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七年級下冊科學競賽輔導學案:第3講 光現(xiàn)象(無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七年級下冊科學競賽輔導學案:第3講 光現(xiàn)象(無答案)

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科學競賽輔導教學案
第3講光現(xiàn)象
知識梳理: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太陽、電燈、螢火蟲等自身能發(fā)光的物體稱為光源,注意月亮不屬于光源,因為月球自身不發(fā)光,只反射太陽光。光源發(fā)光時自身須消耗能量,這是判斷一個物體是不是光源的重要依據(jù)。
2.光的傳播規(guī)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大氣層屬非均勻介質,當光從大氣層外斜射到地面時,光線發(fā)生了彎曲,但近地面的較小范圍內空氣可近似地看作均勻介質,光沿直線傳播。
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現(xiàn)象都與光的直線傳播有關。
人們常用假想的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線”(屬于模型方法)來研究和學習光現(xiàn)象。
3.光的傳播速度: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傳播的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34,在玻璃中傳播的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色散及物體的顏色
1.太陽光束(白光)是一種復色光,通過三棱鏡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可將太陽光束分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多種單色光。在一束陽光通過三棱鏡的色散實驗中,紅光偏折的角度較小而紫光偏折的角度較大。紅光外側的紅外線具有熱效應,紫光外側的光線稱為紫外線。
2.透明物質的顏色由透過的光決定,不透明物質的顏色是由反射光決定的。紅色衣服是因為衣服反射紅色光而吸收了其他顏色的光,藍色的玻璃是因為它能透過藍色光而吸收了其他顏色的光。
3.紅、綠、藍三種色光稱為光的三原色,均勻相混可得白色。顏料的三原色為紅、黃、藍,三者相混可得黑色。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指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鏡面反射與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成軸對稱。成像特點:垂直、等距、等大、虛像、正立、左右相反。
平面鏡的作用:成像、改變光路。可用平面鏡成像原理來解釋水中的倒影現(xiàn)象、可制作潛望鏡等。
3.球面鏡:凹面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會聚在一點,經(jīng)過焦點射向凹面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凸面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凸面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虛像。
4.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收到,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是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四、光的折射
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fā)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于光在兩種不同的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fā)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可同時發(fā)生折射和反射。
2.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歸納為:四線同面(指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光路可逆。
注意點:(1)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2)從岸上看水中的物體變淺,從水中看岸上的物體變高。
易考點
1.光的色散實驗及物體的顏色規(guī)律。
2.“光的反射”探究實驗及光的反射規(guī)律。
3.“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實驗及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經(jīng)典例題簡析
考點一
光的直線傳播
例1、老師用激光電筒照向盛水的玻璃缸,同學們發(fā)現(xiàn)水中紅色激光的路徑是筆直的。剛要說出結論,老師又向水中加入了海波,奇跡出現(xiàn)了,紅色光路彎曲。驚愕之際,老師拿出一根玻璃棒在水中攪拌幾下,光線再次變直。該實驗說明(
)。
A.光的傳播路線是隨意的
B.光只有在均勻的介質中才能沿直線傳播
C.海波可以使光路彎曲
D.老師是一個出色的魔術師
思路點撥:原來玻璃缸中的水是均勻的,所以水中紅色激光的路徑是筆直的,若向水中加入海波,水變得不均勻,光的傳播路線發(fā)生偏折,故紅色光路彎曲。老師拿出一根玻璃棒在水中攪拌幾下,液體再次變均勻,光線再次變直。該實驗說明光只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故選B。
參考答案:B
方法歸納:光只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在不均勻的介質中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
易錯誤區(qū):光的直線傳播的前提條件是“在同一均勻介質中”。
考點二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現(xiàn)象
例2、如圖所示,只含紅光和紫光的復色光束PO,沿半徑方向射入空氣中的玻璃半圓柱后,如果被分成OA、OB、OC三光束沿圖示方向射出,則(
)。
A.OA為紅光,OB為紫光
B.OA為紫光,OB為紅光
C.OA為紅光,OC為復色光
D.OA為紫光,OC為紅光
思路點撥:OC為反射光,OC應為復色光。光束從O點射出界面時發(fā)生折射分成OA、OB兩光束,發(fā)生了色散,偏折能力較大的為紫光,偏折能力較小的為紅光,即OA為紫光,OB為紅光,故選B。
參考答案:B
方法歸納:光斜射入兩種介質的界面時會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若是復色光束,則發(fā)生折射的同時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
易錯誤區(qū):注意在三棱鏡的色散實驗中紫光的偏折能力較大,紅光的偏折能力較小。
考點三
光的反射定律
例3、如圖所示為激光束射向鏡面時的路徑示意圖。關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反射定律的內容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鏡面反射時,光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時,有些光不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和入射光傳播的速度大小相等
D.反射定律只是在空氣中成立,真空中不成立
思路點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只是反射定律的內容之一,不是整個反射定律的內容,故選項A錯誤;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選項B錯誤;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和入射光在同一種介質中,所以反射光和入射光傳播的速度大小相等,故選項C正確;光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不需要介質,所以反射定律在空氣中成立,在真空中也成立,故選項D錯誤。
參考答案:C
方法歸納:光的反射定律可歸納為:三線同面(指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
易錯誤區(qū):注意反射定律在真空中成立。
考點四
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例4、把一面0.8m高的平面鏡豎直放置,一個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鏡的方向靠近,那么他在平面鏡中的像的高度為
,平面鏡中的人像以
的速度
(填“靠近”或“遠離”)平面鏡。
思路點撥: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已知此人身高1.6m,所以他在鏡中的像高也是1.6m。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他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鏡的方向面鏡時,他在平面鏡中的像也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鏡的方向面鏡。
參考答案:1.6m
2m/s
靠近
方法歸納: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對稱。
易錯誤區(qū):平面鏡高只有0.8m,常被誤認為成像的高度最多只能是0.8m。
考點五
光的折射
例5、【寧波】如圖所示,水槽的右壁豎直放著一面平面鏡。無水時,射燈從S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左壁上會出現(xiàn)一個光點P。往水槽內加水,當水面處于a、b、c、d四個位置時,左壁上分別出現(xiàn)Pa、Pb、Pc、Pd四個光點(不考慮水面對光的反射)。四個光點在左壁上的排列順序從下往上依次為(
)。
A.Pa、Pb、Pc、Pd
B.Pd、Pc、Pb、Pa
C.Pc、Pd、Pa、Pb
D.Pb、Pa、Pd、Pc
思路點撥:往水槽內加水,當水面處于a位置時,光線經(jīng)水面發(fā)生折射,此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當折射光線射到右壁上時會再發(fā)生反射,射到左壁的Pa處(如圖甲所示);同理,當水面處于b位置時,光線經(jīng)水面發(fā)生折射,此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當折射光線射到右壁上時會再發(fā)生反射,射到左壁的Pb處(如圖乙所示);當水面處于c、d兩位置時,先發(fā)生反射,再發(fā)生折射,射到左壁的Pc、Pd處(如圖丙、圖丁所示),四幅圖畫在一個圖上,如圖戊所示:





參考答案:A
方法歸納:雖然光從S點出發(fā)沿45°角射出,但當水面達到a位置時,光要發(fā)生偏折,射出a液面時,光線遠離法線,射到右側的平面鏡上的光點會降低,故經(jīng)反射后在左側的光點也會降低;同理,當水面達到b位置時,也會降低,但由于b液面高于a液面,故液面在a位置時的光點要低于液面在b位置時的光點。
易錯誤區(qū):由于a、b、c、d四個界面都是水——空氣界面,作圖分析時要注意折射后的光線是平行的。
例、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垂直于鏡面且可繞ON轉動。


(1)如圖甲所示,當E、F在同一平面內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實驗結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這樣得出結論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
方向射出,因為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圖乙所示,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在紙板F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這樣做的目的是

思路點撥:(1)憑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存在偶然性,應進行多次實驗。(2)當光逆著原來的反射光線入射時,反射光線也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線反射出去,即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以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一個角度后,在紙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是因為紙板F和反射光線以及法線不在同一個平面內,這一操作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參考答案:(1)不合理
憑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存在偶然性,應進行多次實驗
(2)OA
可逆
(3)不能
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方法歸納:完整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改變,反射角也隨之改變;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易錯誤區(qū):不能把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誤當作入射角。
考點范圍: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三、課堂精煉
1、研究液體對光的折射的影響
小名在家做了一個實驗:把一枚硬幣放在一個沒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遠處推移,直到眼睛剛好看到為止。保持頭部不動,緩緩地向碗中倒水,倒著、倒著,怪事出現(xiàn)了,他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幣。小明認為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光線的傳播方向可能會發(fā)生變化,那么,不同液體對光的折射的是否有影響呢?
試猜想:影響光的折射的因素可能是什么?
(2)要驗證上述猜想,簡單說明你準備如何進行這項課題研究?(可以附圖說明)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和同學用蠟燭、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如圖示,做探究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探究實驗中為什么用玻璃板來代替平面鏡?
探究實驗中對蠟燭1和蠟燭2有什么要求,為什么?
探究實驗中,他們發(fā)現(xiàn)用跳棋代替蠟燭做實驗很方便,但是跳棋在玻璃板中成像不太清楚,你能為他們想出一個辦法,使跳棋的像更清楚嗎?
3、閱讀——園藝家為什么失敗
一個愛研究的園藝家想,植物葉子多數(shù)呈現(xiàn)綠色,可能是植物喜愛綠色的緣故。于是他將溫室的房頂和四周都安裝綠色的玻璃,只讓陽光中的綠光照射植物.他認為這樣必將使植物生長得更好。可是園藝家失敗了,這是由于他不懂得物體的顏色構成所致,因為不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葉子呈綠色,說明植物反射的是綠色,也就說明綠光正是植物不喜愛的(或說恰恰是對植物生長無用的).只給植物照綠光,植物就會因為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長緩慢,甚至枯萎。
請回答:
(1)綠色植物喜歡什么顏色的色光?
(2)請你分析:紅花會反射什么顏色的光?
(3)文中提到“不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短文中有沒有提到或暗示,透明體的顏色是由什么決定的?如果有,請在文中標出來,并概括出結論來。
4.小東與幾位同學做手影游戲時發(fā)現(xiàn),手影大小經(jīng)常在改變。影子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與光源到物體的距離有關。他們借助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影子高度與光源到物體距離的關系。
實驗中,把手電筒正對黑板擦由近及遠先后放在距離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分別測量影子在墻面上的高度,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手電筒到黑板擦距離L/cm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高度H/cm
20
17
14.5
13.5
13
12.6
(1)分析數(shù)據(jù)他們發(fā)現(xiàn):若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當手電筒由近處逐漸遠離黑板擦時,影子的高度隨之

(2)為了進一步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他們根據(jù)數(shù)據(jù)繪制了影子高度H隨手電筒到黑板擦距離L變化的圖像(如圖2)。由圖像可知,當手電筒到黑板擦的距離L=35
cm時,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cm。
(3)當手電筒距黑板擦較遠時,觀察圖像的變化趨勢發(fā)現(xiàn),影子變小得
(選填“快”或“慢”):當手電筒距黑板擦足夠遠時,影子大小將

5、測量視力時,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可以節(jié)省空間,如右圖所示,讓被測者面對著鏡子背對視力表,此人看到視力表的像離他的距離是(

A.3m
B.4m
C.5m
D.6m
6、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水和玻璃,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空氣中的入射角i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17°
24°
30°
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規(guī)律。請寫出一條:
1.太陽光直接垂直照到離地面高30厘米、水平放置的一張不透明的紙板上,如果紙板上挖有一個邊長為0.5厘米的方形孔,則在地面上產(chǎn)生的光斑形狀是
A.方形
B.圓形
C.長方形
D.不確定
2.如圖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轉動板E
B.沿ON前后轉動板F
C.改變光線OB與ON的夾角
D.改變光線AO與ON的夾角
3.下列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是(

4小明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fā)生了彎曲;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明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得出的結果,正確的是(
)A.光的傳播需要介質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
D.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
5、有一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它是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反射到光電屏上的光斑位置來判斷液面高低的。右圖光路中,一光束與液面的夾角為40°,則反射角的大小為_____;當液面升高時,光電屏上的光斑S將向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
6、小明同學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實驗,他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釘子戳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半透明塑料薄膜。
(1)小明把易拉罐正對著點燃的蠟燭(如右圖所示),則在半透明紙上會看到蠟燭的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這現(xiàn)象可用光的_________________知識解釋.
(2)小明實驗時發(fā)現(xiàn)小孔成像的大小會變化,于是他設計實驗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與蠟燭到小孔的距離、物體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離有關。于是他用同一支蠟燭實驗,且保持蠟燭到小孔的距離不變,在多次改變小孔到半透明紙之間的距離時,他測出了像的高度(見下表).
小孔到半透明紙的距離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當蠟燭和小孔的距離保持不變時,半透明紙離小孔越遠,所成的像越_________。請你根據(jù)有關結論判斷:當半透明紙距小孔13
cm時,像的高度是________cm.
(3)通過實驗,小明得到了正確的結論后很高興.但他又想,像的大小會不會跟蠟燭離小孔的距離有關呢?在設計這個實驗時小明應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變
7、如右圖所示,一束方向不變的光線從右方斜射向水面,這時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繼續(xù)往水槽里加水直到剛好滿處,待水面重新恢復平靜時,反射角是βl,折射角是γ1 (

A.β1<β,
γ1<γ
B.β1=β,γl=γ
C.β1<β
γ1>γ
D.β1>β
γl>γ
易錯題專練
作圖題:
1、如下圖所示為小明家的魚缸,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投射在魚缸中的水面上,一條光線經(jīng)水面折射進入魚眼(已畫出)。請畫出入射光線、反射光線的大致方向,標明入射角r和折射角θ。
2.如下圖,一束光線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OB為反射光線,
請作出入射光線、法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
9、物理之美無處不在。古詩中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詩句,詩人觀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陽的實際位置,而是光經(jīng)過了不均勻的大氣發(fā)生了___________而成的________像,太陽的實際位置是圖中___________
10.從圖可以看出___________是界面,_________是入射光線,______是反射光線,入射角是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_度
11.小磊在洪澤湖乘船游玩時,發(fā)現(xiàn)水面下某處有一只青蛙(如圖所示),他用激光筆照射到了這只青蛙的眼睛A。
(1)請你在圖中畫出小磊在照射青蛙時的折射光線和反射光線。
(2)小磊在岸邊按照看到青蛙的位置去抓青蛙能抓到嗎?
(此題回答“能”的同學下題無需作答)小磊應如何抓才能抓到青蛙?答:__________
12.如圖所示,一束單色光從空氣射到玻璃三棱鏡的AB面,請畫出從AC面出射的折射光線。
中考真題
1、人站在平面鏡前1.5米處,鏡中像離他本人
________米遠,如果他向鏡子前進0.5米,則像離鏡子的距離是
_________
,像的大小_________。
2.
王芳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她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為??????
m,現(xiàn)將一塊和鏡面一樣大的木板放在鏡子后面1m處,如圖所示,這時她??????
(選填“仍能”或“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
3.
一只小蟲趴在一平面鏡上,它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像的左側觸角正在擺動,則實際擺動的是它的_________側觸角;它在鏡中的像到它自身的距離是0.4厘米,則制作鏡子的玻璃的厚度是_________厘米.
4.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一側,看到玻璃板后有蠟燭A的像.
(1)此時用另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fā)現(xiàn)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圖1).請你分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決好上面的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走蠟燭B,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張白紙,觀察白紙上
__________(有/沒有)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
__________(虛/實)像.
(4)圖2是某同學經(jīng)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利用和處理這張“白紙”上的信息得出實驗結論.請你寫出正確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中發(fā)現(xiàn),有些小組的同學是將玻璃板和蠟燭放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的.請你分析實驗中選擇白紙和方格紙哪種做法更好?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電動車的反光鏡是用來觀察車后情況的平面鏡。在某次行駛時,發(fā)現(xiàn)左側反光鏡中看到的是車后的樹梢和天空,卻看不見路面的情況。為確保行駛安全,左側反光鏡的鏡面應該
A.向外旋轉
B.向內旋轉
C.向下旋轉
D.向上旋轉
4、如圖小明站在地鐵站臺,他透過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門,可以看到車道另一側豎直墻壁上的廣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門后面的虛像.小明根據(jù)該現(xiàn)象設計了在站臺上粗測
玻璃屏蔽門到車道另一側廣告牌之間距離d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請完成相關內容.
?(1)小明相對于玻璃屏蔽門前后移動直到觀察到              ;
(2)記錄             ;
(3)量出        的距離.除記錄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實驗必需使用的儀器是      。步驟(3)中量得的距離就是玻璃屏蔽門到廣告牌之間的距離d,物理依據(jù)是       .
5、如圖,兩平面鏡MP、PN相交,夾角為60°,一束光線AO斜射到MP上,經(jīng)兩平面鏡反射后與入射光線AO重合,但方向相反,則AO與MP夾角為__________。
6、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的實例.北宋科學家沈括也做過精彩的描述,他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富所束,亦皆倒垂…”.(如圖)
某同學用硬紙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圖所示
(1)請在圖中作出蠟燭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標出A′、B′).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離S/cm
2.0
4.0
6.0
8.0
10.0
(2)發(fā)現(xiàn)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他測出了不同距離時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論是: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與像到小孔的距離S成_______(選填“正比”或“反比”).
該同學知道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就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測出了光斑的直徑為2.8cm,光斑到小孔的距離為3.0m,從書上查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1.5×l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陽的直徑為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挑戰(zhàn)
1.因為有光,世界才如此絢麗多彩。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和光都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但都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B.假如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不沿直線傳播,做操時隊伍更容易排直
C.能夠看到周圍的物體,是因為眼睛發(fā)出的光照射到物體上
D.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黃色的花是因為黃花反射了太陽光中的黃色光
2.如圖所示為同學們在家庭實驗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它們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第2題)
A.圖甲:針孔照相機——在半透明紙上承接到景物的像
B.圖乙:潛望鏡——在水面下觀察到水面上物體的像
C.圖丙:昆蟲觀察箱——可同時觀察到昆蟲的背面和下面的像
D.圖丁:自制照相機——在半透明紙上承接到遠處樹木的像
3.關于如圖所示的各種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第3題)
A.圖甲:從各個方向都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景物,是由于光在屏幕上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B.圖乙:一束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折射后會發(fā)生色散,這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組成的
C.圖丙:用潛望鏡可進行較隱蔽的觀察,潛望鏡是利用光的折射現(xiàn)象制成的
D.圖丁:建筑物的玻璃外墻有時很刺眼,是由于光在玻璃墻表面發(fā)生了漫反射
4.如圖所示,檢查視力時,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
)。
A.5m
B.4.6m
C.4.2m
D.3.3m
(第4題)
(第5題)
5.如圖所示為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中傳播的情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邊是玻璃
6.小明身高1.80m,家里裝修時要在墻上安裝一面豎直的平面鏡,為了能從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鏡的最小長度應為(
)。
A.30cm
B.60cm
C.90cm
D.120cm
7.下列光學圖中,不正確的是(
)。
A.平面鏡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從空氣中射入水中
9.如圖所示,在“觀看水中的硬幣”活動中,把一枚硬幣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個角度使你剛好看不到硬幣的最右端A點。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變,在同學逐漸把水加入到杯中的過程中,硬幣上的B點和C點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幣是一個變
的虛像。
(2)圖中畫出了剛看到C點時光的傳播示意圖,入射角是αC;如果剛看到B點時的入射角是αB,則αB
α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江口县| 荥经县| 洛阳市| 资兴市| 鄂尔多斯市| 北碚区| 建昌县| 平原县| 尼木县| 师宗县| 吉木萨尔县| 敦化市| 栖霞市| 高碑店市| 南和县| 德令哈市| 施甸县| 江山市| 广安市| 平湖市| 海晏县| 郯城县| 游戏| 恩施市| 犍为县| 平安县| 牙克石市| 太湖县| 宁都县| 苏州市| 宣武区| 正宁县| 炉霍县| 钟山县| 宝山区| 遵义市| 襄城县| 肃北| 崇义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