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復習目標生命觀念:1.昆蟲的生殖和發育;2.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3.鳥的生殖和發育。科學思維:1.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2.變態發育的概念;3.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區別;4.蝗蟲的生殖和發育;5.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6.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的關系;7.鳥卵的基本結構;8.鳥的生殖發育過程。科學探究:1.觀察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2.觀察鳥卵的結構。社會責任:保護動物的生存環境,珍惜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復習重點1.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2.變態發育的概念;3.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區別;4.蝗蟲的生殖和發育;5.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6.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的關系;7.鳥卵的基本結構;8.鳥的生殖發育過程。復習難點1.完全變態的四個時期及代表動物;2.不完全變態的三個時期及代表動物;3.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的關系;4.鳥卵的基本結構;5.鳥的生殖發育過程的六個階段。教學過程一次備課二次備課一、基礎知識梳理(以課件形式展現,主要知識點采用問答式)(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1.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2.蝗蟲的生殖發育過程:受精卵若蟲(跳蝻)成蟲(三個時期)經過5次蛻皮3.變態發育是指:在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完全變態:幼體與成體形態完全改變。代表動物:家蠶(成體為飛蛾)、蜜蜂4.變態發育菜粉蝶(幼體黃粉蟲)、蠅(幼體蛆蟲)不完全變態:幼體與成體形態不完全改變。代表動物:蝗蟲、蟋蟀、螻蛄、螳螂、蟬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1.兩棲動物的代表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和蠑螈。生殖方式屬于變態發育,受精方式為體外受精。2.青蛙的受精過程是在水中進行的。精子與卵細胞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小蝌蚪,蝌蚪的外形像魚,用鰓呼吸,通過尾的擺放產生運動,適于在水中游泳。成蛙后肢比前肢發達,適于在陸地上跳躍。3.兩棲動物生殖發育離不開水。幼體在水中生長,成體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三)鳥的生殖和發育1.鳥卵的結構2.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六個階段。3.鳥卵的個體越大,孵化的時間就越長。鳥卵孵化的時間與鳥卵個體大小有關。二、重難點突破(老師講解)(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1.完全變態發育的生殖發育過程: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代表動物:家蠶(成體為飛蛾)、菜粉蝶(幼體黃粉蟲)、蠅(幼體蛆蟲)2.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生殖發育過程:受精卵若蟲(跳蝻)成蟲(三個時期)代表動物:蝗蟲、蟋蟀、螻蛄、螳螂、蟬(二)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1.兩棲動物的代表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和蠑螈。生殖方式屬于變態發育,受精方式為體外受精。2.青蛙的受精過程是在水中進行的。精子與卵細胞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兩棲動物生殖發育離不開水。幼體在水中生長,成體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三)鳥的生殖和發育1.鳥卵的結構(1)卵殼、卵殼膜——保護作用(2)氣室——保證胚胎進行氣體交換(3)卵黃——提供營養,外有卵黃膜(4)卵白——含營養物質和水,提供胚胎發育的需要(5)系帶——固定卵黃(6)胚盤——性狀為盤狀小白點,有細胞核2.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六個階段。實例:孔雀開屏——求偶行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筑巢行為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產卵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抱對產卵三、典例分析(歷年中考題)25.下列昆蟲的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是(A)(15年中考)A.蝗蟲B.家蠶C.蜜蜂D.蠅32.鳥卵結構中,將來可發育成雛鳥的是(A)(16年中考)A.胚盤B.卵白C.系帶(卵帶)D.卵黃37.青蛙與家蠶生殖發育過程的相同點是(D)(17年中考)①變態發育②不經過蛹期③將卵產在水中④有性生殖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9.(1.5分)“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古絲綢之路的拓展和延續。很早以前,我國人民就把養蠶技術傳到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家蠶發育的過程是( B )(18年中考)A.幼蟲→蛹→成蟲B.卵→幼蟲→蛹→成蟲C.卵→若蟲→成蟲D.卵→蛹→幼蟲→成蟲30.(1.5分)雞卵中發育成雛雞的結構是( A )(18年中考)A.胚盤B.卵黃C.卵白D.氣室29.青蛙的生殖和發育的特點是(B)(19年中考)A.體內受精、變態發育B.體外受精、變態發育C.體外受精、完全變態發育D.體內受精、不完全變態發育四、本節要點及知識網絡(課件展示)五、課堂達標(學業水平考試說明書76-80頁1-30題)六、課后提升案:試題研究49-50頁的相關內容。集備建議課后反思PAGE/NUMPAGE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