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萬春學校理化組主講教師:張晨宇提出問題:當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時,反應物的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相比較,存在什么樣的關系?思考 學生探究活動實驗一:測定鹽酸和大理石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實驗二:錐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在吹入二氧化碳后的質量變化實驗三: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釘后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演示實驗: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1)在錐形瓶中放一小塊白磷(2)稱量錐形瓶內物質的總質量(3)點燃白磷,觀察產生的現象為:產生大量白煙,氣球先膨脹后縮小(4)冷卻后稱量錐形瓶內物質的總質量M(2)= M(4)P + O2 P2O5點 燃對比思考:反應前物質(或物體)反應后物質(或物體)錐形瓶細砂橡皮塞氣球(空氣)氧氣氮氣白磷錐形瓶細砂橡皮塞氣球五氧化二磷(剩余氣體)氮氣白磷質量+氧氣質量=五氧化二磷質量稀有氣體等稀有氣體等白磷五氧化二磷氧氣玻璃管玻璃管總結概念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分 子破裂原 子聚集成新物質新分子重新組合破裂重新組合聚集成H2O2H2O為什么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質量守恒的原因分析:1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2 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3 反應前后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原子數目原子質量原子種類微觀物質的總質量元素種類五不變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改變宏觀實驗5-2原子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種類沒有改變原子質量沒有變化。。。。。。。內容內容原因原因應用應用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小結小結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后反思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才要采用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分析解釋→加深理解的教學方法。在此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在了解和利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上填充新知識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整體優化的知識結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利用好實驗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吸引學生興趣以及培養其動手實驗能力,本堂課我以學生的探究實驗為主,并將傳統實驗與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學會探究,并提高實驗技能。學生也能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總結、歸納對實驗信息進行加工,對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在傳統實驗操作不便或者時間控制不好處理時采用多媒體視頻教學也是直觀、形象、生動,有助于學生的思考與理解。總得說來本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在活動與探究中,引導學生認真完成實驗和做好結果記錄,對實驗現象進行思索歸納,并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得出結論。這些實踐活動不但有利于學生獲得知識技能,也培養了學生認真扎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索的學習方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說課稿本節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化學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課時,包括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質量守恒的原因。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識,已經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生質的變化有了一定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引領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從“質”到“量”的過渡,也為之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計算的教學構建了理論鋪墊,所以本課內容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理解質量守恒以及守恒的原因,學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和解決一些化學現象和問題。通過實驗及分析,培養學生利用實驗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化學反應實質與質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基本思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教學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如何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的原因,從而達到從定量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九年級的學生對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實質已有一定了解,也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同時他們已初步掌握了簡單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但對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尚處于啟蒙階段。因此我將采用演示法、實驗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驗、投影、視頻等教學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將全面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新理念,整堂課將在輕松、愉快的壞境中進行。首先我將通過演示實驗“鎂條的燃燒”引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快進入上課狀態。接著是“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引導討論—歸納總結”的探究過程,讓學生討論是否所有的化學變化后物質的質量都會增加,引導學生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層層推進,讓學生帶著疑問一起探究,并通過“白磷燃燒的視頻演示實驗”啟迪學生,改進實驗裝置,并分析“白磷燃燒質量不變的實質”,從而歸納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并在此基礎上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水的電解,讓學生明白質量守恒的微觀原因,主動構建知識。其次,完成課堂練習,當堂過手知識,并在作業評講過程中提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幾個要點,提醒學生注意。最后小結本節所學,使學生知識點更明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習題【概念理解】1、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質量等于200g,這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2、高錳酸鉀在空氣中加熱后,固體質量減少了,有人說這個事實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你說對嗎?為什么?3、現有一反應A+B →C,有10克A和5克B反應,結束后還剩余3克A,B沒有剩余,則生成C的質量為 克。【拔高訓練】4、 給29.5克高錳酸鉀加熱,待完全反應后,冷卻稱量剩余固體物質19.9克,則生成氧氣_____克5、有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將裝有過氧化氫的小試管放入裝有二氧化錳的錐形瓶中,將錐形瓶放到天平上用砝碼平衡,使兩種物質反應后,再將錐形瓶放到天平上觀察是否平衡。(1)你認為上述實驗是否嚴密?理由是(2)有個同學看了這個試驗后略作修改,反應前他在導管口系上一個氣球,反應后待氣球膨脹再將其放回天平,天平可能仍不平衡,理由是【反思評價】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能力有什么長進?學得快樂嗎?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習題【復習舊知】寫出下列反應文字表達式1、 磷在空氣中點燃_____________1、 氯酸鉀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活動與探究】定量研究物質的化學變化【提出問題】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后,反應物的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相比較,存在什么樣的關系?【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探究搜集證據】方案一(A組)大理石和稀鹽酸的反應 方案二(B組)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 方案三(C組)鐵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反應表達式實驗儀器、藥品 天平、錐形瓶、燒杯、鑷子、氣球、稀鹽酸、大理石 天平、錐形瓶、燒杯、鑷子、吸管、注射器、澄清石灰水 天平、燒杯、鑷子、硫酸銅溶液、鐵釘實驗現象 看到___,說明有___生成 澄清石灰水變___ 鐵釘的顏色變___了觀察天平是否平衡分析原因實驗改進 ①將盛有少量稀鹽酸的錐形瓶瓶口套一個內裝有大理石的氣球,一同放在天平上稱量,調節天平至平衡。②輕輕將氣球內的大理石倒入錐形瓶中,觀察現象及天平是否平衡。 ①將裝有二氧化碳的錐形瓶橡皮塞上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共同稱量,調節天平至平衡。②將注射器中的澄清石灰水輕輕推入錐形瓶中,一段時后觀察現象及天平是否平衡最終結果【交流共享】【得出結論】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___和生成物質量的總和___。這是因為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的___沒有改變,原子的___沒有增減,原子的___沒有改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本課題包括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兩部分內容。本節課主要完成第一部分質量守恒定律內容。首先設問,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然后通過活動與探究得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一結論,然后再通過活動與探究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從而知道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本課題內容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實驗的順利進行又是學好本課題的關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力爭從以下幾方面突破難點。1.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探究的機會。2.力爭使每一位同學都能提高操作、邊觀察邊思索的能力,使其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3.培養學生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等綜合素質。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以及守恒的原因,學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和解決一些化學現象和問題。2.通過實驗及分析,培養學生利用實驗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3.通過對化學反應實質與質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基本思路。教學重點: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如何使學生理解質量質量守恒的原因,從而達到從定量角度理解化學反應。教學方法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實驗探究→得出結論→解釋應用→加深理解教具準備1. 教師用具:天平和砝碼、鎂條、石棉網、火柴、酒精燈1. 學生用具:燒杯、錐形瓶、天平和砝碼、鑷子、吸管、氣球、稀鹽酸、大理石、硫酸銅溶液、鐵釘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演示實驗】稱量好一根鎂條和石棉網的重量,然后點燃這跟鎂條,燃燒后將其和石棉網一同放在天平上稱量,觀察會有什么現象發生。【設問】那是不是所有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后質量都增加了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投影】當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時,反應物的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相比較,存在什么樣的關系?【板書】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這節課由同學們完成相關的探究實驗,現在把全班同學分為A、B、C三大組,分別對應完成實驗報告單上的三組實驗。【投影】展示各組所要做的不同的實驗A組完成方案一:稀鹽酸和大理石的反應B組完成方案二: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的反應C組完成方案三:硫酸銅溶液和鐵釘反應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注意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并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完成相應組實驗報告單的填寫。教師巡視,并做指導【提示】為保證實驗快捷,在稱量完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后,不必將砝碼放回、游碼歸零,只需比較反應前后指針的偏向即可,就能得出質量的變化。【板書】副板給出三個反應的符號表達式1、HCl+CaCO3→CaCl2+CO2+H2O2、Ca(OH)2+ CO2→CaCO3+ H2O3、CuSO4+Fe→FeSO4+Cu【提問】通過實驗你們能得出什么結論?為什么會得到三組不同的回答?你們能不能初步解釋為什么 (提示學生從反應式看,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提問】“我們如果將反應前后各物質都稱量在內,應該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進行反應實驗呢?”我們觀看一個視頻演示實驗,也許可以給同學們啟示【視頻演示】白磷在空氣中燃燒試驗【深入提問】在密閉環境中進行實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會有什么關系呢【過渡】大家猜想是否正確,需要用實驗加以檢驗,在實驗前我們應制定計劃,設計出實驗方案,你認為要知道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后各物質質量總和的關系,大致需要哪些主要實驗步驟呢? 認真觀察實驗,回答實驗現象:鎂條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燃燒之后稱量,天平指針偏向右邊,說明質量增加了。學生思考,但并不能給出肯定的回答。觀看幻燈片思考躍躍欲試方案一:天平、錐形瓶、燒杯、鑷子、氣球、稀鹽酸、大理石方案二:天平、錐形瓶、燒杯、鑷子、吸管、注射器、澄清石灰水方案三:天平、燒杯、鑷子、硫酸銅溶液、鐵釘每組同學根據實驗器材設計自己的實驗學生合作討論完成實驗,并完成相應組實驗報告單的填寫。根據反應方程式思考為什么會出現如此的實驗現象回答:1、反應后質量變輕了2、反應后質量變重了3、反應后質量沒變化學生討論:釋1: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有氣體生成,沒有稱出。釋2:反應沒有外界物質參加,反應后也沒有生成氣體物質跑掉。釋3:反應沒有外界物質參加,反應后也沒有生成氣體物質跑掉。認真觀看視頻,回答:應在一個密閉的環境內進行反應。猜想:可能變大;可能變小;可能不變學生分組討論,相互補充得出:主要實驗步驟:1、稱量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2、使反應發生;3、稱量反應后各物質質量總和;4、比較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的關系。 演示實驗,激趣。通過對實驗現象的描述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能從現象由表及里的思考一些問題。由實驗結果引出課題。上下銜接教為自然給出探究的目的,理清學習思路引出對化學反應過程中物質的量的改變的探究。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新理念,學生自身能力得以提高。【媒體設計意圖】投影給出實驗方案,節約課堂時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實驗給出反應表達式,便于學生分析原因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呵護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學生精細思維的品質。【多媒體設計意圖】利用視頻演示實驗,清晰明了,實驗中能嚴格控制條件,得到較為準確的實驗結果使學生形成對猜想要做出證實的意識,并經歷制定科學探究活動計劃的過程。【指導】開始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要有良好實驗習慣。 學生分組,相互協作,進行實驗。完成實驗報告單的填寫 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相互協作意識。【提問】你們又得到了什么結論?【過渡】我們要有深入思考問題的習慣,為什么反應前后所稱量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以白磷燃燒實驗為例做進一步探究。【提問】反應前后所稱量物質分別有哪些?【引導分析】邊投影動畫邊引導提問。未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在反應前后質量是否發生改變?而所稱量各物質質量總和在反應前后也不變。【歸納板書】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提問】化學反應的本質是什么?為什么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投影】水通電分解反應的微觀演示動畫。【板書】微觀原因【投影總結】微觀和宏觀的五不變和兩變【提問】現在同學們能不能解釋剛才鎂條變重的原因了【練習】及時反饋,評講【小結】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質量、種類、個數都沒有發生改變。 回答:反應物的質量總和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基本相等(誤差允許范圍內)對比思考:反應前物質(或物體)錐形瓶、玻璃瓶、細砂、橡皮塞、氣球、白磷、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等(空氣)反應后物質(或物體)錐形瓶、玻璃瓶、細砂、橡皮塞、氣球、五氧化二磷、氮氣、稀有氣體等(空氣)思考回答: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閱讀書上相關段落并結合觀看水電解的微觀演示動畫,據此回答: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質量、種類、個數都沒有發生改變 再次觀看鎂條燃燒視頻演示,并回答:能,因為鎂條與空氣中氧氣反應,而氧氣沒有稱量在內完成課堂練習:1、2、3課后完成題單拔高訓練部分收拾實驗臺,離開實驗室 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多媒體設計意圖】用PPT列出反應前后不變的物質或物體,并形象的一一劃去,最終得到不變的本質: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反應前后,反應物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多媒體設計意圖】通過Flash展示微觀動畫,直觀,形象,便于理解培養學生微觀形象思維,宏觀聯系微觀的意識,樹立學生的物質粒子觀。前呼后應,課前設疑,學生能通過本節課的所學習知識解釋,增加其成功感第1題意在突出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反應中;第2題再次凸顯守恒是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第3題意在強調質量守恒定律中的“參加”二字。回顧本節知識,使學生明確本節知識點【板書設計】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一、質量守恒定律1、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2、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質量:不變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評課大家好,我是溫江區萬春實驗學校老師張琦,剛才我校的張晨宇老師展示了一堂“多媒體教學和傳統實驗相結合”的化學課,這節課很成功,下面我就這堂課做一下點評。首先張老師是一個剛參加工作三個月的新老師,但從本節課來看,張老師從容不迫,輕松應對,顯得很成熟,一點看不出新教師的痕跡。再次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非常有激情。本來學生在此場合易緊張,但張老師在上課過程中贊許的微笑、激勵的語言、輕松的話語等等,這些都極大的感染了學生,消除了課堂緊張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本節課非常輕松、活躍,使學生愉快地掌握了知識。第三,板書設計內容雖然不多,但精煉、合理,重、難點突出,目標性強,極大地引導學生開展活動、掌握知識。第四,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是充分體現學生活動。本節內容共設計了三個實驗,學生分為三個組,原來我們擔心學生只管埋頭做自己組的實驗而其他兩個組的實驗學生沒時間做顧不了,那實驗內容學生可能不知道。但張老師通過共同討論探究方案,上臺展示自己組的實驗改進裝置,共同歸納探究結論等等方法,很好的讓三個小組實驗互補,共同掌握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三種現象的原因。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傳統實驗不能展示的環節,張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它與傳統實驗相結合,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總之,課很成功,充分展示了現代課堂教學的特點,既展示了張老師個人的風采,也展示了萬春實驗學校的風采。謝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化學優質示范課《質量守恒定律》_張晨宇 00_00_00-00_55_54.flv 公開課質量守恒定律8.ppt 小號天鵝湖.mp3 評課.doc 說課稿.doc 課后反思.doc 質量報告單與習題.doc 配套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