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屆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備考方案 專題九 各種各樣的生物 考點1 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 一、基礎知識 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分為孢子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孢子植物 植物種類 主要特點 代表植物 意義 藻類植物 ①分單細胞的和多細胞的藻類,結構都比較簡單,都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 ②都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③大都生活在水中 海帶、紫萊、衣藻、水綿 地球上有機物和氧的重要來源,可食用或藥用,還可作為綠肥、工業原料、魚類的餌料等 苔蘚植物 ①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莖和葉里沒有輸導組織,有假根,植株一般都很矮??; ②適于生活在潮濕的地方 葫蘆蘚、墻蘚、地錢 對保持水土有一定作用,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類植物 ①具有真正的根、莖、葉,而且根、莖、葉里具有輸導組織和比較發達的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②多數生活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 腎蕨、滿江紅、鐵線蕨、卷柏、貫眾 與煤的形成有關,現存的部分可食用、可觀賞,有的可藥用、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 2.種子植物 植物類群 有無真正的花 種子、果皮 胚珠、子房壁 舉例 裸子植物 無 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 胚珠裸露 油松、銀杏、側柏等 被子植物 有 種子外有果皮包被 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 大豆、玉米、水稻等 二、經典例題 1.孢子植物 下列關于海帶、葫蘆蘚、腎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腎蕨有根、莖、葉的分化 B.海帶有根和葉,沒有莖 C.三種植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葫蘆蘚可作為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 【答案】B 【解析】海帶屬于藻類植物;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腎蕨屬于蕨類植物。這三類都屬于綠色植物,都含有葉綠體,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故C是對的。藻類植物是最低等、結構最簡單的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故B是不對的。許多苔蘚植物的葉都只有一層細胞構成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可以背腹兩面直接侵入葉的細胞,從而威脅它的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葫蘆蘚等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所以D是對的。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所以A是對的。因此,只有B選項的敘述不正確的。故選B。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B.都生活在水中 C.都能進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 D.體內都有輸導組織 【答案】C 【解析】藻類植物生活在水中,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沒有輸導組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孢子繁殖;苔蘚植物大多數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陰暗潮濕的陸地上,有莖、葉,無根,無輸導組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孢子繁殖;蕨類植物生活在陸地上陰暗潮濕的地方,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靠孢子繁殖后代。 2.種子植物 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 ) A.種子外有種皮的保護 B.種子外無種皮的保護 C.種子外有種殼的保護 D.種子是裸露的,無果皮保護 【答案】D 【解析】根據種子外面有無果皮包被著,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無果皮包被著,裸露,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 考點2 動物的主要類群 一、基礎知識 地球上現存的動物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身體里沒有由脊椎骨構成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一類是身體里有由脊推骨構成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 1.無脊椎動物 類群 主要特征 常見代表 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腔腸動物 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蟲海葵等 海蜇經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物質可形成珊瑚礁 扁形動物 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渦蟲、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絳蟲等 少數自由生活,多數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 線形動物 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蛔蟲、蟯蟲、鉤蟲、絲蟲、線蟲等 秀麗隱桿線蟲是人類研究遺傳、發育、衰老等過程的重要實驗動物,蛔蟲寄生給人體造成許多危害 環節動物 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蚯蚓、沙蠶、蛭等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同時也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沙蠶是魚、蝦、蟹的食餌;蛭可提取蛭素,生產抗血栓藥物 軟體動物 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雙殼類:河蚌、縊蟶、扇貝、文蛤等;單殼類:石鱉、蝸牛、鮑等;貝殼退化或有內殼類:烏賊、魷魚、章魚等 人工養殖貝類產量居水產養殖首位。牡蠣、扇貝、鮑等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鮑殼、烏賊殼珍珠粉可入藥;螺殼可作裝飾品。釘螺可傳播血吸蟲病 節肢動物 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昆蟲綱:蟬、蟋蟀、蝴蝶、蚊、蠅等(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甲殼綱:蝦、蟹等;蛛形綱:蜘蛛、蝎、螨、蜱等;多足綱:蜈蚣、馬陸等 蝦、蟹等可提供優質動物蛋白;蜜蜂等可傳粉;蝎、蜈蚣、蟬蛻等可入藥;果蠅是非常經典的實驗材料 2.脊椎動物 類群 主要特征 常見代表 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魚類 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游泳: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鯽魚 魚類的養殖業和捕撈業都是國家的重要產業,千百萬人以漁業為生 兩棲類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水陸兩棲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青蛙、蟾蜍、大鯢、蠑螈 多是農田害蟲的天敵 爬行類 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 蜥蜴、壁虎、龜、鱉、蛇、鱷等 鱉可食用,鱉甲藥用;蛇毒可治病 鳥類 體表覆羽;前肢變為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家鴿 鼠類的天敵捕食農林害蟲,供食用、供觀賞 哺乳類 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臼齒、犬齒的分化;有膈;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 家兔 家畜是人類食物中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導盲犬、警犬、軍馬等是人類得力的助手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屬于變溫動物;鳥類和哺乳類屬于恒溫動物。 二、方法探究 1.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區別方法 腔腸動物 扁形動物 代表動物 水螅、???渦蟲、血吸蟲等 不同點 生活環境 大多數生活在水中 大多數寄生在動物體內 體形 輻射對稱 左右(兩側)對稱 體壁 兩胚層 三胚層 神經系統 網狀神經系統 梯形神經系統 典型特征 體表有刺細胞 身體背腹扁平 相同點 有口無肛門 大都雌雄同體,既可有性生殖,也可無性生殖 2.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區別方法 線形動物 環節動物 體形 身體細長,呈圓柱形 身體細長,呈圓筒形 體表體節 無 有環形體節 體表特征 體表光滑,有角質層 體表有黏液,有剛毛或疣足 運動方式 靠身體的彎曲和伸展緩慢蠕動 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代表動物 蛔蟲、蟯蟲、線蟲等 蚯蚓、沙蠶、蛭等 3.口訣法記憶昆蟲的特征 昆蟲的特征可以用口訣來簡化記憶,如下: 體分三部頭胸腹,兩對翅膀三對足; 體足觸角都分節,骨骼奇特生外部。 4.列表法區分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 生活環境 體表 呼吸 代表動物 兩棲動物 幼體:水中 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裸露 幼體:鰓 成體:肺,皮膚輔助呼吸 青蛙 爬行動物 適應陸地生活 被覆角質鱗片或甲 肺 蜥蜴 5.口訣法記憶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 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可利用口訣來記憶: 小小鳥兒真好看,展翅飛翔在藍天; 體外被覆有羽毛,體形尖尖呈流線; 頭兒尖來翼兒寬,胸肌發達骨輕堅; 雙重呼吸真特殊,體溫恒定記心間。 三、經典例題 1.無脊椎動物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蚯蚓的環帶在蚯蚓的前端 B.河蚌的呼吸器官是鰓 C.雷雨過后,蚯蚓經常鉆出地面,該現象與蚯蚓的呼吸過程受到妨礙有關 D.蛔蟲具有發達的消化器官,適于寄生生活 【答案】D 【解析】A. 蚯蚓屬于環節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在身體的前端有環帶,與生殖有關,正確; B. 河蚌屬于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中,呼吸器官是鰓。正確; C. 蚯蚓的呼吸器官是體壁,靠濕潤的體表來吸收溶解土壤中的氧,雷雨過后,水把土壤中的縫隙密封,使土壤中的氧減少,而蚯蚓無法呼吸,所以會鉆出地面,正確; D. 蛔蟲寄生在人體小腸內,以半消化食物為食,消化器官簡單,適于寄生生活,錯誤。 故選:D。 下列關于無脊椎動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水螅是一種腔腸動物,它的身體中央具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 B.蛔蟲屬于線形動物,常寄生于人體小腸內,有口有肛門 C.水蛭是一種軟體動物,其貝殼已退化,可吸食人體或家畜血液 D.蚯蚓是環節動物,其身體從前到后由許多形態相似的體節組成 【答案】C 【解析】水蛭是一種環節動物。 2.脊椎動物 下列動物的形態結構與其功能不對應的是( ) A.鳥有氣囊,在飛行時可増加氣體交換的面積 B.蜥蜴的體表覆蓋著角質鱗片,可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 C.青蛙濕潤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可輔助肺呼吸 D.虎的牙齒有分化,可提高攝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答案】A 【解析】A、鳥有氣囊,在飛行過程中吸氣和呼吸時氣體都經過肺、都能進行氣體交換,而氣囊沒有氣體交換的作用,因此不能增加氣體交換的面積,錯誤; B、蜥蜴的體表覆蓋著角質鱗片,可減少水分的蒸發,正確; C、青蛙濕潤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可輔助肺呼吸,正確; D、虎的牙齒有分化,可提高攝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正確。 故選:A。 下列對脊椎動物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鯽魚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B.哺乳動物一般體表被毛,胎生、哺乳 C.鳥類骨骼輕薄而堅固,有利于飛行 D.爬行動物都為陸生生物,都在陸地上生活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各類脊椎動物的特征。魚類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爬行動物有些終生生活在陸地上,如蜥蜴;有的生活在水中,如海龜;鳥類骨骼輕、薄、堅固,有利于飛行;哺乳動物一般體表被毛,胎生、哺乳。 下圖是家鴿的呼吸系統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②和③都能進行氣體交換 B.氣體進入體內的途徑是①→②→③ C.①是氣管,②是肺,③是氣囊 D.家鴿的呼吸方式與飛行生活相適應 【答案】D 【解析】圖中①是氣管,②是氣囊,③是肺。家鴿的氣囊與肺相通,吸氣時,氣體經①氣管依次進入③肺和②氣囊,在肺內進行一次氣體交換;呼氣時,氣囊內的氣體經肺排出,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因此,家鴿的氣囊起到輔助肺呼吸的作用。家鴿的這種呼吸特點,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與飛行生活相適應。 考點3 細菌、真菌和病毒 一、基礎知識 1.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菌落 大小 形態 顏色 細菌菌落 較小 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多為白色 真菌菌落 較大 常呈絮狀、絨毛狀或蜘蛛網狀 有時呈現紅、褐、黑、綠、黃等不同的顏色 菌落培養: (2)生存條件 基本生存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等。 特殊生存條件:有一些細菌、真菌還需要一些特定的生活條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氣的參與才能生存、繁殖,有的在不存在氧氣的地方才能更好地生存、繁殖。 2.細菌 (1)發現 荷蘭人列文虎克發現了細菌。 法國科學家“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證實了細菌的存在。 細菌的產生: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通過鵝頸瓶實驗證明細菌是由原來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而不是自然產生的。他還發現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 (2)形態結構 形態:細菌個體微小,有球狀、桿狀、螺旋狀等。 結構和功能: 基本結構: 細胞壁——保護和支持 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質——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未成形的細胞核——有DNA,起遺傳作用 特殊結構: 鞭毛——有助于細菌在液體中游動 莢膜——具有保護作用,通常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3)營養方式 異養: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并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 自養:自己制造有機物來維持生活,如硫細菌、硝化細菌、藍藻等。 (4)生殖方式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即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 生殖特點:分裂速度快,在環境適宜時,不到半小時,細菌就能分裂一次。 (5)對環境的適應: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與生殖無關。 3.真菌 (1)形態結構: 單細胞:如酵母菌 多細胞:霉菌、蘑菇 (2)營養方式:異生:寄生、腐生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出芽生殖(酵母菌,環境適宜時) 4.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5.病毒 (1)及其微小,需用顯微鏡觀察 (2)病毒的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3)種類: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細菌病毒(又叫噬菌體)。 (4)病毒的生活: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和利用細胞內的物質進行繁殖。病毒一旦離開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一有機會就侵入活細胞,開始新的生命活動。 (5)繁殖:自我復制繁殖。 (6)與人類的關系: 危害:使動物和人患病。 益處:制造疫苗、轉基因或基因治療。 6.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能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 (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例如,癬、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 (3)與動植物共生 共生: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的現象。舉例:地衣(真菌與藻類)、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反芻動物與其腸道內的細菌、人的腸道內的細菌與人。 7.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的制作 種類 原理 應用 酵母菌 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 制饅頭、面包等 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 釀酒 乳酸菌 葡萄糖→乳酸 制酸奶、泡菜等 曲霉 淀粉→葡萄糖 制醬、腐乳 醋酸菌 葡萄糖→醋酸 制醋等 (2)食品的保存 防止食品腐敗的原理: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 食品保存的方法:一般用去除水分、低溫保存和高溫滅菌的方法來保存食物。 (3)細菌、真菌與疾病防治 ①利用真菌生產抗生素。 ②通過轉基因技術和發酵技術,利用細菌生產藥品原料。 (4)細菌與環境保護: ①污水處理——細菌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②生物防治以菌治蟲(蘇云金桿菌),減少農藥的使用,減少環境污染。 二、方法探究 1.列表法比較細菌和真菌 細菌 真菌 常見種類 桿菌、螺旋菌、球菌 青霉、曲霉、酵母菌 形態特點 個體微小,有球狀、桿狀、螺旋狀 個體差別大,有微小單細胞個體,有大型多細胞個體,多由菌絲構成菌體 結構特點 都是單細胞個體,無成形的細胞核,有的細菌有鞭毛、莢膜 少數為單細胞,多數為多細胞個體,有細胞核 營養方式 絕大多數為異養 異養 生存條件 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等 2.腐生、寄生和共生的區別 (1)腐生:是指以分解已死的或腐爛的動植物和其他有機物來維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種生活方式,如大多數細菌。 (2)寄生:是指一種生物長期或暫時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并從后者那里吸取營養物質來維持其生活的現象,如寄生在人體內的蛔蟲、絳蟲等。 (3)共生:是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的現象,如地衣中的真菌與藻類、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共生。 不同點:共生和寄生都是從活的生物體獲得營養,但共生的兩種生物雙方彼此有利,而寄生則是方獲利、另一方受害;腐生則是從死的生物體或其他有機物中獲得營養。 三、經典例題 1.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菌落是指( ) A.—個肉眼可見的大型真菌 B.—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集合體 C.肉眼可見的許多霉菌的集合體 D.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菌群體 【答案】B 【解析】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下列屬于真菌菌落特征的是( ) ①菌落較大 ②霉菌的菌落有的呈絮狀、絨毛狀和蜘蛛網狀 ③有的霉菌菌落呈現一定的顏色 ④菌落較小 ⑤表面光滑粘稠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細菌菌落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為白色;真菌菌落一般較大,常呈絨毛狀、蜘蛛網狀、棉絮狀, 多有光澤,不易挑起,有時還呈現紅色、褐色、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的顏色。 2.細菌 下列有關細菌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 有些細菌長有鞭毛 C. 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有一層莢膜 D. 有些細菌是多細胞的 【答案】D 【解析】由分析知道:A、細菌體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胞內有擬核,屬于原核生物,A正確。 BC、有的細菌具有莢膜和鞭毛,其中鞭毛能使細菌運動,BC正確。 D、細菌均為單細胞生物,D錯誤。 故選:D。 以下哪位科學家。通過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 A.弗萊明 B.林奈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 【答案】D 【解析】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微生物只能來自微生物,而不能憑空產生。他做的一個最令人信服、然而卻是十分簡單的實驗就是“鵝頸瓶實驗”。 如圖是巴斯德設計的鵝頸瓶實驗的裝置圖,巴斯德將瓶中液體煮沸,使液體中的微生物全被殺死,他將營養液(如肉湯)裝入帶有彎曲細管的瓶中,彎管是開口的,空氣可無阻地進入瓶中,而空氣中的微生物則被彎曲的頸阻擋而沉積于彎管底部,不能進入瓶中,結果瓶中不發生微生物。此時如將曲頸管打斷,使外界空氣不經“沉淀處理”而直接進入營養液中,不久營養液中就出現微生物了,可見微生物不是從營養液中自然發生的,而是來自空氣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 故選:D。 某校生物學社團在活動中觀察到以下生物。細胞內無成形細胞核的生物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A是細菌,只有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A符合題意; B、B是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有細胞核,B不符合題意; C、C是草履蟲,屬于動物,體內有細胞核,C不符合題意; D、D衣藻屬于植物,體內有細胞核,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真菌 圖1為某微生物的細胞結構模式圖。圖2為該微生物的一種生殖方式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合理的是( ) A.圖1所示的細胞屬于真核細胞 B.圖2所示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C.與圖1細胞相比,植物細胞沒有液泡和細胞壁 D.為了減慢該微生物的生長,可以將其保存在較濕潤的環境中 【答案】A 【解析】A、圖1是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含有細胞核,屬于真核細胞,正確; B、圖2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錯誤; C、圖1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和葉綠體等結構,錯誤; D、微生物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條件,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等,如果將該微生物放到叫濕潤的環境中,會加速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錯誤。 故選:A 4.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在培養細菌和真菌時,在接種前對培養皿和培養基必須高溫處理,這是因為(? ) A.高溫是細菌和真菌生存的適宜條件之一 B.細菌和真菌在高溫環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中的細菌和真菌,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D.高溫處理可使培養基營養豐富 【答案】C 【解析】對培養基和培養皿進行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中的細菌和真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5.病毒 下列有關病毒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個體微小、結構簡單????????????????????B.沒有細胞結構 C.不含有遺傳物質??????????????????????D.不能獨立生活 【答案】C 【解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的外殼和里面包裹的一小段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選C。 考點:病毒的結構和生活方式 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關于肝炎病毒說法正確的是( ) A.屬于細菌病毒 B.遺傳物質在細胞核 C.觀察結構需用電子顯微鏡 D.可以寄生或獨立生活 【答案】C 【解析】肝炎病毒屬于動物病毒;病毒無細胞結構,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 6.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名同學在學習了《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節后,用概念圖的方式整理了本節內容。下列選項與概念圖中的①②③④相對應的是( ) A.香菇、與動植物共生、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霉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根瘤菌 C.霉菌、與動植物共生、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結核桿菌 D.香菇、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結核桿菌 【答案】B 【解析】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三方面內容: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作為分解者的是腐生細菌和真菌,如霉菌;鏈球菌能引起動植物和人患??;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 7.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下列做法及解釋不合理的是( ) A.真空包裝食品不易變質的原因是隔絕空氣不利于微生物生長繁殖 B.新鮮蔬菜放在冰箱內冷藏保鮮是由于冷藏條件下微生物繁殖速度慢 C.自制酸奶過程中,應將加糖后的新鮮牛奶煮沸后,再倒入酸奶并封存 D.對食物加熱后再保存的目的是殺死食物中原有的微生物 【答案】C 【解析】自制酸奶過程中,應將加糖后的新鮮牛奶煮沸冷卻后,裝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加入適量酸奶并密封。 青霉素是一種常用的臨床消炎用藥,下列相關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分泌青霉素的生物是一種細菌 B.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種 C.青霉素可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進行規模化生產 D.青霉素的作用能抑制細菌的生長 【答案】A 【解析】青霉屬于真菌,發酵能產生青霉素,因此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大規模生產青霉素。青霉素屬于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來治療相應的細菌性疾病。可見A符合題意。故選:A。 1.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只適合生活在陰濕的陸地環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植株矮小,沒有真正的根、莖、葉 B.體內無輸導組織 C.生殖過程離不開水 D.不能開花、結果 2.某生物調查小組對圖中植物的特征進行了觀察和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水綿的葉能進行光合作用 B.腎蕨用孢子繁殖,孢子是生殖器官 C.玉米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 D.葫蘆蘚有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 3.下列植物中,有真正的根的是( ) (1)葫蘆蘚 (2)海帶 (3)小麥 (4)大豆 (5)蕨 A.(1)(2)(3) B.(1)(2)(4) C.(1)(4)(5) D.(3)(4)(5) 4.圖中圓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們之間的共同特征,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Q可以表示有種子 B.E可以表示綠色開花植物 C.F可以表示有果實 D.P可以表示種子中有胚乳 5.下列動物與結構特點匹配有誤的是( ) A.水?!w表有刺細胞 B.渦蟲——身體兩側對稱 C.蛔蟲——消化器官發達 D.蝸?!\動器官是足 6.下列關于動物類群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共同特征是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 B.節肢動物頭部有眼和觸角,胸部有翅和足,用肺呼吸 C.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共同特征是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 D.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數具有貝殼 7.下列關于動物與其氣體交換的場所,相對應的一組是( ) ①草履蟲﹣表膜 ②蚯蚓﹣體壁 ③縊蟶﹣鰓 ④鯽魚﹣鰓 ⑤青蛙﹣肺和皮膚 ⑥蝗蟲﹣肺 ⑦家鴿﹣肺和氣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⑥⑦ 8.如圖是幾種常見的動物,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屬于無脊椎動物,乙和丙屬于脊椎動物 B.乙是變溫動物,丙是恒溫動物 C.乙的肺和皮膚、丙的肺和氣囊都能進行氣體交換 D.甲、乙、丙三種動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9.下圖中圓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們之間的共同特征。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P可以表示體溫恒定 B.E可以表示體內受精 C.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Q可以表示體內有脊柱 10.下列有關細菌和真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菌進行分裂生殖 B.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單細胞生物 C.都必須生活在有氧的環境中 D.所有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 11.下列關于如圖中四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 B.①②④都屬于真菌,③不屬于真菌 C.③在結構上的主要特點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①②③④都是分解者 12.下列有關日常生活中生物技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產甲烷細菌能在無氧的條件下分解秸稈和糞便中有機物產生沼氣 B.白酒釀造過程首先要靠酵母菌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制作酸奶時,將牛奶煮沸是為了殺死其中的雜菌 D.制作泡菜的壇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氣進入壇內,造成壇內缺氧的環境 13.下列關于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無法從菌落上區分細菌和真菌 B.細菌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C.防腐劑能殺死食品中的細菌,可以大量使用防腐劑防止食品腐敗 D.病毒不能獨立生活,有些病毒寄生在細菌細胞內 14.觀察下列動物圖形,回答問題: (1)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________。(填圖中的字母) (2)體溫恒定的動物有________。(填圖中字母) (3)動物的結構與生活環境相適應。 ①A動物的體表有________,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 ②B動物用________呼吸,C動物用________輔助呼吸。 ③A、D動物都適于飛行,它們具有一些相同的結構特點,例如________部肌肉發達。 ④E動物的牙齒有________的分化。 15.隨著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日益增多。污水處理時,常利用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有機污染物。枯草芽孢桿菌、隱球酵母菌均是用于污水處理的常見菌種。如圖為污水處理流程簡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生物分類角度看,枯草芽孢桿菌屬于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它與動植物細胞相比,最顯著的差異是沒有成形的____________。 (2)將枯草芽孢桿菌接種于固體培養基上,它能通過_______生殖迅速增多,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肉眼可見的________。枯草芽孢桿菌沒有____________,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在生態系統中作為_________,參與物質循環。 (3)曝氣池是污水處理的核心環節。由圖可知曝氣池需要持續通入空氣,原因是____________。 (4)假設枯草芽孢桿菌的繁殖能力是2個小時左右繁殖一代,將100個枯草芽孢桿菌早上8點整接種到培養液中,在最適溫度下培養。理論上16點整枯草芽孢桿菌數量大致是____________(寫出計算式即可)。你認為接種到培養液中的枯草芽孢桿菌能無限地增值嗎?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5)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對自然水源造成污染,我們不僅需要不斷改進污水處理技術,還應從根本上控制污水的產生和排放。請寫出兩條合理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C 解析:苔蘚植物的受精必須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頸溝細胞與腹溝細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頸卵器附近,通過破裂的頸溝細胞與腹溝細胞而與卵結合,其受精離不開水,因此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蕨類植物靠孢子繁殖,當孢子萌發時可形成原葉體,原葉體的腹面上長有雌、雄生殖器官,當原葉體被水浸濕時,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與卵細胞結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發育成新的植物體??梢娹ь愔参锏氖芫饔秒x不開水,蕨類植物只能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所以,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只適合生活在陰濕的陸地環境,其主要原因是生殖過程離不開水。故選C。 2.答案:C 解析:水綿屬于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A錯誤;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不是器官,B錯誤;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沒有輸導組織,D錯誤;玉米是被子植物,其種子外有果皮包被,C正確。 3.答案:D 解析:(1)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屬于真正的根; (2)海帶屬于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3)小麥和(4)大豆屬于被子植物,根莖葉發達; (5)蕨屬于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 故選:D。 4.答案:A 解析:A.大豆、玉米、馬尾松都能產生種子,都屬于種子植物,Q是大豆、玉米、馬尾松的共同特征,故Q可以表示有種子,A正確。B.大豆屬于被子植物,是綠色開花植物;而馬尾松屬于裸子植物,不是綠色開花植物;E是大豆、馬尾松的共同特征,故E不能表示綠色開花植物,B錯誤。C.玉米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實,而馬尾松的種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實;故F不可以表示有果實,C錯誤。D.玉米是單子葉植物,種子中有胚乳;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種子中沒有胚乳,故P不可以表示種子中有胚乳,D錯誤。故選A。 5.答案:C 解析:A.水螅屬于腔腸動物,體表有刺細胞,用于捕食和防御,正確。B.渦蟲屬于扁形動物,身體背腹扁平,兩側對稱,有口無肛門,正確。C.蛔蟲屬于線形動物,由于寄生在人體小腸內,靠吸食人體半消化的食物為食,故消化管十分簡單,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錯誤。D.蝸牛屬于軟體動物,體表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正確。故選C。 6.答案:D 解析:A.環節動物的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組成,而線形動物身體無體節,A錯誤。B.胸部有翅和足是昆蟲的特征,不是節肢動物的特征,用肺呼吸也不是節肢動物的特征,B錯誤。C.腔腸動物輻射對稱,扁形動物左右對稱,C錯誤。D.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數具有貝殼保護,D正確。 7.答案:A 解析:①草履蟲靠表膜呼吸。正確; ②蚯蚓屬于環節動物,它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依靠體壁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正確; ③縊蟶屬于軟體動物,用鰓呼吸,正確; ④鯽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正確; ⑤青蛙幼體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正確; ⑥蝗蟲生活在陸地上,用氣管呼吸。錯誤。 ⑦家鴿每呼吸一次,氣體兩次經過肺,在肺里進行兩次氣體交換,而氣囊中不進行氣體交換。錯誤。 8.答案:C 解析: 9.答案:D 解析:A、青蛙和鯽魚屬于變溫動物,因此P可以表示體溫不恒定,A的說法錯誤; B、青蛙體外受精、奶牛體內受精,B的說法錯誤; C、奶牛屬于哺乳動物,胎生哺乳,鯽魚卵生,C的說法錯誤; D、青蛙、鯽魚、奶牛的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Q可以表示體內有脊柱,D的說法正確; 故選:D。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D 解析:細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細菌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顏色比較單調,呈白色或黃色,真菌菌落比較大,顏色較多,呈黃色、褐色、紅色等,A錯誤;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錯誤;防腐劑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以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但不能大量使用,一定要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要求,C錯誤;病毒不能獨立生活,有些病毒寄生在細菌細胞內,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D正確。 14.答案:(1)A (2)D、E (3)①外骨骼;②鰓;皮膚;③胸;④門齒、臼齒 解析:(1)根據體內有無脊柱這一特征,可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類,脊椎動物的體內有脊柱,無脊椎動物的體內無脊柱,圖中體內無脊柱的動物是A蝴蝶屬于無脊椎動物,BCDE的體內都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 (2)哺乳動物和鳥類屬于恒溫動物,因此E家兔和D家鴿屬于恒溫動物。 (3)①蝴蝶的體表具有堅硬的外骨骼,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②B魚類用鰓呼吸;C青蛙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③A蝴蝶和D家鴿都能飛行,它們胸部有發達的肌肉,能收縮產生強大的動力。④E家兔是植食性動物,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 15.答案:(1)原核;細胞核 (2)分裂;菌落;葉綠體;分解者 (3)為細菌提供氧氣,分解有機物 (4)100×24個;不能;營養物質、生存空間等有限(合理即可) (5)垃圾分類(合理即可);少用塑料袋等(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