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例談中考科學復習課復習課之所以難上,是因為復習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都已學過,已失去了新鮮感,較難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老師們通常采用以下這種復習策略:就是選擇一本合適的復習用書,然后結合《考試 ( http: / / www. / )說明》按照考點,邊講邊練。這種方式有一個問題:成績好的學生可能會嫌老師啰嗦或練習重復而厭煩,成績較差的學生因跟不上快速的講解節奏而仍舊放棄,只有成績一般、上進心強的學生苦苦堅持,課堂效率不高。因此,新課標下的中考總復習應該并不是對已學知識 ( javascript:;" \t "_self )的簡單重復和再現,而是從更高層次、更新角度對所學知識、技能和方法進行 ( javascript:;" \t "_self )重新認識和再學習的過程。有人把平時教學比喻成像栽活一棵樹,復習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可要花費一番功夫。 如何才能使一堂科學復習課更好融入新課改精神,實現“雙基”與“能力”的和諧統一,真正成為高效課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們認為應抓好四個環節。下面,我結合具體的課例,談一談這四個環節:一、明確目標 達成共識我們知道:中考屬于選拔性考試,但是中考的選拔是建立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選拔;中考要考慮考生升入高中后繼續學習的潛在能力,但高中教育還是屬于基礎教育范圍,因此中考仍要堅持既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又要堅持考查考生的學科能力的原則。而且現在中考由全市統一命題,命題將嚴格遵循現行中學新課標的要求,并充分考慮到各區縣的教學情況、教改情況和考生的實際水平。因此,我們初三科學備課組在每次集體備課中,會針對每一節復習內容,認真地學習本節內容的考試要求,并通過討論,明確復習目標,達成共識。而復習目標對復習起著導向、激勵、調節和評價的作用,復習目標的確定要考慮到下面的因素。 1.依據教材。復習要從教材整體出發,按知識體系或按章節、單元,抓住重點與難點來考慮復習目標,使學生能初步對知識的整體性進行把握進一步對重點知識進行加深與拓寬,從多層次、多角度認識重點與難點知識,以求解題時不會遇到大的障礙。 2.依據課程標準。既要考慮到學習目標,又要考慮到學習內容的具體目標。3.依據學生實際。所謂學生實際就是對學生的認知和能力要了解,對學生的求知心理特點要掌握。既要研究學生的群體,又要研究學生的個體。尤其對基礎好的和差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要求,因材施教,使他們各有所得。實際教學活動中,就某一節的目標而言應有所側重,不要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要有計劃地將課堂復習目標重點定位在認識、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課例:機械運動復習考試要求▲1.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 ①說出參照物的概念②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aa ②理解速度的概念③知道速度的單位④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⑤應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babc▲2.速度和平均速度①描述勻速直線運動 a二、考題回顧 認清方向老師在備課時,必須在研究歷年中考試卷的基礎上把握好考點,通過考題回顧,認清方向。由于復習時間有限,因此課堂上要不枝不蔓,必要時直奔主題,在考點上下功夫,知道中考要考什么,不考什么,哪些知識是重點,哪些是難點,以及不同知識的掌握層次,是對學生的能力測試,還是針對知識點的測試,只有這樣,我們平時復習才能有所側重、有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復習效率。[05紹興第36題(分析計算題)]--考查學生的讀表能力、時間的計算、超聲波測速并結合功率、速度和受到阻力之間的運算關系。[06紹興第30題(實驗探究題)]--- 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頻閃照相機測速和平均速度的計算。[07紹興第27題(簡答題)]----結合圖形,考查學生數據處理能力、時間的計算、并結合了功率、速度和受到阻力之間的運算關系。[08年紹興第21題(簡答題)]---此題綜合性較強,利用地圖,結合了方位的判斷和有機物的判斷,也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計算。[09紹興第29題(簡答題)]---結合圖表,考查了學生對物體運動狀態的判斷,并融入了功的計算。[10年紹興第36題(分析計算題)]---利用圖表-火車時刻表,考查了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并也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計算。通過近幾年中考試題的回顧,我們認為:科學中考中對本知識點的考查,不僅僅只是檢測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社會實際、科學探究實際,考查學生在解決真實生活中真實問題的能力和心智技能,考查知識本身的生成、知識間的遷移與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從近五年來的紹興試題來看,我們不難發現:試題編制非常靈活,其中很多涉及了對各種探究技能的考查,如辨別科學問題、實驗、分類、預測與推測、模型、圖象與圖表、對照比較、數據處理等基本的科學探究技能和提出假設、證據解釋、控制變量、實驗等綜合的科學探究過程技能。由鑒于此,我們認為:今后試題將會更多地通過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在檢測學生智慧的前提下,以本知識點為載體,重點考查學生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實際生活、生產中遇到的熱點問題、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現象的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三、創設情景 夯實基礎情景創設是指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設計一個主線活動或者是有結構的活動塊,使復習及要達成的目標系統化、條理化。《科學》它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實際生活。許多科學知識往往就是生活的一些實例,所以我們在創設情景時應該從實際生活入手,選取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社會熱點作為背景材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這樣的問題,學生往往易于接受,還能在活動過程中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任何一節復習課應是由師生互動來完成的。這種互動要比上新課時還要多。教師講是為了引出內容的主線和設計教學思路,這條線可時常讓其斷開,把連接的任務交給學生,但要把學生的思路打開,一方面要讓其感到自己在知識的連接上已掌握點和欠缺點;另一方面通過學生的“讀”可讓教師及時了解他們在哪方面存在問題,如何采取對策。提出問題時選題要得當,有的問題也可設計成小組討論、代表發言、老師總結等方式來完成。這種講、讀結合的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應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情境活動中學生可以融合概念知識的復習,夯實基礎,回歸課本。教師可給學生一定的腳手架來支撐學生完成復習任務,腳手架可以是知識樹、也可是記錄單、也可以是表格式的。這種形式把知識點落實得很有效。當然,也可以兩者兼而有之。情境1:小明同學陪爸爸到公園散步,他看到了柳樹上左右擺動的柳枝在湖水中的“倒影”。則“倒影”相對于__________是運動的,相對于__________是靜止的。情境2:一輛汽車在水平河岸上行駛,以汽車為參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_的;以河岸為參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_____.情境3:一只鳥以5米/秒的速度向湖面俯沖,則其在湖面的倒影相對于湖面的速度為________,相對于鳥本身的速度為___________.情境4: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魚,速度可達108千米/時,陸地上跑得最快的獵豹,每秒可達40米,空中飛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鐘能飛行5千米。比較它們速度的大小_____.情境5: 右表是卡車、電車、機車沿直線平穩行駛,起動過程中各個不同時刻的速度(從起動一段時間后開始計時),請你比較和分析表中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卡車做___________運動;(2)電車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定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電車的速度與時間t的定量關系式v=_____;4)通過分析電車和機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發現它們_____是相同的.情境6: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4sB.4s~8s內,甲乙同學都勻速直線運動C.0s~8s內,甲乙兩同學通過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回歸課本知識:1、參照物:(1)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稱為參照物(2)選擇不同的參照物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結論是不同的------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2、機械運動的分類:按物體運動的路徑分曲線運動和直線運動;直線運動按運動速度是否改變可分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3、比較運動的快慢:一是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二是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4、速度和平均速度:(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不變的,不隨運動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v=s/t(2)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常改變,通常利用平均速度表達某一段時間內的運動快慢。計算方法:v=s/t(3)速度單位:米/秒,千米/小時 1米/秒=3.6千米/小時四、突破難點 提升能力古人云:溫故而知新,新的問題,新的思考,新的收獲。有一種說法叫5×1<1×5,很有道理,說的是:圍繞同一能力層次,同一類型的題目做5道,其實效遠小于做一道題,從5個不同的深淺層次進行討論、探究。這5個層次是:①這道題怎么做 ②為什么這樣做 ③怎樣想到這樣做 ④還有哪些方法能解這道題 ⑤改變一下條件或設問角度,這道題還能變成什么新題目 這就是一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思維過程。考試結束以后,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講“這道題目我會做的,為什么我沒有想到呢 ”、“這道題目我會做的,為什么我會做錯呢 ”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平時練習的時候沒有對問題多加思考分析,只是把老師的解題過程進行簡單的模仿和生硬的識記。因此我們應鼓勵學生一題多解,通過不同的思維途徑,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個實際問題。這樣做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促使他們多角度、全方位地審視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加深對概念、規律 ( http: / / www. / )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一)利用“頻閃照片”判斷運動性質,比較快慢,求速度1、【09 荊門市】,2.【 08衢州】 練習.06紹興第30題(實驗探究題)](二)利用“v-t s-t”圖像判斷運動性質,比較快慢,求速度(三)測速:1、超聲波測速、電磁波測速。2、其它測速小結1、知識點:參照物與運動相對性機械運動的種類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速度與平均速度2、重點:利用頻閃照片解決有關問題利用v-t s-t圖像解決有關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