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二生物教研組集智備課復習案章節:專題復習三課型:復習課主備時間:主備人:集備成員:課題生物與環境復習目標生命觀念: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科學思維:1.生物的生存舉例說出水、溫度、空氣、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2.舉例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3.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4.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5.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科學探究:1.通過室外觀察和室內實驗,探究影響鼠婦(或蚯蚓等)分布的環域因素2.在學校生物園或附近的小池塘、農田等環境中調查生物之間的關系。社會責任: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材分析本節的核心概念是生態系統,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考、食物鏈、食物網等概念。生態系統就是生物與環境的統一,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無機環境有機結合,而生產者和消費者又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相互聯系的,所以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就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生態系統的各個成分相互刺約和影響使得它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不同的,這與食物鏈和食物網復雜程度有關。本節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礎上,能將各個概念聯系起來,這樣他們學會的不僅是知識而是一個知識體系。復習策略及手段1.梳理基礎知識;2.歸納重難點和知識網絡;3.例題精講、課堂基礎精練和課后提升習題。復習重點舉例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復習難點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中考導航生態系統的組成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生態系統的組成生態系統的能量來源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為中考的高頻考點知識網絡課時安排2課時1:主備人:集備成員:主備時間:2020.4.28復習目標生命觀念: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科學思維:理解生物的特征,明確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理解生物圈的概念并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科學探究:通過室外觀察和室內實驗,探究影響鼠婦(或蚯蚓等)分布的環域因素社會責任: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復習重點生物的特征;生物圈復習難點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教學過程一次備課二次備課基礎知識梳理(以課件形式展現,主要知識點采用問答式)1.生物特征:1)碰觸含羞草時,它的小葉會合攏,葉柄下垂,說明生物具有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特征。2)人和動物能呼吸、排尿、排汗,植物的落葉,都說明生物具有排出體內廢物的特征。3)生物呼吸大都是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4)“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說明生物具有遺傳特征;“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說明生物具有變異的特征。5)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6)調查的一般步驟:選擇調查范圍→分組→設計路線→調查→歸類→整理7)按形態結構將生物歸為動物、植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環境將生物歸為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2.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環境的總和叫生物圈。2)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是生物圈,它包括大氣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巖石圈的表面。生物圈的厚度大約是20千米。3)水圈中大多數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內的水層中。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是巖石圈的表面。重難點突破(老師講解)1.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態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陽光、空氣、水、溫度等;)和生物因素(即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其次還有競爭、合作和寄生。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溫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4.生物與環境:①生物影響環境----如某種生物對它生存的環境產生影響②生物適應環境----如某種生物能在某一地方生存下來,說明它能適應環境③環境影響生物----主要通過非生物因素如水、空氣、溫度等來影響生物三、典例分析(學業水平考試說明38-39頁的1-19題)四、本節要點及知識網絡(課件展示)1生物圈中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如下:非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空氣、土壤、濕度等影響生物生活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種內互助的環境因素種內斗爭生物因素不同種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比較復雜,存在著共生、競爭、寄生和捕食關系。捕食關系是生物之間最普遍的一種關系。2、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對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我們要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待問題。事物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也是統一的,不能錯誤地理解為生物只是單純的適應環境,不能影響環境,其相互關系如下:適應生物環境影響五、課堂達標(學業水平考試說明40-41頁的20-31題)六、布置作業(試題研究相關內容)PAGE/NUMPAGE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