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質量檢測答題卷(2011.12.09)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得分答案二、選擇題II(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得分答案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題號 29 30 31 32 33答案三、非選擇題(按序為7分、10分、6分、8分、11分,共42分)34、(7分)(1)“大包干”是中國農民的哪一偉大創造?(2分)(2)請你說說它能成為偉大創造的理由。(3分)(3)綜合上述兩問的答案,你能得出思想品德教材上的一個什么觀點?(2分)35、(10分)(1)請說出一個我國加大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的理由(2分)(2)寫出在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和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4分)(3)加快喀什等地區的發展,吻合我國21世紀頭20年什么社會目標的建設?這一目標的內涵是什么?(4分)36、(6分)(1)剛剛過去的5年,中國交出“增長年均超過11%的亮麗答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反映出我國最基本的國情是什么?為什么?(4分)37、(8分)(1)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請你用一句話描述我國的科技現狀。(2分)(2)除了上述兩位同學表述的觀點外,你還有什么新的結論?至少說出一個。(2分)(3)科技如此重要,有同學說:“科技應該成為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你認為對嗎?為什么?(4分)38、(11分)(1)請說出你對“根子在岸上”的理解。(2分)(2)依據材料,請你說說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有什么關系?(4分)(3)材料中提及我國首次為GDP質量進行排序,符合我國哪一大戰略?(1分)(4)從資源和環境國情的角度說說為什么在強調GDP的同時,還要注重GDP發展的質量?(4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質量檢測參考答案(2011.12.09)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得分答案 B C D C C A D B二、選擇題II(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得分答案 B A C D C C C D B C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D B C A D D C D A C題號 29 30 31 32 33答案 C A C C A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7分、10分、6分、8分、11分,共42分)34、(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2)因為它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解決了十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3分)(3)改革是(發展的)動力(2分)35、(1)民族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加大民族地區發展力度,能體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言之有理,任寫一方面即可)(2分)(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分) 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2分)(3)全面小康(1分) 經濟更加發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寫出三條即可得3分)36、(1)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分)(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因為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4分)37、(1)一些領域領先,總體落后(能表達先進與落后兩方面意思得2分)(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或科技對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經濟發展越來越依靠科技進步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3)不對。(1分) 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因為經濟建設是我國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3分)38、(1)“明珠”變“烏珠”是因為是人類生活、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未經處理排入水體造成的;或人為原因造成的。(2分)(2)保護好環境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保護好環境就能增強投資吸引力和經濟競爭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不能把環境保護同經濟社會發展對立起來;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寫出兩個方面即可得4分)(3)可持續發展戰略(1分)(4)因為我國資源人均占有量少;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資源利用率低、浪費損失十分嚴重;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注重GDP發展質量有利于我國向少用資源、少犧牲環境的平衡健康的方向發展(或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4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質量檢測卷(2011.12.09)考生須知:1.本科目為閉卷考試。2.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3.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指定的位置上填寫校名、姓名和考試序號。4.所有答案都必須做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一、選擇題Ⅰ(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11年6月25日,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我國的“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A.貴州丹霞地貌 B.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C.湖南鳳凰古鎮 D.河南少林寺2、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人所得稅免征額由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 元。A.2500 B.3000 C.3500 D.40003、2011年6月30日, 高速鐵路正式通車運營。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的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A.滬杭 B.武廣 C.滬昆 D.京滬4、201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A.70 B.80 C.90 D.1005、2011年7月8日至9日,中央 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該項工作會議。A.農業 B.農村 C.水利 D.水電6、2011年7月9日, 共和國成立,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65屆聯大通過決議,接納其為聯合國第193個會員國。A.南蘇丹 B.北蘇丹 C.利比亞 D.北朝鮮7、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 周年紀念日。A.10 B.60 C.90 D.1008、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 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 強國的宏偉目標。A.十七 人才 B.十七 文化 C.十八 人才 D.十八 文化二、選擇題Ⅱ(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 “冷戰”開始的標志是①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的出現 ②“鐵幕演說”的發表 ③“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④古巴導彈危機A.①② B.③ C.②④ D.②③10、二戰以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A.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動 B.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扶持C.各國政府進行社會改革 D.戰后社會秩序相對穩定11、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把土地無償分給農民,開展土地革命 B.成立人民公社C.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2、我校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舉辦“弘揚社會主義先進人物文化”展示會。他們找到了以下圖片資料。你認為下列人物與稱號對應正確的是①“解放軍的好戰士” ②“兩彈元勛” ③“黨的好干部” ④“毛澤東與地質之父”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3、1957年,我國“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其意義是A.使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B.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C.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D.解決了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14、小明以“中國外交”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他發現2011年是我國某一重大外交事件發生40周年,這一外交事件是指A.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在上海成立B.周恩來總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D.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聯合公報》15、當前我國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一邊倒C.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求同存異16、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是A.堅持改革開放 B.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17、下列匹配不當的一項是A.中心工作——經濟建設 B.興國之要——科教興國C.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 D.強國之路——改革開放2011年6月,時值《富春山居圖》成畫660年之際,兩岸分別珍藏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富春大展”。據此回答18——19題18、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A.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B.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9、“富春大展”能夠反映①“一國兩制”方針已在臺灣全面貫徹 ②加強海峽兩岸交流是人民的共同愿望③臺灣和大陸同屬于一個中國 ④海峽兩岸統一指日可待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0、2011年3月19日,美軍實施對利比亞的“奧德賽黎明”行動,美軍共發射了110多枚戰斧導彈。一場由利比亞本國人民引發的利比亞騷亂,演變成了法英美主導的多國部隊與利比亞的利比亞戰爭。這最能說明影響世界和平的因素是A.恐怖主義 B.霸權主義、強權政治C.民族矛盾、宗教爭端 D.領土爭端2011年11月3日至4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六次峰會在法國戛納舉行。各方在峰會上承諾繼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穩定金融市場,促進經濟增長,加強全球經濟治理,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此次峰會取得總體積極平衡的結果。回答21—22題。21、各國領導人齊聚峰會,共同研究世界經濟發展問題①表明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②說明各國之間沒有分歧③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④有利于在合作中實現共贏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2、胡錦濤主席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合力推動增長 合作謀求共贏》的重要講話,中國聲音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說明我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②體現了我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③根源在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④表明我國已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3、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組成了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整體,其中關鍵因素和實質分別是A.發展問題 人口問題 B.人口問題 環境問題C.資源問題 環境問題 D.人口問題 發展問題24、2010年11月13日,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執委會和團中央共同舉辦的“綠色世園走進高校”活動在2011年西安世園會會址——西安浐灞生態區啟動。該項活動的開展①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②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表現③能提高人們節能環保意識 ④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5、我國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A.溫室效應 B.圍湖造田和陡坡開墾C.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D.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污染“十一五”前四年,累計分別淘汰落后產能煉鐵 煉鋼 焦炭 水泥 造紙2110萬噸 1640萬噸 1809萬噸 7416萬噸 150萬噸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5.61%26、讀下邊表格,我國在十一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使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5.61%。此舉 ①表明造紙、水泥等高能耗產業必須予以取締 ②表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決心③有助于實現科學發展,協調發展④有助于引導和激勵企業調整產業結構A.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歷經近三年時間、共四次審議,已于2010年10月28日在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獲得高票通過,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這是建國以來我國第一部社會保險制度的綜合性法律,涉及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險種。據此回答27-29題。27、該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體現了依法治國中的哪一基本要求?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執法必嚴 D.違法必究28、《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在制定過程中,向社會征集了10萬余條意見和建議,并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四次審議。這表明①全國人大擁有立法權 ②公民享有批評建議權③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④對立法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是我國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唯一途徑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29、要解決《社會保險法》涉及到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問題,其根本途徑是A.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B.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勤儉節約C.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D.實行對外開放,全面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30、2011年3月,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北京,他們肩負人民重任,履行神圣職責,共謀發展大計。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B.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焦點問題 關注度住房與物業問題 75.3%就業問題 61.7%教育亂收費、教育腐敗 58%看病難、看病貴 53%社會公平問題 52.1%C.國務院是我國的立法機關D.人民選出的代表僅僅代表選民利益31、右邊表格的內容能夠說明A.我國人民的生活尚未解決溫飽問題B.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效果好C.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我國正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32、“物價漲得慢一點,工資漲得快一點,就業機會多一點,醫療費用低一點……”這是許多老百姓的期望。這主要反映了我國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A. 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矛盾B. 高物價與低工資之間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D.人口眾多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33、堅持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下列對對外開放的理解錯誤的是A.實行對外開放,就要全面引進B.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當今時代特征C.實行對外開放有利于吸收和借鑒一切先進的東西D.實行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7分、10分、6分、8分、11分,共42分)34、閱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7分)下圖是“大包干紀念館”里18個農民按手印群雕圖。(1)“大包干”是中國農民的哪一偉大創造?(2分)(2)請你說說它能成為偉大創造的理由。(3分)(3)綜合上述兩問的答案,你能得出思想品德教材上的一個什么觀點?(2分)3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部署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時指出,要堅持吧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優先位置,要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1)請說出一個我國加大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的理由。(2分)(2)寫出在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和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4分)材料二: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會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央決定在喀什和霍爾果斯設立特殊經濟開發區。從2011年開始,喀什的對口城市深圳會把地方財政收入的0.3%至0.6%投入喀什。同時,喀什將陸續參照深圳模式執行比全國其他地方更為寬松的經濟政策。(3)加快喀什等地區的發展,吻合我國21世紀頭20年什么社會目標的建設?這一目標的內涵是什么?(4分)3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分)剛剛過去的5年,中國交出“增長年均超過11%”的亮麗答卷。但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的問題依然突出:出口、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新興產業發展滯后,單位GDP資源能源消耗過大,環保節能水平過低,針對這些發展中的問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2011年3月提交全國兩會審議討論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的“主線”。(1)剛剛過去的5年,中國交出“增長年均超過11%的亮麗答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反映出我國最基本的國情是什么?為什么?(4分)3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于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由長征二號FT1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并與11月1日發射的“神舟八號”飛船完成首次交會對接,我國成為繼美、俄以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標志著中國人朝建立自己的國際空間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1)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請你用一句話描述我國的科技現狀。(2分)材料二:1988年—2010年 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總收入(單位:億元)(2)看到上面的柱狀圖,甲同學說:“科技可以引發經濟的深刻變革”,乙同學說:“科技可以促使人類巨大的進步”。除了上述兩位同學表述的觀點外,你還有什么新的結論?至少說出一個。(2分)(3)科技如此重要,有同學說:“科技應該成為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你認為對嗎?為什么?(4分)3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1分)材料一:滇池自古被譽為云貴高原的一顆明珠。但是近年來,這顆明珠日益失去色彩,明珠變成了“烏珠”,據云南省政府的信息,滇池若還原到原來的良好狀態,其費用需要幾十億元人民幣。但是,若不治理,又給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造成了極大的影響。(1) “現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是人們對滇池出現今天這種狀況原因的注釋,請說出你對“根子在岸上”的理解。(2分)(2)依據材料,請你說說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有什么關系?(4分)材料二:2011年7月2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1》,對我國29個省區市的GDP的發展質量進行排序。本次排序是中國首次為GDP發展質量進行排序,這對改變以往以GDP為導向的政績考核體系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報告顯示,我國東部地區省市整體靠前,北京、上海、浙江位居前三,而西部省份整體靠后,貴州、甘肅、寧夏位居后三。(3)材料中提及我國首次為GDP質量進行排序,符合我國哪一大戰略?(1分)(4)從資源和環境國情的角度說說為什么在強調GDP的同時,還要注重GDP發展的質量?(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月九年級調研試題卷.doc 12月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doc 12月答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