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學案——七年級生物第十章第二節《人體細胞獲得氧氣的過程》(第2課時)導學目標1、描述肺泡與血液之間,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氣體交換的原理。2.概述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3理解肺部適于氣體交換的形態結構特點。二、學法指導:1、自主學習,閱讀課本內容,并把重點知識在課本劃出來.2、小組探究,完成探究習題.三、學習過程:【自學平臺】引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呼吸系統的組成和肺泡的結構都已掌握,這節課我們研究人體內氣體交換與運輸。閱讀課本56頁到57頁內容,并把重點知識在課本劃出來.1、提問:肺泡的結構有哪些特點與氣體交換的功能相適應?答:2、人體內氣體交換的原理:氣體交換是通過作用實現的。一種氣體總是從的地方向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3、肺的換氣是指與之間進行和交換。肺泡中的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擴散進入肺泡。血液由變為。4、組織換氣是在與之間進行的。血液中的擴散進入細胞,細胞中的擴散進入血液。血液由變為。5、吸入肺泡內的氣體,的含量比靜脈血中的多,卻少。因此,二氧化碳由靜脈血中擴散到肺泡內,而由肺泡內擴散到血液中,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血液由暗紅色變為鮮紅色的動脈血。6、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的特點是,在濃度高的地方容易與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又易與氧。【交流整合】1、下圖是呼吸全過程圖解,請據圖回答:(O2CO2O2CO2外界空氣呼吸道肺血液循環組織細胞)ABCD(1)補充完整并填寫方框內相應內容。(2)過程A是通過實現的。(3)過程B是指,過程D是指,它們都是通過實現的。2、下圖所示為人體某結構的血管結構和血液流動方向示意圖,請看圖分析填寫相應空格。(c)(a)b(氣體交換)(e)(d)如果b為肺泡外的毛細血管,那么a內流動的是____血,c內流動的是_____血,d是氣體,e是氣體;如果b為組織內的毛細血管,那么a內流動的是_____血,c內流動的是_____血,d是氣體,e是氣體。【達標練習】1、人在呼吸時,呼出的氣體中比吸入的氣體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A.氧氣B.二氧化碳C.氮氣D.水蒸氣2、下列變化屬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的是()。A.動脈血變成靜脈血B.靜脈血變成動脈血C.血液中的氧進入細胞內D.細胞排出二氧化碳進入血液3、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部位是()。A、肺泡和組織細胞B、血液內C、肺和氣管D、鼻腔4、人體血液流經肺進行氣體交換后,血液成分的變化情況是()。A、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氧氣濃度下降B、二氧化碳濃度下降,氧氣濃度上升C、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氧氣濃度上升D、二氧化碳濃度下降,氧氣濃度下降5、煤氣中毒時發生障礙的是呼吸過程的()。A、組織氣體交換B、肺的換氣C、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D、肺通氣6、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是完成()的重要場所,且()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鞏固訓練】完成《優化設計》內容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