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時六§3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復習目標】1.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舉例說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3.運用實驗的方法檢驗光合作用的產物,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導學過程】基礎檢測試著做下列題,不會的,快速閱讀教材54—60頁,然后繼續完成下列問題:1.什么是光合作用,寫出其反應式?易錯易混:(1)比喻識記:綠葉比作一個綠色的工廠,車間=葉肉細胞,機器=葉綠體,動力=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品=有機物和氧氣。(2)光合作用的反應式:①誤把“→”寫成“=”②誤把氧氣寫成氧。2.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1)圖示過程:(2)現象分析:(3)注意事項:①暗處理是為了,以免葉片內殘余的有機物干擾實驗結果。②能溶解葉綠素,而不能溶解葉綠素。因此,為了去除葉綠素對實驗現象的干擾,必須將葉片放在中脫色。③由于酒精沸點較,直接加熱不僅蒸發過快造成浪費,也易引燃酒精引起火災。因此,應將酒精加熱。鞏固提升1.[2020?綿陽,25.2分]右圖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探究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①中處理的目的是消耗儲存的有機物B.在光照條件下,②中可形成對照關系C.③中酒精處理葉片的目的是進行消毒D.④中葉片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藍色2.[2020?德州,3.2分]教室里的課桌主要是用木本植物莖的木質部做成的,這些木材中的物質最終來源于()A.土壤中的無機鹽B.土壤中的無機鹽和水C大氣中的氧D.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3.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樹苗種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澆灌。5年后,柳樹質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減少了不到100克。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柳樹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為吸收的全部的水中大部分轉變成了有機物B.柳樹增加的質量,除了吸收的水,還有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C.柳樹生長過程中消耗的有機物是自身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D.柳樹葉的生長所需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莖中木質部的導管運來的4.現將一密閉透明的實驗裝置(如圖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進行24小時的氣體分析測定,得出氣體含量的變化曲線(如圖乙),該氣體是( )A.氧氣B.二氧化碳C.水蒸氣D.氮氣5.如圖曲線表示光照強度與綠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之間的關系。下列對該曲線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曲線AB段綠色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 B.曲線BC段綠色植物只進行光合作用 C.B點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D.整段曲線表明,隨光照強度遞增,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減弱6.為了指導農業生產,某實驗小組對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行了探究,設計如下裝置,分析回答問題:(1)實驗前,將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2)針對甲、乙兩裝置,要取得科學的實驗結論,除了唯一變量不同外,其余實驗條件均相同,該變量是。(3)光下幾小時后,分別取下甲、乙、丙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一片葉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葉片變藍的是葉。(4)對比分析甲、乙兩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是;對比分析甲、丙兩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是。(5)受該實驗的啟發,在農業生產中,為了促進溫室里植物的生長和提高產量,應該提供的條件是(答出一條即可)。7.[2020?南允,17.10分]我市某村通過種桑養蠶脫貧致富,既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入,又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如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到該村實習所做的有關實驗(圖甲,實驗桑樹已經過暗處理)和數據分析(圖乙),請結合所學知識據圖回答:(1)甲圖中用黑紙片遮住桑葉一部分的目的是 。(2)將甲圖中葉片光照一段時間后,取下葉片經過脫色、漂洗、滴加碘液,結果顯示A處變藍,B處不變藍,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3)乙圖是根據桑葉在不同光照強度下二氧化碳吸收相對量的測定值所繪制的曲線,圖中MN段光合作用的強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強度。(4)若降低環境溫度,則乙圖中的M點會 。A.下移B.上移C.不變(5)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 。8.[2020·青島市,39.10分]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小麥的種子和幼苗開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動。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表示用小麥種子探究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如果實驗達到預期效果,則乙瓶和丁瓶內的現象分別是 、 。(2)圖二中的①②③表示小麥幼苗的某些生理過程。先將小麥幼苗放在黑暗處一晝夜,通過 (填數字)耗盡葉片中原有的淀粉。再用黑紙片將葉片I的b部分進行遮光處理,然后把幼苗移到陽光下照射幾小時。摘下葉片I,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脫色、漂洗、滴加碘液,葉片I的b處的現象是 ,能得出的結論是 、 。(3)興趣小組在密閉溫室種植小麥幼苗并繪制了如圖三、圖四所示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關曲線。①圖三表示溫室一晝夜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情況。18~24時內,通過曲線可知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0~24時內,有機物積累最多、氧氣濃度最低的時間分別是 時左右。②圖四表示在白天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不同的夜間溫度下溫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況。實驗表明,在同一時間范圍內, 。可見,增加小麥產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9.[2020·臨沂,27.8分]“精準扶貧,一定要精準施策”,是當前新農村建設中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建造塑料大棚生產有機農產品,可以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大櫻桃因晶瑩剔透、色彩鮮艷、酸甜可口而深受大家喜愛,是大棚種植的首選果蔬品種。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請根據探究情況回答下列問題:(一)甲組的同學們利用大櫻桃幼苗設計了如圖一所示的兩個實驗裝置,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1)為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圖中A處應滴加等量的 。若探究過程順利成功,則該探究實驗的結論是 。(2)該組同學通過觀察圖二并查找資料。了解到大櫻桃屬于被子植物,你認為它屬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據是 。(二)乙組的同學們探究大棚內大櫻桃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種生理活動。圖三是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內大櫻桃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Ⅰ、Ⅱ),圖四為大櫻桃葉片進行的生理活動模式圖。(1)從圖三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是從 點開始的,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時刻是 點。(填圖中字母)(2)圖三中大櫻桃植株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同的點是 (填圖中字母)。圖中c點之后光合作用強度明顯減弱,主要是由于植物葉片的部分 關閉。(3)結合圖四,請你為大棚種植戶提一條建議,以增強大櫻桃植株的生理過程A,從而提高其產量: 。拓展延伸10.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了驗證大棚蔬菜的生理活動,將A裝置(內裝籽粒飽滿的辣椒種子)和B裝置(辣椒幼苗)用透明玻璃管連接,請據圖回答:(1)向A裝置中加適量的水,一段時間后,B裝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將,其原因是。(2)如果瓶子中種子的呼吸作用過于旺盛,致使玻璃罩內氧濃度過低,抑制了幼苗的,使幼苗進行光合作用時所需的能量減少,導致光合作用。(3)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種子的會減弱,從而引起幼苗的相關作用也會逐漸減弱。(4)如果要證明幼苗的呼吸作用,必須對B裝置進行處理。(5)實驗過程中,玻璃罩內壁上出現了大量水珠,請分析水珠主要來自。(6)到了晚上,農民常把塑料大棚掀開一小角,使冷空氣進入以降低室溫,這樣做的原理是。課時六§3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鞏固提升】1-5.CDAAC6.(1)將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2)二氧化碳(3)葉綠素甲(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5)適當增加溫室里的二氧化碳,適當增加光照時間(意思對即可得分,答出其中一條即可)【拓展延伸】7.(1)形成對照實驗(2)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3)小于(4)B(5)二氧化碳+水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儲存著能量)+氧氣8.(1)乙瓶無明顯變化丁瓶變渾濁(2)黃白色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3)①小于18時、6②夜間隨溫度增加,呼吸作用逐漸增強增加光照時間、晚上降溫9.(一)(1)油滴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2)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二)(1)af(2)b、f氣孔(3)合理密植,科學剪枝;科學調控大棚溫度;適時通風,適當増加二氧化碳濃度等。10.(1)增強種子的呼吸作用為幼苗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2)呼吸作用減弱(下降)(3)呼吸作用(4)暗(遮光)(5)幼苗的蒸騰作用(6)抑制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