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1 中考科學 精講精練 專題12 物態變化(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1 中考科學 精講精練 專題12 物態變化(學案)

資源簡介

專題12
物態變化
【知識點回顧】
一、熔化和凝固
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________。
2.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________。
考點2 描繪晶體熔化和凝固過程中的特點;知道熔化和凝固過程伴隨吸熱與放熱
1.晶體熔化過程的特點:
①晶體熔化時,要從外界________熱量。
②晶體在一定的溫度下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溫度________。
2.晶體凝固過程的特點:
①晶體凝固時,會________。
②晶體在一定的溫度下開始凝固,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晶體熔化圖像(以硫代硫酸鈉為代表)縱坐標表示溫度,橫坐標表示時間。
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非晶體________一定的熔化溫度;晶體________一定的熔化溫度。
晶體
非晶體
物質舉例
海波、冰、食鹽、水晶、
明礬、萘、各種金屬
松香、蠟、玻璃、瀝青
熔化過程
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凝固過程
放熱、溫度保持____________
放熱、溫度不斷降低
熔點和凝固點

________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________;繼續吸熱
持續吸熱
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持續放熱
熔化圖像
凝固圖像
考點5 說出熔點、凝固點的含義,知道冰的熔點為0℃ a
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________,不同的晶體熔點也不同。同一晶體的凝固點與熔點數值上________。
二、汽化與液化
汽化分為兩種方式:________。
蒸發:在________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蒸發只在液體的表面進行,并且不劇烈。
沸騰:在________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的大小;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快慢;④對于不同的液體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
2.由于液體蒸發時要從周圍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因此液體蒸發有________。
沸騰是在液體的內部和表面________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在沸騰時雖然繼續吸熱,但________。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兩種汽
化方式
蒸發
沸騰
定義
只在液體表面發
生的汽化現象
在一定溫度下,在液
體內部和表面
同時發生的劇
烈的汽化現象
發生溫度
________
一定溫度下(沸點)
發生部位
液體表面
表面和內部________進行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液體溫度
液體溫度往往會下降
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共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要________
1.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2.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
4.作用:________。
考點1 1.熔化 2.凝固
考點2 1.①吸收 ②保持不變 2.①放出熱量
考點4 沒有 有 不變 無 熔點
考點5 熔點 相同
考點6 蒸發和沸騰 任何溫度 一定溫度下
考點7 2.制冷作用
考點8 同時 溫度保持不變
考點10 任何溫度下 同時 吸熱
考點11 2.降低溫度 壓縮體積 4.液化放熱
【例題精析】
例1.(2019?紹興)下列物態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
A.湖水結冰
B.霧氣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解答】解:A.湖水結冰是水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是凝固現象,故A符合題意;
B、霧氣消散是水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是汽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液化現象,故C不合題意;
D、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現象,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例2.(2018?黃岡)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噴射出來形成了如圖所示的“冰花”。雖然氣溫沒有回升,過一段時間,發現“冰花”還是變小了。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冰花“是由空氣水蒸氣凝華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噴出來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時的氣溫為0℃
D.“冰花”變小過程中要放熱
【解答】解:
AB、根據題意可知,“冰花”是噴射出來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不是凝華現象,故A錯誤,B正確;
C、水的凝固點為0℃,若“冰花”形成時的氣溫為0℃,則水的溫度降低到0℃不能放熱,不能凝固成“冰花”,所以“冰花”形成時的氣溫應低于0℃,故C錯誤;
D、“冰花”變小是固態的冰升華形成水蒸氣,升華吸熱,故D錯誤。
故選:B。
例3.(2018?寧波)如圖是某網友在四月拍攝的某地雪景:積雪初融后,在某停車場上出現了一個個“雪饅頭”,甚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磚,每塊方形地磚周圍是條形磚。氣象專家調研發現:四周條形磚比中間方形地磚具有更好的導熱性和滲水性。關于形成“雪饅頭”景觀的解釋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氣溫度較低是“雪饅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是形成“雪饅頭”景觀的原因之一
C.太陽輻射導致條形磚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磚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上的雪更易熔化
【解答】解:
A、“雪饅頭”是固態積雪,空氣溫度較低,低于雪的熔點,積雪長時間不能熔化,才會出現這一現象,故A正確;
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使得地面溫度不同,溫度較高處積雪熔化,形成“雪饅頭”現象,故B正確;
C、太陽對條形磚和方形地磚的輻射相同,故C錯誤;
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溫度較高,積雪更易熔化,故D正確;
故選:C。
例4.(2019?杭州)如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根據圖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該物質是 晶體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是 80 ℃,在熔化過程中 吸熱 (選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這種物質液體的比熱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體的比熱。
【解答】解:由圖象知,此物質從30℃加熱經10min,溫度達到80℃,雖然繼續吸收熱量,但溫度不再升高,直到第25min后溫度繼續升高,也就是在10﹣25min時間內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所以屬于晶體的熔化過程,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也就是熔點為80℃;
同一加熱設備,相同時間提供的熱量是相同的,也就是這種物質每分鐘吸收的熱量相同。固態時加熱10min(0﹣10min),溫度升高80℃﹣30℃=50℃;液態時加熱10min(25min﹣35min),溫度升高100℃﹣80℃=20℃,
由公式Q=cm△t知,升高溫度越少,說明比熱容越大。即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固體。
故答案為:晶體;80;吸熱;大于。
例5.(2019?湖州)我們經常會看到一邊行駛一邊向空中噴霧的汽車,人們形象地將它稱為霧炮車(如圖)。噴向空中的水霧能使塵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1)噴向空中的水霧,有許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經在空中散失了,還能起到降溫作用。其原理是 汽化吸熱 。
(2)該霧炮車的發動機是柴油機。柴油機四個沖程中的 做功 沖程實現了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驅動霧炮車前進。
【解答】解:(1)噴向空中的水霧在空中散失了,能起到降溫作用,是因為水汽化吸熱的緣故。
(2)柴油機四個沖程中的做功沖程可以將柴油燃燒釋放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驅動霧炮車前進。
故答案為:汽化吸熱;做功。
例6.(2018?杭州)援藏教師到達西藏后發現用普通鍋煮飯不容易熟。請用學過的知識解析原因: 西蔵海拔高,氣壓低,液體的沸點低 ;提出一個把飯煮熟的方法 用高壓鍋 。
【解答】解:西蔵海拔高,氣壓低,液體的沸點低,食物在低溫環境中不容易熟;
要煮熟飯,可采用高壓鍋,提高水的沸點。
故答案為:西蔵海拔高,氣壓低,液體的沸點低;用高壓鍋。
例7.(2018?常州)小組同學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圖乙中的溫度計示數為 ﹣2 ℃
(2)小明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丙可知:冰是 晶體 (晶體/非晶體),理由是 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0~2min升溫比5~10min快,原因是 冰的比熱容比水小 ;
(3)小明實驗后,小華重新加冰、溫水,也做了該實驗,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丁所示,丙、丁圖象的差異是因為小華在實驗中 加入冰的質量較大 (回答一點即可)
【解答】解:(1)由圖可知,溫度在0℃以下,分度值為1℃,故溫度計示數為﹣2℃;
(2)由乙圖知,從第5分鐘到15分鐘,冰的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冰是晶體;
根據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熱c和升高的溫度△t成反比。AB段的冰溫度升高的快,是因為冰的比熱容比水的小;
(3)丁圖象中熔化較晚,熔化過程時間較長,說明冰質量較大。
故答案為:(1)﹣2;(2)晶體;
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冰的比熱容比水小;
(3)加入冰的質量較大。
例8.(2020?金華)科學創新小組設計并制作了一個能將水溫調控在48℃左右的自動控溫杯,結構示意圖如圖甲,其夾層填充物為海波晶體(熔點為48℃)。小組同學為檢測該自動控溫杯控溫功能,做了如下測試:①在杯中裝滿10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下降到48℃并穩定在此溫度一段時間;②t2時,將杯內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檢測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請用所學知識解釋圖乙中ac段水溫變化的原因。(提示:圖乙中de段不必作答)
【解答】解:
①在杯中裝滿10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固態的海波的熔點是48℃,所以海波會吸收熱量,變為液態,由于水放出熱量,所以水的溫度會降低,水溫下降到48℃并穩定在此溫度一段時間,此時海波的溫度為48℃;此過程為ac的圖象;
②t2時,將杯內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此時杯內的溫度降低,海波會凝固,放出熱量,由于晶體凝固時溫度不變,仍然為48℃,海波放出的熱量會被水吸收,使得水溫上升到48℃并保持不變,此過程為de的圖象;
答:ac段,水放出熱量,海波會吸收熱量,處于熔化過程中,海波的溫度不變。
例9.(2019?衢州)空調扇具有“送風、加濕和降溫”等功能,其內部主要結構為風扇、水箱和空氣過濾網等。使用時,通常向水箱中加水,使吹出的風比無水時涼爽。下表是某品牌空調扇部分參數。
項目
參數
項目
參數
額定電壓
220伏
額定功率
50瓦
空機質量
7.5千克
單個輪子接觸地面面積
2厘米2
水箱容量
0.5升
輪子數量
4個
蒸發量
1升/時
電源線長度
1.2米
(1)向水箱的水里再加入一些碎冰,可降低水溫,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加冰可降低水溫的原因有 水箱中的冰熔化吸收水的熱量,使水的溫度降低;冰熔化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原來水的溫度,兩者之間存在溫度差,發生熱傳遞,使水的溫度進一步下降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 。
(2)人在運動大量出汗后,對著空調扇吹,很容易感冒。此時,在腦干調節下,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 減少 ,從而維持人體體溫恒定。
(3)小科閱讀參數表發現,該空調扇比較省電。計算該空調扇正常工作10小時消耗的電能。
(4)計算水箱加滿水時該空調扇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5)該空調扇底座安裝了萬向輪,方便移動。但在其他設計上仍存在缺陷,為更方便用戶使用,請結合表中參數提出一條改進建議: 加大水箱的容積,避免頻繁加水 。
【解答】解:
(1)水箱中的冰熔化吸收水的熱量,使水的溫度降低;冰熔化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原來水的溫度,兩者之間存在溫度差,發生熱傳遞,水的溫度進一步下降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
(2)人在運動大量出汗后,對著空調扇吹,加快了汗液的蒸發,蒸發吸收人體的熱量使人體的溫度降低,此時在腦干調節下,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減少,從而維持人體體溫恒定;
(3)有P可得,該空調扇正常工作10小時消耗的電能:
W=Pt=50×10﹣3kW×10h=0.5kW?h;
(4)根據知,
水箱中水的質量:m=ρV=1.0×103kg/m3×0.5×10﹣3m3=0.5kg,
水箱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重力,即F=G總=m總g=(0.5kg+7.5kg)×10N/kg=80N,
水箱對水平面的壓強為:p1×105Pa;
(5)根據表中數據知水箱的容積較小,需要經常加水,所以可以加大水箱的容積,避免頻繁加水;
有表格數據知電源線的長度只有1.2米,不能遠距離使用,需要加長電源線,方便距離遠些使用。
故答案為:(1)水箱中的冰熔化吸收水的熱量,使水的溫度降低;冰熔化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原來水的溫度,兩者之間存在溫度差,發生熱傳遞,使水的溫度進一步下降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
(2)減少;
(3)該空調扇正常工作10小時消耗的電能為0.5kW?h;
(4)該空調扇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105Pa;
(5)加大水箱的容積,避免頻繁加水。
例10.(2018?咸寧)加油站加油時經常能聞到一股汽油味,這是汽油發生了 汽化 (填物態變化名稱),加油時盡量不要整理頭發或衣服,因為摩擦可能產生 靜電 發生電火花引發著火。
【解答】解:(1)常溫下汽油容易由液體汽化(蒸發)為氣態,彌漫在空氣中;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加油時如果整理頭發或衣服,可能因為摩擦產生靜電,發生電火花引發著火。
故答案為:汽化;
靜電。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6小題)
1.小科發現浴室的兩根水管(如圖),甲上布滿水珠,乙上完全見不到水珠。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水管是熱水管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氣
C.甲水管出現的水珠是汽化的結果
D.冷熱水混合,熱水把溫度傳給冷水
【解答】解:
AC、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分布在冷水管上,故甲管通的是冷水,乙管通的是熱水;故A正確,C錯誤;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小水珠,故B錯誤;
D、冷熱水混合,熱水把熱量傳給冷水,故D錯誤。
故選:A。
2.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湖水結冰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B.霧、露都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解答】解:A、湖水結冰,液態水變為固態冰,屬于凝固現象,凝固放熱,故A錯誤;
B、霧、露都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B錯誤;
C、冰雪消融,固態冰變為液態水,屬于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C正確;
D、樟腦丸變小是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屬于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D錯誤。
故選:C。
3.用濕手到冰箱冷凍室取食物,常常感覺手被食物粘住,其原理與以下各種現象相同的是(  )
A.干冰長胡須
B.干手器干手
C.巖漿變固態
D.茶壺冒白氣
【解答】解:冰箱中的物體溫度很低,手上的水接觸物體后放熱,發生凝固現象,這就是“黏住”的原因。
A.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它的溫度非常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干冰表面放熱發生凝華現象,形成很多小冰晶,看似長胡須,故A不合題意;
B.手上的水從干手器吸熱,由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故B不合題意;
C.巖漿變固態是凝固現象,故C符合題意;
D.茶壺冒出的水蒸氣溫度較高,遇到溫度低的空氣后放熱,由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這就是看到的“白氣”,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4.用兩套完全相同(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分別對試管中裝有少量質量相等的固體M和N進行加熱,M和N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在35分鐘內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N肯定都是晶體
B.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
C.M肯定是晶體,熔化過程用了35分鐘
D.若N是晶體,其熔點不低于100℃
【解答】解:將裝有固體M和N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由圖象知,M有一段時間(10min﹣25min之間)雖然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正在熔化,因此這種物質屬于晶體,熔化過程持續了15min;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N物質溫度不再升高是與水的溫度相同了,是否達到N的熔點或N有沒有熔點無法確定假設N是晶體,其熔點一定不低于100℃。
故選:D。
5.沙漠中的抬尾芥蟲在大霧的深夜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屁股,迎著風整個身體呈倒立的姿勢,很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背部凝結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順著背部流入它的嘴里。抬尾芥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說明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無法確定
【解答】解:
甲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是因為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甲蟲背部放熱液化形成小水滴,則可知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低,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6.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科學的身影,下面一些生活中的現象,科學原理解釋正確的是(  )
A.生活中鋁制品比鐵難銹蝕,這是由于鋁的化學性質比鐵不活潑
B.房屋失火用水撲滅主要是為了將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而達到滅火的效果
C.棒冰從冰箱拿出來后,棒冰周圍有“白氣”,是因為棒冰中的冰升華成的水蒸氣
D.騎自行車時,腳蹬得越使勁,車就行駛的越快,因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
【解答】解:A、鋁的化學性質活潑,鋁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蝕性是因為在鋁制品的表面會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膜,保護內部的鋁不再被氧化。故A錯誤;
B、房屋失火用水撲滅時,水受熱變為水蒸氣,水汽化吸熱,從而降低了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火就會熄滅。故B正確;
C、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棒冰凝結成小水滴,形成“白氣”,屬于液化現象。故C錯誤;
D、騎自行車克服的是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力,腳蹬得越使勁,人施加的動力大于車輪受到的摩擦力,所以車就行駛的越快。故D錯誤。
故選:B。
7.下列有關地球上的水發生物態變化的敘述,符合事實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放熱
B.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放熱
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吸熱
D.云的形成是汽化現象,吸熱
【解答】解:
AB、雪和霜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A正確、B錯誤;
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C錯誤;
D、云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和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分別是液化現象和凝華現象,故D錯誤。
故選:A。
8.下列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用“干冰”來給食物保鮮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時能吸收大量的熱
B.水沸騰時燒水的壺口冒出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大
D.醫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給發高燒的病人降溫,原因是酒精比熱容較大
【解答】解:
A、利用干冰降溫防止食品變質,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此選項錯誤;
B、燒開水時,看到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選項錯誤;
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雖然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加。此選項正確;
D、把酒精擦在身上后,酒精易揮發,即會發生蒸發現象,在蒸發過程會從身上吸收熱量,這樣會降低身上的溫度。此選項錯誤。
故選:C。
9.大自然中關于霜、云、霧、露的形成,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云是水蒸氣升入高空時凝華成的小冰晶
B.霧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大量的水蒸氣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熱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解答】解:A、云是水蒸氣升入高空時遇冷液化形的小水珠和凝華形成的小冰晶,不符合題意;
B、霧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大量水蒸氣液化的小液珠,不符合題意;
C、露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題意;
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10.如圖是小明繪制的某種物質熔化時的溫度時間圖象。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線中間的水平線段表示這段時間內物體不吸熱
B.圖線可能是冰的熔化過程
C.圖線可能是蠟的熔化過程
D.圖線表示晶體的熔化過程
【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這是晶體的熔化圖象,圖象中間的水平線段表示這段時間內,物質繼續吸熱,但溫度不變。故A說法錯誤。
B、冰是晶體,但從圖象可知,該物質是熔點是60℃,而冰的熔點是0℃,所以該圖線不是冰的熔化過程,B錯誤。
C、蠟是非晶體,而該圖象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故C錯誤。
D、圖象中有一水平線段,所以該圖線表示晶體的熔化過程。D正確。
故選:D。
11.當今流行的環保驅蚊用品一電熱液體蚊香器,如圖所示。蚊香器通電后其內部的發熱部件對驅蚊液加熱,過一會兒,可見其頂部有“白氣”飄出,房間里彌漫著驅蚊液的清香,起到驅蚊和滅蚊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氣”是驅蚊液先液化后汽化產生的
B.蚊香器工作時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
C.房間里清香四溢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D.電熱液體蚊香器中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一臺小電動機
【解答】解:A、電熱液體蚊香器的原理,即通過加熱蚊香液,使驅蚊液汽化,氣態的驅蚊液到空氣中遇冷液化形成“白氣”,因此“白氣”是驅蚊液先汽化、后液化產生的。故A錯誤;
B、蚊香器工作時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故B正確;
C、房間里清香四溢是分子運動的結果,屬于擴散現象。故C錯誤;
D、電熱液體蚊香器中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發熱部件。故D錯誤。
故選:B。
12.比較0℃的水和0℃的冰,正確的是(  )
A.0℃的水比0℃的冰冷
B.0℃的冰比0℃的水冷
C.它們的冷熱程度是相同的
D.前面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解答】解: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0℃的水和0℃的冰溫度大小相同,所以它們的冷熱程度是相同的,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3.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歡吃火鍋:而到了夏天,天氣一暖和,小金就喜歡吃雪糕。小金也觀察到,火鍋沸騰時會冒“熱氣”,而吃雪糕時,雪糕周圍會冒“冷氣”。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氣
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汽化形成的
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解答】解:火鍋沸騰時會冒“熱氣”,是火鍋內冒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吃雪糕時,雪糕周圍會冒“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所以“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4.為了探究“水蒸發快慢是否與水的質量有關”,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A.選擇兩個相同的量杯,分別倒入不同質量的水,觀察哪個量杯中水先干
B.選擇兩個相同的量杯,分別倒入不同質量的水,觀察相同時間哪個量杯中水減少的多
C.選擇兩個相同的量筒,分別倒入不同質量的水,觀察哪個量筒中水先干
D.選擇兩個相同的量筒,分別倒入不同質量的水,觀察相同時間哪個量筒中水減少的多
【解答】解:量杯的口徑比量筒大,若選擇兩個相同的量杯,因為是倒入不同質量的水,放在相同的兩杯中液體體積不一樣,表面積應該不相同,所以為了控制水的表面積相同,選擇兩個相同的量筒,觀察相同時間哪個量杯中水減少的多,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D。
15.如圖所示燒瓶中盛的是剛停止沸騰的水,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少量冷水,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此實驗探究的是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B.向瓶底澆冷水后,瓶內水溫度進一步降低,無法沸騰
C.向瓶底澆冷水后,停止沸騰的水會重新沸騰
D.向瓶底澆冷水后,瓶內的氣壓減小
【解答】解:A、此實驗探究的是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故A正確;
BCD、當向瓶底澆冷水時,瓶內氣體溫度突然降低,氣壓減小,瓶內液面上方氣壓減小,導致沸點降低,水重新沸騰起來的,故B錯誤,CD正確;
故選:B。
16.小樂做了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水面上方的大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繼續給水加熱,水的溫度將升高
B.乙圖中,同一只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靜止,左杯液體的密度大于右杯液體的密度
C.丙圖中,馬德堡半球實驗是歷史上最早測出標準大氣壓值的實驗
D.丁圖中,用力吹氣時,瓶中的水從豎直的玻璃管內上升,再從管口向左噴出
【解答】解:
A、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此時水的沸點是98℃,因為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所以此時水面上方的大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水沸騰之后,繼續給水加熱,水的溫度保持不變,故A錯誤;
B、同一只密度計放在液體中都漂浮,所以,F浮左=F浮右=G,由圖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左>V排右,又因為F浮=ρ液V排g,所以,ρ左<ρ右,故B錯誤;
C、該圖為馬德堡半球實驗,驗證了大氣壓的存在,并沒有測出標準大氣壓值,故C錯誤;
D、用嘴從長的一端用力吹氣時,直管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直管中的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從豎管中涌出,但由于水平方向的氣流作用,涌出的水會水平向前噴出,故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共2小題)
17.端午節當天,人們都要吃粽子。小雅在蒸粽子時,將碗倒扣在盛有適量水的鍋中當支架,把裝有粽子的盤子放在上方(如圖甲)。蒸好后打開鍋蓋,看到鍋蓋內表面有許多小水珠。熄火一段時間,發現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如圖乙)。
(1)鍋蓋內表面出現許多小水珠,這是由于水蒸氣 液化 (填物態變化)形成的。
(2)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是由于碗內的氣壓 小于 碗外的氣壓。(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解答】解:
(1)鍋蓋內表面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2)熄火后,碗中的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
故答案為:(1)液化;(2)小于。
18.環戊烷是一種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質,而且環保。現在市場上的一種新型環保電冰箱就是利用環戊烷替代氟利昂進行工作的。如圖所示,環戊烷在管子里流動,當它流到冷凍室時就會 汽化 (填物態變化)要 吸熱 (填“吸熱”或“放熱”),流到冷凝器里就會 放熱 (填“吸熱”或“放熱”)。這樣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凍室長期保持低溫。
【解答】解:液態的環戊烷在管子里流動,當它流到冷凍室時就會汽化吸熱,將冰箱內的熱量吸收;流到冷凝器里就會受到壓縮而液化,將吸收的熱量放出,達到制冷的目的。
故答案為:汽化;吸熱;放熱。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19.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在很冷的冬天,用一根兩端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一塊粗大的冰上,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下有趣的現象:細金屬絲割穿了冰塊,而冰塊保持完整。他們對此現象進行了討論,請你一起完成以下問題:
(1)在此過程中,冰塊發生的物態變化主要有 熔化,凝固 。
(2)對此現象的出現,他們提出了以下三種猜想:
猜想1:冰塊的厚度越小,冰的熔點越低。
猜想2:金屬絲的溫度低于冰的熔點。
猜想3:金屬絲對冰塊的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
①根據所學知識,他們經過討論,斷定猜想2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是: 金屬絲的溫度與冰的溫度相同無法使冰吸熱熔化 。
②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簡述你的實驗方案: 保持所掛重物不變,用粗細不同的金屬絲掛在同一冰塊上,比較金屬絲陷進冰塊的程度 。
【解答】解:
(1)由題意可知,冰塊先發生熔化現象,由發生凝固現象;
(2)①因為金屬絲和冰塊掛在一起,所以金屬絲和冰塊的溫度應該一樣,故猜想2是錯誤的;
②為了驗證第三種猜想,應該改變金屬絲對冰塊的壓強,可以保持所掛重物不變,用粗細不同的金屬絲掛在同一冰塊上,比較金屬絲陷進冰塊的程度。
故答案為:(1)熔化;凝固;
(2)①金屬絲的溫度與冰的溫度相同無法使冰吸熱熔化;
②保持所掛重物不變,用粗細不同的金屬絲掛在同一冰塊上,比較金屬絲陷進冰塊的程度。
四.解答題(共1小題)
20.小凡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1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有關。
(1)通過A、B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 表面積 有關。
(2)通過 AC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
(3)通過 AD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有關。
(4)小凡同學猜想水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質量有關,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的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上一滴和兩滴水(如圖2)。結果發現甲圖中水先蒸發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質量有關,水的質量越小蒸發越快。從實驗設計環節看,他沒有控制水的 表面積 (選填“質量”或“表面積”)相同;從得出結論環節看,“根據誰先蒸發完,判斷誰蒸發快”是否正確? 不正確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 不正確;只有在水的表面積相同時,先蒸發完的蒸發的才快 。
【解答】解:(1)比較A、B兩圖看出是水的溫度和水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積,所以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
(2)要研究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溫度的關系,應控制水的表面積和水上方空氣流動速度,故選A、C兩次實驗過程;
(3)要想研究水蒸發的快慢與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情況有關,即需控制相同的表面積、相同的溫度,不同的空氣流動情況,故選A、D兩圖,通過這里能看出,此處運用了控制變量法進行研究的。
(4)小凡同學的驗證過程是錯誤的,因為從設計的環節看他沒控制水的表面積相同;
從得出結論的環節來看,他沒控制水的表面積相同。因為只有在水的表面積相同時,先蒸發完的蒸發的才快。
故答案為:(1)表面積;(2)AC;(3)AD;
(4)表面積;不正確;只有在水的表面積相同時,先蒸發完的蒸發的才快。專題12
物態變化
【知識點回顧】
一、熔化和凝固
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________。
2.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________。
考點2 描繪晶體熔化和凝固過程中的特點;知道熔化和凝固過程伴隨吸熱與放熱
1.晶體熔化過程的特點:
①晶體熔化時,要從外界________熱量。
②晶體在一定的溫度下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溫度________。
2.晶體凝固過程的特點:
①晶體凝固時,會________。
②晶體在一定的溫度下開始凝固,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晶體熔化圖像(以硫代硫酸鈉為代表)縱坐標表示溫度,橫坐標表示時間。
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非晶體________一定的熔化溫度;晶體________一定的熔化溫度。
晶體
非晶體
物質舉例
海波、冰、食鹽、水晶、
明礬、萘、各種金屬
松香、蠟、玻璃、瀝青
熔化過程
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凝固過程
放熱、溫度保持____________
放熱、溫度不斷降低
熔點和凝固點

________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________;繼續吸熱
持續吸熱
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持續放熱
熔化圖像
凝固圖像
考點5 說出熔點、凝固點的含義,知道冰的熔點為0℃ a
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________,不同的晶體熔點也不同。同一晶體的凝固點與熔點數值上________。
二、汽化與液化
汽化分為兩種方式:________。
蒸發:在________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蒸發只在液體的表面進行,并且不劇烈。
沸騰:在________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的大小;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快慢;④對于不同的液體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
2.由于液體蒸發時要從周圍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因此液體蒸發有________。
沸騰是在液體的內部和表面________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在沸騰時雖然繼續吸熱,但________。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兩種汽
化方式
蒸發
沸騰
定義
只在液體表面發
生的汽化現象
在一定溫度下,在液
體內部和表面
同時發生的劇
烈的汽化現象
發生溫度
________
一定溫度下(沸點)
發生部位
液體表面
表面和內部________進行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液體溫度
液體溫度往往會下降
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共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要________
1.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2.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
4.作用:________。
【例題精析】
例1.(2019?紹興)下列物態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
A.湖水結冰
B.霧氣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例2.(2018?黃岡)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噴射出來形成了如圖所示的“冰花”。雖然氣溫沒有回升,過一段時間,發現“冰花”還是變小了。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冰花“是由空氣水蒸氣凝華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噴出來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時的氣溫為0℃
D.“冰花”變小過程中要放熱
例3.(2018?寧波)如圖是某網友在四月拍攝的某地雪景:積雪初融后,在某停車場上出現了一個個“雪饅頭”,甚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磚,每塊方形地磚周圍是條形磚。氣象專家調研發現:四周條形磚比中間方形地磚具有更好的導熱性和滲水性。關于形成“雪饅頭”景觀的解釋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氣溫度較低是“雪饅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是形成“雪饅頭”景觀的原因之一
C.太陽輻射導致條形磚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磚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上的雪更易熔化
例4.(2019?杭州)如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根據圖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是 
 ℃,在熔化過程中 
 (選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這種物質液體的比熱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體的比熱。
例5.(2019?湖州)我們經常會看到一邊行駛一邊向空中噴霧的汽車,人們形象地將它稱為霧炮車(如圖)。噴向空中的水霧能使塵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1)噴向空中的水霧,有許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經在空中散失了,還能起到降溫作用。其原理是 
 。
(2)該霧炮車的發動機是柴油機。柴油機四個沖程中的 
 沖程實現了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驅動霧炮車前進。
例6.(2018?杭州)援藏教師到達西藏后發現用普通鍋煮飯不容易熟。請用學過的知識解析原因: 
 ;提出一個把飯煮熟的方法 
 。
例7.(2018?常州)小組同學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圖乙中的溫度計示數為 
 ℃
(2)小明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丙可知:冰是 
 (晶體/非晶體),理由是 
 ;0~2min升溫比5~10min快,原因是 
 ;
(3)小明實驗后,小華重新加冰、溫水,也做了該實驗,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丁所示,丙、丁圖象的差異是因為小華在實驗中 
 (回答一點即可)
例8.(2020?金華)科學創新小組設計并制作了一個能將水溫調控在48℃左右的自動控溫杯,結構示意圖如圖甲,其夾層填充物為海波晶體(熔點為48℃)。小組同學為檢測該自動控溫杯控溫功能,做了如下測試:①在杯中裝滿10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下降到48℃并穩定在此溫度一段時間;②t2時,將杯內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檢測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請用所學知識解釋圖乙中ac段水溫變化的原因。(提示:圖乙中de段不必作答)
例9.(2019?衢州)空調扇具有“送風、加濕和降溫”等功能,其內部主要結構為風扇、水箱和空氣過濾網等。使用時,通常向水箱中加水,使吹出的風比無水時涼爽。下表是某品牌空調扇部分參數。
項目
參數
項目
參數
額定電壓
220伏
額定功率
50瓦
空機質量
7.5千克
單個輪子接觸地面面積
2厘米2
水箱容量
0.5升
輪子數量
4個
蒸發量
1升/時
電源線長度
1.2米
(1)向水箱的水里再加入一些碎冰,可降低水溫,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加冰可降低水溫的原因有 
 。
(2)人在運動大量出汗后,對著空調扇吹,很容易感冒。此時,在腦干調節下,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 
 ,從而維持人體體溫恒定。
(3)小科閱讀參數表發現,該空調扇比較省電。計算該空調扇正常工作10小時消耗的電能。
(4)計算水箱加滿水時該空調扇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5)該空調扇底座安裝了萬向輪,方便移動。但在其他設計上仍存在缺陷,為更方便用戶使用,請結合表中參數提出一條改進建議: 
 。
例10.(2018?咸寧)加油站加油時經常能聞到一股汽油味,這是汽油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加油時盡量不要整理頭發或衣服,因為摩擦可能產生 
 發生電火花引發著火。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6小題)
1.小科發現浴室的兩根水管(如圖),甲上布滿水珠,乙上完全見不到水珠。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水管是熱水管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氣
C.甲水管出現的水珠是汽化的結果
D.冷熱水混合,熱水把溫度傳給冷水
2.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湖水結冰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B.霧、露都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3.用濕手到冰箱冷凍室取食物,常常感覺手被食物粘住,其原理與以下各種現象相同的是(  )
A.干冰長胡須
B.干手器干手
C.巖漿變固態
D.茶壺冒白氣
4.用兩套完全相同(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分別對試管中裝有少量質量相等的固體M和N進行加熱,M和N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在35分鐘內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N肯定都是晶體
B.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
C.M肯定是晶體,熔化過程用了35分鐘
D.若N是晶體,其熔點不低于100℃
5.沙漠中的抬尾芥蟲在大霧的深夜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屁股,迎著風整個身體呈倒立的姿勢,很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背部凝結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順著背部流入它的嘴里。抬尾芥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說明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無法確定
6.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科學的身影,下面一些生活中的現象,科學原理解釋正確的是(  )
A.生活中鋁制品比鐵難銹蝕,這是由于鋁的化學性質比鐵不活潑
B.房屋失火用水撲滅主要是為了將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而達到滅火的效果
C.棒冰從冰箱拿出來后,棒冰周圍有“白氣”,是因為棒冰中的冰升華成的水蒸氣
D.騎自行車時,腳蹬得越使勁,車就行駛的越快,因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
7.下列有關地球上的水發生物態變化的敘述,符合事實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放熱
B.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放熱
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吸熱
D.云的形成是汽化現象,吸熱
8.下列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用“干冰”來給食物保鮮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時能吸收大量的熱
B.水沸騰時燒水的壺口冒出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大
D.醫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給發高燒的病人降溫,原因是酒精比熱容較大
9.大自然中關于霜、云、霧、露的形成,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云是水蒸氣升入高空時凝華成的小冰晶
B.霧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大量的水蒸氣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熱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10.如圖是小明繪制的某種物質熔化時的溫度時間圖象。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線中間的水平線段表示這段時間內物體不吸熱
B.圖線可能是冰的熔化過程
C.圖線可能是蠟的熔化過程
D.圖線表示晶體的熔化過程
11.當今流行的環保驅蚊用品一電熱液體蚊香器,如圖所示。蚊香器通電后其內部的發熱部件對驅蚊液加熱,過一會兒,可見其頂部有“白氣”飄出,房間里彌漫著驅蚊液的清香,起到驅蚊和滅蚊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氣”是驅蚊液先液化后汽化產生的
B.蚊香器工作時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
C.房間里清香四溢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D.電熱液體蚊香器中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一臺小電動機
12.比較0℃的水和0℃的冰,正確的是(  )
A.0℃的水比0℃的冰冷
B.0℃的冰比0℃的水冷
C.它們的冷熱程度是相同的
D.前面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13.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歡吃火鍋:而到了夏天,天氣一暖和,小金就喜歡吃雪糕。小金也觀察到,火鍋沸騰時會冒“熱氣”,而吃雪糕時,雪糕周圍會冒“冷氣”。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氣
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汽化形成的
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4.為了探究“水蒸發快慢是否與水的質量有關”,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A.選擇兩個相同的量杯,分別倒入不同質量的水,觀察哪個量杯中水先干
B.選擇兩個相同的量杯,分別倒入不同質量的水,觀察相同時間哪個量杯中水減少的多
C.選擇兩個相同的量筒,分別倒入不同質量的水,觀察哪個量筒中水先干
D.選擇兩個相同的量筒,分別倒入不同質量的水,觀察相同時間哪個量筒中水減少的多
15.如圖所示燒瓶中盛的是剛停止沸騰的水,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少量冷水,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此實驗探究的是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B.向瓶底澆冷水后,瓶內水溫度進一步降低,無法沸騰
C.向瓶底澆冷水后,停止沸騰的水會重新沸騰
D.向瓶底澆冷水后,瓶內的氣壓減小
16.小樂做了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水面上方的大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繼續給水加熱,水的溫度將升高
B.乙圖中,同一只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靜止,左杯液體的密度大于右杯液體的密度
C.丙圖中,馬德堡半球實驗是歷史上最早測出標準大氣壓值的實驗
D.丁圖中,用力吹氣時,瓶中的水從豎直的玻璃管內上升,再從管口向左噴出
二.填空題(共2小題)
17.端午節當天,人們都要吃粽子。小雅在蒸粽子時,將碗倒扣在盛有適量水的鍋中當支架,把裝有粽子的盤子放在上方(如圖甲)。蒸好后打開鍋蓋,看到鍋蓋內表面有許多小水珠。熄火一段時間,發現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如圖乙)。
(1)鍋蓋內表面出現許多小水珠,這是由于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形成的。
(2)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是由于碗內的氣壓 
 碗外的氣壓。(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18.環戊烷是一種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質,而且環保。現在市場上的一種新型環保電冰箱就是利用環戊烷替代氟利昂進行工作的。如圖所示,環戊烷在管子里流動,當它流到冷凍室時就會 
 (填物態變化)要 
 (填“吸熱”或“放熱”),流到冷凝器里就會 
 (填“吸熱”或“放熱”)。這樣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凍室長期保持低溫。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19.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在很冷的冬天,用一根兩端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一塊粗大的冰上,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下有趣的現象:細金屬絲割穿了冰塊,而冰塊保持完整。他們對此現象進行了討論,請你一起完成以下問題:
(1)在此過程中,冰塊發生的物態變化主要有 
 。
(2)對此現象的出現,他們提出了以下三種猜想:
猜想1:冰塊的厚度越小,冰的熔點越低。
猜想2:金屬絲的溫度低于冰的熔點。
猜想3:金屬絲對冰塊的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
①根據所學知識,他們經過討論,斷定猜想2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是: 
 。
②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簡述你的實驗方案: 
 。
四.解答題(共1小題)
20.小凡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1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有關。
(1)通過A、B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 
 有關。
(2)通過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
(3)通過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有關。
(4)小凡同學猜想水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質量有關,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的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上一滴和兩滴水(如圖2)。結果發現甲圖中水先蒸發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質量有關,水的質量越小蒸發越快。從實驗設計環節看,他沒有控制水的 
 (選填“質量”或“表面積”)相同;從得出結論環節看,“根據誰先蒸發完,判斷誰蒸發快”是否正確?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 
 。

1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建昌县| 防城港市| 石林| 会宁县| 岳阳市| 吉木萨尔县| 杭锦后旗| 民权县| 太白县| 高台县| 西乌| 鄯善县| 新宾| 西畴县| 松滋市| 绥棱县| 财经| 武鸣县| 彰武县| 错那县| 龙岩市| 仲巴县| 饶河县| 米林县| 永吉县| 商丘市| 鲁甸县| 维西| 金湖县| 舒城县| 开封市| 正阳县| 色达县| 贡嘎县| 浦北县| 孝义市| 巫溪县| 逊克县| 合水县|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