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對八上書本中種子呼吸釋放二氧化碳實驗的創新田莘耕中學 俞伯勇實驗在本冊中的地位和內容初中科學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六章第四節安排了“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的演示實驗。本實驗的原理是利用種子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溶液變渾濁。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看不見也摸不著,通過該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覺到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呼吸作用,所以該實驗是一個重要的必做演示實驗。書本中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1、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 :實驗器材較多,組裝較復雜。2、實驗操作繁瑣,實驗采用灌水排氣法,從漏斗灌入清水。3、不能在短時間內重復演示該實驗,其理由是 ①用灌水法排氣,瓶中灌入了清水,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中二氧化碳量不足,從而影響實驗效果②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會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③將瓶中的水倒出讓萌發種子繼續呼吸產生足量的二氧化碳需要1—2小時。教師如接連在多個班上演示該實驗,就需要多準備幾瓶萌發的種子。沒有設置對照實驗,很難說明二氧化碳是萌發的種子產生的。三、實驗的改進后有如下幾個不同:實驗裝置的改進如下圖所示 :裝置器材簡單只用到注射液瓶子、注射器、小燒杯等。實驗操作方法的改進:將灌水排氣法改用注射器抽氣法。設置一組對照實驗。即貼綠標簽的瓶中裝入萌發的種子,貼紅標簽的瓶中裝入炒熟的種子進行對照。四、實驗操作課前準備: 準備兩個500ml的注射液瓶子,分別貼上紅色、綠色標簽,貼綠色標簽的瓶中裝入萌發的黃豆種子,貼紅色標簽的瓶中裝入炒熟的黃豆種子,然后蓋住密封。1-2小時后就可用來做實驗。另準備2個注射器、兩只小燒杯、澄清石灰水。演示實驗過程:1、取兩個小燒杯,分別貼上紅色、綠色標簽與瓶子對應。2、向兩只小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3、用注射器1從貼綠色標簽的瓶中抽取氣體注入綠色標簽小燒杯的石灰水中,讓學生觀察石灰水的變化。4、用注射器2從貼紅色標簽的瓶中抽取氣體注入紅色標簽小燒杯的石灰水中,讓學生觀察石灰水的變化。5、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然后得出結論——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五、實驗的創新之處1、實驗裝置簡單,實驗器材來源于生活、容易取得,使學生覺得生活中的許多物品都可用來做探究實驗。2、實驗操作很簡便,實驗效果更明顯,既可作為教師演示實驗,也可作為學生探究實驗。3、設置了對照組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4、演示后只要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新鮮空氣,大約半小時后可重復演示該實驗,教師在多個班上課演示時,就不需準備幾套裝置了。減輕了教師課前準備的工作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