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1.植物的感應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應的特征。 向性運動:植物的某些器官發生移動,且移動方向與刺激方向有關。 感性運動:由于外界某種因素的刺激或者內部的生理機制引起的運動,與刺激方向無關。 2.植物的激素:植物體內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并且對植物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的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 生長素的作用:能促進植物的生長、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促進果實發育,防止落花落果。 其他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 作用 赤霉素 ①促進細胞伸長②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 細胞分裂素 促進細胞分裂。 脫落酸 ①抑制細胞分裂②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乙烯 促進果實成熟。 3.內分泌腺和激素 (1)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并隨著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 (2)人體內各種內分泌腺構成人體內分泌系統,它與神經系統一起指揮或協調人體內的各種生理活動。外分泌腺:有導管,如:唾液腺、汗腺。 (3)激素的作用: 內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 激素功能 垂體 生長激素 促進全身的生長發育 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 促進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換,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腎上腺 腎上腺素 加快心跳的節奏,擴張通往肌肉的血管 胰腺(胰島) 胰島素 促進人體吸收的葡萄糖儲存在肝臟和肌肉里 卵巢(女性) 睪丸(男性)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生成,激發和維持人的第二性征 (4)激素分泌異常導致的一些疾病: 激素分泌情況 疾病 具體癥狀 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侏儒癥 發育遲緩,身材異常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 巨人癥 人體各部位過度生長,四肢長度更為突出,巨人的壽命往往不長 成年人生長激素分泌過多 肢端肥大癥 手大、腳大、指粗、鼻高等 胰島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多尿、多飲、多食、消瘦和疲乏,血糖含量增高,出現尿糖癥狀 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癥 反應遲鈍,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分旺盛 甲亢 情緒易激動,精神緊張,失眠、心跳過快 (5)胰島素:由胰腺中的胰島分泌,能降低血糖(促進人體吸收的葡萄糖儲存在肝臟和肌肉里) 血糖:糖類物質會在人體內轉變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中。一般正常含量為:90毫克/100毫升(5毫摩/升)。一天中人體內血糖含量基本不變(由于受到胰島素等激素的調節和神經系統調節相互配合作用,維持相對穩定狀態)血糖平衡對保證人體各種組織和器官的能量供應,保持人體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血糖偏低 胰島素分泌減少 血糖升高 血糖偏高 胰島素分泌增加 血糖降低 糖尿病:尿液中有葡萄糖。 人體的神經調節 1.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1)神經元的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個部分,突起可分為樹突和軸突。 (2)神經元的功能:獲取并傳遞信息。 (3)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樹突→細胞體→軸突。 2. 神經系統的組成 神經系統的組成 主要功能 中樞神經系統 腦 大腦(高級中樞) 大腦特別發達,分左右兩部分。是人體中最復雜、最重要的器官。因此要保證充足睡眠,注意營養和休息,以免大腦疲勞(大腦耗氧量高,缺氧1分鐘就會導致腦死亡) 大腦皮層:大腦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凹凸不平,布滿深淺不一的溝或裂,溝裂之間隆起形成回。; 溝和回大大增加了大腦皮層的面積。大腦皮層是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許多控制人體活動的高級中樞。對語言和文字發生反應,具有抽象、慨括、推理、計算、想象等思維能力。 小腦 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小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性。如維持身體姿勢的平衡,協調各種運動。小腦損傷,會使人站立不穩、行走搖晃、不能完成靈巧的動作。 腦干 腦干在大腦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無需任何意識的干預就能保持生命活動功能的正常運行。 脊髓(低級中樞) 脊髓:腦干的延續,位于脊柱的椎管內,呈扁圓柱形。由許多神經元組成,有許多軀體和內臟反射的低級神經中樞; 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分,具有傳導和反射功能; 大腦對脊髓活動的控制:脊髓中有許多神經中樞,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動,但是,脊髓里的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大腦控制; 把有關信息傳遞給大腦,是腦與軀干和內臟之間的重要信息傳遞通道。 周圍神經系統 腦神經(12對) 絕大多數分布在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肌肉等處,如視神經、嗅神經、位聽神經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頭部和頸部的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 脊神經(31對) 由脊髓發出的神經,通向身體的軀干、四肢的皮膚和肌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體的頸部、四肢及內臟的感覺和運動 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過程。 (2)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神經沖動傳導方向為:感受器→傳入神經(信號的接收與傳導)→神經中樞(信息處理)→傳出神經→效應器。 反射的類型 項目 非條件反射(簡單反射) 條件反射(復雜反射) 獲得途徑 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通過后天學習而得到的較為復雜的后天性反射 參與反射的中樞 腦干和脊髓 大腦皮層 時效性 永久的、固定的 暫時的、易變的 體溫調節 (1)產熱: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內臟,安靜時以內臟為主,運動時以骨骼肌為主。 (2)散熱:人體90%以上的熱量是通過皮膚散發出去的。其散熱多少取決于皮膚表面與環境之間的溫差,而人體的溫度可以通過流經皮膚血液的多少來加以調節。 皮膚血管口徑的調節與散熱 (3)散熱方式:常溫條件下,以皮膚直接散熱為主;外界溫度等于或超過體表的溫度時,以汗液蒸發為主。 例1. 如圖是探究植物向水性的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幾天后,挖開植物周圍的土,進行觀察,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開始實驗時將裝置中的花盆換成小鐵桶,幾天后,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能說明植物根有向水性這一結論嗎?_______,原因是 。 例2.(杭州)如圖表示甲、乙二人進食前后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據圖回答: (1)乙曲線BC段血糖含量明顯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在該時間段進行劇烈運動,容易影響胃腸器官的功能,理由是 。 (2)某同學分析乙曲線,認為CD段人體內胰島素分泌量是持續增加的。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 (3)甲曲線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緩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例3. (舟山)甲狀腺激素是一種重要的動物激素,對動物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現以某品種小鼠為實驗對象研究甲狀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 ①將若干健康同齡成年小鼠隨機分成數量相同的甲、乙兩組; ②待實驗鼠安靜后,測實驗鼠體長,計算平均值; ③實驗處理,甲組每天注射甲狀腺激素制劑,乙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④在相同并適宜的條件下飼養一段時間后,測定甲、乙兩組每只實驗鼠的體長,并分別計算兩組實驗鼠的體長平均值; ⑤分析實驗前后體長數據,計算各組平均體長的增加量,進而得出結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上述實驗設計,他們研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糾正實驗設計中存在的一個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協同作用是指多種物質同時作用于生物體所產生的作用超過各自單獨作用的總和。若要探究甲狀腺激素與生長激素對小鼠生長是否具有協同作用,在上述已糾正的實驗設計基礎上,還需要補充兩組實驗;丙組每天注射生長激素,丁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實驗設計中對各試劑的量和濃度不做具體要求)。 實驗結果如圖所示,n1~n4為各組小鼠體長增加量的相對值,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數據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這兩種激素對小鼠生長具有協同作用。 例4.如圖為縮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圖,請分析并回答: (1)如果①表示感受器,⑥表示效應器,那么圖中下列數字所表示的結構名稱是:②表示 ③表示 ⑤表示 . (2)神經沖動在反射弧中的傳導順序是 . A.④﹣⑤﹣③﹣①﹣② B.②﹣①﹣③﹣⑤﹣④ C.①﹣②﹣③﹣⑤﹣⑥ D.⑥﹣⑤﹣③﹣②﹣① (3)如因意外傷害事故,圖中的③遭到損傷,則縮手反射活動 (選填“能”或“不能”)發生. 例5.如圖①~⑥裝置是一組探究金絲雀虉草胚芽鞘生長情況的實驗。 ⑴ 實驗結果預測:在①~④個裝置中,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長的是 裝置。 ⑵ 對比 裝置能說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⑶ 實驗發現,⑤號裝置中的胚芽鞘直立生長,而⑥號裝置中的胚芽鞘彎曲生長,這說明 。 1.如圖是與縮手反射有關的神經結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人通過神經系統接受火等刺激,完成將手縮回的反應是反射 ? B.?若用麻醉劑阻斷位點②,病人的手不能動,但有感覺 ? C.?若用麻醉劑阻斷位點③,病人的手能動,但無感覺 ? D.?由①、②、③、④和腦構成的神經結構是反射弧 2.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藥劑的情況下,要培育出如圖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實施多種方案。下列對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確的是(?? ) ? A.?把植物放在單側光的環境下,利用莖的感性運動 ? B.?把植物放在單側光的環境下,讓生長素移向向光的一側 ? C.?把植物側放在地上,利用莖的感性運動 D.?把植物側放在地上,讓近地側的莖生長得比遠地側的快 3.如圖所示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若僅②處損傷,則會導致有被敲的感覺但小腿不能踢起 ? B.?⑤是大腿上的肌肉,生理效應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 C.?通過檢查膝跳反射可以初步診斷脊髓是否受損 ? D.?正常人膝蓋下韌帶被敲擊后,用力使小腿不踢起,是非條件反射 4.小樂患了流行性感冒。經測量,發燒時,他的體溫在24h內都處于39.5℃;后經用藥,他的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發燒時:產熱量>散熱量 ? B.?發燒時:產熱量<散熱量 ? C.?在體溫恢復正常的過程中:產熱量=散熱量? D.?在體溫恢復正常的過程中:產熱量<散熱量 5.如圖表示條件反射(甲)與非條件反射(乙)之間的關系,其中H部分表示兩者的相同點。下列選項中,可以寫在H部分的是(?? ) ? A.?生來就有 B.?神經結構是反射弧 ? C.?神經中樞在腦 ? D.?需要強化,否則會減退 6.如圖所示4株相同的蠶豆幼苗分別放在4個暗箱中一段時間,其中2號和4號暗箱分別在頂部和右側開孔,使光線能射入。 如果要研究光與莖生長的關系,可選擇的裝置是( )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7.大家非常熟悉運動場上的情景。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如圖甲是中樞神經系統示意圖。選手在參加比賽時,主要的產熱器官是__________,而體溫調節中樞位于圖甲中的__________(選填數字)。 (2)運動過程中受傷的情景也時有發生,若某人頭部受到猛烈撞擊,心跳、呼吸停止,可能受損的部分是圖甲中的__________(選填數字)。 (3)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如圖乙。它接受刺激后產生神經沖動,神經元內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是__________(請用箭頭和圖中的數字表示)。 8.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疾病。某位孕婦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檢查過程: ①禁食12小時;②配置適宜的葡萄糖溶液;③抽取其血液(血樣品號:0h),然后在5分鐘內口服完步驟②配置的葡萄糖溶液:④開始服糖后1小時、2小時、3小時分別抽取其血液(血樣品號分別為1h、2h和3h),測定所采集各血樣品中的血糖濃度,檢測結果如表所示:⑤判斷孕婦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判斷依據:如果4個樣品中有3個血糖濃度大于或等于參考值即可判定為患妊娠期糖尿病。 根據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檢測結果判斷,該孕婦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h~3h的時間段內,該孕婦血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孕婦口服大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時間后,會有“尿意”。產生“尿意”的過程是:膀胱壁內的感受器興奮,神經沖動傳入排尿中樞,并進一步傳到___________產生“尿意”。 (4)該孕婦大量飲水后,垂體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會減少,并通過相應的反射弧排出尿液,象這樣調節人體內水平衡的機制屬于____________(選填“神經”“激素”或“神經一激素”)調節。 9.材料一:1880年,達爾文在研究光照對植物胚芽生長影響時,進行了向光性實驗,并認為在單側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對胚芽生長會產生影響。 材料二:1928年,溫特完成了圖甲實驗。證實了尖端確實產生了某種物質,能控制胚芽生長。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從一些植物中分離出了生長素。 (1)材料一中劃線句既是達爾文的實驗結論,也可以作為材料二的溫特實驗探究中的_____環節。 (2)圖甲的實驗中,B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為證明“胚芽彎曲是尖端下部生長不均勻引起的”猜想,小敏設計了如圖乙實驗,在胚芽尖端下部標上等距橫線,用單側光照射。當橫線左側間隔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橫線右側間隔,說明猜想成立。 (4)進一步研究發現:在低濃度范圍。隨著生長素濃度增大,促進作用增強;在高濃度范圍,隨濃度增大,促進作用減弱;超過一定濃度,表現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靜置一段時間,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側,如圖丙。圖丁中,曲線能正確表示胚芽彎曲程度與生長素濃度關系的是____________。 10.早在1880年,科學家對植物的向光性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如圖所示,用一紙盒罩在幼苗上,使其在黑暗處數天,發現植物仍生長,且直立生長;如果在紙盒的側壁穿一孔,數天后,發現幼苗胚芽彎向光源生長。 (1)以上實驗可推出的最佳結論是 。 A.植物幼苗只有在黑暗條件下才能直立生長 B.植物在黑暗條件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C.植物幼苗的向光性與光源有關 D.植物幼苗的胚芽的生長方向與光源的方向有關 (2)如果切去胚芽的尖端,放回原壁上穿孔的紙盒中,用單側光照射(如圖), 數天后觀察發現,胚芽沒有生長,也不彎向光源;如果胚芽的下端用不透光的錫筒包住,仍給予單側光的照射,數天后觀察發現,胚芽生長并彎向光源,從這一實驗又說明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胚芽尖端可能產生某種物質促進植物的生長 B.由于切去了胚芽的尖端,下面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不能向上運輸 C.胚芽的尖端感受光剌激,下部向光彎曲,尖端產生的物質向下運輸 D.胚芽尖端只感受單側光,并能產生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 (3)如果用錫箔把植物的尖端罩住,用單側光予以照射,則數天后,植物將 。 A.生長方向不能確定 B.彎向光源 C.直立生長 D.不生長 1.在方形暗箱的右側開一小窗,暗箱外的右側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內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隨著下面的旋轉器水平勻速旋轉,但暗箱不轉,一周后,幼苗的生長狀況應為( ) 2.在市場上有時可見到凹凸不均(發育不均勻)的歪西瓜,若切開觀察,可見其凹側的種子發育不良(白籽較多)。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解釋為( ) A.凹側照不到陽光,發育較差 B.發育著的種子里合成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發育 C.凹側部分從葉片得到的營養少 D.凹側果實發育不良,造成種子發育不良 3.下面是科學家為解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以狗為實驗動物進行研究的結果,對該實驗結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實驗組 實驗操作 實驗結果 ① 切除胰腺 出現糖尿 ② 結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縮,胰島細胞活著 不出現糖尿 ③ 切除胰腺,注射胰島提取液 不出現糖尿 A.由①、②實驗可知:胰島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現 B.由①、②實驗可知,胰島細胞的分泌物由胰管排出 C.由②、③實驗可知:胰島提取液是由胰島細胞分泌的 D.該研究證明:糖尿病的發病可能與胰島細胞的分泌物有關 4.杭州正在變美,很多街道用銀杏做行道樹,銀杏樹到秋冬季節葉子會變黃掉落,這種現象是植物對(?? ) ? A.?光照刺激的向性運動 B.?重力刺激的向性運動 C.?溫度刺激的感性運動 ? D.?機械刺激的感性運動 5.科學探究過程一般包括“觀察現象 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設計并實施實驗 記錄實驗結果 得出結論”等步驟.小樂在研究燕麥生長是否具有向光性現象時,列出了如表所示甲、乙、丙、丁四個敘述.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為提出問題,丙為觀察現象 ? B.?甲為作出假設,丁為記錄實驗結果 ? C.?乙為提出問題,丙為設計并實施實驗 D.?乙為作出假設,丁為得出結論 6.人體內分泌腺能分泌激素,下列由激素過多或過少引發疾病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 A.?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成年后會患侏儒癥 B.?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甲狀腺補償性增生,會患大脖子病 ? C.?胰島素分泌不足,細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減弱,會患糖尿病 ? D.?性激素分泌過少,會影響第二性征 7.人體內的內分泌腺分布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腺體a分泌的激素過多會引起侏儒癥 B.?腺體b分泌的激素過多會引起甲亢 ? C.?腺體c分泌的激素過少會使心跳加快 ? D.?腺體d分泌的激素過多會引起糖尿病 8.在足球場上,足球運動員長時間劇烈運動后,面部通紅;在觀眾席上,看到球員進球后,球迷也面紅耳赤。下列有關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 A.?球員臉紅是因為皮膚血管口徑增大后引起的 ? B.?球員臉紅是因為皮膚血流量增大后引起的 C.?球迷臉紅是因為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后引起的 ? D.?球迷臉紅是因為生長激素分泌增多后引起的 9.如圖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請回答: (1)在反射弧中神經沖動的傳導是有方向的,若用電刺激A處,在B、D兩處能檢測到電信號的是____處。 (2)在用脊蛙(去除腦保留脊髓)進行屈腿反射實驗時,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縮;刺激右腿,右腿收縮,說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結構上是相對獨立的。但當刺激較強時,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縮時,右腿也會收縮,說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樞存在某種聯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過程中,實驗員不小心傷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經,但不知是傳入神經還是傳出神經。于是教師為實驗員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加以驗證。 對蛙左腿施加較強刺激,若________________,說明傷及的是傳入神經。 為探究傳出神經是否受損,小濱對蛙右腿施加較強刺激,若左腿也收縮,則可初步判斷左腿的傳入神經_____。(受損或未受損) 10.興趣小組為了研究黃腹角雉在發育過程中體溫調節功能的變化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②一組置于環境溫度為20℃的條件下飼養,另一組置于環境溫度為30℃的條件下飼養,飼養方式相同;③每天測定其中一只雛鳥的體溫,記入表格;并測量兩組雛鳥在安靜狀態下的產熱量,將結果處理后繪制圖像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觀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雛鳥在9日齡后才基本具備廠恒溫能力。你認為這個結論是否可靠?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圖像可知,雛鳥在9日齡后,安靜狀態下它在20℃恒溫房間內的產熱量總高于在30℃恒溫房間內的產熱量。結合人體體溫調節的相關知識,請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關于植物生長素,達爾文、溫特等科學家相繼進行了長期的具體研究。某同學對植物生長素非常有研究興趣,設計了如下的兩個實驗。 (1)實驗一、 實驗假設: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產生生長素,則能影響胚芽鞘下端的生長。 實驗材料:小麥胚芽鞘、刀片、瓊脂薄片若干 實驗設計:見實驗設計示意圖(一) 實驗結論:上述實驗假設成立。 有同學認為實驗設計示意圖(一)不完善,缺少的是_____________,你的具體改進是___________ (2)實驗二、 實驗假設:如果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在小麥胚芽鞘的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分布多,則小麥胚芽鞘向光彎曲。 實驗材料:同實驗一(小麥胚芽鞘、刀片、瓊脂薄片若干,不增加其他材料器具)。 實驗設計:在上述示意圖(一)改進(未在示意圖(二)中畫出改進)后的基礎上進行單側光照射,實驗設計及其實驗預測結果見圖(二)。 實驗結論:實驗假設成立。 有同學認為實驗設計示意圖(二)中的實驗結果預測是錯誤的,你認為正確的現象應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有同學認為實驗設計示意圖(二)并不能得出實驗結論,他畫了實驗設計示意圖(三)中的一部分,請你將示意圖(三)補充完整:在甲方框中畫出與胚芽鞘尖端有關的圖,在乙方框中畫出實驗結果預測圖。 (3)科學探究通常包括:①提出問題,②作出假設,③制定計劃,④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和⑥表達交流等過程。某同學及其他同學對生長素進行的上述探究過程,與: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相比,缺少的是________和⑥。 12.小樂為了探究激素對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三個大燒杯,編號A、B和C;選擇同期孵化的生長發育狀態相似的30只蝌蚪,平均分成三組,放養在三個大燒杯中; ②對三組蝌蚪進行如下表所示的處理; ③實驗開始時和實驗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分別記錄蝌蚪的生長發育情況; ④對所得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到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請回答: (1)為了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可以比較A組和B組的實驗結果,但本實驗設計中,有一處明顯不足,請改正:________________;應該對B組蝌蚪喂食___________。 (2)比較A組和B組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比較A組和C組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例1. (1)植物左右兩側土壤的水分 (2)靠近花盆一側的根系茂盛 (3)根系生長均勻 不能,實驗無變量,沒有對照,無法得出結論。 例2.(1)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 劇烈運動使得胃腸道供血不足影響消化 (2)不同意 (3)胰島素分泌不足 例3.甲狀腺激素對小鼠的生長(體長)有影響嗎? 應用幼年小鼠作為實驗對象 每天注射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 n4>n1+n3-n2或(n4-n2)>(n1-n2)+(n3-n2) 例4.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 C; 不能; 例5.(1)③ (2)①和③ (3)植物彎曲生長是由于生長素分布不均 1.A 2.D 3.C 4.D 5.B 6.B 7.(1)骨骼肌;③ (2)③ (3)⑤→⑥→⑦ 8.(1)是(2)胰島素分泌增多,血糖被分解(3)大腦皮層(4)“神經-激素” 9.(1)提出猜想 (2)對照 (3)小于 (4)B 10.(1)D (2)A (3)C 1.C 2.B 3.B 4.C 5.D 6.B 7.B 8.C 9.(1)D ?(2)左右兩腿均不收縮;未受損 10.(1)選擇剛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雛鳥20只,平均分成兩組(2)不可靠;研究對象只有一只雛鳥(合理即可)(3)9日齡后,雛鳥已具備恒定體溫的功能。在20℃的較低溫度下,散熱量較大,需要通過提高產量維持其恒定的體溫(合理即可) 11.(1)對照組 把沒有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小塊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 (2)去尖端的胚芽鞘不向光彎曲(或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左彎曲) 生長素不會向背光一側轉移(或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實驗設計示意圖(三) 甲圖:瓊脂兩小塊分開、各標字母A.B,左(或右)側光照尖端 乙圖:瓊脂塊各標字母A.B,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左(或右)彎曲、放A塊的比放B塊的彎一些 (3) ①④ (1)B組大燒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池塘水;等量的添加甲狀腺激素的蛋黃粉和碎菜葉 (2)促進蝌蚪的發育;能促進蝌蚪正常發育的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