年攻物理學,曾留學加拿大并顯露出非凡才華。抗戰結束后,錢偉長堅持回到祖國,在艱苦的條件下,拒絕美國科學界的誘惑,忠于祖國,堅持實現“科學救國”的抱負,為新中國開創了力學科學教育體系。他學貫中外,對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錢偉長曾說:“我沒有專業,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我從不考慮自己的得與失,祖國和人民的憂就是我的憂,祖國和人民的樂就是我的樂。”他用六十多年的報國路詮釋了自己一直堅持的專業:愛國。(1)錢偉長的感人事跡說明了什么?(2)錢偉長的愛國之情表現在哪些方面?(3)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答案:1.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情緒和情感的認識。情緒是短暫的、表象的,是情感的外部表現。情感是持久的、深刻的、比較穩定的內心體驗。因此,“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中的“情”指的是情緒,“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中的“情”指的是情感。2.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青少年應具有的情感的認識及審題能力。選擇時要注意題干中“學校生活中”這一關鍵詞,據此可知④應排除,選C項。3.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感受理智過程中體驗到的情感的認識。在解決疑難問題時,我們會困惑、疑慮、苦思冥想,也會因此而苦惱、入迷,解決了問題則會體驗到驚喜、興奮、自豪等情感,因此,①②③④⑤都符合題意。4.B解析:能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看問題,人們就會體驗到善于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理智感,感受到理智帶來的喜悅。故選項B是正確的。5.C解析:情緒和情感雖然不盡相同,但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們時常把情緒和情感通用。一般來說,情感是在多次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并通過情緒表現出來。所以①說法錯誤,應選C。6.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情感體驗的認識。愛國之情、責任感、榮譽感、自豪感、羞愧感等都是情感體驗,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7.C解析:衣食住行不屬于情感,②說法不對,排除包含②的選項,應選C。8.B解析:本題考查培育高尚情感的途徑。①觀點錯誤,高尚情感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依靠自身自覺的努力和培養,我們可以通過感受理智、體驗道德、欣賞美好來培育高尚情感,故②③④正確,選B。9.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體驗道德相關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對于重摔兒童的丑惡行為,我們會義憤填膺。故選B項。21教育網10.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情感的正確認識。林則徐及魯迅的詩句飽含著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以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故①②正確,③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項。11.D解析:本題考查情感的作用。①②③④項都是對情感的正確表述,故選D。12.C解析:本題考查對美好情感的正確認識。美好情感需要自己去體驗,去追求,順其自然是不對的,應排除②項,故選C。13.D解析:本題考查對負面情感體驗的認識。①②③④都是對負面情感體驗的正確認識,故選D。14.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情感的正確認識。“大悲大喜”“心靈的凈化”“喜悅”“興奮”這些都說明少年時期是情感豐富、熱情奔放的時期,因此②正確;“看電影”“讀書比賽”“勞動中”“運動會上”這些都表明培養豐富情感離不開社會生活和集體,故③正確;①④觀點錯誤。正確答案為B項。15.B解析: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進行情感交流,我們的情感需要表達、回應,需要共鳴,B說法錯誤。16.例如:我們需要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我們都渴望得到愛與關懷;我們參與社會事務離不開責任感、勝任感;等等。解析:情感是在幼兒時期,隨著心智的成熟和社會認知的發展而產生的,多與求知、交往、藝術陶冶、人生追求等社會性需要有關。因此,情緒是人和動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會有情感。17.(1)小明面對媽媽的忙碌,體驗到了感動,學會了感恩。(2)看到新開的花兒有對自然的親近感;看到工人師傅為我們創造了整潔的環境有感激之情。(3)對自己取得了好成績,有榮譽感、自豪感。解析:本題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情感體驗的認識。第(1)條微博,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小明對媽媽充滿了感激之情;第(2)條微博,看到新開的花兒,可以從對自然的情感角度回答,看到工人師傅,應該想到正是由于他們的存在,校園環境才能夠整潔,對他們應充滿感激之情;第(3)條微博,可以從取得了好的成績和手勢來判斷,應該是自豪感。18.(1)說明了錢偉長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2)錢偉長的愛國之情表現在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親近感、榮譽感、責任感、義務感。如時刻想著為祖國建設做貢獻;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的生活、工作條件,回到貧窮的國家;對祖國繁榮充滿信心;兢兢業業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努力著;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3)愛國情感,是積極向上的強大動力。我們應向錢偉長學習,積極培養愛國情感,用實際行動愛國。解析:錢偉長拒絕美國科學界的誘惑,忠于祖國,堅持實現“科學救國”的抱負,這說明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然后順著這個思路,根據設問要求,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