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表的變化》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地表的變化》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四學制)四年級下冊《地球和地表》單元的第五課時。本課是在學生對地球內部構造、火山與地震現象認識的基礎上,綜合認識地球表面的變化,讓學生了解地球滄海桑田的變遷歷史,地表形態改變的力量,以及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改變的雙重性,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界絕不是簡單的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展示了一個問題:黃土高原,黃土裸露,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它過去是什么樣子的?提示學生課前搜集黃土高原地貌的演變過程,為課上探究做好充分準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包括三個活動:活動一:水流對地表的變化產生了哪些影響?教科書先通過兩幅示意圖引導學生思考水流對地表產生的影響。然后通過分組實驗模擬自然狀態下水流對地表的沖擊,得出結論:水在地表流動的過程中塑造著地表形態。活動二:教科書出示了風蝕地貌、巖漿侵蝕的地貌和閱讀探究,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變化。活動三:人類活動對地表的改變有哪些影響?教科書通過呈現采石、建水壩、采礦坑的情景圖,提示學生思考人類的活動具有兩面性。通過小組討論使學生認識到保護地表的重要性,提出保護地表合理化的建議,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第三部分拓展活動,通過調查家鄉的地表曾經發生的變化,讓學生以家鄉地表變化為例,展開調查研究,將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拓展學生的研究空間。讓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地表曾經發生的變化。【學生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已經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一定的方法解決問題。本課引導學生綜合認識地球表面的變化,了解地球滄海桑田的變遷歷史,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界絕不是簡單的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知道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斷的變化的。科學探究目標: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對地表改變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科學態度目標:喜歡大膽想象,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合作學習。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表改變的影響,意識到要保護環境,并善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重難點】知道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斷的變化的。【器材準備】學生準備:噴壺、搜集地表變化的原因的資料教師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PPT3-5出示]談話:同學們,老師帶來了一段關于黃土高原的視頻,想看看嗎?認真看。(播放視頻,學生觀看)通過這段視頻你發現了什么?學生描述黃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黃土高原將來還會有怎樣的變化呢?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這節課咱們就來探究地表的變化。引出課題。【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通過視頻導入,讓學生直接感知黃土高原的成因,對其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為下面的探究活動做好鋪墊。】二、探究活動活動一:水流對地表的變化產生了哪些影響?1.[PPT10出示]出示河流入海口和瀑布下巖石的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一說水流對地表變化產生影響?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猜測是對地表產生影響的自然因素。【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認真觀察,大膽猜測水流對地表變化產生的影響,為后面研究活動做好鋪墊。】2.[PPT11出示]分組實驗——讓水從土堆的頂部落下,觀察。思維導航:1.實驗中,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2.根據實驗推想自然界中的水流對地表有什么影響?[PPT12出示]水在地表流動的過程中塑造著地表形態。3.談話:哪些自然因素會引起地表變化?學生自由回答,有風力的作用、火山爆發等引起地表變化。[PPT13-17出示]出示圖片,直觀展示。[PPT18出示]播放視頻:自然力量對地表的影響。總結:水、風、火山、地震等自然力量都能引起地表的變化。4.[PPT19-20出示]出示有關青藏高原的資料: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發現了一些遠古時代的海洋生物化石。根據這段資料你能推測出什么?學生討論匯報。在遠古時代,青藏高原曾經是一片海洋。5.[PPT21出示]出示大陸板塊現在的圖片和約6500萬年前的圖片,比一比有什么發現?學生仔細觀察比較,發現現在的大陸板塊之間距離比以前遠了,說明板塊移動可以改變地表形態。6.總結:由此可見,風力作用、火山爆發、大陸板塊移動等都能引起地表形態變化。【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通過研究資料,了解引起地表變化的自然因素。】活動二:人類活動對地表的改變有哪些影響?1.談話:課前同學們搜集了人類活動對地表影響的資料,你能根據資料說一說人類活動對地表的改變有哪些影響嗎?2.[PPT22-25出示]學生討論,匯報人類開采礦石、修筑大型水壩、過度放牧、濫砍亂伐等活動引起地表變化。3.[PPT26出示]播放視頻,總結人類活動對地表的影響。三、自由活動:提出保護地表的合理化建議。1.[PPT27-28出示]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表環境呢?2.學生交流:該植樹造林種草、停止亂砍濫伐、停止圍湖造林等。3.匯報總結。【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己搜集資料,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表的影響。讓學生意識到人類保護地表環境的重要性。】四、課堂小結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談收獲。【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學生學會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五、拓展活動[PPT29出示]你想知道自己家鄉的地表曾經發生過哪些變化嗎?課下自己搜集資料或者調查,了解自己家鄉地表的變化。【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在于激發學生課外探究的熱情,讓學生從本節課有限的探究活動中受到啟發和感染,產生了新的想法和探究欲望,并將探究活動繼續延伸到課外大課堂中,培養學生課外探究的意識,并讓學生逐漸形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板書設計】15地表的變化水在地表流動的過程中塑造著地表形態。影響地表變化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案例設計:劉洋(共29張PPT)15.地表的變化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配套課件(五四學制)活動準備搜集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對地表產生影響的資料。活動過程活動一:水流對地表產生了哪些影響?活動過程活動一:水流對地表產生了哪些影響?實驗結論:水在地表流動的過程中塑造著地表形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還有哪些自然因素會引起地表變化?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自然力量對地表的影響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6500萬年前的大陸板塊與現在的大陸板塊作比較,你發現了什么?活動過程活動二:人類活動對地表的改變有哪些影響?活動過程過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活動過程濫砍亂伐導致水土流失活動過程沙塵暴天氣活動過程人類活動對地表的影響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地表環境的保護調查家鄉的地表曾經發生過哪些變化。拓展活動拓展活動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科學KEXUE四年級下冊)一“OK我科維導思航實驗中,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2.根據實驗推想:自然界中的水流對地表有什么影響?你能推測出什么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科學家在這個地方發現了一些遠古時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資料卡化石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如動物骨骼、硬殼等)或遺跡(如動物足印、蟲穴、蛋、糞便等)。化石可以告訴我們關于地球的歷史及生物進化的許多信息,在科學研究上有著重要的作用。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7北美洲亞洲赤道非洲度南美洲美測非洲了C現在6500萬年前采石建水壩挖礦坑t優醋提出保護地表的合理化建議停止毀林開荒恢復天然草場。不能過量抽取還有地下水我們應該怎樣停止國湖造保護地表環境?我們還應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5.《地表的變化》教學設計.doc 15.《地表的變化》教學課件.ppt 人類活動對地表的影響.wmv 自然力量對地表改變的影響.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