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6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一)【知識點回顧】一、人體的消化1.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物理性消化主要通過牙齒的咀嚼和胃腸的蠕動;化學性消化主要是利用________,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過化學變化變成可吸收的物質。(2)食物中各種成分的消化。①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質②無需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質(3)________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1.酶能使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變成可吸收的物質。2.與人消化有關的消化酶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臟腸腺流入的部位________胃十二指腸________小腸消化液唾液________胰液膽汁腸液所含消化酶淀粉酶胃蛋白酶多種消化酶無消化酶多種消化酶1.酶的概念酶是生物________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______,是一種生物________。2.酶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不穩定性。________和________都會影響酶的活性。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pH對酶活性的影響:3.人體中有很多種酶,不同的酶催化體內不同的化學反應。4.人體細胞若缺乏某種酶或酶不足時,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并可能出現疾病。如白化病等。二、人體的呼吸1.呼吸的全過程2.氣體運輸氧是以________的形式運輸的。3.氣體交換(通過擴散實現,如圖所示)考點5 知道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呼吸作用概念:人體細胞不斷從外界吸收氧氣氧化分解________,放出________,供給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所需,同時產生二氧化碳等廢物的過程。考點1 1.咽 胃 2.(1)物理性消化 化學性消化消化酶 (2)①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3)小腸考點2 2.口腔 膽囊 胃液考點3 1.活細胞 蛋白質 催化劑 2.高效性 專一性 溫度 pH考點4 1.擴散 靜脈血 動脈血 動脈血 靜脈血 氧氣 2.氧合血紅蛋白考點5 有機物 能量【例題精析】例1.(2020?萊蕪區)如圖表示人體某些生理過程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一是人體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曲線,c點時肺內氣壓大于大氣壓B.若圖二的曲線代表氧氣含量的變化,則bc段可表示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C.若圖二的曲線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則bc段可表示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D.圖三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變化曲線,引起bc段快速上升的原因是飯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進入血液【解答】解:A、圖一是人體在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曲線,c點表示吸氣終了的瞬間,肺內氣壓等于外界氣壓,A錯誤;B、血流經各組織處的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氧氣與血紅蛋白分離,再擴散到組織細胞里,同時,組織細胞里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血液中.如果圖二曲線代表氧氣的變化,圖中顯示血液流經bc段血管時氧氣減少,因此血管bc段表示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B正確;C、當空氣中的氧氣進入肺泡時,肺泡內的氧氣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氣由肺泡進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進入肺泡.若圖二的曲線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圖中顯示血液流經bc段血管時二氧化碳減少,因此血管bc段可表示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C正確;D、正常人的血糖濃度總是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上。餐后人體內剛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濃度會升高,可見引起圖三bc段快速上升的原因是飯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進入血液,D正確。故選:A。例2.(2020?鄂爾多斯)圖甲是人體在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曲線圖,圖乙是膈肌所處的兩種狀態,圖丙是氣管①、肺②、胸腔③三者組合示意圖。據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曲線從b→c時,圖乙由Ⅱ狀態轉化到Ⅰ狀態B.圖乙Ⅰ轉化到Ⅱ時,圖丙氣壓由小到大順序為①<②<③C.圖甲曲線從a→b時,圖丙①處氧氣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D.圖甲曲線從c→d時,膈肌處于收縮狀態【解答】解:A、圖甲曲線從b→c時,肺容量增加,表示吸氣,膈肌收縮,膈肌下降,圖乙膈肌由Ⅰ狀態轉化到Ⅱ狀態,A錯誤;B、圖乙Ⅰ轉化到Ⅱ時,膈肌下降,表示吸氣,外界氣壓大于肺內氣壓,因此圖丙氣壓由小到大順序為③<②<①,B錯誤;C、圖甲曲線從a→b時,肺容量減少,表示呼氣,圖丙①處氧氣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C正確;D、圖甲曲線從c→d時,肺容量減少,表示呼氣,膈肌處于舒張狀態,D錯誤。故選:C。例3.(2020?舟山)烹制牛排時,為了使牛排吃起來更加軟嫩可口,通常會在烹飪前加少量嫩肉粉。嫩肉粉中含有一種酶,它可以分解( )A.脂肪B.維生素C.纖維素D.蛋白質【解答】解:牛排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加入的嫩肉粉是加速蛋白質消化的酶,蛋白質在人體中首先被胃液進行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腸內被腸液和胰液消化成氨基酸。故選:D。例4.(2020?衢州)如圖是人體的消化系統漫畫概念圖。下列對圖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蛋食主義者”意為胃能消化蛋白質B.“我什么都能吃”意為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都能在小腸被消化和吸收C.“口腔和我合作無間”意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D.“肝膽相照好兄弟”體現了肝臟和膽囊之間相互配合的關系【解答】解:A、“蛋食主義者”說的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夠分泌胃液,胃液能夠初步消化蛋白質,A正確;B、“我什么都能吃”說的是小腸,在消化道內,小腸在消化道內最長,長約6米,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特點有利于小腸的吸收;小腸內含有腸液、胰液、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可以對多種物質進行消化。所以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B正確;C、“口腔和我合作無間”說的是唾液,口腔中具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夠將淀粉初步消化為麥芽糖,C錯誤;D、“肝膽相照好兄弟”說的是肝臟和膽汁,肝臟,能夠分泌膽汁,膽汁流入小腸后,膽汁不含消化酶,對脂肪有乳化作用,D正確。故選:C。例5.(2019?杭州)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關胃的形態和功能表述錯誤的是(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暫時貯存食物B.胃壁中有發達的平滑肌層,能不斷蠕動促進食物與胃液的混合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殺菌、消化等作用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解答】解:A、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能暫時儲存食物。A正確;B、胃壁中有發達的平滑肌層,能不斷蠕動進行物理性消化及促進食物與胃液的混合。B正確;C、胃內有胃腺,能分泌鹽酸和胃蛋白酶等,具有殺菌、消化等作用。C正確;D、胃內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對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D錯誤。故選:D。例6.(2019?寧波)新鮮菠蘿果肉中的菠蘿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頭表面的蛋白質,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蘿用鹽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適感會減輕。小科猜測可能是鹽水影響了菠蘿蛋白酶的活性。為研究鹽水對菠蘿蛋白酶活性的影響,小科取6支相同的試管,編號1﹣6,各加入5mL鮮榨的含菠蘿蛋白酶的菠蘿汁,再按下表分別添加物質,置于37℃的溫水中保溫。20min后測定蛋白酶活性,并計算其相對活性。數據如下:編號123456試管中所添加的物質★5mL1%NaCl溶液5mL3%NaCl溶液5mL5%NaCl溶液5mL7%NaCl溶液5mL9%NaCl溶液蛋白酶相對活性100%88%69%94%88%80%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形成對照,表格中“★”處的內容是 5ml清水 。(2)實驗表明,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蘿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實驗中,抑制作用最強的NaCl溶液濃度為 3% 。(3)因為酶的活性與 溫度 有關,小科認為菠蘿用熱水浸泡后食用,不適感也可能減輕。【解答】解:(1)為了形成對照,表格中“★”處的內容是5ml清水,分別與2、3、4、5、6號形成5組對照。(2)實驗表明,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蘿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實驗中,抑制作用最強的NaCl溶液濃度為3%。(3)因為消化酶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環境(溫度,濕度,酸堿度)影響很大,小科認為菠蘿用熱水浸泡后食用,不適感也可能減輕。故答案為:(1)5ml清水;(2)3%;(3)溫度。例7.(2020?青海)如圖是肺泡與血液間氣體交換的示意圖,其中①、②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氣體,箭頭表示血液流動或氣體進出的方向,據圖并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1)血管①和血管②中的血液相比較,含氧量高的是血管 ② 。(2)外界氣體按照圖中c方向進入肺泡時,膈肌應處于 收縮 狀態。(3)肺內的氣體排出體外依次經過 肺→支氣管→氣管→喉→咽→鼻腔 。(4)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是通過 血液循環 實現的。【解答】解:(1)根據血液流向可以確定血管①是肺動脈,血管②是肺靜脈。當血液通過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時,由于吸入肺泡內的空氣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較多的靜脈血變成了含氧氣較多、二氧化碳較少的動脈血。(2)c表示外界氣體進入呼吸道,此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徑增大,肋間肌也收縮,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動,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也增大,胸廓的容積變大,肺內壓小于外界大氣壓,肺擴張,完成吸氣動作。c表示吸氣,d表示呼氣,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3)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所以肺內氣體排出體外依次經過了:肺→支氣管→氣管→喉→咽→鼻腔。(4)人體呼吸的四個過程:肺的通氣;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呼吸運動的意義是完成了肺內氣體與外界氣體的交換。肺泡內的氣體交換以及組織細胞內的氣體交換,均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的,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是通過血液循環實現的。故答案為:(1)②;(2)收縮;(3)肺→支氣管→氣管→喉→咽→鼻腔;(4)血液循環。例8.(2020?邵陽)如圖圖示中,圖一為小剛胸腔底部膈肌所處的①、②兩種狀態示意圖;圖二是他的肺與外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示意圖,圖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氣體進出的過程;圖三是他進行一次平靜呼吸中,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差值的變化曲線,圖中A、B、C、D、E是曲線上的五個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膈肌由①狀態向②狀態轉變時,圖二中氣體進出的過程能夠進行的有 a (填序號);圖三中肺內氣壓與外界大氣壓差值對應曲線的 ABC 段(填“ABC”或“CDE”或“BCD”)。(2)在圖二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的血管有 乙 (填序號)。(3)小剛在下列四種生活狀態中,對應圖三內A點到E點之間距離最短的是 C (填序號)。A.漫步B.靜坐C.打籃球D.睡覺(4)某人小腿受傷發炎,醫生給他手臂靜脈注射藥物,該藥物最少需 1 次經過丙血管才能到達小腿受傷部位。【解答】解:(1)圖一①②表示膈肌不同的狀態。當膈肌由①狀態向②狀態轉變時,即膈肌下降,表示吸氣。即圖二中a過程。圖三中ABC段的肺內氣壓與大氣壓的氣壓差是負值,表示肺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是吸氣過程。(2)毛細血管的特點是: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都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在圖一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的血管是乙。(3)選項中的打籃球狀態,呼吸頻率快,圖三中A到E的距離最近。(4)通過靜脈注射藥物治療小腿炎時,藥物到達小腿經過的路線是上肢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小腿的毛細血管,因此通過靜脈注射藥物治療小腿炎時,藥物需1次經過肺部毛細血管才能到達小腿。故答案為:(1)a;ABC(2)乙(3)C(4)1例9.(2020?紹興)疫情期間宅出“面點熱”,烤蛋糕、做面包花樣百出。制作蛋糕、面包所用面粉的主要區別是蛋白質含量不同。如圖為蛋白質進入人體后的部分示意圖,蛋白質最終被消化的場所在 c (選填“a”、“b”或“c”)處;消化為氨基酸后,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流經腎小球后,血液中氨基酸的量將 下降 (選填“升高”、“下降”或“不變”)。【解答】解:蛋白質首先在胃中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初步消化,最后在小腸中蛋白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氨基酸。進入血液循環后,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其他的小分子物質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因此血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下降。故答案為:c;下降例10.(2020?溫州)小明查找了某天晚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質、脂肪、糖類和水等四種營養素的含量,記錄如下:營養素含量食物A(%)B(%)C(%)D(%)馬鈴薯75.920.11.70.1牛肉68.9020.110.2鯉魚76.50.517.64.1(1)馬鈴薯含有較多的淀粉。淀粉需經過消化系統分解成 葡萄糖 才能被吸收到血液。(2)分析表格數據,其中C表示上述四種營養素中的 蛋白質 。【解答】解:(1)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麥芽糖,最后在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最終消化成葡萄糖,通過小腸吸收到血液。(2)牛肉和鯉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水是構成細胞的主要物質,馬鈴薯富含淀粉,牛肉中含有部分脂肪,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發現:A是水分,B是糖類,C是蛋白質,D是脂肪。故答案為(1)葡萄糖;(2)蛋白質。【習題鞏固】一.選擇題(共14小題)1.如圖中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加快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其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該酶加快反應速率隨pH或溫度變化趨勢。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在A點適當提高溫度或在B點適當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都將增大B.圖中E點代表該酶的最適pH,H點代表該酶的最適溫度C.研究淀粉酶或過氧化氫酶參與的酶促反應,均可得到如圖曲線D.短期保存該酶,適宜條件對應于圖中的D、H兩點【解答】解:A.A點所在曲線是最適溫度下,無論提高還是降低溫度都只會使酶反應速率下降;B點是最適溫度下酶的反應速率達到飽和的點,增加酶濃度不能使反應速率增大。A錯誤;B.圖中丙線最后反應速率為零,由此可判斷其代表的是PH值的變化,所以乙線代表溫度變化,圖中H點代表該酶的最適pH,E點代表該酶的最適溫度。B錯誤;C.過氧化氫酶參與的酶促反應,溫度升高也可使得過氧化氫分解。C錯誤;D.短期保存酶,應該選擇酶活性較低的點,D點合適。D正確。故選:D。2.下圖甲表示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圖乙是將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麥芽糖的積累量,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圖甲中T0為淀粉酶的最適溫度②圖甲中Ta、Tb時淀粉酶催化效率極低的原理不同③圖乙A點對應的溫度為T0④圖乙中Tb~Tc麥芽糖積累量相同說明此時酶活性最高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答】解:①T0時,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所以T0為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故①正確;②Ta時淀粉酶催化效率極低,原因是低溫降低酶的活性;Tb時淀粉酶催化效率極低,原因是高溫使酶變性活性,可見兩者對酶的影響有本質的區別,故②正確;③圖乙中A點位于時間段的中間,跟甲圖T0也是中間位置相對應,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麥芽糖含量增量最快,故③正確;④圖乙中Tb~Tc曲線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麥芽糖的積累量不再上升,說明酶已經因高溫而變性失活,故④錯誤。故選:D。3.紀錄片《風味人間》在浙江衛視熱播,其中特別拍攝了一組“臭名遠揚”的食物,如中國的霉莧菜梗和炸臭豆腐,國外的鯡魚罐頭、臭奶酪、冰島臭鯊魚等。這些食物都是通過發酵制作的,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在發酵過程中被分解成小分子,都是“鮮味”物質,我們品嘗食物時,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鮮香”了;而冰島臭鯊魚之所以氣味濃烈,是因為魚肉中含有較多的尿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聞起來“臭”,是因為食物中的揮發性有機物進入鼻腔,與嗅覺感受器結合,產生神經信號傳到大腦,形成“氣味”,完成這一過程的神經結構稱為反射B.食物中的蛋白質,在發酵過程中會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C.冰島臭鯊魚的魚肉中含有較多的尿素,因此,過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體泌尿系統的負擔D.霉莧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進入人體后可直接構成人體的蛋白質【解答】解: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所以聞起來“臭”,是因為食物中的揮發性有機物進入鼻腔,與嗅覺感受器結合,產生神經信號傳到大腦,形成“氣味”,完成這一過程的神經結構稱為反射弧,A錯誤;B、食物中的蛋白質,在發酵過程中會被分解成氨基酸,B錯誤;C、冰島臭鯊魚之所以氣味濃烈,是因為魚肉中含有較多的尿素,過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體泌尿系統的負擔,C正確;D、霉莧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是通過消化和吸轉變成人體的蛋白質的,D錯誤。故選:C。4.如圖所示是人體小腸絨毛和植物根毛結構,對兩者的比較,正確的是( )A.都屬于器官層次B.細胞中都有液泡C.都能增大吸收面積D.都能吸收水和蛋白質【解答】解:A、小腸絨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屬于組織,根毛是表皮細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的,屬于細胞的一部分,A錯誤;B、小腸絨毛細胞沒有液泡,根毛細胞有液泡,B錯誤;C、由于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的存在,使小腸的吸收面積大大增加,可達200平方米以上;根毛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的表面積,C正確;D、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能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根毛吸收水分和無機鹽,D錯誤。故選:C。5.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溫度是影響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表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編號唾液(滴)環境溫度(℃)時間(min)2%淀粉(滴)碘液(滴)實驗現象15371551無色25601551淺藍色3501551藍色如圖能恰當表示實驗現象與溫度之間關系的是( )A.B.C.D.【解答】解:消化酶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環境(溫度,濕度,酸堿度)影響很大,溫度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的話淀粉酶都可以消化淀粉酶,37℃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強,如果溫度過高會使得淀粉酶變性失活,就是死了,從而失去作用如果溫度過低會使淀粉酶活性過低失去作用。故選:D。6.圖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pH=b時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產生的麥芽糖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若圖乙描述的反應過程中,在保證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變某一初始條件,則圖乙中e點(產生麥芽糖量是最大量)或d點(產生麥芽糖最大量時的時間)的位置可能會發生移動。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淀粉量增加時,e點上移B.pH=a時,e點下移C.溫度升高時,d點右移D.酶的量減少時,d點右移【解答】解:A、淀粉量增加時,產生的麥芽糖量增加,e點上移,A正確。B、pH為a時,酶的活性較低,酶促反應速率較慢,e點不變,d點右移,B錯誤。C、當溫度升高時,酶促反應速率變慢,d點右移,產物量不變,e點不變,C正確。D、酶的量減少時,產生的麥芽糖量減少,e點下移,d點右移,D正確;故選:B。7.在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示意圖①~⑤中分別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營養物質的消化作用,b、c表示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分解為麥芽糖最終轉化為葡萄糖B.b為氨基酸是在②④的作用下由蛋白質轉變來的C.c為甘油在③⑤作用下由脂肪轉變來的D.X是小腸,只是吸收b、c的主要場所【解答】解: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中的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最終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轉化為葡萄糖。A正確;B、蛋白質在②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然后再④⑤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b氨基酸,B錯誤;C、脂肪在③膽汁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脂肪微粒,然后再④⑤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甘油和脂肪酸,C錯誤;D、X是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吸收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和維生素等,D錯誤。故選:A。8.如圖表示在最適溫度下,反應物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據圖分析下列選項中錯誤的一組是( )①在A點時,隨著反應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加快②在B點時,反應物濃度限制了酶促反應速率的提高③如果在C點時加入少量的酶,會使反應速率加快④如果在A點時溫度升高10℃,曲線上升的幅度會變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答】解:①由曲線可知,A點時,隨著反應底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加快,①正確;②B點反應物濃度達到飽和,此時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不再增大,因此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反應物濃度,②錯誤;③由分析可知,C點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數量,因此C點時加入少量的酶,會使反應速率加快,③正確;④由題意知,該曲線是最適宜溫度條件下的曲線,如果溫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酶促反應速率降低,④錯誤。故選:D。9.生物體的結構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下列選項不符合該特點的是( )選項結構功能A肺泡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氣體交換B小腸內有大量的消化腺吸收營養C根毛區有大量的根毛吸收水分D葉肉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葉綠體光合作用A.AB.BC.CD.D【解答】解:A、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體現了功能和生存環境相適應的,A正確。B、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與小腸的消化功能相適應,小腸長約5~6m,小腸長約5~6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食物的面積;即小腸內有大量的消化液是與消化功能相適應的而不是與吸收功能相適應,B錯誤;C、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C正確;D、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與葉的功能相適應,葉肉細胞內含有大量的葉綠體,D正確。故選:B。10.如圖為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示意圖,1~5分別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營養物質的消化作用,a、b、c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下列有關生物圈敘述正確的是( )A.X是大腸,只吸收a、b、c,不吸收維生素B.④和⑤中的消化酶主要作用于小腸,但不水解蛋白質C.①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D.③內含有消化酶,對脂肪有乳化作用【解答】解:A、X表示小腸,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A錯誤;B、④胰液和⑤腸液都通過導管進入十二指腸后,對三大營養物質進行消化,因此它們發揮作用的場所是小腸,B錯誤;C、①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C正確;D、③是膽汁,不含消化酶,但對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進脂肪的消化,D錯誤。故選:C。11.如圖表示每次呼吸肺內氣壓的變化曲線.與此相適應,符合肺內氣壓變化的曲線是( )A.B.C.D.【解答】解:人在平靜狀態下,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下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程。相反呼氣與之過程大致相反。呼吸包括呼氣和吸氣兩個過程,從圖D中可以看出肺內氣壓高于大氣壓則表示呼氣,肋間肌,膈肌舒張,胸腔體積縮小,呼氣結束時,肺內氣壓與大氣壓相等;然后肺內氣壓低于大氣壓表示吸氣,肋間肌和膈肌都收縮,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程。故選:D。12.如圖是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外界的氣體進入呼吸道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B.吸入的空氣中氧氣含量最高,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C.肺泡內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中D.肺泡壁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屬于器官層次【解答】解:A、外界的氣體進入呼吸道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A錯誤;B、由圖可知吸入的空氣中、呼出的氣體中含量最高的都是氮氣,B錯誤;C、肺泡內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擴散進入血液中,C正確;D、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均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屬于上皮組織,D錯誤。故選:C。13.如圖為人體局部組織物質交換示意圖,其中A,B代表人體內的物質,①表示流經組織細胞前的血液,②表示流經組織細胞組織細胞后的血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組織細胞為腦細胞,則②比①O2濃度高B.若組織細胞為胰島細胞,則飯后物質B會增加C.若組織細胞為小腸絨毛細胞,則B可代表葡萄糖和氨基酸D.若組織細胞為肺泡細胞,則②為動脈血,①為靜脈血【解答】解:A、若組織細胞為腦細胞,通過新陳代謝,消耗氧O2,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多,則②比①處O2濃度低,A錯誤;B、若是胰島細胞,饑餓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則飯后物質B會增加,B正確;C、若組織細胞為小腸絨毛細胞,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淀粉分解為葡萄糖,則B可代表葡萄糖和氨基酸,C正確;D、若組織細胞為肺泡細胞,則①為肺動脈,流靜脈血,②為肺靜脈流動脈血,D正確。故選:A。14.如圖甲是人體內三種血管的關系示意圖,其中箭頭表示血液流動方向,乙圖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氣體含量。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①血管為體靜脈B.①血管內流的是動脈血C.③血管為肺動脈D.②表示肺部毛細血管【解答】解:根據圖甲中的血液流動方向可知:①是動脈血管,②是毛細血管,③是靜脈血管;從圖乙可知:①血管中流動脈血,因為氧氣含量豐富,二氧化碳含量較少;③血管中流靜脈血,因為氧氣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由此可以推斷:①血管是體動脈,③血管是體靜脈,②表示的是組織細胞處毛細血管。故選:B。二.多選題(共1小題)15.如圖所示為人體部分物質交換和運輸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呼氣和吸氣完成了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B.通過擴散作用完成了甲處組織細胞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C.通過呼吸作用完成了乙處組織細胞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D.通過異化作用完成了組織細胞內的物質分解和能量釋放【解答】解:A、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律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呼吸運動主要與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有關。人在平靜狀態下,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下運動,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鏡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程,A正確;B、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通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由含氧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含氧多顏色鮮紅的動脈血;圖中甲處二氧化碳、氧氣在肺泡和血液之間的交換過程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來實現的,B錯誤。C、圖中乙處是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血液流經組織細胞時動脈血中的氧氣擴散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血液,可見組織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來實現的,C錯誤。D、新陳代謝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兩個過程。同化作用指的是合成有機物、貯藏能量;異化作用指的是分解有機物、排除代謝終產物、釋放能量,D正確。故選:BC。三.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16.酶的催化效率不僅與溫度、酸堿度有關,還與離子種類有關,如氯離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銅離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鈉離子(Na+)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無影響。為了進一步探究硫酸根離子(SO)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第1步:取2支潔凈的試管,按下表中從左到右的順序將藥品加入到相應的試管中。第2步:在2支試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釋唾液,然后搖勻。第3步: 將2支試管同時進行37℃的水浴加熱 ,觀察并記錄現象。試管號1%淀粉溶液1%稀硫酸蒸餾水碘液12mL01mL2滴22mL1mL02滴(1)請你幫小明補充完成實驗步驟中第3步。(2)實驗過程中是通過觀察 碘液的褪色程度 來比較酶的催化效率的。(3)教師評價小明的實驗還不能確定硫酸根離子(SO)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請你幫小明分析不合理的原因: 加入硫酸,含有氫離子,氫離子可能對其具有催化效果,所以不能確定是硫酸根離子的催化效率,可以將硫酸改為硫酸鈉 。【解答】解:(1)實驗步驟第3步是酶催化實驗的水浴加熱步驟,人體溫度37℃酶的活性是最強的,所以加熱必須是37℃溫度下完成。(2)實驗步驟第1步就是表格中,先在試管加了淀粉和碘液,淀粉變藍,后來加入硫酸根和清水,實驗現象可以看藍色的消退情況即可證明對酶的催化影響。(3)表格中加入了1%的硫酸H2SO4,分解后有氫離子H+和硫酸根離子SO42﹣,有兩個變量,所以很難下結論證明只有硫酸根的作用。故答案為:第3步:將2支試管同時進行37℃的水浴加熱(2)碘液的褪色程度(3)加入硫酸,含有氫離子,氫離子可能對其具有催化效果,所以不能確定是硫酸根離子的催化效率,可以將硫酸改為硫酸鈉17.如圖中實驗裝置用于研究溫度對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響。先將酶和乳汁分別加入2個試管,然后將兩個試管放入同一水浴環境中持續15min,再將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試管中混合,保溫并記錄凝乳所需要的時間。通過多次實驗,記錄在不同溫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時間,結果如表:裝置ABCDEF水浴溫度(℃)102030405060凝乳時間(min)不凝固7.04.01.54.0不凝固(1)分析表格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 40℃時凝乳酶活性高,乳汁凝固時間最短 。(2)若將裝置F中的混合物冷卻至40℃時會發現 乳汁凝固時間不變 ,理由是 高溫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永久失活,溫度即使降低,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復 。(3)若將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試管中混合并保溫,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若將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試管中混合并保溫,在預設的溫度之前,已經發生了反應,影響了實驗效果 。【解答】解:(1)低溫不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在一定范圍內升高溫度酶的活性可以發揮出來,由表格可知,該酶的最適溫度在40℃左右,因此如果將A組的水溫逐漸提高至40℃,酶活性提高,乳汁凝固時間明顯縮短。(2)高溫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永久失活,溫度即使降低,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復,裝置F組中的酶已經失活,將F組混合物冷卻至40℃,乳汁凝固時間不變(不能凝固)(3)酶具有高效性,若將酶和乳汁先混合再進行F組實驗,會因為發生凝固反應而使實驗結果不準確。故答案為:(1)40℃時凝乳酶活性高,乳汁凝固時間最短。(2)乳汁凝固時間不變;高溫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永久失活,溫度即使降低,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復。(3)若將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試管中混合并保溫,在預設的溫度之前,已經發生了反應,影響了實驗效果。18.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與空氣中氧氣含量有怎樣的關系”,小明設計了以下實驗:①取圖甲所示的三個相同裝置。②取大小相近、年齡相同、新陳代謝旺盛的小鼠若干只,按圖乙設置實驗。③將三個裝置放在相同的適宜環境中進行實驗。(1)針對小明探究的問題,提出一個可檢驗的假設: 空氣中氧氣含量越高,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越快 。(2)本實驗可通過液柱移動的快慢來比較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請分析其原理: 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越快,溫度升高越快,導致玻璃泡內氣體膨脹越快,液柱移動越快 。(3)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可從哪些方面對實驗進行改進? 增加小鼠數量 、 換用更細的導管 。(寫出2點)【解答】解:(1)題中探究“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與空氣中氧氣含量有怎樣的關系”,從乙圖中可以看出改變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動物在運動過程中會放出熱量,所以提出一個可檢驗的假設是:空氣中氧氣含量越高,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越快;(2)動物運動越快,體內釋放的熱量越多,溫度越高,玻璃泡內的氣體膨脹越大,所以其原理是: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越快,溫度升高越快,導致玻璃泡內氣體膨脹越快,液柱移動越快;(3)增加小鼠的數量,產生的熱量就會增多,液柱移動就會加快,改變相同的氣體體積時,玻璃管越細,移動的距離越明顯,所以對實驗進行改進是:增加小鼠數量、換用更細的導管。故答案為:(1)空氣中氧氣含量越高,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越快;(2)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越快,溫度升高越快,導致玻璃泡內氣體膨脹越快,液柱移動越快;(3)增加小鼠數量、換用更細的導管。四.解答題(共2小題)19.近年來同學們很喜歡喝奶茶,浙江消保委對10個紅奶茶”品牌中的26種奶茶樣品做了檢測,經檢測的品牌中糖平均含量達到10.5g/100ml。(1)糖在人體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小腸 。(2)國家計生委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糖的攝入量不超過50克,因為過多攝入糖分會導致肥胖、齲齒等。據調查,我國3﹣17歲青少年是糖類飲料的高消費群體。過多飲用糖類飲料也會導致肥胖的原因是 體內多余的糖類轉化為脂肪 。【解答】解:(1)小腸很長,約5﹣6米;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內表面積;同時,小腸里含有腸液、胰液、膽汁等多種消化液,腸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膽汁能夠促進脂肪的消化,總而言之,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2)若攝取糖類過多而體力活動過少,就會導致體內多余的糖類轉化為脂肪,造成肥胖。故答案為:(1)小腸;(2)體內多余的糖類轉化為脂肪。20.2019年10月22日,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育出的新品種經實地測產,平均畝產達1046.3千克。第三代雜交水稻有望帶來糧食產量上的重大突破。稻米的營養豐富,含有淀粉、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1)水稻的稻谷屬于植物的 生殖 器官;(2)稻米中的淀粉主要是水稻的葉通過 光合作用 制造的,淀粉在人體內消化后的最終產物是 葡萄糖 。【解答】解:(1)水稻的稻谷是果實,果實與生殖有關,屬于生殖器官。(2)水稻的葉內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麥芽糖,然后再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故答案為:(1)生殖;(2)光合作用;葡萄糖。專題06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一)【知識點回顧】一、人體的消化1.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物理性消化主要通過牙齒的咀嚼和胃腸的蠕動;化學性消化主要是利用________,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過化學變化變成可吸收的物質。(2)食物中各種成分的消化。①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質②無需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質(3)________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1.酶能使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變成可吸收的物質。2.與人消化有關的消化酶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臟腸腺流入的部位________胃十二指腸________小腸消化液唾液________胰液膽汁腸液所含消化酶淀粉酶胃蛋白酶多種消化酶無消化酶多種消化酶1.酶的概念酶是生物________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______,是一種生物________。2.酶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不穩定性。________和________都會影響酶的活性。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pH對酶活性的影響:3.人體中有很多種酶,不同的酶催化體內不同的化學反應。4.人體細胞若缺乏某種酶或酶不足時,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并可能出現疾病。如白化病等。二、人體的呼吸1.呼吸的全過程2.氣體運輸氧是以________的形式運輸的。3.氣體交換(通過擴散實現,如圖所示)考點5 知道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呼吸作用概念:人體細胞不斷從外界吸收氧氣氧化分解________,放出________,供給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所需,同時產生二氧化碳等廢物的過程。【例題精析】例1.(2020?萊蕪區)如圖表示人體某些生理過程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一是人體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曲線,c點時肺內氣壓大于大氣壓B.若圖二的曲線代表氧氣含量的變化,則bc段可表示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C.若圖二的曲線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則bc段可表示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D.圖三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變化曲線,引起bc段快速上升的原因是飯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進入血液例2.(2020?鄂爾多斯)圖甲是人體在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曲線圖,圖乙是膈肌所處的兩種狀態,圖丙是氣管①、肺②、胸腔③三者組合示意圖。據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曲線從b→c時,圖乙由Ⅱ狀態轉化到Ⅰ狀態B.圖乙Ⅰ轉化到Ⅱ時,圖丙氣壓由小到大順序為①<②<③C.圖甲曲線從a→b時,圖丙①處氧氣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D.圖甲曲線從c→d時,膈肌處于收縮狀態例3.(2020?舟山)烹制牛排時,為了使牛排吃起來更加軟嫩可口,通常會在烹飪前加少量嫩肉粉。嫩肉粉中含有一種酶,它可以分解( )A.脂肪B.維生素C.纖維素D.蛋白質例4.(2020?衢州)如圖是人體的消化系統漫畫概念圖。下列對圖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蛋食主義者”意為胃能消化蛋白質B.“我什么都能吃”意為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都能在小腸被消化和吸收C.“口腔和我合作無間”意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D.“肝膽相照好兄弟”體現了肝臟和膽囊之間相互配合的關系例5.(2019?杭州)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關胃的形態和功能表述錯誤的是(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暫時貯存食物B.胃壁中有發達的平滑肌層,能不斷蠕動促進食物與胃液的混合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殺菌、消化等作用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例6.(2019?寧波)新鮮菠蘿果肉中的菠蘿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頭表面的蛋白質,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蘿用鹽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適感會減輕。小科猜測可能是鹽水影響了菠蘿蛋白酶的活性。為研究鹽水對菠蘿蛋白酶活性的影響,小科取6支相同的試管,編號1﹣6,各加入5mL鮮榨的含菠蘿蛋白酶的菠蘿汁,再按下表分別添加物質,置于37℃的溫水中保溫。20min后測定蛋白酶活性,并計算其相對活性。數據如下:編號123456試管中所添加的物質★5mL1%NaCl溶液5mL3%NaCl溶液5mL5%NaCl溶液5mL7%NaCl溶液5mL9%NaCl溶液蛋白酶相對活性100%88%69%94%88%80%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形成對照,表格中“★”處的內容是 。(2)實驗表明,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蘿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實驗中,抑制作用最強的NaCl溶液濃度為 。(3)因為酶的活性與 有關,小科認為菠蘿用熱水浸泡后食用,不適感也可能減輕。例7.(2020?青海)如圖是肺泡與血液間氣體交換的示意圖,其中①、②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氣體,箭頭表示血液流動或氣體進出的方向,據圖并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1)血管①和血管②中的血液相比較,含氧量高的是血管 。(2)外界氣體按照圖中c方向進入肺泡時,膈肌應處于 狀態。(3)肺內的氣體排出體外依次經過 。(4)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是通過 實現的。例8.(2020?邵陽)如圖圖示中,圖一為小剛胸腔底部膈肌所處的①、②兩種狀態示意圖;圖二是他的肺與外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示意圖,圖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氣體進出的過程;圖三是他進行一次平靜呼吸中,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差值的變化曲線,圖中A、B、C、D、E是曲線上的五個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膈肌由①狀態向②狀態轉變時,圖二中氣體進出的過程能夠進行的有 (填序號);圖三中肺內氣壓與外界大氣壓差值對應曲線的 段(填“ABC”或“CDE”或“BCD”)。(2)在圖二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的血管有 (填序號)。(3)小剛在下列四種生活狀態中,對應圖三內A點到E點之間距離最短的是 (填序號)。A.漫步B.靜坐C.打籃球D.睡覺(4)某人小腿受傷發炎,醫生給他手臂靜脈注射藥物,該藥物最少需 次經過丙血管才能到達小腿受傷部位。例9.(2020?紹興)疫情期間宅出“面點熱”,烤蛋糕、做面包花樣百出。制作蛋糕、面包所用面粉的主要區別是蛋白質含量不同。如圖為蛋白質進入人體后的部分示意圖,蛋白質最終被消化的場所在 (選填“a”、“b”或“c”)處;消化為氨基酸后,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流經腎小球后,血液中氨基酸的量將 (選填“升高”、“下降”或“不變”)。例10.(2020?溫州)小明查找了某天晚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質、脂肪、糖類和水等四種營養素的含量,記錄如下:營養素含量食物A(%)B(%)C(%)D(%)馬鈴薯75.920.11.70.1牛肉68.9020.110.2鯉魚76.50.517.64.1(1)馬鈴薯含有較多的淀粉。淀粉需經過消化系統分解成 才能被吸收到血液。(2)分析表格數據,其中C表示上述四種營養素中的 。【習題鞏固】一.選擇題(共14小題)1.如圖中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加快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其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該酶加快反應速率隨pH或溫度變化趨勢。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在A點適當提高溫度或在B點適當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都將增大B.圖中E點代表該酶的最適pH,H點代表該酶的最適溫度C.研究淀粉酶或過氧化氫酶參與的酶促反應,均可得到如圖曲線D.短期保存該酶,適宜條件對應于圖中的D、H兩點2.下圖甲表示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圖乙是將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麥芽糖的積累量,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圖甲中T0為淀粉酶的最適溫度②圖甲中Ta、Tb時淀粉酶催化效率極低的原理不同③圖乙A點對應的溫度為T0④圖乙中Tb~Tc麥芽糖積累量相同說明此時酶活性最高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紀錄片《風味人間》在浙江衛視熱播,其中特別拍攝了一組“臭名遠揚”的食物,如中國的霉莧菜梗和炸臭豆腐,國外的鯡魚罐頭、臭奶酪、冰島臭鯊魚等。這些食物都是通過發酵制作的,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在發酵過程中被分解成小分子,都是“鮮味”物質,我們品嘗食物時,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鮮香”了;而冰島臭鯊魚之所以氣味濃烈,是因為魚肉中含有較多的尿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聞起來“臭”,是因為食物中的揮發性有機物進入鼻腔,與嗅覺感受器結合,產生神經信號傳到大腦,形成“氣味”,完成這一過程的神經結構稱為反射B.食物中的蛋白質,在發酵過程中會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C.冰島臭鯊魚的魚肉中含有較多的尿素,因此,過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體泌尿系統的負擔D.霉莧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進入人體后可直接構成人體的蛋白質4.如圖所示是人體小腸絨毛和植物根毛結構,對兩者的比較,正確的是( )A.都屬于器官層次B.細胞中都有液泡C.都能增大吸收面積D.都能吸收水和蛋白質5.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溫度是影響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表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編號唾液(滴)環境溫度(℃)時間(min)2%淀粉(滴)碘液(滴)實驗現象15371551無色25601551淺藍色3501551藍色如圖能恰當表示實驗現象與溫度之間關系的是( )A.B.C.D.6.圖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pH=b時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產生的麥芽糖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若圖乙描述的反應過程中,在保證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變某一初始條件,則圖乙中e點(產生麥芽糖量是最大量)或d點(產生麥芽糖最大量時的時間)的位置可能會發生移動。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淀粉量增加時,e點上移B.pH=a時,e點下移C.溫度升高時,d點右移D.酶的量減少時,d點右移7.在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示意圖①~⑤中分別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營養物質的消化作用,b、c表示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分解為麥芽糖最終轉化為葡萄糖B.b為氨基酸是在②④的作用下由蛋白質轉變來的C.c為甘油在③⑤作用下由脂肪轉變來的D.X是小腸,只是吸收b、c的主要場所8.如圖表示在最適溫度下,反應物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據圖分析下列選項中錯誤的一組是( )①在A點時,隨著反應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加快②在B點時,反應物濃度限制了酶促反應速率的提高③如果在C點時加入少量的酶,會使反應速率加快④如果在A點時溫度升高10℃,曲線上升的幅度會變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生物體的結構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下列選項不符合該特點的是( )選項結構功能A肺泡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氣體交換B小腸內有大量的消化腺吸收營養C根毛區有大量的根毛吸收水分D葉肉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葉綠體光合作用A.AB.BC.CD.D10.如圖為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示意圖,1~5分別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營養物質的消化作用,a、b、c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下列有關生物圈敘述正確的是( )A.X是大腸,只吸收a、b、c,不吸收維生素B.④和⑤中的消化酶主要作用于小腸,但不水解蛋白質C.①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D.③內含有消化酶,對脂肪有乳化作用11.如圖表示每次呼吸肺內氣壓的變化曲線.與此相適應,符合肺內氣壓變化的曲線是( )A.B.C.D.12.如圖是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外界的氣體進入呼吸道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B.吸入的空氣中氧氣含量最高,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C.肺泡內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中D.肺泡壁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屬于器官層次13.如圖為人體局部組織物質交換示意圖,其中A,B代表人體內的物質,①表示流經組織細胞前的血液,②表示流經組織細胞組織細胞后的血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組織細胞為腦細胞,則②比①O2濃度高B.若組織細胞為胰島細胞,則飯后物質B會增加C.若組織細胞為小腸絨毛細胞,則B可代表葡萄糖和氨基酸D.若組織細胞為肺泡細胞,則②為動脈血,①為靜脈血14.如圖甲是人體內三種血管的關系示意圖,其中箭頭表示血液流動方向,乙圖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氣體含量。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①血管為體靜脈B.①血管內流的是動脈血C.③血管為肺動脈D.②表示肺部毛細血管二.多選題(共1小題)15.如圖所示為人體部分物質交換和運輸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呼氣和吸氣完成了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B.通過擴散作用完成了甲處組織細胞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C.通過呼吸作用完成了乙處組織細胞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D.通過異化作用完成了組織細胞內的物質分解和能量釋放三.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16.酶的催化效率不僅與溫度、酸堿度有關,還與離子種類有關,如氯離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銅離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鈉離子(Na+)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無影響。為了進一步探究硫酸根離子(SO)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第1步:取2支潔凈的試管,按下表中從左到右的順序將藥品加入到相應的試管中。第2步:在2支試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釋唾液,然后搖勻。第3步: ,觀察并記錄現象。試管號1%淀粉溶液1%稀硫酸蒸餾水碘液12mL01mL2滴22mL1mL02滴(1)請你幫小明補充完成實驗步驟中第3步。(2)實驗過程中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酶的催化效率的。(3)教師評價小明的實驗還不能確定硫酸根離子(SO)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請你幫小明分析不合理的原因: 。17.如圖中實驗裝置用于研究溫度對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響。先將酶和乳汁分別加入2個試管,然后將兩個試管放入同一水浴環境中持續15min,再將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試管中混合,保溫并記錄凝乳所需要的時間。通過多次實驗,記錄在不同溫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時間,結果如表:裝置ABCDEF水浴溫度(℃)102030405060凝乳時間(min)不凝固7.04.01.54.0不凝固(1)分析表格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 。(2)若將裝置F中的混合物冷卻至40℃時會發現 ,理由是 。(3)若將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試管中混合并保溫,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18.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與空氣中氧氣含量有怎樣的關系”,小明設計了以下實驗:①取圖甲所示的三個相同裝置。②取大小相近、年齡相同、新陳代謝旺盛的小鼠若干只,按圖乙設置實驗。③將三個裝置放在相同的適宜環境中進行實驗。(1)針對小明探究的問題,提出一個可檢驗的假設: 。(2)本實驗可通過液柱移動的快慢來比較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請分析其原理: 。(3)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可從哪些方面對實驗進行改進? 、 。(寫出2點)四.解答題(共2小題)19.近年來同學們很喜歡喝奶茶,浙江消保委對10個紅奶茶”品牌中的26種奶茶樣品做了檢測,經檢測的品牌中糖平均含量達到10.5g/100ml。(1)糖在人體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2)國家計生委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糖的攝入量不超過50克,因為過多攝入糖分會導致肥胖、齲齒等。據調查,我國3﹣17歲青少年是糖類飲料的高消費群體。過多飲用糖類飲料也會導致肥胖的原因是 。20.2019年10月22日,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育出的新品種經實地測產,平均畝產達1046.3千克。第三代雜交水稻有望帶來糧食產量上的重大突破。稻米的營養豐富,含有淀粉、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1)水稻的稻谷屬于植物的 器官;(2)稻米中的淀粉主要是水稻的葉通過 制造的,淀粉在人體內消化后的最終產物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戰2021 中考科學 精講精練 專題06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一)(學生版) .docx 備戰2021 中考科學 精講精練 專題06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一)(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