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1 中考科學 精講精練 專題18 浮力(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1 中考科學 精講精練 專題18 浮力(學案)

資源簡介

專題18 浮力
【知識點回顧】
1.浮力
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________稱作浮力。
2.方向:________。
3.產生原因: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或氣體)的________,浮力是液體(或氣體)給物體的壓力的合力。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__。
2.公式:F浮=G排=________。
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取決于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
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受到的浮力跟它排開的水重有什么關系?
考點3 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的計算 
有關浮力的分析與計算
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________。
2.稱重法:F浮=________,其中F為物體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注意:稱重法分析浮力時需注意測力計的示數不是浮力的大小而是拉力的大小。
3.平衡條件法:________,一般指物體在液體中處于懸浮或漂浮狀態。
1.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
上浮
下沉
漂浮
懸浮
沉底
F浮>G
F浮<G
F浮=G
F浮=G
F浮+N=G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V排<V物
ρ液=ρ物
V排=V物
ρ液<ρ物
處于動態(運動狀態不斷改變),受力不平衡
是“上浮”過程的最終狀態
可以停留在液體的任何深度處
是“下沉”過程的最終狀態
處于靜態,受平衡力作用
2.浮沉條件的應用:潛水艇是通過改變____________來實現浮沉的;密度計的工作原理是物體的____________條件,其刻度特點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銅溶液測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條件。
考點1 1.向上托起的力 2.豎直向上 3.壓力差
考點2 1.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2.ρ液V排g
考點3 1.ρ液V排g 2.G物-F 3.F浮=G物
考點4 2.自身的重力 漂浮 懸浮
【例題精析】
例1.(2020?臺州)如圖表示跳水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其中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答】解:
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中,水的密度不變;
①→②是入水過程,排開水的體積增大,由F浮=ρ水gV排可知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
②→③,③→④,運動員浸沒在水中,其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受浮力不變;
④→⑤是露出水面的過程,運動員排開水的體積減小,所受浮力減小,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例2.(2020?金華)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
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
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
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
【解答】解:金魚吐出的氣泡在水中上升的過程中,所處深度減小,受到的液體壓強變小,故氣泡體積增大,而氣泡內空氣的質量不變,由ρ可知,密度變小;
氣泡上升時,體積變大,則排開水的體積變大,
所以由F浮=ρgV排可得:氣泡受到水的浮力變大。
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例3.(2020?舟山)如圖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艘航母“山東艦”在海上進行科目訓練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戰斗機從甲板上起飛后,航母受到的浮力變小
B.航母能浮在海面上是因為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總重力
C.甲板上的戰斗機受到的重力與戰斗機對甲板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甲板上的戰斗機受到的重力與甲板對戰斗機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A.戰斗機從甲板上起飛后航母的重力減小了,航母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變小,故A正確;
B、由物體的浮沉條件知,漂浮的航母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B錯誤;
C、甲板上的戰斗機受到的重力與甲板對戰斗機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戰斗機對甲板的壓力與甲板對戰斗機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故選:A。
例4.(2019?廣州)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滿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把甲乙兩球分別輕輕放入兩杯液體,最后處于如圖所示狀態。甲、乙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樣大
D.不知道液體密度無法比較浮力大小
【解答】解: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甲=G甲排,F浮乙=G乙排,
已知甲、乙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F浮甲=F浮乙。
故選:C。
例5.(2019?湖州)放有適量水的燒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將一木塊浸沒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塊開始上浮,如圖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體積露出水面。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不變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大于木塊的重力
C.木塊在浸沒和漂浮兩種情況下,水對燒杯底的壓強相等
D.木塊的密度為0.6克/厘米3
【解答】解:
A、木塊上浮過程中,露出水面前,水的密度一定,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木塊所受浮力不變;故A正確;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處于上浮過程中,根據浮沉條件可知:木塊所受浮力大于木塊的重力;故B正確;
C、因木塊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大于木塊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所以,木塊浸沒時水的深度大于木塊漂浮時水的深度,則根據p=ρ水gh可知,木塊浸沒時水對燒杯底的壓強較大;故C錯誤;
D、木塊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體積露出水面,
則根據漂浮條件可得:F浮=G木;
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可得:ρ水gV排=ρ木gV木,
所以,ρ木ρ水1.0g/cm3=0.6g/cm3;故D正確。
故選:C。
例6.(2019?慶陽)一長方體鐵塊按圖所示,從下表面與液面剛剛接觸時下放至圖中虛線位置,能大致反映鐵塊下降過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與鐵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深關系的圖象是(  )
A.
B.
C.
D.
【解答】解:當物體從開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沒的過程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在逐漸變大,液體密度不變,因為F浮=ρ液V排g,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大;而當物體浸沒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時候,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再發生變化,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不變。由此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先變大后不變。
故選:C。
例7.(2020?紹興)小敏將質量為20克,體積為25厘米3的塑料塊放入水平平衡的容器內(圖甲),放手后容器右端下降。撤去塑料塊,往容器內緩慢倒入一定量的水,使容器再次水平平衡(圖乙),將該塑料塊輕輕放入圖丙所示位置,放手后容器最終將 水平平衡 (選填“左低右高”,“左高右低”或“水平平衡”)。此時,塑料塊所受浮力為 0.2 牛。
【解答】解:塑料塊的密度ρ0.8g/cm3,
由ρ<ρ水可知,放手后塑料塊會漂浮在水中,
因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所以,由p的變形式F=pS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相等,則放手后容器最終將水平平衡;
此時,塑料塊所受浮力F浮=G=mg=20×10﹣3kg×10N/kg=0.2N。
故答案為:水平平衡;0.2。
例8.(2019?紹興)小敏對“物體在水中浸沒前受到的浮力是否與浸入深度有關”進行了研究。
(1)將一長方體金屬塊橫放,部分體積浸入水中時,在液面所對的燒杯壁作一標記線,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甲(如圖甲)為 1.6 牛;再把金屬塊豎放浸入同一杯水中,當 水面與標記線相平 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乙(如圖乙)。比較發現F乙=F甲,小敏得出:浸沒前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浸入深度無關。
(2)圖中兩種狀態時,金屬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甲 小于 p乙(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答】解:(1)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F甲為1.6N;
在液體密度一定時,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成正比,故當水面與標記線相平時,即控制排開液體體積不變,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乙,比較發現F乙=F甲,得出:浸沒前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浸入深度無關。
(2)圖中兩種狀態時,h乙>h甲,根據p=ρgh知金屬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甲小于p乙;
故答案為:(1)1.6;水面與標記線相平;(2)小于。
例9.(2019?臺州)如圖是探究浮力大小影響因素的實驗。
(1)丁圖中圓柱體所受浮力為 5 牛。
(2)換用飽和食鹽水或酒精重復上述實驗,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 液體的密度 的關系。
(3)要探究浮力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還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測出空桶的重力、小桶和溢出液體的總重力 。
【解答】解:
(1)由甲知,圓柱體的重力G=6N;由圖甲、丙知,圓柱體浸沒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浮=G﹣F=6N﹣1N=5N;丁圖中圓柱體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則所受浮力仍然為5N;
(2)換用飽和食鹽水或酒精重復上述實驗,保持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的關系;
(3)要探究浮力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需要測量的量有四個:物體重力、物體浸在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空桶的重力、小桶和溢出液體的總重力;所以還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是測出空桶的重力、小桶和溢出液體的總重力;
故答案為:(1)5;(2)液體的密度;(3)測出空桶的重力、小桶和溢出液體的總重力。
例10.(2020?湖州)2019年12月17日,由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如圖甲),正式交付海軍。該艦標準排水量為5萬噸,可同時停放36架殲﹣15艦載機。若每架艦載機質量為25噸。(海水的密度取1.03×103千克/立方米)
(1)艦載機起飛時(如圖乙),以艦載機為參照物,航母是 運動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
(2)在標準排水量時,航母所受的浮力為 5×108N 。
(3)當36架艦載機全部飛離航母后、航母排開海水的體積減少了 873.8 立方米。(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解答】解:(1)艦載機起飛時,航母與艦載機的位置不斷變化,載機為參照物,航母是運動的;
(2)航母處于漂浮狀態,在標準排水量時,航母所受的浮力:
F浮=G總=m排g=5×107kg×10N/kg=5×108N;
(3)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36架艦載機全部飛離航母后,排開海水所受重力減小值:△m排=m艦載機=36×2.5×104kg=9.0×105kg,
由密度公式ρ得,
航母排開海水的體積減少:△V873.8m3。
故答案為:(1)運動;(2)5×108N;(3)873.8。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7小題)
1.將體積不同、材料不同的甲乙兩實心小球,分別輕輕放在水中,兩球靜止時如圖所示,甲浮在水面,乙沉底,已知甲的體積比乙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質量比乙大
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解答】解:
(1)甲球漂浮,則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乙球沉底,則乙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乙球沉底,甲球漂浮,所以乙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甲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則可知甲的密度比乙小,即ρ甲<ρ乙,故B正確,CD錯誤;
(2)已知甲的體積比乙小(即V甲<V乙)且ρ甲<ρ乙,由m=ρV可知,甲的質量比乙小,故A錯誤;
故選:B。
2.小明研究浮力大小與深度的關系。現有一正方體金屬塊,將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中,如圖甲所示;再將金屬塊緩緩從液體中豎直提出來的過程中,畫出了測力計拉力F隨提起高度h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不考慮液面變化。根據該圖象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物體的質量是25g
B.物體的密度為3.5×103kg/m3
C.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為0.1N
D.浮力的大小總是隨著浸入深度的增加而變大
【解答】解:將金屬塊緩緩從液體中豎直提出來的過程中:
在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的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變,測力計示數不變;
在開始離開液面的過程時(h=2cm),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小,受到的浮力變小,測力計示數變大;
當物體全部離開液面時(h=4cm),受到的浮力為0,測力計示數為金屬塊的重力,
A、由圖可知,金屬塊的重力0.35N,
金屬塊的質量:
m0.035kg=35g,故A錯誤;
B.物體的體積為:V=a3=(2cm)3=8cm3,
物體的密度為:ρ4.375g/cm3=4.375×103kg/m3,故B錯誤;
C.根據B中分析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0.1N,故C正確;
D.浮力的大小與深度的大小無關,故D錯誤。
故選:C。
3.放有適量水的燒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將一木塊浸沒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塊開始上浮,如圖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體積浸入水面。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不變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
C.木塊在浸沒和漂浮兩種情況下,水對燒杯底的壓強相同
D.木塊的密度為0.6克/厘米3
【解答】解:
A、木塊上浮過程中,露出水面前,水的密度一定,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木塊所受浮力不變;故A正確;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處于上浮過程中,根據浮沉條件可知:木塊所受浮力大于木塊的重力;故B錯誤;
C、因木塊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大于木塊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所以,木塊浸沒時水的深度大于木塊漂浮時水的深度,則根據p=ρ水gh可知,木塊浸沒時水對燒杯底的壓強較大;故C錯誤;
D、木塊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體積浸入水面,
則根據漂浮條件可得:F浮=G木;
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可得:ρ水gV排=ρ木gV木,
所以,ρ木ρ水1.0g/cm3=0.4g/cm3;故D錯誤。
故選:A。
4.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兩個圓柱形容器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甲液體液面上漂浮著一個木塊,此時甲、乙兩種液體高度相同,且對容器底部壓力也相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液體質量小于乙液體質量
B.甲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等于乙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
C.甲液體密度等于乙液體密度
D.若將木塊從甲中取出放入乙中,則木塊會露出更多體積
【解答】解:A、甲液體液面上漂浮著一個木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條件知,木塊的重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所以甲中對容器底部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加上木塊的重力,乙中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乙液體的重力,又因為甲乙對容器底的壓力相同,所以甲液體質量小于乙液體質量,故A正確;
BC、由題意知,甲乙對容器底的壓力相同,由圖知S甲<S乙,根據p知,p甲>p乙,故B錯誤;
甲、乙兩種液體高度相同,根據p=ρgh知,ρ甲>ρ乙,故C錯誤;
D、若將木塊從甲中取出放入乙中,液體的密度變小,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則木塊會露出更少的體積,故D錯誤。
故選:A。
5.潛水艇在海底航行時排水量為m1千克,在海面上航行時排水量為m2千克,海水的密度為ρ千克/米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潛水艇在海底航行時所受浮力為(m1﹣m2
)g牛
B.潛水艇在海面航行時所受浮力為(m1﹣m2
)g牛
C.當潛水艇在海面上航行時,水中部分的體積為米3
D.要使潛水艇潛入海水中要充入(m1﹣m2
)千克的海水
【解答】解:(1)潛水艇在海面下航行時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m1g;故A錯誤;
它在海底航行時所受的壓力差等于浮力,即壓力差=m1g;故B錯誤;
(2)根據ρ可知:當潛艇在海面上航行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
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潛艇浸在水中部分的體積;故C錯誤;
(3)在海面上航行時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m2g,
因為潛水艇漂浮,所以潛艇的重力:G=F浮′=m2g,
要使潛艇潛入海水中,設充入的海水重為G水,則有G+G水=F浮=m1g,
即:m2g+m水g=F浮=m1g,
所以m水=m1﹣m2,故D正確。
故選:D。
6.在一個足夠深的容器內有一定量的水,將一個長10cm、橫截面積50cm2的圓柱形實心塑料塊掛于彈簧秤上,當塑料塊底面剛好接觸水面時(塑料塊沒有離開水面),彈簧秤示數為4N,如圖甲所示。已知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彈簧受到1N的拉力時伸長1cm,g取10N/kg。若往容器內緩慢加水,當彈簧秤的示數為2N時,水面升高6cm。此過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與所加水的體積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根據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所加水的體積至1400cm3時,彈簧秤示數恰為零
B.塑料塊的密度為0.6×103kg/m3
C.容器的橫截面積為125cm2
D.加水1000cm3時,塑料塊受到的浮力為1N
【解答】解:A、根據題意可知,當塑料塊底面剛好接觸水面時,彈簧秤示數為4N,往容器內緩慢加水,當彈簧秤的示數為2N時,水面升高6cm,而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當水面升高12cm時,彈簧秤示數恰為零,根據圖乙可知,此時所加水的體積為1400cm3;故A正確;
B、當塑料塊底面剛好接觸水面時,彈簧秤示數為4牛,可以知道塑料塊的重力G=4N,體積V=10cm×50cm2=500cm3=5×10﹣4m3,
則塑料塊的密度ρ0.8×103kg/m3,故B錯誤;
C、當彈簧秤示數恰為零時,F浮=G=4N,△h=12cm,則加入水的體積加上塑料塊浸沒在水中的體積等于容器的底面積和水面升高高度h的乘積,即V水+V排=△hS,
由F浮=ρ水gV排可得,
塑料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4×10﹣4m3=400cm3
則容器的橫截面積:S′150cm2,故C錯誤;
D、當浮力F浮=1N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拉=G﹣F浮=4N﹣1N=3N,這時彈簧向下伸長3cm,即塑料塊下新加入水的深度h=1cm
此時塑料塊浸入水中的高度h′0.02m=2cm
水面升高的高度:△h=1cm+2cm=3cm,根據圖象可知,此時所加水的體積為350cm3,故D錯誤。
故選:A。
7.小晨將重4牛的實心小正方體輕輕浸沒盛滿水的燒杯中,溢出5牛的水,然后她將小正方體取出后放在盛有酒精的燒杯中,(ρ酒精=0.8×103kg/m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正方塊放在酒精中處于沉底狀態
B.小正方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大小一定大于小正方塊受到的浮力大小
C.若往酒精中加一定量水后,小正方塊靜止后受到的浮力不變
D.排開水的體積和排開酒精的體積之比為5:4
【解答】解:由于浸沒盛滿水的燒杯中溢出5牛的水,
則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實心小正方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排=5N,
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實心小正方體的體積:
V=V排5×10﹣4m3;
A、浸沒在酒精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ρ酒精gV=0.8×103kg/m3×10N/kg×5×10﹣4m3=4N,
已知實心小正方體的重力G=4N,則F浮′=G,所以,正方體放在盛有酒精的燒杯中,處于懸浮狀態,故A錯誤;
B、由于正方體放在盛有酒精的燒杯中處于懸浮狀態,正方體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可能為零,
所以根據F浮=F向上﹣F向下可知:小正方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大小不一定大于小正方塊受到的浮力,故B錯誤;
C、正方體在酒精中處于懸浮狀態,若往酒精中加一定量水后,液體的密度變大,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變大,大于實心小正方體的重力,則實心小正方體上浮,最后靜止后處于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實心小正方體的重力,所以浮力不變,故C正確;
D、由于實心小正方體在水和酒精中處于浸沒狀態,則排開水的體積和排開酒精的體積都等于實心小正方體的體積,所以排開水的體積和排開酒精的體積之比為1:1,故D錯誤。
故選:C。
8.如圖所示,甲、乙兩杯液體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同一個雞蛋分別放入甲、乙兩杯液體中,雞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懸浮,此時兩液面相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雞蛋在甲、乙兩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兩杯液體的密度相等
C.兩杯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
D.在甲杯液體中加入食鹽溶化后,雞蛋會下沉一些
【解答】解:
A、由圖可知,同一個雞蛋在甲、乙兩杯液體中分別處于懸浮和漂浮狀態,物體漂浮或懸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同一只雞蛋在兩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雞蛋的重力,故A正確;
B、由圖可知,雞蛋在甲杯中漂浮,可得ρ甲>ρ物;雞蛋在乙杯中懸浮,可得ρ乙=ρ物,所以ρ甲>ρ乙,故B錯誤;
C、由題可知,兩液面相平,即h甲=h乙,且ρ甲>ρ乙,根據p=ρgh可得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p甲>p乙,故C錯誤;
D、在甲杯液體中加入食鹽溶化后,甲杯中液體密度變大,雞蛋仍然漂浮,其所受浮力仍然等于其所受重力,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小,所以雞蛋會上浮一些,故D錯誤。
故選:A。
9.下列飛行的物體,其飛行原理與浮力無關的是(  )
A.熱氣球
B.火箭
C.飛艇
D.孔明燈
【解答】解:
A、熱氣球中熱空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使氣球受到的浮力大于氣球的重力,因而能升空,其飛行原理與浮力有關,故A不符合題意。
B、火箭升空靠氣體的反沖作用而獲得動力(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飛行原理與浮力無關,故B符合題意。
C、飛艇工作時,需要向飛艇內充入比空氣密度小的氣體,其飛行原理與浮力有關,故C不符合題意。
D、孔明燈燈罩內的氣體被加熱,體積膨脹、密度減小,小于燈罩外空氣的密度,使孔明燈受到空氣的浮力大于孔明燈的自重,孔明燈上升,其飛行原理與浮力有關,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一圓柱體先后放入密度為ρ1和ρ2的2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如圖所示。圓柱體在兩液體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則(  )
A.ρ1>ρ2
F1=F2
B.ρ1>ρ2
F1>F2
C.ρ1<ρ2
F1=F2
D.ρ1<ρ2
F1<F2
【解答】解:
(1)由圖可知,同一圓柱體在兩種液體中都處于漂浮狀態,
由于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同一圓柱體在兩液體中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圓柱體的重力,故BD錯誤,
(2)圓柱體在兩液體中所受浮力F1=F2,由圖可知:V排1<V排2,根據ρ液可知:ρ1>ρ2,故A正確;C錯誤。
故選:A。
11.用圖中實驗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當物塊浸入溢水杯時,水會流入空桶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前溢水杯未裝滿水,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B.物塊從接觸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兩側彈簧秤變化量總相等
C.物塊浸入水中越深,左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大
D.通過計算可知實驗所用物塊的密度為1.5×103千克/米3
【解答】解:A、物體放入水中前,溢水杯應該是滿水的,否則小桶內所盛的水將小于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所以應該在溢水杯中倒滿水;故A錯誤;
B、根據稱重法可知:左邊的彈簧秤示數F=G﹣F浮;則彈簧秤變化量△F=F浮;
右邊的彈簧秤示數F′=G桶+G排;則彈簧秤變化量△F′=G排;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所以物塊從接觸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兩側彈簧秤變化量總相等;故B正確;
C、左側實驗中,在物塊完全浸沒水中前,隨著物塊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排開水的體積增大,溢出去的水增多,故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物塊完全浸沒水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再變化;故C錯誤;
D、由測力計的示數可知,物體的重力G=2N,物體的質量m0.2kg;
物體浸沒水中后的浮力F浮=G﹣G′=2N﹣1N=1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得,物體的體積V=V排1×10﹣4m3,
物體的密度ρ2×103kg/m3;故D錯誤。
故選:B。
12.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濃度的鹽水,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其中。當雞蛋靜止時,兩個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雞蛋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杯鹽水密度較大
B.雞蛋在甲杯里排開液體的質量較大
C.乙杯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強較大
D.雞蛋在乙杯中受到液體的浮力較大
【解答】解:
同一雞蛋在甲杯鹽水中懸浮,則ρ甲=ρ蛋;在乙杯鹽水中漂浮,則ρ蛋<ρ乙,因此ρ甲<ρ乙,故A錯誤;
同一雞蛋在甲中懸浮,在乙中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甲=F浮乙=G,故D錯誤;
因為F浮=G排=m排g,且它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m甲排=m乙排,故B錯誤;
因為ρ甲<ρ乙,且h甲=h乙,所以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乙杯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強較大,故C正確。
故選:C。
13.對于下圖所示的四個情景所對應原理、設計或操作分析錯誤的是(  )
A.甲圖是某同學制作的孔明燈,孔明燈加速上升過程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B.乙圖是流感期間教室內消毒,這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上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C.丙圖中氣球放在20枚圖釘上能承受10本書本的壓力仍不破裂,是因為增大了受力面積
D.丁圖為同學制作的葉脈書簽,葉片泡在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故不能用手直接取放。
【解答】解:
A、孔明燈燈罩內加熱,導致浮力大于重力,因此孔明燈迅速上升,故A說法正確。
B、在流感期教室內消毒這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上屬于切斷傳播途徑,不是保護易感人群,故B說法錯誤。
C、氣球放在20枚圖釘上能承受10本書本的壓力仍不破裂,是因為增大了受力面積,減小了對氣球的壓強,C說法正確。
D、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對人體有害,所以不能用手直接取放,故D說法正確。
故選:B。
14.如圖所示,兩只相同的氣球,分別充入氫氣和空氣,充氣后體積相同,放飛氣球時只有氫氣球升上空中,若它們的重力分別為G氫和G空,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氫和F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氫>F空
B.F氫=F空
C.G氫>G空
D.G氫=G空
【解答】解:氣球是“浸沒”在空氣中的,因為體積相同,所以排開空氣的體積相同,根據公式F浮=ρ空氣gV排可知,兩球所受浮力相同。
故選:B。
15.如圖所示,水母身體外形像一把透明傘。水母身體內有一種特別的腺,腺能產生一氧化碳改變自身體積,從而能在水中上浮與下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水母漂浮時,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水母懸浮時,若體積變大時則會上浮
C.水母在下沉過程中受到水的壓強不變
D.水母漂浮時比沉在水底時排開水的重力小
【解答】解:
A、根據物體漂浮條件可知,水母漂浮時,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A錯誤;
B、水母懸浮時,浮力等于其重力;若體積變大時,其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根據F浮=ρgV排知,浮力變大,浮力大于重力,則水母會上浮,故B正確;
C、水母在下沉過程中,深度增大,根據p=ρgh知,受到水的壓強變大,故C錯誤;
D、水母漂浮時,浮力等于其重力,水母沉在水底時,浮力小于其重力,所以水母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大于其沉在水底時受到的浮力,由F浮=G排可知,水母漂浮時比沉在水底時排開水的重力大,故D錯誤。
故選:B。
16.如圖所示,浸入某液體中的物體恰好懸浮。物體的上、下表面積分別為S1和S2,并且S1<S2,此時物體下表面與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為△F.現用手將物體緩慢下壓一段距離,松手后(  )
A.物體保持懸浮,因為△F不變
B.物體保持懸浮,但△F變大
C.物體將上浮,因為△F變大
D.物體將下沉,因為△F變小
【解答】解:物體懸浮在液體中,說明其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現用手將物體緩慢下壓一段距離后,物體和液體的密度均不變,該物體仍然懸浮。
根據F浮=ρ液gV排知,用手將物體緩慢下壓一段距離后,液體密度不變,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
因為浮力產生的原因: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此時浮力=下表面壓力﹣上表面壓力﹣側面壓力,當深度增加時,側面壓力變大,所以△F變大,故B正確。
故選:B。
17.如圖,甲、乙、丙分別是形狀不同的鋁塊、鐵塊、銅塊浸沒在水里,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們的(  )
A.體積相同
B.質量相同
C.密度相同
D.重力相同
【解答】解:已知受到的浮力相同,液體密度一定,根據公式F浮=ρgV排可知,排開的水的體積相同,
因為形狀不同的鋁塊、鐵塊、銅塊浸沒在水里,所以排開的水的體積與物體的體積相等。
則由此可知它們的體積相同。
故選:A。
二.計算題(共3小題)
18.2019年12月,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正式交付海軍。
殲﹣15部分參數
質量m機
1.8×104千克
翼總面積S
60米2
艦上起飛滑跑距離s
120米
(1)交接入列儀式中,習近平主席檢閱了儀仗隊,艦長與政委同步并列行進在習主席后方(如圖甲)。以艦長為參照物,此時政委是 靜止 的。
(2)山東艦以重油為燃料。在一次補給訓練中,補給艦向山東艦加注了6×103米3的重油,則山東艦浮力將增加 4.8×107 牛。(重油密度取0.8×103千克/米3,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3)殲﹣15是山東艦的艦載機,其部分數據如上表。殲﹣15艦載機起飛時升力由機翼獲得,沿水平方向低空飛行時,機翼上、下表面的壓強差p和飛機速度v的關系為Pρv2(式中p表示空氣密度)。圖乙是滿載燃油的殲﹣15艦載機正飛離甲板,若此時飛機速度v為90米/秒,飛行員的質量為60千克,則該艦載機裝載燃油的最大質量是多少千克?(空氣密度為1.2千克/米3)
【解答】解:(1)以艦長為參照物,此時政委和艦長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是靜止的;
(2)在一次補給訓練中,補給艦向山東艦加注了6×103米3的重油,根據ρ可知,重油的質量為:
m=ρV=0.8×103kg/m3×6×103m3=4.8×106kg;
山東艦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則增加的物體的重力等于增加的浮力:
F浮=G=mg=4.8×106kg×10N/kg=4.8×107N;
(3)艦載機機翼受到的壓強差為:Pρv21.2kg/m3×(90m/s)2=4860Pa;
根據p可知,艦載機機翼受到的壓力F=pS=4860Pa×60m2=291600N;
艦載機起飛的質量為:m總29160kg;
所加燃油的質量為:m油=m總﹣m機﹣m人=29160kg﹣18000kg﹣60kg=11100kg。
答:(1)靜止;(2)4.8×107;(3)該艦載機裝載燃油的最大質量是11100千克。
19.有個足夠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以不同的方式放置一個木塊,木塊規格為1米×1米×2米,密度為0.5×103千克/米3。
(1)如圖所示,甲乙兩種放置方式,往水池內加水,木塊漂浮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甲 = 乙(選填“<”、“=”、“>”);
(2)木塊的重力是多少牛?
(3)當水池內注水深度達到0.6米時,求兩種不同的放置方式木塊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
【解答】解:(1)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因此兩種放置方式木塊受到的浮力相等,由F浮=ρ水gV排可知,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相等;
(2)由ρ可知,木塊的質量:m=ρV=0.5×103kg/m3×1m×1m×2m=1000kg,
木塊的重力:G=mg=1000kg×10N/kg=104N;
(3)由F浮=G可得,ρ水gV排=ρ木gV
即,顯然當木塊漂浮時,木塊浸沒水中的體積為總體積的一半,故當水池內注水深度達到0.6米時,以甲方式放置,淹沒的體積小于總體積的一半,以乙方式放置,水的深度大于木塊高的,因此甲中木塊不能漂浮,乙中木塊漂浮,所以,F甲=ρ水gV排甲=1×103kg/m3×10N/kg×1m×1m×0.6m=6000N;
F乙=G=104N。
答:(1)=;(2)木塊的重力是104N;(3)甲圖中,木塊受到的浮力為6000N;乙圖中,木塊受到的浮力為104N。
20.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某一高度緩慢下降,圓柱體浸沒后繼續下降,直到圓柱體底面與燒杯底部接觸為止。如圖所示是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象。求:(g取值10N/kg,在此過程中水面上升高度可忽略不計)
(1)完全浸沒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
(2)圓柱體的密度是多少?
(3)該圓柱體的底面積為多少?
【解答】解:(1)由圖象可知,當h=0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2N,此時圓柱體處于空氣中,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G=F拉=12N;
從h=7cm開始,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說明此時圓柱體已經浸沒在水中,對圓柱體受力分析,根據平衡關系可知,F浮=G﹣F拉=12N﹣4N=8N;
(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
V排8×10﹣4m3,
因為物體全部浸沒,
所以物體的體積等于排開液體的體積,即V物=V排=8×10﹣4m3
物體的質量:
m1.2kg,
圓柱體的密度:
ρ1.5×103kg/m3;
(3)由圖知BC段為物體慢慢浸入液體,至到浸沒的過程,BC段的距離就是物體的高度,所以h=7cm﹣3cm=4cm=0.04m,
根據V=Sh知,
該圓柱體的底面積:S0.02m2。
答:(1)完全浸沒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為8N;
(2)圓柱體的密度是1.5×103kg/m3;
(3)該圓柱體的底面積為0.02m2。專題18 浮力
【知識點回顧】
1.浮力
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________稱作浮力。
2.方向:________。
3.產生原因: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或氣體)的________,浮力是液體(或氣體)給物體的壓力的合力。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__。
2.公式:F浮=G排=________。
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取決于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
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受到的浮力跟它排開的水重有什么關系?
考點3 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的計算 
有關浮力的分析與計算
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________。
2.稱重法:F浮=________,其中F為物體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注意:稱重法分析浮力時需注意測力計的示數不是浮力的大小而是拉力的大小。
3.平衡條件法:________,一般指物體在液體中處于懸浮或漂浮狀態。
1.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
上浮
下沉
漂浮
懸浮
沉底
F浮>G
F浮<G
F浮=G
F浮=G
F浮+N=G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V排<V物
ρ液=ρ物
V排=V物
ρ液<ρ物
處于動態(運動狀態不斷改變),受力不平衡
是“上浮”過程的最終狀態
可以停留在液體的任何深度處
是“下沉”過程的最終狀態
處于靜態,受平衡力作用
2.浮沉條件的應用:潛水艇是通過改變____________來實現浮沉的;密度計的工作原理是物體的____________條件,其刻度特點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銅溶液測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條件。
【例題精析】
例1.(2020?臺州)如圖表示跳水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其中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例2.(2020?金華)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
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
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
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
例3.(2020?舟山)如圖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艘航母“山東艦”在海上進行科目訓練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戰斗機從甲板上起飛后,航母受到的浮力變小
B.航母能浮在海面上是因為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總重力
C.甲板上的戰斗機受到的重力與戰斗機對甲板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甲板上的戰斗機受到的重力與甲板對戰斗機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例4.(2019?廣州)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滿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把甲乙兩球分別輕輕放入兩杯液體,最后處于如圖所示狀態。甲、乙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樣大
D.不知道液體密度無法比較浮力大小
例5.(2019?湖州)放有適量水的燒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將一木塊浸沒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塊開始上浮,如圖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體積露出水面。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不變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大于木塊的重力
C.木塊在浸沒和漂浮兩種情況下,水對燒杯底的壓強相等
D.木塊的密度為0.6克/厘米3
例6.(2019?慶陽)一長方體鐵塊按圖所示,從下表面與液面剛剛接觸時下放至圖中虛線位置,能大致反映鐵塊下降過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與鐵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深關系的圖象是(  )
A.
B.
C.
D.
例7.(2020?紹興)小敏將質量為20克,體積為25厘米3的塑料塊放入水平平衡的容器內(圖甲),放手后容器右端下降。撤去塑料塊,往容器內緩慢倒入一定量的水,使容器再次水平平衡(圖乙),將該塑料塊輕輕放入圖丙所示位置,放手后容器最終將 
 (選填“左低右高”,“左高右低”或“水平平衡”)。此時,塑料塊所受浮力為 
 牛。
例8.(2019?紹興)小敏對“物體在水中浸沒前受到的浮力是否與浸入深度有關”進行了研究。
(1)將一長方體金屬塊橫放,部分體積浸入水中時,在液面所對的燒杯壁作一標記線,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甲(如圖甲)為 
 牛;再把金屬塊豎放浸入同一杯水中,當 
 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乙(如圖乙)。比較發現F乙=F甲,小敏得出:浸沒前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浸入深度無關。
(2)圖中兩種狀態時,金屬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甲 
 p乙(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例9.(2019?臺州)如圖是探究浮力大小影響因素的實驗。
(1)丁圖中圓柱體所受浮力為 
 牛。
(2)換用飽和食鹽水或酒精重復上述實驗,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 
 的關系。
(3)要探究浮力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還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
例10.(2020?湖州)2019年12月17日,由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如圖甲),正式交付海軍。該艦標準排水量為5萬噸,可同時停放36架殲﹣15艦載機。若每架艦載機質量為25噸。(海水的密度取1.03×103千克/立方米)
(1)艦載機起飛時(如圖乙),以艦載機為參照物,航母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
(2)在標準排水量時,航母所受的浮力為 
 。
(3)當36架艦載機全部飛離航母后、航母排開海水的體積減少了 
 立方米。(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7小題)
1.將體積不同、材料不同的甲乙兩實心小球,分別輕輕放在水中,兩球靜止時如圖所示,甲浮在水面,乙沉底,已知甲的體積比乙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質量比乙大
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2.小明研究浮力大小與深度的關系。現有一正方體金屬塊,將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中,如圖甲所示;再將金屬塊緩緩從液體中豎直提出來的過程中,畫出了測力計拉力F隨提起高度h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不考慮液面變化。根據該圖象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物體的質量是25g
B.物體的密度為3.5×103kg/m3
C.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為0.1N
D.浮力的大小總是隨著浸入深度的增加而變大
3.放有適量水的燒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將一木塊浸沒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塊開始上浮,如圖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體積浸入水面。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不變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
C.木塊在浸沒和漂浮兩種情況下,水對燒杯底的壓強相同
D.木塊的密度為0.6克/厘米3
4.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兩個圓柱形容器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甲液體液面上漂浮著一個木塊,此時甲、乙兩種液體高度相同,且對容器底部壓力也相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液體質量小于乙液體質量
B.甲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等于乙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
C.甲液體密度等于乙液體密度
D.若將木塊從甲中取出放入乙中,則木塊會露出更多體積
5.潛水艇在海底航行時排水量為m1千克,在海面上航行時排水量為m2千克,海水的密度為ρ千克/米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潛水艇在海底航行時所受浮力為(m1﹣m2
)g牛
B.潛水艇在海面航行時所受浮力為(m1﹣m2
)g牛
C.當潛水艇在海面上航行時,水中部分的體積為米3
D.要使潛水艇潛入海水中要充入(m1﹣m2
)千克的海水
6.在一個足夠深的容器內有一定量的水,將一個長10cm、橫截面積50cm2的圓柱形實心塑料塊掛于彈簧秤上,當塑料塊底面剛好接觸水面時(塑料塊沒有離開水面),彈簧秤示數為4N,如圖甲所示。已知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彈簧受到1N的拉力時伸長1cm,g取10N/kg。若往容器內緩慢加水,當彈簧秤的示數為2N時,水面升高6cm。此過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與所加水的體積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根據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所加水的體積至1400cm3時,彈簧秤示數恰為零
B.塑料塊的密度為0.6×103kg/m3
C.容器的橫截面積為125cm2
D.加水1000cm3時,塑料塊受到的浮力為1N
7.小晨將重4牛的實心小正方體輕輕浸沒盛滿水的燒杯中,溢出5牛的水,然后她將小正方體取出后放在盛有酒精的燒杯中,(ρ酒精=0.8×103kg/m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正方塊放在酒精中處于沉底狀態
B.小正方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大小一定大于小正方塊受到的浮力大小
C.若往酒精中加一定量水后,小正方塊靜止后受到的浮力不變
D.排開水的體積和排開酒精的體積之比為5:4
8.如圖所示,甲、乙兩杯液體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同一個雞蛋分別放入甲、乙兩杯液體中,雞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懸浮,此時兩液面相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雞蛋在甲、乙兩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兩杯液體的密度相等
C.兩杯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
D.在甲杯液體中加入食鹽溶化后,雞蛋會下沉一些
9.下列飛行的物體,其飛行原理與浮力無關的是(  )
A.熱氣球
B.火箭
C.飛艇
D.孔明燈
10.一圓柱體先后放入密度為ρ1和ρ2的2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如圖所示。圓柱體在兩液體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則(  )
A.ρ1>ρ2
F1=F2
B.ρ1>ρ2
F1>F2
C.ρ1<ρ2
F1=F2
D.ρ1<ρ2
F1<F2
11.用圖中實驗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當物塊浸入溢水杯時,水會流入空桶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前溢水杯未裝滿水,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B.物塊從接觸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兩側彈簧秤變化量總相等
C.物塊浸入水中越深,左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大
D.通過計算可知實驗所用物塊的密度為1.5×103千克/米3
12.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濃度的鹽水,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其中。當雞蛋靜止時,兩個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雞蛋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杯鹽水密度較大
B.雞蛋在甲杯里排開液體的質量較大
C.乙杯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強較大
D.雞蛋在乙杯中受到液體的浮力較大
13.對于下圖所示的四個情景所對應原理、設計或操作分析錯誤的是(  )
A.甲圖是某同學制作的孔明燈,孔明燈加速上升過程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B.乙圖是流感期間教室內消毒,這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上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C.丙圖中氣球放在20枚圖釘上能承受10本書本的壓力仍不破裂,是因為增大了受力面積
D.丁圖為同學制作的葉脈書簽,葉片泡在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故不能用手直接取放。
14.如圖所示,兩只相同的氣球,分別充入氫氣和空氣,充氣后體積相同,放飛氣球時只有氫氣球升上空中,若它們的重力分別為G氫和G空,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氫和F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氫>F空
B.F氫=F空
C.G氫>G空
D.G氫=G空
15.如圖所示,水母身體外形像一把透明傘。水母身體內有一種特別的腺,腺能產生一氧化碳改變自身體積,從而能在水中上浮與下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水母漂浮時,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水母懸浮時,若體積變大時則會上浮
C.水母在下沉過程中受到水的壓強不變
D.水母漂浮時比沉在水底時排開水的重力小
16.如圖所示,浸入某液體中的物體恰好懸浮。物體的上、下表面積分別為S1和S2,并且S1<S2,此時物體下表面與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為△F.現用手將物體緩慢下壓一段距離,松手后(  )
A.物體保持懸浮,因為△F不變
B.物體保持懸浮,但△F變大
C.物體將上浮,因為△F變大
D.物體將下沉,因為△F變小
17.如圖,甲、乙、丙分別是形狀不同的鋁塊、鐵塊、銅塊浸沒在水里,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們的(  )
A.體積相同
B.質量相同
C.密度相同
D.重力相同
二.計算題(共3小題)
18.2019年12月,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正式交付海軍。
殲﹣15部分參數
質量m機
1.8×104千克
翼總面積S
60米2
艦上起飛滑跑距離s
120米
(1)交接入列儀式中,習近平主席檢閱了儀仗隊,艦長與政委同步并列行進在習主席后方(如圖甲)。以艦長為參照物,此時政委是 
 的。
(2)山東艦以重油為燃料。在一次補給訓練中,補給艦向山東艦加注了6×103米3的重油,則山東艦浮力將增加 
 牛。(重油密度取0.8×103千克/米3,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3)殲﹣15是山東艦的艦載機,其部分數據如上表。殲﹣15艦載機起飛時升力由機翼獲得,沿水平方向低空飛行時,機翼上、下表面的壓強差p和飛機速度v的關系為Pρv2(式中p表示空氣密度)。圖乙是滿載燃油的殲﹣15艦載機正飛離甲板,若此時飛機速度v為90米/秒,飛行員的質量為60千克,則該艦載機裝載燃油的最大質量是多少千克?(空氣密度為1.2千克/米3)
19.有個足夠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以不同的方式放置一個木塊,木塊規格為1米×1米×2米,密度為0.5×103千克/米3。
(1)如圖所示,甲乙兩種放置方式,往水池內加水,木塊漂浮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甲 
 乙(選填“<”、“=”、“>”);
(2)木塊的重力是多少牛?
(3)當水池內注水深度達到0.6米時,求兩種不同的放置方式木塊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
20.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某一高度緩慢下降,圓柱體浸沒后繼續下降,直到圓柱體底面與燒杯底部接觸為止。如圖所示是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象。求:(g取值10N/kg,在此過程中水面上升高度可忽略不計)
(1)完全浸沒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
(2)圓柱體的密度是多少?
(3)該圓柱體的底面積為多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乾安县| 攀枝花市| 普兰店市| 景泰县| 中方县| 民勤县| 洛隆县| 蕉岭县| 凤阳县| 西贡区| 西昌市| 方城县| 杨浦区| 谢通门县| 洮南市| 百色市| 乌审旗| 寿宁县| 花垣县| 永德县| 迁安市| 三河市| 合江县| 罗山县| 祁阳县| 隆回县| 泰州市| 武定县| 自治县| 梁山县| 讷河市| 莫力| 武功县| 沅陵县| 深州市| 上饶县| 监利县| 天门市| 邵东县|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