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專題4 遺傳的分子基礎考向1 基因的本質和復制(5年6考)研磨真題·解高考密碼(2020·浙江7月選考)下列關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活體轉化實驗中,R型菌轉化成的S型菌不能穩定遺傳B.活體轉化實驗中,S型菌的莢膜物質使R型菌轉化成有莢膜的S型菌C.離體轉化實驗中,蛋白質也能使部分R型菌轉化成S型菌且可實現穩定遺傳D.離體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轉化成S型菌D 本題主要考查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在肺炎雙球菌活體轉化實驗中,R型菌轉化成的S型菌能穩定遺傳,A項錯誤;活體轉化實驗無法說明是哪種物質使R型菌轉化成有莢膜的S型菌,B項錯誤;在離體轉化實驗中,只有S型菌的DNA才能使部分R型菌轉化成S型菌,且可實現穩定遺傳,C項錯誤;離體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菌提取物,其DNA被水解,不能使R型菌轉化成S型菌,D項正確。【命題背景】情境素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核心素養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命題視角(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結果分析(2)可遺傳變異的特點【審答思維】1.審關鍵點: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理解。2.解題流程:【命題陷阱】陷阱1:不理解肺炎雙球菌轉化的原理: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是兩種細菌的DNA發生了基因重組的結果,屬于可遺傳的變異。陷阱2:不明確發生轉化作用的物質:能讓R型細菌轉化的物質是S型細菌的DNA,其他物質或被分解的S型細菌的DNA不能讓其轉化。1.(基因的本質)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致病性很強的RNA病毒,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注射抗生素不能明顯地抑制該病毒的增殖過程B.該病毒在感染人體呼吸道時需要與受體相結合C.感染的患者治療康復后血清中含有對應的抗體D.感染者處于潛伏期時,該病毒RNA難以進行復制新題預測·技法演練場D 抗生素可以抑制細菌的增殖,對病毒沒有預防和治療的效果,故A正確;新型冠狀病毒在感染人體呼吸道時,需要與呼吸道黏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相結合,故B正確;感染的患者會激發自身的特異性免疫反應,所以治療康復后血清中含有對應的抗體,故C正確;感染者處于潛伏期時,該病毒RNA在人體細胞內也在不斷增殖,進行病毒的RNA復制,故D錯誤。2.(DNA的結構)DNA分子雜交技術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種生物DNA分子的差異。當兩種生物的DNA分子的單鏈具有互補的堿基序列時,互補的堿基序列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雙鏈區;在沒有互補堿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兩條單鏈(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雜合雙鏈區存在A和T、G和C配對的現象B.DNA分子雜交游離區的形成是因為該區域堿基的種類不同C.形成雜合雙鏈區的部位越多,說明兩種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D.若把甲中a2和b1兩條單鏈結合在一起,也會出現乙中游離單鏈和雜合雙鏈的現象B 當兩種生物的DNA分子的單鏈具有互補的堿基序列時,互補的堿基序列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雙鏈區,堿基A與堿基T配對,堿基G與堿基C配對,A正確;DNA雜交游離區的形成,是因為對應的堿基不互補,而不是因為堿基的種類不同,該區域的堿基種類一般相同,B錯誤;形成雜合雙鏈區的部位越多,DNA堿基序列的一致性越高,說明在生物進化過程中,DNA堿基序列發生的變化越小,因此親緣關系越近,C正確;a1與a2互補,b1與b2互補,據圖乙可知,在雜合雙鏈區,a1與b2對應的堿基互補,在游離單鏈區a1與b2對應的堿基不互補,則a2和b1同樣會出現圖乙所示的現象,D正確。3.(DNA復制)有人將大腸桿菌的DNA聚合酶、4種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即dN-Pα~Pβ~Pγ,其中Pγ用32P標記)、微量的T2噬菌體DNA混合液在有Mg2+存在的條件下于37℃靜置30min,檢測是否能合成DNA分子以及有無放射性。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DNA合成,原DNA中無放射性,因為實驗裝置中未提供能量B.有DNA合成,新DNA中無放射性,新DNA堿基序列與T2噬菌體的DNA相同C.有DNA合成,新DNA中有放射性,新DNA堿基序列與T2噬菌體的DNA相同D.有DNA合成,新DNA中有放射性,新DNA堿基序列與大腸桿菌的DNA相同B dNTP要作為DNA復制的原料則需要脫去Pβ和Pγ兩個磷酸基團,該過程中可為DNA復制提供能量,故A錯誤;由于T2噬菌體的DNA可作為模板,有原料、酶和能量,所以有DNA合成,且新合成DNA的堿基序列與T2噬菌體相同,又因Pγ用32P標記,用作原料時已被脫去,故合成的DNA無放射性,B正確,C、D錯誤。4.(DNA復制綜合)將果蠅一個普通的精原細胞放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液中,讓其進行減數分裂并產生四個精子。取一個精子與正常的無放射性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轉入無放射性的發育培養液中繼續培養。分析此過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的四分體中都含有四個被3H標記的DNA分子B.這四個精子都含3H,每個精子中被標記的染色體數為4條C.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后期含3H標記的染色體數為4條D.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含3H標記的染色體數都為4條D 四分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配對形成的結構,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的四分體中都含有四個被3H標記的DNA分子,A正確;果蠅體細胞含8條染色體,精子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半,這四個精子都含3H,每個精子中被標記的染色體數為4條,B正確;受精卵含8條染色體,4條被標記,4條未標記,轉入無放射性的發育培養液中繼續培養,4條被標記的染色體復制后有4條染色單體被標記、4條染色單體未標記,4條未標記的染色體復制后仍為未標記,故第一次有絲分裂后期含3H標記的染色體數為4條,C正確;有絲分裂后期染色單體分開,分別移向兩極,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含3H標記的染色體數為0~4條,D錯誤。【高分必備點】1.二看法分析子代噬菌體的元素標記:2.巧記DNA分子的結構:3.DNA復制:(1)所需酶的種類及作用。①解旋酶:破壞堿基之間的氫鍵。②DNA聚合酶:在脫氧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2)子鏈延伸的方向:5′→3′。(3)復制特點:半保留復制、邊解旋邊復制。4.同位素標記法與病毒遺傳物質的探究:【規避失分點】1.噬菌體不能單獨培養:噬菌體必須寄生在宿主細胞內,利用宿主細胞的原料和場所合成蛋白質與核酸。2.DNA復制起點和方向不唯一:DNA復制可以是多起點雙向復制。【深挖增分點】不同細胞中的DNA復制場所(1)真核細胞:①主要場所:細胞核。②其他場所:線粒體、葉綠體等半自主性細胞器也含DNA,也進行DNA的復制。(2)原核細胞:無細胞核,DNA復制發生在擬核中。專題4 遺傳的分子基礎考向1 基因的本質和復制(5年6考)(2020·浙江7月選考)下列關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活體轉化實驗中,R型菌轉化成的S型菌不能穩定遺傳B.活體轉化實驗中,S型菌的莢膜物質使R型菌轉化成有莢膜的S型菌C.離體轉化實驗中,蛋白質也能使部分R型菌轉化成S型菌且可實現穩定遺傳D.離體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轉化成S型菌情境素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核心素養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命題視角(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結果分析(2)可遺傳變異的特點1.審關鍵點: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理解。2.解題流程:陷阱1:不理解肺炎雙球菌轉化的原理: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是兩種細菌的DNA發生了基因重組的結果,屬于可遺傳的變異。陷阱2:不明確發生轉化作用的物質:能讓R型細菌轉化的物質是S型細菌的DNA,其他物質或被分解的S型細菌的DNA不能讓其轉化。1.(基因的本質)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致病性很強的RNA病毒,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注射抗生素不能明顯地抑制該病毒的增殖過程B.該病毒在感染人體呼吸道時需要與受體相結合C.感染的患者治療康復后血清中含有對應的抗體D.感染者處于潛伏期時,該病毒RNA難以進行復制2.(DNA的結構)DNA分子雜交技術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種生物DNA分子的差異。當兩種生物的DNA分子的單鏈具有互補的堿基序列時,互補的堿基序列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雙鏈區;在沒有互補堿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兩條單鏈(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雜合雙鏈區存在A和T、G和C配對的現象B.DNA分子雜交游離區的形成是因為該區域堿基的種類不同C.形成雜合雙鏈區的部位越多,說明兩種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D.若把甲中a2和b1兩條單鏈結合在一起,也會出現乙中游離單鏈和雜合雙鏈的現象3.(DNA復制)有人將大腸桿菌的DNA聚合酶、4種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即dN-Pα~Pβ~Pγ,其中Pγ用32P標記)、微量的T2噬菌體DNA混合液在有Mg2+存在的條件下于37℃靜置30min,檢測是否能合成DNA分子以及有無放射性。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DNA合成,原DNA中無放射性,因為實驗裝置中未提供能量B.有DNA合成,新DNA中無放射性,新DNA堿基序列與T2噬菌體的DNA相同C.有DNA合成,新DNA中有放射性,新DNA堿基序列與T2噬菌體的DNA相同D.有DNA合成,新DNA中有放射性,新DNA堿基序列與大腸桿菌的DNA相同4.(DNA復制綜合)將果蠅一個普通的精原細胞放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液中,讓其進行減數分裂并產生四個精子。取一個精子與正常的無放射性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轉入無放射性的發育培養液中繼續培養。分析此過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的四分體中都含有四個被3H標記的DNA分子B.這四個精子都含3H,每個精子中被標記的染色體數為4條C.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后期含3H標記的染色體數為4條D.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含3H標記的染色體數都為4條1.二看法分析子代噬菌體的元素標記:2.巧記DNA分子的結構:3.DNA復制:(1)所需酶的種類及作用。①解旋酶:破壞堿基之間的氫鍵。②DNA聚合酶:在脫氧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2)子鏈延伸的方向:5′→3′。(3)復制特點:半保留復制、邊解旋邊復制。4.同位素標記法與病毒遺傳物質的探究:1.噬菌體不能單獨培養:噬菌體必須寄生在宿主細胞內,利用宿主細胞的原料和場所合成蛋白質與核酸。2.DNA復制起點和方向不唯一:DNA復制可以是多起點雙向復制。不同細胞中的DNA復制場所(1)真核細胞:①主要場所:細胞核。②其他場所:線粒體、葉綠體等半自主性細胞器也含DNA,也進行DNA的復制。(2)原核細胞:無細胞核,DNA復制發生在擬核中。專題4 遺傳的分子基礎考向1:///研磨真題·解高考密碼/// D 本題主要考查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在肺炎雙球菌活體轉化實驗中,R型菌轉化成的S型菌能穩定遺傳,A項錯誤;活體轉化實驗無法說明是哪種物質使R型菌轉化成有莢膜的S型菌,B項錯誤;在離體轉化實驗中,只有S型菌的DNA才能使部分R型菌轉化成S型菌,且可實現穩定遺傳,C項錯誤;離體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菌提取物,其DNA被水解,不能使R型菌轉化成S型菌,D項正確。///新題預測·技法演練場///1.D 抗生素可以抑制細菌的增殖,對病毒沒有預防和治療的效果,故A正確;新型冠狀病毒在感染人體呼吸道時,需要與呼吸道黏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相結合,故B正確;感染的患者會激發自身的特異性免疫反應,所以治療康復后血清中含有對應的抗體,故C正確;感染者處于潛伏期時,該病毒RNA在人體細胞內也在不斷增殖,進行病毒的RNA復制,故D錯誤。2.B 當兩種生物的DNA分子的單鏈具有互補的堿基序列時,互補的堿基序列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雙鏈區,堿基A與堿基T配對,堿基G與堿基C配對,A正確;DNA雜交游離區的形成,是因為對應的堿基不互補,而不是因為堿基的種類不同,該區域的堿基種類一般相同,B錯誤;形成雜合雙鏈區的部位越多,DNA堿基序列的一致性越高,說明在生物進化過程中,DNA堿基序列發生的變化越小,因此親緣關系越近,C正確;a1與a2互補,b1與b2互補,據圖乙可知,在雜合雙鏈區,a1與b2對應的堿基互補,在游離單鏈區a1與b2對應的堿基不互補,則a2和b1同樣會出現圖乙所示的現象,D正確。3.B dNTP要作為DNA復制的原料則需要脫去Pβ和Pγ兩個磷酸基團,該過程中可為DNA復制提供能量,故A錯誤;由于T2噬菌體的DNA可作為模板,有原料、酶和能量,所以有DNA合成,且新合成DNA的堿基序列與T2噬菌體相同,又因Pγ用32P標記,用作原料時已被脫去,故合成的DNA無放射性,B正確,C、D錯誤。4.D 四分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配對形成的結構,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的四分體中都含有四個被3H標記的DNA分子,A正確;果蠅體細胞含8條染色體,精子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半,這四個精子都含3H,每個精子中被標記的染色體數為4條,B正確;受精卵含8條染色體,4條被標記,4條未標記,轉入無放射性的發育培養液中繼續培養,4條被標記的染色體復制后有4條染色單體被標記、4條染色單體未標記,4條未標記的染色體復制后仍為未標記,故第一次有絲分裂后期含3H標記的染色體數為4條,C正確;有絲分裂后期染色單體分開,分別移向兩極,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含3H標記的染色體數為0~4條,D錯誤。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版高考生物二輪考前復習專題學案:第一篇 專題4 考向1 基因的本質和復制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考生物二輪考前復習專題課件:第一篇 專題4 考向1 基因的本質和復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