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考向2 群落及其演替(5年6考)研磨真題·解高考密碼(2020·全國Ⅱ卷)河水攜帶泥沙流入大海時,泥沙會在入海口淤積形成三角洲。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3種植物群落類型:①以蘆葦為主的植物群落(生長在淡水環境中),②以赤堿蓬為主的植物群落(生長在海水環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長在陸地環境中)。該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過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順序是(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命題背景】情境素材群落演替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科學思維命題視角(1)群落演替的過程(2)三角洲形成過程中的環境變化【審答思維】1.審題干:河水攜帶泥沙在入海口淤積形成三角洲。2.解題流程:【命題陷阱】陷阱:演替過程不僅生物變化,環境也發生改變。入海口的海水環境隨著河水沖刷逐漸演變為淡水環境、陸地環境。 A 本題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過程。河水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處逐漸淤積,最終形成三角洲,即陸地,由此推測,最先出現的是生長在海水環境中的以赤堿蓬為主的植物群落,然后是生長在淡水環境中的以蘆葦為主的植物群落,最后是生長在陸地環境中的草甸植物群落。1.(群落的結構)在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以下關于群落空間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森林群落中喬木層的疏密程度不會影響草本層的水平結構B.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森林、草地和裸巖,是群落的垂直結構C.蘆葦等植物在湖泊群落中的斑塊狀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D.森林中的動物分層現象明顯,有利于對空間和食物資源的充分利用新題預測·技法演練場1.D 森林群落中喬木層的疏密程度會影響草本層的光照量,因此會影響草本層的水平結構,A錯誤;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森林、草地和裸巖,是群落的水平結構,B錯誤;蘆葦等植物在湖泊群落中的斑塊狀分布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C錯誤;群落空間結構的意義是有利于對光照等自然資源充分利用,D正確。2.(群落演替)塞罕壩林場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它曾是清朝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后因砍伐嚴重逐漸退化,直至“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后來,塞罕壩三代人無畏困難鑄成“綠色屏風”,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傳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類活動使演替向著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B.群落演替中,物種多樣性增長指數一直呈上升趨勢C.在群落演替中,喬木最終成為優勢種的主要原因是喬木在競爭陽光中占優勢D.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群落的垂直結構可能逐漸發生改變2.B 人類活動使演替向著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A正確;群落演替的初期階段,物種多樣性呈上升趨勢,最后趨于相對穩定,B錯誤;在群落演替中,喬木最終成為優勢種的主要原因是喬木在競爭陽光中占優勢,C正確;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群落的垂直結構變復雜,即逐漸發生改變,D正確。3.(種間關系)研究發現,鷹對不同種群數量的鴿群發起攻擊的成功率是不同的,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此圖說明鷹的捕食量與鴿的種群數量是一種負相關的關系B.二者為捕食關系,如果鷹的數量下降,鴿的數量會持續增加C.鷹的攻擊成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鴿群及時發現天敵所致D.鷹的存在不利于該群落中鴿等生物的進化3.C 鴿的種群數量增加,鷹的攻擊成功率下降,說明鷹的攻擊成功率與鴿的種群數量是一種負相關的關系,A錯誤;二者為捕食關系,如果鷹的數量下降,鴿的種群數量將先上升再下降最后在某一數量上波動,B錯誤;鷹的攻擊成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鴿群的種內互助及時發現天敵所致,C正確;鷹的存在有利于該群落中鴿等生物的進化,D錯誤。4.(種間關系)科研人員為有效控制某生態系統中的某種害蟲,引入了該害蟲的天敵,并用一段時間的調查數據構建了圖甲和圖乙所示的模型(圖甲中箭頭方向代表曲線變化趨勢)。下列有關曲線的分析錯誤的是( )A.由圖甲可以看出,生態系統中存在著反饋調節機制B.由圖甲可以看出,害蟲和天敵的K值分別是N2、P2C.圖乙中屬于圖甲中害蟲數量變化的是PD.如果引入另一種害蟲的天敵,則短時間內害蟲和原有的天敵數量變化分別是減少、減少4.C 從圖甲的害蟲數量和天敵數量的相互關系中可以看出,生態系統中存在著負反饋調節機制,A正確;害蟲的數量和天敵的數量分別在N2、P2上下波動,故害蟲和天敵的K值分別是N2、P2,B正確;由圖乙可知,H是被捕食者,P是捕食者,即害蟲為H,C錯誤;如果引入另一種害蟲的天敵,則短時間內害蟲將減少,同時害蟲的兩種天敵間存在競爭,因此原有的天敵數量也減少,D正確。【高分必備點】1.常考的兩種種間關系曲線:(1)競爭:(2)捕食:2.理解群落的兩種結構:3.正確區別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規避失分點】1.捕食和寄生的影響不同:(1)寄生:通常是指寄生生物以寄主的體液、組織或已消化好的食物為食,一般不會引起寄主的死亡。(2)捕食:一般會逐漸或直接殺死被捕食者。2.群落的空間結構研究對象為不同種生物:例如竹林中竹子高低錯落有致不屬于垂直結構,因為竹林中的所有竹子為同一物種,由于生長的階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屬范圍為種群而非群落。【深挖增分點】群落演替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1.群落演替:(1)定義: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2)原因:環境的變化、生物本身的生命活動、種內和種間關系的變化,人類活動。2.生物多樣性:(1)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2)原因:共同進化。3.群落演替的趨勢:最終是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定性的提高。考向2 群落及其演替(5年6考)(2020·全國Ⅱ卷)河水攜帶泥沙流入大海時,泥沙會在入海口淤積形成三角洲。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3種植物群落類型:①以蘆葦為主的植物群落(生長在淡水環境中),②以赤堿蓬為主的植物群落(生長在海水環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長在陸地環境中)。該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過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順序是(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情境素材群落演替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科學思維命題視角(1)群落演替的過程(2)三角洲形成過程中的環境變化1.審題干:河水攜帶泥沙在入海口淤積形成三角洲。2.解題流程: 陷阱:演替過程不僅生物變化,環境也發生改變。入海口的海水環境隨著河水沖刷逐漸演變為淡水環境、陸地環境。1.(群落的結構)在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以下關于群落空間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森林群落中喬木層的疏密程度不會影響草本層的水平結構B.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森林、草地和裸巖,是群落的垂直結構C.蘆葦等植物在湖泊群落中的斑塊狀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D.森林中的動物分層現象明顯,有利于對空間和食物資源的充分利用2.(群落演替)塞罕壩林場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它曾是清朝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后因砍伐嚴重逐漸退化,直至“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后來,塞罕壩三代人無畏困難鑄成“綠色屏風”,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傳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類活動使演替向著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B.群落演替中,物種多樣性增長指數一直呈上升趨勢C.在群落演替中,喬木最終成為優勢種的主要原因是喬木在競爭陽光中占優勢D.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群落的垂直結構可能逐漸發生改變3.(種間關系)研究發現,鷹對不同種群數量的鴿群發起攻擊的成功率是不同的,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此圖說明鷹的捕食量與鴿的種群數量是一種負相關的關系B.二者為捕食關系,如果鷹的數量下降,鴿的數量會持續增加C.鷹的攻擊成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鴿群及時發現天敵所致D.鷹的存在不利于該群落中鴿等生物的進化4.(種間關系)科研人員為有效控制某生態系統中的某種害蟲,引入了該害蟲的天敵,并用一段時間的調查數據構建了圖甲和圖乙所示的模型(圖甲中箭頭方向代表曲線變化趨勢)。下列有關曲線的分析錯誤的是( )A.由圖甲可以看出,生態系統中存在著反饋調節機制B.由圖甲可以看出,害蟲和天敵的K值分別是N2、P2C.圖乙中屬于圖甲中害蟲數量變化的是PD.如果引入另一種害蟲的天敵,則短時間內害蟲和原有的天敵數量變化分別是減少、減少1.常考的兩種種間關系曲線:(1)競爭:(2)捕食:2.理解群落的兩種結構:3.正確區別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1.捕食和寄生的影響不同:(1)寄生:通常是指寄生生物以寄主的體液、組織或已消化好的食物為食,一般不會引起寄主的死亡。(2)捕食:一般會逐漸或直接殺死被捕食者。2.群落的空間結構研究對象為不同種生物:例如竹林中竹子高低錯落有致不屬于垂直結構,因為竹林中的所有竹子為同一物種,由于生長的階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屬范圍為種群而非群落。群落演替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1.群落演替:(1)定義: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2)原因:環境的變化、生物本身的生命活動、種內和種間關系的變化,人類活動。2.生物多樣性:(1)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2)原因:共同進化。3.群落演替的趨勢:最終是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定性的提高。考向2:///研磨真題·解高考密碼/// A 本題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過程。河水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處逐漸淤積,最終形成三角洲,即陸地,由此推測,最先出現的是生長在海水環境中的以赤堿蓬為主的植物群落,然后是生長在淡水環境中的以蘆葦為主的植物群落,最后是生長在陸地環境中的草甸植物群落。///新題預測·技法演練場///1.D 森林群落中喬木層的疏密程度會影響草本層的光照量,因此會影響草本層的水平結構,A錯誤;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森林、草地和裸巖,是群落的水平結構,B錯誤;蘆葦等植物在湖泊群落中的斑塊狀分布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C錯誤;群落空間結構的意義是有利于對光照等自然資源充分利用,D正確。2.B 人類活動使演替向著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A正確;群落演替的初期階段,物種多樣性呈上升趨勢,最后趨于相對穩定,B錯誤;在群落演替中,喬木最終成為優勢種的主要原因是喬木在競爭陽光中占優勢,C正確;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群落的垂直結構變復雜,即逐漸發生改變,D正確。3.C 鴿的種群數量增加,鷹的攻擊成功率下降,說明鷹的攻擊成功率與鴿的種群數量是一種負相關的關系,A錯誤;二者為捕食關系,如果鷹的數量下降,鴿的種群數量將先上升再下降最后在某一數量上波動,B錯誤;鷹的攻擊成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鴿群的種內互助及時發現天敵所致,C正確;鷹的存在有利于該群落中鴿等生物的進化,D錯誤。4.C 從圖甲的害蟲數量和天敵數量的相互關系中可以看出,生態系統中存在著負反饋調節機制,A正確;害蟲的數量和天敵的數量分別在N2、P2上下波動,故害蟲和天敵的K值分別是N2、P2,B正確;由圖乙可知,H是被捕食者,P是捕食者,即害蟲為H,C錯誤;如果引入另一種害蟲的天敵,則短時間內害蟲將減少,同時害蟲的兩種天敵間存在競爭,因此原有的天敵數量也減少,D正確。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版高考生物二輪考前復習專題學案:第一篇 專題9 考向2 群落及其演替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考生物二輪考前復習專題課件:第一篇 專題9 考向2 群落及其演替.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