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生物學業水平考試復習導學案 編號 專題復習-----人的生活需要營養 (1) 姓名:________ 班級: ________ 【復習目標】:1. 說出食物的營養成分及其作用。 2.復習中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并可以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知識梳理】:識記下列知識: 1.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有: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三大營養物質是:糖類、蛋白質、脂肪。 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 2.糖類:(主要是淀粉)是最重要的功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一種成分 3.蛋白質: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為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提供原料,并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4.脂肪:體內備用能源物質 5.六類成分中能供能的是糖類、蛋白質、脂肪,能構成組織細胞的是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既供能又構成組織細胞的是糖類、蛋白質、脂肪,既不供能又不構成組織細胞的是維生素,最重要的供能物質是糖類,備用能源物質是脂肪,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蛋白質,主要物質是水,不需消化直接被吸收的是水、無機鹽、維生素。 3、維生素缺乏癥及治療: 種類 含量豐富的食物 缺乏癥 維生素A 魚肝油 肝臟 玉米 胡蘿卜 夜盲癥干眼癥 維生素B1 谷類的種皮 腎臟 燒牛肉 神經炎 腳氣病 維生素C 蔬菜 水果 壞血病 抵抗力下降 維生素D 魚肝油 肝臟 蛋黃 兒童佝僂 成人骨質疏松 【理解提升】: 1、下列成分中,不參與構成細胞和提供能量的有機物是( )。 A. 維生素 B. 水 C. 無機鹽 D. 脂肪 2、下列食物中既可防止夜盲癥,又可防止佝僂病的是( )。 A. 新鮮蔬菜 B. 胡蘿卜 C. 動物肝臟 D. 香蕉 3、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和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質、糖類 B. 蛋白質、脂肪 C. 蛋白質、水 D. 蛋白質、無機鹽 4、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應多吃些含( ) A.蛋白質、糖類、脂類豐富的食物 B. 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C.淀粉、脂肪多些的食物 D. 脂肪、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5、下列物質不屬于六大營養物質的是( )。 A. 維生素 B. 蛋白質 C. 水 D.氧氣 6、下列哪種物質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 A. 糖類 B. 脂肪 C. 蛋白質 D.水 7、四位同學在體育測試時,各準備了一些補充能量的食物:甲準備了一些糖;乙準備了一些牛肉干;丙準備了一些水果;丁準備了一些蛋糕。這四位同學中,誰準備的食物能最快地補充能量?(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中考在線】: 1.( )王強同學貧血,他體內最可能缺少了哪種物質?A鈣 B鐵 C鋅 D碘 2.下面是給佝僂病患兒開的處方,其中最科學的一組是( ) A 鈣片、魚肝油 B鈣片 C鈣片 D鈣片、生長激素 3、( )某校餐廳炊事班的師傅為學生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清燉排骨、麻辣豆腐。師生普遍認為這一食譜營養不夠均衡,你認為加上下列哪種食物后這份食譜就會變得更為合理 A.素炒豆角 B.牛奶 C.紅燜羊肉 D.炒雞蛋 4、( )下列營養物質可以直接被吸收的是? A.蛋白質、脂肪、淀粉 B. 蛋白質、脂肪、維生素 C.淀粉、無機鹽、蛋白質 D.無機鹽、水、維生素 5、( )長期以精米、精面為主食而又少吃水果、蔬菜的人,唇和口腔易潰瘍(俗稱“爛嘴”)原因是人體內缺乏 A.蛋白質 B.脂肪 C.無機鹽 D.維生素 6、( )對青少年骨骼發育最有利的是A.魚肉和水果 B. 胡蘿卜和玉米 C. 玉米和豬肝 D. 雞蛋和蝦米 7、(?? )“補鈣新觀念,吸收是關鍵”。小麗的媽媽一直給她吃鈣片,醫生卻說小麗缺鈣,建議給小麗增服 A .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8、(??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常吃素的人卻沒有患夜盲癥是因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維生素A B.淀粉制成的藥物膠囊可以減少對胃的刺激 C.牙齦出血的人應多吃水果和蔬菜 D.膽囊炎患者應少吃油脂類食品 9、(?? ) 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是? A.水 B.有機物 C.蛋白質 D.維生素 10、(?? )最近,小明出現渾身乏力、頭暈等癥狀,到醫院檢查后確診為貧血。小明在加強營養時,應特別增加哪類無機鹽的攝入? A.含鈣的 B.含磷的 C.含鐵的 D.含碘的 目標回扣: 1.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營養物質是:___、__、__。 蛋白質由___組成,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___種 2.糖類:(主要是___)是___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____的一種成分 3.蛋白質:構成細胞的___物質,為人體___、___提供原料,并為生命活動提供____ 4.脂肪:體內___能源物質 5.六類成分中能供能的是___、___、__,能構成組織細胞的是__、___、__、__、__。既供能又構成組織細胞的是__、___、___,既不供能又不構成組織細胞的是___,最重要的供能物質是___,備用能源物質是___,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___,主要物質是__,不需消化直接被吸收的是___、___、___。 【反思】 專題復習-----人的生活需要營養(2) 姓名: ______ 班級: ______ 【復習目標】:1.描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2.復習中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并可以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知識梳理】:識記下列知識: 1.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消化腺 分泌的消化液 發揮作用的部位 消化作用 唾液腺 唾液 口腔 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 胃 (最膨大) 消化蛋白質 肝臟(最大) 膽汁 小腸(最長) 無消化酶,乳化脂肪 腸腺 腸液 小腸 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 胰腺 胰液 小腸 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 從表中可以看出:膽汁不含消化酶,小腸內有多種消化酶,是消化的主要場所 2.消化方式有物理消化和化學消化兩種. 物理消化: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胃腸的蠕動以及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使食物由大顆粒變成小顆粒 化學消化:在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下將大分子物質分解成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 3.寫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過程及消化部位。 歸納:淀粉在口腔中開始被消化,蛋白質在胃里開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腸里開始被消化。三大營養物質最終在小腸徹底消化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 4.小腸適于消化的特點:(1)長(2)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的面積(3)含有多種消化液 5.消化道各段吸收的營養物質 ①胃: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②小腸: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③大腸: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6.小腸適于吸收的特點:(1)長 (2)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 (3)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7.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8.吸收:消化后的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理解提升】: 1、( )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組 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腸液 C、腸液和膽汁 D、腸液和胰液 2、( )試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蕩置于37攝氏度溫水中,一小時后植物油不見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腸液 B、胃液、唾液、膽汁 C、胰液、腸液、膽汁 D、腸液、唾液、胰液 3、( )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哪些腺體分泌的?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肝臟 ④腸腺 ⑤胰腺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4、右面表示食物通過人體消化道時,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化學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順序。請根據該圖回答問題: (1)圖中丙曲線表示 的消化,乙曲線表示 的消化。 (2)乙曲線表示的營養成分最終被分解為 。 (3)甲曲線表示的營養成分需要經肝臟分泌的 乳化后才能被消化。 (4)食物在圖中的 (填字母)處,最終都分解成能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 【中考在線】: 1、(?? )下列關于小腸的結構特點中,與消化無關的是? A.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一般有5~6米長 B.小腸壁內的腸腺能分泌腸液 C.小腸壁內表面有很多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很多小腸絨毛 D.小腸絨毛壁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而且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 2、(?? )有些藥物常被封裝在淀粉制成的膠囊中服用,以避免藥物對胃產生刺激。從淀粉在消化道內的消化特點來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藥物慢慢滲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膠囊可經胃進入小腸 C.膽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內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3、(?? )接受了胃切除手術的病人,他的消化能力在哪個方面受到的影響最大? A.對淀粉的消化能力B.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C.對脂肪的消化能D.對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 4、(?? )在四支試管中注入等量的植物油,然后分別滴加下列幾組消化液,振蕩并靜置于37 ℃溫水中,觀察發現植物油最先消失的是? A.膽汁、唾液、胃液 B.膽汁、唾液、腸液 C.胃液、腸液、胰液 D.膽汁、胰液、腸液 5、(?? ) 醫生從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液體,經化驗發現含有葡萄糖、麥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維生素等物質。則該器官是?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 6、(? ? )消化液中有多種消化酶的是?A.唾液和胃液 B.胰液和腸液 C.膽汁和胰液 D.唾液和腸液 7、(?? )當人在過度勞累暈倒時,需要盡快補充的是?A.蛋白質 B.葡萄糖 C.無機鹽 D.維生素 8、某同學,在探究“口腔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進行了以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編號 1 2 3 饅頭碎屑或塊 碎屑適量 碎屑適量 饅頭塊適量 唾液有無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 保溫 37℃水浴保溫10分鐘 加入碘液 2滴 (1)為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與1號試管起 作用。 (2)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作用,應選用 兩只試管進行對照實驗。 (3)實驗結果是 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原因是 。 (4)有的同學提出“除了以上三個試管外,還要設置第四個試管,放入饅頭塊與清水不攪拌,其他處理均相同”。你認為第四個試管的設置 (填“有”或“無”)必要。 (5)通過以上實驗可知,口腔對淀粉既能進行 消化,又能進行 消化。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