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1 中考科學 精講精練 專題31 水和溶液(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1 中考科學 精講精練 專題31 水和溶液(學案)

資源簡介

專題31 水和溶液
【知識點回顧】
一、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1.水電解時在陽極產生________,在陰極產生________。兩者體積比為________,質量比為________。
2.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的。
考點2 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水能電解、水與氧化物反應等) 
1.物理性質
純凈的水是一種________顏色、沒有氣味和味道的液體;標準狀況下沸點為________,凝固點為________。
2.化學性質
(1)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發生電解反應:____________。
(2)水能與一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能夠與少數的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如碘酒中碘是溶質,酒精是溶劑。
考點4 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劑,并能列舉其他常見的溶劑 a
水是最常用的________,除水外常用的溶劑還有________等。
考點5 說明溶液的特點,區別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b
溶液
濁液
懸濁液
乳濁液



組成
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水是最常見的溶劑)
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組成
不溶性液體和液體組成
分散
微粒
分子或離子直徑小于10-9米
大量分子的集合體,乳濁液的顆粒大約為1~50微米
均一性
________、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渾濁)
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久置后分層
相同點
都是________物
三、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________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________,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________。
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一般情況下可相互轉化。
影響溶解性的因素有:①溶質、溶劑自身的性質;②________;③氣體的溶解度還受________的影響。
考點8 說出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不要求溶解度的計算)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中,溶質在________水中達到________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就稱作為該溫度下某物質的________。
四、溶質的質量分數
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與________質量之比。
2.意義: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可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
考點10 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進行簡單計算 
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100%
考點11 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 b
1.實驗儀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藥匙、燒杯、膠頭滴管。
五、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生產中的“三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的農藥、化肥的流失。
考點13 列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水凈化的方法 
水的凈化方法:沉淀法、________、蒸餾法。
考點14 樹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觀點  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 
水污染的防治;加強對水質的監測;工業“三廢”經過處理后再排放;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等。
考點1 1.氧氣 氫氣 1∶2 8∶1 2.氫元素 氧元素
考點2 1.沒有 100℃ 0℃ 2.(1)2H2O2H2↑+O2↑ (2)CO2+H2O===H2CO3,SO3+H2O===H2SO4 (3)CaO+H2O===Ca(OH)2,Na2O+H2O===2NaOH
考點3 溶質 溶劑
考點4 溶劑 汽油、酒精
考點5 均一 混合
考點6 1.不能繼續溶解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考點7 溫度 壓強
考點8 100g 飽和 溶解度
考點9 1.溶液
考點11 2.計算、稱量、溶解
考點13 過濾法
【例題精析】
例1.(2020?連云港)20℃時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
KCl溶液放入甲燒杯中,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整個過程中無溶劑損失)。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燒杯中是KCl的飽和溶液
B.乙和丙燒杯中KCl的質量分數相等
C.丁燒杯中KCl的質量分數為34%
D.若乙燒杯中溶液恰好飽和,則40℃時KCl的溶解度為40g
【解答】解:A、向甲燒杯中氯化鉀溶液,加入5g氯化鉀,能完全溶解,則甲燒杯中是KCl的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B、乙靜置降溫后有晶體析出,乙和丙燒杯中的溶液,溶質質量不相等,溶劑質量相等,則乙和丙燒杯中KCl的質量分數不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C、丁燒杯中的溶液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20℃時KCl的溶解度是34g,則丁燒杯中KCl的質量分數為100%<34%,故選項說法錯誤。
D、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燒杯中,加入5g氯化鉀,由題意,乙燒杯中溶液恰好飽和;丁燒杯中的溶液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最終析出了3g晶體,即最終形成了65g+5g﹣3g=67g溶液,20℃時KCl的溶解度是34g,則含有的氯化鉀的質量為67g17g;即乙燒杯中65g+5g=70g飽和溶液中含有17g+3g=20g氯化鉀,則40℃時KCl的溶解度為40g,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例2.(2020?衢州)一杯熱硝酸鉀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如圖所示。忽略水的蒸發,下列關于硝酸鉀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溶液質量不變
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
C.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大
D.原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解答】解:A、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有硝酸鉀晶體析出,則溶液質量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
B、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故選項說法正確。
C、一段時間后,溫度降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說明硝酸鉀的溶解度減小,故選項說法錯誤。
D、降溫后有硝酸鉀晶體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飽和的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例3.(2020?舟山)某興趣小組分別用加溶質和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將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實驗過程中,硝酸鉀溶解度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
A.變大
不變
B.變大
變小
C.不變
變大
D.不變
不變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某興趣小組分別用加溶質和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將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由于溶解度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該興趣小組實驗過程中沒有改變溫度,故溶解度不會發生改變。
故選:D。
例4.(2020?杭州)小金在配制硝酸鉀溶液時得到下表數據,據此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序號
溫度/℃
水的質量/克
加入硝酸鉀的質量/克
所得溶液的質量/克

10
100
40
120.9

60
100
40
140
A.1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C.若通過加熱將①中剩余硝酸鉀全部溶解,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加熱前保持一
D.若將②所得溶液降溫至10℃,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變小
【解答】解:A、10℃時,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鉀,形成溶液的質量為120.9g,所以硝酸鉀的溶解度為20.9克,故A錯誤;
B、②中的固體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不能說就是60℃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故B錯誤;
C、若通過加熱將①中剩余硝酸鉀全部溶解,溶質質量增大,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C錯誤;
D、②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100%=28.6%,降溫至10℃,溶質質量分數變成100%=17.3%,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變小,故D正確。
故選:D。
例5.(2019?孝感)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將①②兩支試管中的甲、乙飽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體)放進盛有熱水的燒杯里,升高溫度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兩溶液均變為不飽和溶液
C.①溶液質量增加,②溶液質量減少
D.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②溶液
【解答】解:A、在比較物質的溶解度時,需要指明溫度,故A錯誤;
B、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后,乙物質的溶解度減小,所以②溶液的燒杯底部剩余固體增多,仍為飽和溶液,故B錯誤;
C、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升高溫度,①溶液質量增加,②溶液質量減少,故C正確;
D、溶液的溫度不能確定,溶解度不能確定,所以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一定大于②溶液,故D錯誤。
故選:C。
例6.(2019?廣州)25℃時,探究某固體物質的溶解性,實驗記錄如下表。下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編號




水的質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體質量/g
5
10
15
20
現象
固體完全溶解
固體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體
剩余較多固體
A.實驗①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為10%
B.實驗②說明25℃時該物質的溶解度是20g
C.實驗③④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相同
D.實驗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質20g
【解答】解:A、實驗①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為:100%=9.1%,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固體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如果是飽和溶液,則25℃時該物質的溶解度是20g,如果是不飽和溶液,則25℃時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20g,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實驗③④所得溶液都是飽和溶液,因此質量分數相同,該選項說法正確;
D、實驗④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小于20g,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C。
例7.(2019?舟山)20℃時,把36克氯化鈉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對所得溶液的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溶液是飽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個數一定相等
C.溶液質量為100克
D.溶質與溶劑質量比為9:25
【解答】解:根據溶解度的概念,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g,其涵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溶液達到飽和狀態。
A、20℃時,36克氯化鈉放入64克水中,沒有全部溶解,該溶液是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NaCl中Na+和Cl﹣比例為1:1知,溶液中Na+和Cl﹣個數一定相等,故選項說法正確。
C、20℃時,64克水中最多溶解23.04克氯化鈉,故該溶液的質量是87.04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D、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則溶質與溶劑質量比為:36:100=9:25,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例8.(2019?溫州)如圖,將紅砂糖倒入一杯開水中,充分溶解。能作為判斷砂糖水是飽和溶液的依據是(  )
A.砂糖水顏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體有剩余
【解答】解:A、砂糖水顏色很深,顏色不能能作為判斷砂糖水是飽和溶液的依據;故選項錯誤;
B、砂糖水味道很甜,味道不能能作為判斷砂糖水是飽和溶液的依據;故選項錯誤;
C、砂糖溶解得很快,溶解的快慢不能能作為判斷砂糖水是飽和溶液的依據;故選項錯誤;
D、如圖,將紅砂糖倒入一杯開水中,充分溶解。能作為判斷砂糖水是飽和溶液的依據是:砂糖固體有剩余;故選項正確;
故選:D。
例9.(2020?杭州)為了解決人們在野外生活和工作時的飲水問題,小金開展了便攜式野外凈水器的設計和制作。
設計方案如圖所示(其中箭頭表示預設的水流方向)。為了使水質符合飲用水標準,小金選擇了三種濾料去除原水中的雜質,三種濾料的用途如表所示,則濾料甲、乙、丙分別為 ①②③ (按序填寫編號)。
濾料編號
用途

去除水中的泥沙、懸浮物等大顆粒污染物

去除大分子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細菌等

去除殘留的細菌、小分子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異味等
【解答】解:除雜質的順序是按照雜質顆粒的體積由大到小來進行,所以濾料甲先去除水中的泥沙、懸浮物等大顆粒污染物;濾料乙是去除大分子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細菌等;濾料丙是去除殘留的細菌、小分子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異味等,得到的水的水質即符合飲用水的標準。
故答案為:①②③。
例10.(2019?海南)某實驗小組進行物質溶解實驗,20℃時,稱取2.5g、5.0g、7.5g
NaOH固體,分別加入3個小燒杯中(均已盛裝50mL水),均完全溶解。通過數字化實驗測得它們在溶解過程中溶液溫度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
依據該實驗,你能獲得哪些有關NaOH在水中溶解的實驗結論?(寫出兩點,請按示例回答。)
示例:證據:曲線均呈上升趨勢。結論:NaOH在水中溶解時放出熱量。
【解答】解:證據:2.5g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溫度上升最小;7.5g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溫度上升最大;結論:相同條件下,溶解的氫氧化鈉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20℃時,7.5g氫氧化鈉能完全溶解在50mL水中,結論:氫氧化鈉易溶于水;
故答案為:相同條件下,溶解的氫氧化鈉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合理即可)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6小題)
1.在T℃時,將某物質的水溶液分成3份,分別加熱蒸發,然后再冷卻至T℃。已知3份溶液中蒸發掉的水分別為10g、20g、40g,而析出的溶質分別為ag、bg、cg(a、b、c均不為0),則a、b、c三者的關系一定正確的是(  )
A.c=3b﹣2a
B.c=a+2b
C.c=2b
D.c=2a+b
【解答】解:蒸發10g水析出晶體后一定是飽和溶液,則飽和溶液中,10g水溶解bg﹣ag恰好飽和,30g水溶解3bg﹣3ag恰好飽和,根據題意有:cg=3bg﹣3ag+ag,即c=3b﹣2a。
故選:A。
2.在一定溫度下,物質M的溶解度為Ag。向(100+A)g
物質M的飽和溶液中加入Ag
M,析出帶一定結晶水的晶體Bg,現取出Bg結晶水合物加水配成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需加水的質量為(  )
A.100g
B.大于100g
C.小于100g
D.(100+A)g
【解答】解:將(100+A)g
飽和溶液和AgM看作一個整體,假設AgM在飽和溶液中不形成結晶水合物,要溶解AgM,需要加入100g水,這與把結晶水合物取出后配成飽和溶液是等效的,是因為兩種方法都是最終通過加入AgM和水得到了飽和溶液,因此需加水的質量為100g。
故選:A。
3.燒杯①中溶液是60℃時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經過圖示操作后得到18.0g
NH4Cl固體,已知60℃和20℃時,NH4Cl的溶解度分別為55.2g和37.2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中溶液和②中溶液均為60℃時NH4Cl的不飽和溶液
B.①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
C.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別為60℃和20℃時NH4C1的飽和溶液
【解答】解:A、①中溶液蒸發20g水后,形成溶液②,溶液②降溫至20℃,析出18.0g
NH4Cl固體;20℃時,NH4Cl的溶解度是37.2g,則100g水中能溶解氯化銨的質量為37.2g,則溶液②中含有溶質的質量為37.2g+18.0g=55.2g;60℃時,NH4Cl的溶解度為55.2g,則①中溶液為60℃時NH4Cl的不飽和溶液,②中溶液為60℃時NH4Cl的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B、①中溶液蒸發20g水后,形成溶液②,沒有晶體析出,則①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等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C、②中溶液為60℃時NH4Cl的飽和溶液,③中溶液為20℃時NH4Cl的飽和溶液,②③中溶劑質量相等,③中溶質質量少,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D、由A選項的分析,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別為60℃和20℃時NH4C1的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4.放學后,感覺有點餓的小新用開水泡了一杯白糖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將杯子放在一邊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現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熱糖水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涼糖水可能是飽和溶液
C.兩杯糖水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同
D.熱糖水的溶劑質量大于涼糖水的溶劑質量
【解答】解:A、熱糖水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B、涼糖水中有不溶解的蔗糖存在,一定是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C、兩杯糖水中溶劑質量相等,但溶質的質量不相等,兩杯糖水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同,故選項說法正確。
D、涼糖水是熱糖水冷卻后得到的,熱糖水的溶劑質量等于涼糖水的溶劑質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5.已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分析下列實驗過程,可以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
實驗操作
實驗結果
①20℃時,取100g水,加入25g硝酸鉀,攪拌
全部溶解,得到溶液甲
②再加25g硝酸鉀,充分攪拌
得到溶液乙
③加熱
全部溶解,得到溶液丙
④冷卻至20℃
析出晶體,得到溶液丁
A.溶液甲的質量分數為25%
B.溶液丁的質量分數與溶液乙的質量分數相等
C.溶液丙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D.溶液乙的質量為150克
【解答】解:A、20℃時,取100g水,加入25g硝酸鉀,攪拌,全部溶解,得到溶液甲,則溶液甲的質量分數為100%<25%,故選項說法錯誤。
B、再加25g硝酸鉀,充分攪拌,又能溶解31.6g﹣25g=6.6g硝酸鉀,硝酸鉀不能全部溶解,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冷卻至20℃,析出晶體,得到溶液丁,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則溶液丁的質量分數與溶液乙的質量分數相等,故選項說法正確。
C、加熱,全部溶解,得到溶液丙,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D、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31.6g,則溶液乙的質量為100g+31.6g=131.6g,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6.木糖醇那是一種理想的蔗糖替代產品,小陳用它和50g的水配制了一杯約為50℃的溶液給患糖尿病爺爺應用,結合表格可以得出的結論(  )
溫度℃
30
50
70
溶解度/g
70
84
93
A.爺爺又想要糖水再甜一點,小晨可以把糖水降溫或加入木糖醇
B.若想把這杯糖水配制到最甜,最多可以溶解木糖醇42g
C.小晨又配制了70℃和50℃最甜糖水各一杯,兩者溶質質量分數之比為93:84
D.爺爺拿到糖水后發現杯底無固體,小晨判斷糖水還未飽和
【解答】解:A、糖水的甜度取決于糖的溶質質量分數,把糖水降溫不能增加糖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能使糖水再甜一點;若糖水原來已經飽和,不會繼續溶解糖,此時糖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即甜度不變,故錯誤;
B、飽和糖水最甜,50℃木糖醇的溶解度是84g,50g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木糖醇42g,故正確;
C、配制了70℃和50℃最甜糖水各一杯,兩者溶質質量分數之比為
:93:84,故錯誤;
D、糖水下面無固體,糖水可能剛好飽和,故錯誤。
故選:B。
7.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②中溶液不是飽和溶液
B.③中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C.②與③中溶質質量分數不相同
D.②與③溶液中的溶質質量相同
【解答】解:A、②中溶液中含有未溶解的固體,所以②中溶液是飽和溶液,故A錯誤;
B、③中溶液中沒有未溶解的固體,所以③中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可能是飽和溶液,故B錯誤;
C、③中溶質質量增大,所以②與③中溶質質量分數不相同,故C正確;
D、③中溶質繼續溶解,所以溶質質量增大,故D錯誤。
故選:C。
8.一定溫度下,向圖1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結果如圖2所示,所得溶液與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
A.溶質的質量增加
B.溶質的溶解度變大
C.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D.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大
【解答】解:A、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剩余的氯化鉀全部溶解了,溶質的質量增加,故選項說法正確。
B、由于溫度不變,則溶質的溶解度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
C、所得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D、所得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或變小了,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9.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溶液③一定是飽和溶液
B.溶液③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溶液③和溶液②相比,溶解度保持不變
D.溶液③和溶液②相比,溶質質量增加了
【解答】解:A、②中有蔗糖剩余,加熱后蔗糖全部溶解了,溶液③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B、溶液③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與可能是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C、溶液③和溶液②相比,溫度升高,溶解度變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D、加熱后剩余的蔗糖全部溶解了,溶液③和溶液②相比,溶質質量增加了,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0.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②③中溶液的溶解度不同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
【解答】解:A、②③中溶液的溫度不同,溶解度不同,A正確;
B、③中沒有剩余固體,③中溶液有可能是飽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飽和溶液,B不正確;
C、②③中溶劑質量相同,溶質質量不同,②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是不相同的,C正確;
D、③中蔗糖全部溶解,②中蔗糖部分溶解,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D正確;
故選:B。
11.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是有關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降溫
B.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質
C.①與③的溶質質量不相等
D.②與③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解答】解:A、操作I是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不一定是降溫,也可能是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故選項說法錯誤。
B、操作I是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不一定是降溫,也可能是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故選項說法錯誤。
C、①是一定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②轉化為③的過程中,有硝酸鉀析出,①與③的溶質質量可能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D、②與③均為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2.在炎熱的夏天,小金從5℃冰箱冷藏室里拿出一杯蔗糖溶液A,發現杯底有少量蔗糖未溶解,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晶體消失,得到B溶液,則有(  )
A.5℃時,A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室溫下,B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C.A溶液和B溶液質量相等
D.A溶液和B溶液溶質質量相等
【解答】解:A.由題意知,5℃時,A溶液中有少量蔗糖晶體存在,故A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故A正確;
B.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晶體消失了,B溶液可能恰好飽和,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B錯誤;
C、從5℃到室溫,溫度升高,晶體消失說明晶體已經溶解了,B溶液中溶質質量變多,所以溶液B的質量增大,故C錯誤;
D.從5℃到室溫,溫度升高,晶體消失說明晶體已經溶解了,B溶液中溶質質量變多,故D錯誤。
故選:A。
13.室溫時,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終甲、乙兩燒杯中溶液(  )
A.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乙溶液
B.甲溶液一定飽和,乙溶液可能飽和
C.甲溶液中氯化鈉溶解度不變,乙溶液中氯化鈉溶解度降低
D.兩杯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都只有鈉離子和氯離子
【解答】解:A、室溫時,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轉移50mL至乙,轉移后甲、乙溶液的質量相等,向乙溶液中加入50mL水,則最終甲、乙兩燒杯溶質質量相等,甲溶液的溶劑質量小于乙溶液,所以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乙溶液,故A正確;
B、室溫時,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轉移50mL至乙,轉移后甲、乙溶液的質量相等,向乙溶液中加入50mL水,甲溶液仍為飽和溶液,乙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故B錯誤;
C、實驗過程中溫度沒有變化,所以甲、乙溶液中氯化鈉的溶解度相同,故C錯誤;
D、兩杯溶液中都含有鈉離子、氯離子、水分子,故D錯誤。
故選:A。
14.下列關于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敘述正確的是(  )
A.20℃時,100g水中溶解了30g某物質,則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
B.20℃時,70g水中正好溶解了30g某物質,則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
C.20℃時,某100g飽和溶液中有30g溶質,則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
D.20℃時,30g某物質需要1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則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
【解答】解: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可以推出:
A、缺少飽和溶液這個條件,故該選項錯誤;
B、應該是20℃時,100g水中正好溶解了30g某物質,故該選項錯誤;
C、20℃時,某100g飽和溶液中有30g溶質,則溶劑的質量是70g,故該選項錯誤;
D、20℃時,30g某物質需要1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則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符號定義,故該選項正確。
故選:D。
15.已知KNO3在t1℃、t2℃時的溶解度分別為60克和90克。如圖所示,在甲、乙、丙、丁四個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分別放入KNO3固體,充分溶解。下列關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質量:m乙=m丙<m甲<m丁
B.甲、乙、丙、丁中均為飽和溶液
C.將甲升溫至t2℃,杯中溶液質量增加
D.將丁降溫至t1℃,杯中沒有固體析出
【解答】解:A、在甲、乙、丙、丁四個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分別放入KNO3固體,充分溶解,分別最多能溶解60g、60g、90g、90g,則甲乙丙溶解的溶質的質量相等,丁溶解的最多,故溶液質量:m乙=m丙=m甲<m丁,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A選項的分析,甲、乙、丁均為飽和溶液,丙為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C、將甲升溫至t2℃,硝酸鉀能繼續溶解,杯中溶液質量增加,故選項說法正確。
D、將丁降溫至t1℃,杯中有固體析出,會析出90g﹣60g=30g晶體,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16.參照下表(A物質的溶解性表)在常溫20℃時進行如下實驗,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溫度℃
20
50
溶解度(g/100g)水
30
110
A.①的質量分數為20%
B.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④>③>②>①
C.②④為飽和溶液
D.④的質量分數為52.38%
【解答】解:根據A物質的溶解性表可知,20℃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30g,50℃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110g;
①的質量分數為,②的質量分數為,③的質量分數為,④燒杯為50℃時100g水中加入60gA物質,此時A物質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37.5%;
故選:B。
二.多選題(共1小題)
17.如圖為某固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該固體從溶液中析出時不帶結晶水。M、N兩點分別表示該固體形成的兩份溶液在不同溫度時的濃度。當條件改變時,溶液新的狀態在圖中對應的點的位置可能也隨之變化,其中判斷正確的是(  )
A.都升溫10℃后,M、N點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釋時(設溫度不變),M、N點均沿虛線下移
C.都降溫10℃后,M點沿曲線向左下移,N點向左平移
D.蒸發溶劑(假設溫度都不變)時,M、N點均不動
【解答】解:A、由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溫時,M代表的飽和溶液就會變成不飽和溶液,而N點代表的不飽和溶液就會變得更不飽和,但是升溫后兩溶液中的各個量沒有發生變化,即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并沒有發生變化,故A正確;
B、由于加水稀釋并不影響物質的溶解度,但是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了,所以兩點應該是向下移動了,故B正確;
C、降溫時,M點代表的飽和溶液中就會有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就會減小,但溶液仍是飽和溶液,所以M點就會鹽曲線向左下移,而N點代表的不飽和溶液則會逐漸變成飽和溶液,直至有晶體析出,所以N點先向左平移,然后沿曲線向左下平移,故C正確;
D、由于是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蒸發溶劑,所以M點代表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會發生變化,因此M點不動,而N點代表的不飽和溶液隨著水分的蒸發,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越來越大,直至溶液達到飽和不再發生變化,因此N點是先向上位移達到曲線后不再發生變化,故D錯誤。
故選:ABC。
三.填空題(共2小題)
18.小科在室溫下將a克的紅糖(含不溶性雜質)放入100克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甲,然后加熱甲燒杯至50℃并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乙,再往乙加入20克50℃熱水充分攪拌現象如圖丙。已知a>b>c,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水分蒸發,請回答以下問題:
(1)該實驗中甲、乙、丙燒杯中的溶液能確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甲 。
(2)乙到丙過程中,加入20克50℃熱水剩余固體的質量保持不變,原因是 紅糖中的蔗糖已經完全溶解,剩余的c克物質是紅糖中的不溶性雜質 。
【解答】解:(1)室溫下將a克的紅糖(含不溶性雜質)放入100克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甲,然后加熱甲燒杯至50℃并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乙,再往乙加入20克50℃熱水充分攪拌現象如圖丙。因為a>b>c,所以可推知,升溫時,該物質能繼續溶解,說明甲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室溫下的飽和溶液,而乙燒杯與丙燒杯中的剩余固體質量相等,說明剩余的c克固體是紅糖中的不溶性雜質,所以乙燒杯和丙燒杯的溶液可能是50℃時該物質的飽和溶液,也可能是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故填:甲;
(2)因為紅糖中的蔗糖已經完全溶解,剩余的c克物質是紅糖中的不溶性雜質,所以乙到丙過程中,加入20克50℃熱水剩余固體的質量保持不變;故填:紅糖中的蔗糖已經完全溶解,剩余的c克物質是紅糖中的不溶性雜質。
19.燒杯中盛有150g水,加入某種固體A的進行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操作,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③,請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A的溶解度曲線是圖乙中的 a ;
(2)①~③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③>①=② 。
【解答】解:(1)固體A的溶解度曲線是圖乙中的a,因為在t3℃時,50gA全部溶解;故答案為:a;
(2)①~③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③>①=②,因為③是t3℃時的飽和溶液,而①和②都是t1℃時的飽和溶液;故答案為:③>①=②;
四.解答題(共1小題)
20.根據表中氯化鈉和硝酸鉀部分溶解度數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 35.8 g。
(2)與硝酸鉀相比較,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 較小 (填“較大”或“較小”)。
(3)20℃時,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將溶液溫度升高到30℃(不考慮水分蒸發),所得溶液是 不飽和溶液 (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解答】解:(1)根據表格可以看出,在1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5.8g,故填:35.8;
(2)由表格數據可知,KNO3、NaCl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變化較小的是NaCl,變化較大的是KNO3;故填:較小;
(3)30℃時,在硝酸鉀的溶解度是45.8g,故在l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故填:不飽和溶液。專題31 水和溶液
【知識點回顧】
一、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1.水電解時在陽極產生________,在陰極產生________。兩者體積比為________,質量比為________。
2.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的。
考點2 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水能電解、水與氧化物反應等) 
1.物理性質
純凈的水是一種________顏色、沒有氣味和味道的液體;標準狀況下沸點為________,凝固點為________。
2.化學性質
(1)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發生電解反應:____________。
(2)水能與一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能夠與少數的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如碘酒中碘是溶質,酒精是溶劑。
考點4 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劑,并能列舉其他常見的溶劑 a
水是最常用的________,除水外常用的溶劑還有________等。
考點5 說明溶液的特點,區別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b
溶液
濁液
懸濁液
乳濁液



組成
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水是最常見的溶劑)
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組成
不溶性液體和液體組成
分散
微粒
分子或離子直徑小于10-9米
大量分子的集合體,乳濁液的顆粒大約為1~50微米
均一性
________、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渾濁)
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久置后分層
相同點
都是________物
三、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________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________,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________。
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一般情況下可相互轉化。
影響溶解性的因素有:①溶質、溶劑自身的性質;②________;③氣體的溶解度還受________的影響。
考點8 說出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不要求溶解度的計算)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中,溶質在________水中達到________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就稱作為該溫度下某物質的________。
四、溶質的質量分數
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與________質量之比。
2.意義: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可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
考點10 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進行簡單計算 
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100%
考點11 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 b
1.實驗儀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藥匙、燒杯、膠頭滴管。
五、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生產中的“三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的農藥、化肥的流失。
考點13 列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水凈化的方法 
水的凈化方法:沉淀法、________、蒸餾法。
考點14 樹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觀點  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 
水污染的防治;加強對水質的監測;工業“三廢”經過處理后再排放;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等。
【例題精析】
例1.(2020?連云港)20℃時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
KCl溶液放入甲燒杯中,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整個過程中無溶劑損失)。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燒杯中是KCl的飽和溶液
B.乙和丙燒杯中KCl的質量分數相等
C.丁燒杯中KCl的質量分數為34%
D.若乙燒杯中溶液恰好飽和,則40℃時KCl的溶解度為40g
例2.(2020?衢州)一杯熱硝酸鉀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如圖所示。忽略水的蒸發,下列關于硝酸鉀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溶液質量不變
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
C.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大
D.原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例3.(2020?舟山)某興趣小組分別用加溶質和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將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實驗過程中,硝酸鉀溶解度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
A.變大
不變
B.變大
變小
C.不變
變大
D.不變
不變
例4.(2020?杭州)小金在配制硝酸鉀溶液時得到下表數據,據此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序號
溫度/℃
水的質量/克
加入硝酸鉀的質量/克
所得溶液的質量/克

10
100
40
120.9

60
100
40
140
A.1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C.若通過加熱將①中剩余硝酸鉀全部溶解,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加熱前保持一致
D.若將②所得溶液降溫至10℃,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變小
例5.(2019?孝感)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將①②兩支試管中的甲、乙飽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體)放進盛有熱水的燒杯里,升高溫度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兩溶液均變為不飽和溶液
C.①溶液質量增加,②溶液質量減少
D.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②溶液
例6.(2019?廣州)25℃時,探究某固體物質的溶解性,實驗記錄如下表。下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編號




水的質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體質量/g
5
10
15
20
現象
固體完全溶解
固體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體
剩余較多固體
A.實驗①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為10%
B.實驗②說明25℃時該物質的溶解度是20g
C.實驗③④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相同
D.實驗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質20g
例7.(2019?舟山)20℃時,把36克氯化鈉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對所得溶液的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溶液是飽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個數一定相等
C.溶液質量為100克
D.溶質與溶劑質量比為9:25
例8.(2019?溫州)如圖,將紅砂糖倒入一杯開水中,充分溶解。能作為判斷砂糖水是飽和溶液的依據是(  )
A.砂糖水顏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體有剩余
例9.(2020?杭州)為了解決人們在野外生活和工作時的飲水問題,小金開展了便攜式野外凈水器的設計和制作。
設計方案如圖所示(其中箭頭表示預設的水流方向)。為了使水質符合飲用水標準,小金選擇了三種濾料去除原水中的雜質,三種濾料的用途如表所示,則濾料甲、乙、丙分別為 
 (按序填寫編號)。
濾料編號
用途

去除水中的泥沙、懸浮物等大顆粒污染物

去除大分子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細菌等

去除殘留的細菌、小分子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異味等
例10.(2019?海南)某實驗小組進行物質溶解實驗,20℃時,稱取2.5g、5.0g、7.5g
NaOH固體,分別加入3個小燒杯中(均已盛裝50mL水),均完全溶解。通過數字化實驗測得它們在溶解過程中溶液溫度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
依據該實驗,你能獲得哪些有關NaOH在水中溶解的實驗結論?(寫出兩點,請按示例回答。)
示例:證據:曲線均呈上升趨勢。結論:NaOH在水中溶解時放出熱量。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6小題)
1.在T℃時,將某物質的水溶液分成3份,分別加熱蒸發,然后再冷卻至T℃。已知3份溶液中蒸發掉的水分別為10g、20g、40g,而析出的溶質分別為ag、bg、cg(a、b、c均不為0),則a、b、c三者的關系一定正確的是(  )
A.c=3b﹣2a
B.c=a+2b
C.c=2b
D.c=2a+b
2.在一定溫度下,物質M的溶解度為Ag。向(100+A)g
物質M的飽和溶液中加入Ag
M,析出帶一定結晶水的晶體Bg,現取出Bg結晶水合物加水配成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需加水的質量為(  )
A.100g
B.大于100g
C.小于100g
D.(100+A)g
3.燒杯①中溶液是60℃時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經過圖示操作后得到18.0g
NH4Cl固體,已知60℃和20℃時,NH4Cl的溶解度分別為55.2g和37.2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中溶液和②中溶液均為60℃時NH4Cl的不飽和溶液
B.①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
C.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別為60℃和20℃時NH4C1的飽和溶液
4.放學后,感覺有點餓的小新用開水泡了一杯白糖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將杯子放在一邊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現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熱糖水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涼糖水可能是飽和溶液
C.兩杯糖水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同
D.熱糖水的溶劑質量大于涼糖水的溶劑質量
5.已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分析下列實驗過程,可以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
實驗操作
實驗結果
①20℃時,取100g水,加入25g硝酸鉀,攪拌
全部溶解,得到溶液甲
②再加25g硝酸鉀,充分攪拌
得到溶液乙
③加熱
全部溶解,得到溶液丙
④冷卻至20℃
析出晶體,得到溶液丁
A.溶液甲的質量分數為25%
B.溶液丁的質量分數與溶液乙的質量分數相等
C.溶液丙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D.溶液乙的質量為150克
6.木糖醇那是一種理想的蔗糖替代產品,小陳用它和50g的水配制了一杯約為50℃的溶液給患糖尿病爺爺應用,結合表格可以得出的結論(  )
溫度℃
30
50
70
溶解度/g
70
84
93
A.爺爺又想要糖水再甜一點,小晨可以把糖水降溫或加入木糖醇
B.若想把這杯糖水配制到最甜,最多可以溶解木糖醇42g
C.小晨又配制了70℃和50℃最甜糖水各一杯,兩者溶質質量分數之比為93:84
D.爺爺拿到糖水后發現杯底無固體,小晨判斷糖水還未飽和
7.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②中溶液不是飽和溶液
B.③中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C.②與③中溶質質量分數不相同
D.②與③溶液中的溶質質量相同
8.一定溫度下,向圖1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結果如圖2所示,所得溶液與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
A.溶質的質量增加
B.溶質的溶解度變大
C.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D.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大
9.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溶液③一定是飽和溶液
B.溶液③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溶液③和溶液②相比,溶解度保持不變
D.溶液③和溶液②相比,溶質質量增加了
10.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②③中溶液的溶解度不同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
11.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是有關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降溫
B.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質
C.①與③的溶質質量不相等
D.②與③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12.在炎熱的夏天,小金從5℃冰箱冷藏室里拿出一杯蔗糖溶液A,發現杯底有少量蔗糖未溶解,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晶體消失,得到B溶液,則有(  )
A.5℃時,A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室溫下,B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C.A溶液和B溶液質量相等
D.A溶液和B溶液溶質質量相等
13.室溫時,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終甲、乙兩燒杯中溶液(  )
A.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乙溶液
B.甲溶液一定飽和,乙溶液可能飽和
C.甲溶液中氯化鈉溶解度不變,乙溶液中氯化鈉溶解度降低
D.兩杯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都只有鈉離子和氯離子
14.下列關于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敘述正確的是(  )
A.20℃時,100g水中溶解了30g某物質,則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
B.20℃時,70g水中正好溶解了30g某物質,則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
C.20℃時,某100g飽和溶液中有30g溶質,則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
D.20℃時,30g某物質需要1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則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
15.已知KNO3在t1℃、t2℃時的溶解度分別為60克和90克。如圖所示,在甲、乙、丙、丁四個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分別放入KNO3固體,充分溶解。下列關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質量:m乙=m丙<m甲<m丁
B.甲、乙、丙、丁中均為飽和溶液
C.將甲升溫至t2℃,杯中溶液質量增加
D.將丁降溫至t1℃,杯中沒有固體析出
16.參照下表(A物質的溶解性表)在常溫20℃時進行如下實驗,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溫度℃
20
50
溶解度(g/100g)水
30
110
A.①的質量分數為20%
B.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④>③>②>①
C.②④為飽和溶液
D.④的質量分數為52.38%
二.多選題(共1小題)
17.如圖為某固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該固體從溶液中析出時不帶結晶水。M、N兩點分別表示該固體形成的兩份溶液在不同溫度時的濃度。當條件改變時,溶液新的狀態在圖中對應的點的位置可能也隨之變化,其中判斷正確的是(  )
A.都升溫10℃后,M、N點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釋時(設溫度不變),M、N點均沿虛線下移
C.都降溫10℃后,M點沿曲線向左下移,N點向左平移
D.蒸發溶劑(假設溫度都不變)時,M、N點均不動
三.填空題(共2小題)
18.小科在室溫下將a克的紅糖(含不溶性雜質)放入100克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甲,然后加熱甲燒杯至50℃并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乙,再往乙加入20克50℃熱水充分攪拌現象如圖丙。已知a>b>c,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水分蒸發,請回答以下問題:
(1)該實驗中甲、乙、丙燒杯中的溶液能確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
(2)乙到丙過程中,加入20克50℃熱水剩余固體的質量保持不變,原因是 
 。
19.燒杯中盛有150g水,加入某種固體A的進行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操作,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③,請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A的溶解度曲線是圖乙中的 
 ;
(2)①~③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
四.解答題(共1小題)
20.根據表中氯化鈉和硝酸鉀部分溶解度數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 
 g。
(2)與硝酸鉀相比較,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 
 (填“較大”或“較小”)。
(3)20℃時,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將溶液溫度升高到30℃(不考慮水分蒸發),所得溶液是 
 (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平乐县| 咸宁市| 通化县| 永丰县| 泾阳县| 南安市| 石门县| 昭通市| 江永县| 新津县| 凤山县| 武陟县| 通道| 革吉县| 宜丰县| 奇台县| 霍山县| 塔城市| 巴彦县| 宿迁市| 新丰县| 云南省| 阿图什市| 原阳县| 大港区| 邢台县| 阿克陶县| 冀州市| 灵台县| 库伦旗| 唐海县| 三原县| 监利县| 阿尔山市| 绥阳县| 泽库县| 河东区| 江都市| 屏南县|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