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專題5 遺傳的基本規律考向1 基因分離定律(5年6考)研磨真題·解高考密碼(2020·全國Ⅰ卷)已知果蠅的長翅和截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長翅果蠅進行單對交配(每個瓶中有1只雌果蠅和1只雄果蠅),子代果蠅中長翅∶截翅=3∶1。據此無法判斷的是( )A.長翅是顯性性狀還是隱性性狀B.親代雌蠅是雜合子還是純合子C.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上D.該等位基因在雌蠅體細胞中是否成對存在 C 本題主要考查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和應用、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的判定方法等。長翅果蠅相互交配子代出現性狀分離,說明長翅為顯性性狀,截翅為隱性性狀。若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親代均為雜合子,若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代雌蠅是雜合子,親代雄蠅是顯性純合子,A、B項不符合題意,C項符合題意;無論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上,雌蠅體細胞中均成對存在,D項不符合題意。【命題背景】情境素材果蠅雜交實驗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科學思維命題視角(1)顯隱性的判斷 (2)基因型的判斷 (3)基因位置的判斷【審答思維】1.審關鍵點:長翅×長翅→3長翅∶1截翅2.解題流程:【命題陷阱】陷阱1:判斷基因位置易出現錯誤:后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無法判斷基因位于哪種染色體上,常染色體或X染色體均可出現。陷阱2:不理解分離定律的實質:在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1.(分離定律的實質)番茄的缺刻葉和馬鈴薯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用缺刻葉植株甲進行了以下實驗,有關結果預期正確的是( )A.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出現性狀分離,則可判定甲為雜合子B.用植株甲給另一缺刻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缺刻葉則可判定甲為雜合子C.用植株甲給馬鈴薯葉植株授粉,子代中缺刻葉與馬鈴薯葉的比例為1∶1,則可判定缺刻葉為顯性性狀D.用植株甲給另一缺刻葉植株授粉,子代中缺刻葉與馬鈴薯葉的比例為3∶1,可判定甲為雜合子,而另一缺刻葉無法判斷新題預測·技法演練場A 讓缺刻葉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出現性狀分離,說明植株甲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為顯性性狀,A正確;用植株甲給另一缺刻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缺刻葉,說明雙親可能都是純合子,既可能是顯性純合子也可能是隱性純合子,或者是雙親均表現為顯性性狀,其中之一為雜合子,另一個為顯性純合子。因此不能判斷植株甲為雜合子,B錯誤;用植株甲給馬鈴薯葉植株授粉,子代中缺刻葉與馬鈴薯葉的比例為1∶1,只能說明一個親本為雜合子,另一個親本為隱性純合子,但誰是雜合子,誰是隱性純合子無法判斷,C錯誤;用植株甲給另一缺刻葉植株授粉,子代中缺刻葉與馬鈴薯葉的比例為3∶1,說明植株甲與另一缺刻葉植株均為雜合子,D錯誤。2.(分離定律的數量計算)現有某種動物的800對雌雄個體(均為灰體)分別交配,每對僅產下一個后代,合計后代中有灰體700只,黑體100只。控制體色的顯、隱性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分別用R、r表示。若沒有變異發生,則理論上基因型組合為Rr×Rr的親本數量應該是( )A.100對B.400對C.700對D.800對B 根據分離定律Rr×Rr→3R_(灰體)∶1rr(黑體),結合題目信息,理論上基因型組合為Rr×Rr的親本數量如果是400對,則會產生灰體300只,黑體100只。另外400只灰體子代的400對灰體親本組合則為RR×Rr或RR×RR,B正確。3.(分離定律的應用)加拿大無毛貓是近親雜交選育而來,除個別部位有薄軟的胎毛外,其他部位均無毛。已知無毛性狀是由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無毛基因是由基因突變產生的,說明了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B.兩只雜合有毛貓再生出兩只無毛貓的概率為1/16C.無毛基因有交叉遺傳現象,性狀一般出現隔代遺傳現象D.若無毛貓患有某種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可通過基因檢測確定B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無毛貓是近親雜交選育而來,說明有毛基因和無毛基因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不是基因突變,A錯誤;有毛基因用A表示,無毛基因用a表示,則兩只雜合有毛貓(Aa)再生出兩只無毛貓(aa)的概率為1/4×1/4=1/16,B正確;交叉遺傳、隔代遺傳一般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特征,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無毛性狀是由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C錯誤;若無毛貓患有某種染色體異常遺傳病,通過基因檢測不一定確定出來,如三體綜合征,D錯誤。4.(分離定律的應用)現有兩瓶世代連續的果蠅,甲瓶中個體全為灰身,乙瓶中的個體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讓乙瓶中的全部灰身個體與異性黑身果蠅交配,觀察子代表現型及比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后代出現兩種表現型,則甲為乙的親本B.若后代出現兩種表現型,則乙中灰身果蠅與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C.若后代只出現一種表現型,則乙為甲的親本,甲中灰身果蠅為雜合子D.子代是否出現兩種表現型是判斷顯隱性性狀的重要依據D 乙瓶中的全部灰身個體與異性黑身果蠅交配,若后代出現兩種表現型,說明乙瓶灰身個體中存在雜合體(Aa),而甲瓶全為灰身(Aa),則甲為乙的親本,且灰身是顯性,A正確;甲瓶全為灰身(Aa),甲瓶果蠅(Aa)自交后子代為灰身(AA)、灰身(Aa)、黑身(aa),則乙中灰身(AA和Aa)果蠅與甲基因型相同(Aa)的概率為2/3,B正確;若后代只出現一種表現型,則說明乙瓶中為純合體AA和aa,乙為甲(Aa)的親本,甲中灰身果蠅為雜合子,C正確;由分析可知,只要存在世代連續的關系,無論子代是否出現兩種表現型,均可得出灰身是顯性性狀,D錯誤。【高分必備點】1.自交法和測交法在判斷基因型中的作用:比較純合子雜合子自交純合子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雜合子后代發生性狀分離測交純合子×隱性類型后代只有一種類型雜合子×隱性類型后代有不同類型提醒:(1)自交操作簡單,一般只適用于植物,不適用于動物。(2)測交時,若待測個體為雄性,一般與多個隱性雌性個體交配,以獲得更多后代。2.顯隱性的判斷:3.分離定律中的異常分離比:(1)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1∶2∶1,顯性基因對隱性基因不完全顯性。(2)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2∶1,顯性基因純合致死。【規避失分點】1.理解等位基因避免兩個易錯點:(1)不清楚等位基因的位置關系: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對相對性狀。(2)細胞核基因不一定存在等位基因:①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則在雄性個體中無等位基因。②只位于Y染色體上的基因在任何細胞中都不存在等位基因。2.誤認為等位基因的分離一定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若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交叉互換,則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深挖增分點】1.分離定律與減數分裂的關系:(1)減數分裂是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2)等位基因隨著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2.分離定律與人類遺傳病預防:(1)單基因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其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2)通過對遺傳系譜圖的分析,可判斷后代患病幾率從而進行遺傳病的預防。專題5 遺傳的基本規律考向1 基因分離定律(5年6考) (2020·全國Ⅰ卷)已知果蠅的長翅和截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長翅果蠅進行單對交配(每個瓶中有1只雌果蠅和1只雄果蠅),子代果蠅中長翅∶截翅=3∶1。據此無法判斷的是( )A.長翅是顯性性狀還是隱性性狀B.親代雌蠅是雜合子還是純合子C.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上D.該等位基因在雌蠅體細胞中是否成對存在情境素材果蠅雜交實驗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科學思維命題視角(1)顯隱性的判斷 (2)基因型的判斷 (3)基因位置的判斷1.審關鍵點:長翅×長翅→3長翅∶1截翅2.解題流程:陷阱1:判斷基因位置易出現錯誤:后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無法判斷基因位于哪種染色體上,常染色體或X染色體均可出現。陷阱2:不理解分離定律的實質:在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1.(分離定律的實質)番茄的缺刻葉和馬鈴薯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用缺刻葉植株甲進行了以下實驗,有關結果預期正確的是( )A.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出現性狀分離,則可判定甲為雜合子B.用植株甲給另一缺刻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缺刻葉則可判定甲為雜合子C.用植株甲給馬鈴薯葉植株授粉,子代中缺刻葉與馬鈴薯葉的比例為1∶1,則可判定缺刻葉為顯性性狀D.用植株甲給另一缺刻葉植株授粉,子代中缺刻葉與馬鈴薯葉的比例為3∶1,可判定甲為雜合子,而另一缺刻葉無法判斷2.(分離定律的數量計算)現有某種動物的800對雌雄個體(均為灰體)分別交配,每對僅產下一個后代,合計后代中有灰體700只,黑體100只。控制體色的顯、隱性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分別用R、r表示。若沒有變異發生,則理論上基因型組合為Rr×Rr的親本數量應該是( )A.100對B.400對C.700對D.800對3.(分離定律的應用)加拿大無毛貓是近親雜交選育而來,除個別部位有薄軟的胎毛外,其他部位均無毛。已知無毛性狀是由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無毛基因是由基因突變產生的,說明了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B.兩只雜合有毛貓再生出兩只無毛貓的概率為1/16C.無毛基因有交叉遺傳現象,性狀一般出現隔代遺傳現象D.若無毛貓患有某種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可通過基因檢測確定4.(分離定律的應用)現有兩瓶世代連續的果蠅,甲瓶中個體全為灰身,乙瓶中的個體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讓乙瓶中的全部灰身個體與異性黑身果蠅交配,觀察子代表現型及比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后代出現兩種表現型,則甲為乙的親本B.若后代出現兩種表現型,則乙中灰身果蠅與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C.若后代只出現一種表現型,則乙為甲的親本,甲中灰身果蠅為雜合子D.子代是否出現兩種表現型是判斷顯隱性性狀的重要依據1.自交法和測交法在判斷基因型中的作用:比較純合子雜合子自交純合子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雜合子后代發生性狀分離測交純合子×隱性類型后代只有一種類型雜合子×隱性類型后代有不同類型 提醒:(1)自交操作簡單,一般只適用于植物,不適用于動物。(2)測交時,若待測個體為雄性,一般與多個隱性雌性個體交配,以獲得更多后代。2.顯隱性的判斷:3.分離定律中的異常分離比:(1)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1∶2∶1,顯性基因對隱性基因不完全顯性。(2)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2∶1,顯性基因純合致死。1.理解等位基因避免兩個易錯點:(1)不清楚等位基因的位置關系: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對相對性狀。(2)細胞核基因不一定存在等位基因:①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則在雄性個體中無等位基因。②只位于Y染色體上的基因在任何細胞中都不存在等位基因。2.誤認為等位基因的分離一定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若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交叉互換,則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1.分離定律與減數分裂的關系:(1)減數分裂是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2)等位基因隨著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2.分離定律與人類遺傳病預防:(1)單基因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其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2)通過對遺傳系譜圖的分析,可判斷后代患病幾率從而進行遺傳病的預防。專題5 遺傳的基本規律考向1:///研磨真題·解高考密碼/// C 本題主要考查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和應用、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的判定方法等。長翅果蠅相互交配子代出現性狀分離,說明長翅為顯性性狀,截翅為隱性性狀。若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親代均為雜合子,若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代雌蠅是雜合子,親代雄蠅是顯性純合子,A、B項不符合題意,C項符合題意;無論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上,雌蠅體細胞中均成對存在,D項不符合題意。///新題預測·技法演練場///1.A 讓缺刻葉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出現性狀分離,說明植株甲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為顯性性狀,A正確;用植株甲給另一缺刻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缺刻葉,說明雙親可能都是純合子,既可能是顯性純合子也可能是隱性純合子,或者是雙親均表現為顯性性狀,其中之一為雜合子,另一個為顯性純合子。因此不能判斷植株甲為雜合子,B錯誤;用植株甲給馬鈴薯葉植株授粉,子代中缺刻葉與馬鈴薯葉的比例為1∶1,只能說明一個親本為雜合子,另一個親本為隱性純合子,但誰是雜合子,誰是隱性純合子無法判斷,C錯誤;用植株甲給另一缺刻葉植株授粉,子代中缺刻葉與馬鈴薯葉的比例為3∶1,說明植株甲與另一缺刻葉植株均為雜合子,D錯誤。2.B 根據分離定律Rr×Rr→3R_(灰體)∶1rr(黑體),結合題目信息,理論上基因型組合為Rr×Rr的親本數量如果是400對,則會產生灰體300只,黑體100只。另外400只灰體子代的400對灰體親本組合則為RR×Rr或RR×RR,B正確。3.B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無毛貓是近親雜交選育而來,說明有毛基因和無毛基因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不是基因突變,A錯誤;有毛基因用A表示,無毛基因用a表示,則兩只雜合有毛貓(Aa)再生出兩只無毛貓(aa)的概率為1/4×1/4=1/16,B正確;交叉遺傳、隔代遺傳一般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特征,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無毛性狀是由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C錯誤;若無毛貓患有某種染色體異常遺傳病,通過基因檢測不一定確定出來,如三體綜合征,D錯誤。4.D 乙瓶中的全部灰身個體與異性黑身果蠅交配,若后代出現兩種表現型,說明乙瓶灰身個體中存在雜合體(Aa),而甲瓶全為灰身(Aa),則甲為乙的親本,且灰身是顯性,A正確;甲瓶全為灰身(Aa),甲瓶果蠅(Aa)自交后子代為灰身(AA)、灰身(Aa)、黑身(aa),則乙中灰身(AA和Aa)果蠅與甲基因型相同(Aa)的概率為2/3,B正確;若后代只出現一種表現型,則說明乙瓶中為純合體AA和aa,乙為甲(Aa)的親本,甲中灰身果蠅為雜合子,C正確;由分析可知,只要存在世代連續的關系,無論子代是否出現兩種表現型,均可得出灰身是顯性性狀,D錯誤。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版高考生物二輪考前復習專題學案:第一篇 專題5 考向1 基因分離定律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考生物二輪考前復習專題課件:第一篇 專題5 考向1 基因分離定律.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