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堂導入時政導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背景下,這一鄭重宣示,再次彰顯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定力,不僅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明方向,也為世界發展前景注入強勁信心。教師:所以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仍然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那改革開放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它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又為我們的發展帶來了什么意義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堂,偉大的改革開放。二、講授新課(一)環節一:自主學習,結合視頻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任務和意義。教師:大家知道改革開放開始的標志是什么事件嗎?學生:十一屆三中全會教師:下面請大家觀看視頻,并結合課本內容,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任務和意義學生:任務: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全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意義:黨歷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二)環節二合作探究,體會改革開放的歷程教師: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我們下一步就要落實,所以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改革開放的歷程。改革開放,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對內改革,大家知道我們改革的突破口從哪里開始的嗎?學生:農村教師:對,突破口在農村,在農村我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發展了鄉鎮企業,比如說你知道哪些鄉鎮企業?學生:美的教師:很好,除此之外,還有老干媽,隆力奇等等(PPT展示),當然,我們的改革不僅在農村開展,還有城市,中國改革重點從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的改革從農村轉向城市。那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對外開放,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內容,分析一下在起步階段我們對外開放的歷程學生:1980,1984,1988,1990教師:很好,到1990年,我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那下一步我們怎么發展呢?我們的工作重點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請同學們根據PPT提供的材料并結合課本內容,分小組討論。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問題。重點轉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教師: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的過程是什么樣的?學生:1992年目標,1993年建立,2003年完善,2013年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2017年堅持方向。(三)環節三:情景感悟,分析改革開放的意義教師:至此,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的建立和完善,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那你能說一下改革開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變化?學生:經濟、政治、文化、生態文明教師:很好,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個例子,就是我們改革的典型城市深圳,播放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視頻視頻看完了,大家能從這些變化里面分析改革開放的意義嗎?學生:四個面貌、三個飛躍、一個重要法寶、一個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教師:總結的很全面。所以很多同學認為改革開放發展到今天就完成歷史使命了,大家認為這個觀點正確嗎?學生:不對教師:播放視頻驗證,正如十九屆五中全會所說,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盡管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國人民合作共贏的期待更加強烈。所以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課堂總結改革開放的進程改革開放的意義四、習題鞏固五、課下作業結合身邊的案例,說一說鋼城區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變化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課第一框偉大的改革開放評測練習1.我們認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主要是因為( )①設立四個經濟特區 ②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 ③實際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④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說:“毛(澤東)及其同僚依靠組織方式上的變化,通過大規模的勞力動員,以實現農業奇跡;鄧(小平)及其同僚同樣依賴改變組織方式——盡管在類型上二者十分不同——來提高農業生產率。”材料中所說的鄧“改變組織方式”指的是( )A.深入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B.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C.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實現土地歸農民所有3.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其中,我國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是( )A.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B.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C.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D.內地——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4.漫畫《變遷》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發生顯著變化的一個縮影。下列對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①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日子過得越來越殷實 ②我國科技、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③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④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共25張PPT)必修一第三課第一框十九屆五中全會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背景下,這一鄭重宣示,再次彰顯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定力,不僅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明方向,也為世界發展前景注入強勁信心。必修一第三課第一框學習目標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回顧改革開放歷程的不斷推進,闡釋改革開放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目錄改革開放的意義二改革開放進程一標志:十一屆三中全會結合視頻和課本內容,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任務和意義1.十一屆三中全會:偉大的歷史轉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主要任務及意義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全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1)一個主義(2)一個重點(3)一個決策黨歷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的進程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廣。鄉鎮企業迅速發展。(1)改革突破口: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19901988海南經濟特區1980設立經濟特區1978十一屆三中全會1984沿海港口城市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對外開放材料一:1992年1月17日,88歲的鄧小平開始了他的南方之行。從1月18日到2月21日,鄧小平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發表重要談話。提出"要抓緊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力爭國民經濟更好地上一個新臺階"的要求,為中國走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礎。材料二: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千問題的決定》。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材料三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三中全會都會研究討論深化改革問題,堅定不移的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綜合探究結合教材和材料1.談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標志是什么?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2.說說十四屆三中全會后,改革的重點出現怎樣的變化?改革的重點圍繞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2)新階段:經濟體制大變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完善1992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3十四屆三中全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2003十六屆三中全就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新部署2013十八屆三中全確定市場經濟的決定作用2017黨的十九大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改革開放的意義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深刻改變?改革開放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四個面貌、三個飛躍二、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延續改革開放的“偉大未來”十九屆五中全會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盡管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國人民合作共贏的期待更加強烈。偉大的改革開放課堂小結1.序幕開啟2.改革開放的進程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面貌、飛躍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課堂訓練1.我們認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主要是因為( )①設立四個經濟特區 ②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 ③實際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④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課堂訓練2.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說:“毛(澤東)及其同僚依靠組織方式上的變化,通過大規模的勞力動員,以實現農業奇跡;鄧(小平)及其同僚同樣依賴改變組織方式——盡管在類型上二者十分不同——來提高農業生產率。”材料中所說的鄧“改變組織方式”指的是( )A.深入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B.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C.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實現土地歸農民所有課堂訓練3.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其中,我國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是( )A.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B.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C.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D.內地——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課堂訓練4.漫畫《變遷》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發生顯著變化的一個縮影。下列對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①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日子過得越來越殷實 ②我國科技、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③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④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十一屆三中全會.swf 改革開放的成就.swf 深圳40年.swf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課第一框偉大的改革開放.doc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課第一框偉大的改革開放.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課第一框偉大的改革開放測試.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