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愛在屋檐下1.什么是家庭?: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家最主要特點是什么?(為什么一到春節,許多外出打工的人,不管有多遠,也要想盡辦法回家與家人團聚,這說明了什么?)答: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2.家庭結構的類型:現在一般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此外還有少量的單親家庭和聯合家庭。3、為什么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 (1)在家庭關系中最主要的是與父母的關系。父母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數基于血緣關系。(2)生命是父母給予的,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4、為什么子女必須回報父母?(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給與了我們生命,我們理所當然要孝敬父母(2)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許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受到我們的孝敬。(3)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 (4)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我們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如果不履行這一義務,會受到道德輿論的譴責和法律的懲罰。5你準備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報答父母?P15--16(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敬重和愛戴父母。(2)需要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具體要求是① 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② 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③ 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3)對父母不要愚孝和盲目的順從(4)要孝敬父母的父母。第二課我與父母交朋友1、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P21我們對父母的思想觀念、管教方法、嚴格要求,有時產生發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2、逆反心理的具體表現是什么?:P21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你說這個好,我非說那個好;讓我相信這個,我非相信那個不可。 3、逆反心理的危害有哪些?P23懲罰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就是拿父母錯誤懲罰自己;傷害父母:不是拿自己的錯誤傷害父母,就是拿父母錯誤傷害父母。4、克服逆反心理的方法:A:在情緒沖動時,要努力克制自己。B: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與父母商量,學會與父母進行有效溝通。C:要掌握與交往的藝術。5、你與父母交往有哪些竅門或方法?P26(1)贊賞父母,贊賞中增進親情。 (2)認真聆聽,聆聽中獲得教益。(3)幫助父母,用行動感動親人。 (4)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6.說一說父母是如何關愛自己的?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舉幾例。(1)父母(親人)無微不至地料理我們的日常生活;(2)父母在我生病時細心地照料;(3)當我學習有困難時,父母耐心得安慰我,幫助我,鼓勵我; (4)父母教會我做人的道理。等等7. 影響我們與父母溝通的原因有哪些?(為什么很多同學與父母談心的話與小時候比變少了?或者:我們與父母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1)進入青春期后,我們有了自己思想,開始獨立行事,渴望從家長那里拿到“解放證書”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而在父母眼里,我們總是長不大的孩子,沒有生活經驗,沒有豐富的閱歷,卻有自己的主意,責怪我們越來越不懂事,越來越不服管教,于是,我們與父母間就產生了矛盾。(2)我們與父母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社會地位不同,對社會規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態度,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方面難免產生較大的差異。8、如果理解我們與父母的矛盾或沖突。A:這些矛盾和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B:對這些矛盾和沖突,我們不能否認,不能漠視,不能夸大,積極的做法是從現實中架起溝通的橋梁。9、當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時,應怎么辦?P23—25 首先,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商量。商量就是溝通的過程,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其次,我們與父母進行溝通,要掌握基本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結果要求同存異。最后:與父母交往中不必太計較,原諒父母的錯誤。第三課 同儕攜手共進1、閉鎖心理的危害。在與同學交往中,如果封閉自己,只會使我們的“人際關系樹輪”萎縮,使自己陷入孤立。2、受歡迎的人具有的共同特征:真誠、友好、善良、負責任等3、交友的益處:(或朋友的重要性或人生道路為何需要友誼):①朋友帶給我們溫暖、支持和力量,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②朋友伴我們同行,友誼照亮我們的生活之路。4、交友的基本原則:①平等互惠,給予與分擔必須是雙向的,這樣才能雙贏或多贏②欣賞他人,贊美他人,寬容他人,尊重差異,加強溝通。③要坦誠,要堅持原則,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維持所謂的友誼。 ④要廣交朋友,珍惜朋友情誼。⑤切莫輕交甚至濫交朋友,要樂交諍友,不交損友,慎交朋友。5、男女同學之間交往的意義:①可以增進我們對異性的了解,學習對方的長處,完善自己的個性,促進身心健康發展。②可以擴大交往范圍,鍛煉交往能力。③還可以學習如何適應社會對不同性別的要求,增進自己的性別意識。使男生成長為男子漢,女生成長為好姑娘。6、男女同學之間如何進行正常、健康的交往(男女生交友的方法)①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愛。②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③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④我們要真誠待人,坦然大方地與異性同學交往。7、如何對待青春期的情感:①慎重對待、理智選擇。②學會反思,學會選擇,學會承擔責任。③學會保護自我8、如何學會自我保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以及自律。9、如何正確認識我們對異性的好感或愛慕之情?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麗的事。10、早戀的危害:影響男女生之間的友誼,影響學習,影響身心健康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1、 教師工作的基本特點:(或者我們為什么要熱愛自己的老師)①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幫助我們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②老師教給我們思考的方法、讓人產生探求知識的愿望③老師的工作不只是傳授知識,老師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樣。2、搞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師生關系不僅影響我們的學習質量,而且影響我們的身心發展。3、傳統師生關系及負面影響:①傳統師生關系:學生把老師看著權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著“遵從者”的角色。②負面影響:這種不對等的關系造成了師生間的隔閡,影響了師生間的交往。4、新型師生關系的內容(有時也問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是我們的朋友。5、怎樣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A:行其所服。知師、信師、愛師、敬師,才能建立愛生尊師、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B:需要我們掌握與老師交往與溝通的技巧。6、學生應如何與老師溝通:①主動溝通。②從老師的角度看問題,③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④原諒老師的錯誤 ⑤禮貌待師 ⑥注意場合 ⑦勿失分寸7、學生與老師交往的禮儀是什么?答出上面七條8、亦師亦友的主張給我們什么啟發?教師是我們的友伴,和老師的交往還體現在娛樂、生活和思想交流等方面,我們和老師共同組成學校生活共同體。第五課 多元文化“地球村”1、文化的特點多樣性、豐富性、差異性2、如何對待外來文化?(1)、不同文化應相互整合,相互借鑒,平等交流,求同存異,尊重多樣性,共同繁榮進步,多元和諧發展(2)、以開放、客觀、平等的態度對待不同文化,尊重、珍惜,學習,保護各個國家與民族的文化,不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3、如何對待本民族文化?學習、繼承、弘揚、保護、發展本民族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4、經濟全球化要求文化如何發展?各個國家與民族的文化,應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呈現出多元和諧發展的局面。(或者答第2題第1條)5、教材中P59兩個女孩故事(1)導致中外溝通障礙的原因是什么?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人,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方式(2)我們應如何正確認識或對待?應采取開放,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關于虛心學習其它文化的優點,長處。6、面對文化差異,兩種不同的態度是什么?哪個對?哪個錯 為什么? 一種態度是排斥、 一種態度是溝通第一個錯,因為它過分地夸大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否定其它文化的價值。第二個對,因為它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主張平等交流,互相學習,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多樣性,共同繁榮進步。(或者答學案上,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的第一條)7、正確對待文化差異的態度和做法?面對文化差異,我們應該盡量消除誤解,保持客觀寬容的態度,提高對其他文化的鑒賞能力;不采取防衛心態,多關注他人的經驗和看法,避免妄下斷言;尋找能聯絡雙方的相似點;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探索有效地溝通技巧;在交往時,不卑不亢,以禮相待……8、如何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做一名友好往來的使者,我們不僅要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文化,還要宣傳、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讓世界了解飛速發展的中國,了解中國源遠流長、博人精深的文化。9、與不同文化共處,我們應具備哪些素質: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10、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開放的胸懷意味著尊重、珍惜和保護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11、外來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及我們對外來文化的態度:①影響:a.沖擊我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b.可能讓我們迷失自己,也可能失去自身的獨特性。②態度:學習外來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第六課 網絡交往新空間1、網絡的特點:網絡溝通的無限性;網絡交往的兩面性;網絡交往對象的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2網絡具有兩面性—— 一把鋒利的雙刃劍(1)網絡的正面作用:①了解時事、查找資料、商業服務、傳達個人信息、與人溝通更加便捷;②擴展視野、學習新識、增長見識、放松心情、休閑娛樂、結交新友、交流思想、鍛煉眼耳手腦并用的能力;③可以利用網絡獻愛心,為他人為社會做有益的事。(2)網絡的負面作用:①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它可以使人們的陰暗心理無所顧忌的宣泄,污染網絡環境,我們也可能成為其受害者,也可能無意參與其中,破壞網絡環境。②可能形成網癮,影響學習和身心健康,影響家庭和諧,誘發違法犯罪等活動。3.如何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P69(1)以健康的心態把網絡作為生活的補充。(2)不把時間浪費在無益的事情上,不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學會“信息節食”,學會抵御網絡上的不良誘惑。(3)要注重瀏覽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善于利用網絡技術,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問題。(4)幫助別人解決一些困難,做一些對他人和社會有用的事情。在為他人、為社會服務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4.怎樣學會自我保護?(1)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輕意泄漏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盡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師長解決,不要僅僅依賴網友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當受騙。(2) 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3)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才能保護自己。6.網絡交往要遵守什么規則?P74/75(1)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2)上網更要遵守法律。7 、如你的同學沉溺于網吧,請你幫他出個主意,讓他早日擺脫網吧和游戲的誘惑。(1)幫助他認清過度沉迷網吧的危害,動員老師、同學、家長共同督促他,勸他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同學交流;(2)告訴他要不斷提高自制力,用堅強的意志、清醒的頭腦、正確的方法,擺脫網絡游戲和不健康內容的誘惑;(3)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聯想后果法;避開誘因法;婉言謝絕、提高自制力;專時專用,改正不良習慣等。★8、為了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我們在上網中應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1)端正動機和態度,要把上網作為自己增長知識、開發智力、開闊視野、休閑娛樂的一個良好的平臺;(2)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嚴格分配時間,專時專用,以防著迷;(3)堅決不瀏覽不健康網頁;(4)在上網中注意保護自己,不要輕易相信別人。(5)要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9、如何正確認識網絡?(1)網絡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不應該成為其俘虜,而要做他的主人。(2)我們要正確認識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具有兩面性,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發揮網絡交往對生活的積極作用,避免形成網癮。第七課:友好交往禮為先1、禮貌的含義: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2、禮貌的作用:①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礎。能反映我們的素質,展示我們的風采②禮貌是文明的體現,是自尊的需要,表明個人道德修養,關系國家和民族的尊嚴。3、對人有禮貌的主要表現: 。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4、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養有哪些?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5、謙謙君子,賜我百朋,是什么意思,要求我們怎么做?意思:內在真心真意,外在彬彬有禮,就能廣受歡迎,廣交朋友。要求我們:要做到舉止端莊。*6、有人說,禮貌(禮儀)是個人的事,與其它人無關,對嗎?為什么?不對。因為是否文明禮貌(禮儀),決不是個人私事,也不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它不僅表明一個人是否有道德修養,關系到個人形象,影響到人際關系,還關系到我們集體的利益,社會風氣的好壞,還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和形象。*7、最常用的三種合乎禮儀的姿態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8、為什么要掌握健康、文明的社交禮儀?(1)是適應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條件(2)是展示我們優雅風采和高尚品德的具體要求(3)是我們與他人順利交往的前提。9、如何對待傳統禮儀?我們不能拘泥于傳統禮儀,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傳統禮儀,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把傳統禮儀與現代社會的要求結合起來,做到與時俱進。*10、如何對待少數民族禮儀?為什么?(1)尊重少數民族的禮儀習俗,(2)要入鄉隨俗(3)不能違反民族禁忌因為:如果不尊重少數民族禮儀會(1)傷害民族感情,(2)妨礙交往,(3)影響團結。第八課 競爭合作求雙贏1、競爭的副產品是什么?它有什么危害?如何克服?副產品:忌妒。危害:忌妒心理是一種微妙、強烈而又隱蔽的消極情感,是拿別人的成績來懲罰自己的消極心理,對我們的發展有很大危害。克服方法:(1)培養健康的競爭意識,認識到競爭的積極促進作用(2)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找到不足,承認差距。(3)激勵自己,把競爭對手看做自己前進的動力。*2、我們在競爭中必須遵守的規則是什么,基本準則是什么規則:公平 基本準則:道德和法律。**3、競爭的目的超越自我,開發潛能,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4、合作與共享的關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5、合作的核心:發揚集體主義精神6、合作與競爭的關系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7、在合作中競爭的內涵(此題重在理解)一方面,團體的通力合作鼓勵各個成員間相互競爭;另一方面,成員間相互競爭促進團體競爭力的提高。**8、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競爭關系?(或問:如何對待競爭對手?)在合作中競爭,要尊重競爭對手,向競爭對手學習。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是我們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9、我們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取長補短、攜手共進**10、競爭中合作的真諦。競爭對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兩敗俱傷,而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11、團隊精神的核心:是集體主義,是合作共享、樂于奉獻,是個人的利益服從團對的利益。第九課:心有他人天地寬1、寬容的內涵寬容指的是寬厚和容忍,原諒和不計較他人。2、寬容合作的基礎和而不同,求同存異3、為什么要寬容自己,悅納自己?寬容自己意味著承認人無完人,容許自己犯錯誤,給自己留下改過遷善的機會,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4、如何寬容自己,悅納自己?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慚形穢;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盤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內涵和實質分別是什么?*內涵: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實質: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的內涵及要求我們怎么做?*內涵:在謀求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生存與發展。*怎么做:不能只顧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視他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犧牲他人的利益來謀求自己的利益。7、換位思考含義及實質:含義: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實質:對交往對象的切身關注,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8、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將心比心、設身處地9、、平等的集中表現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10、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有哪些?如何對待他們?A:弱勢群體主要有老人,女人,未成年人。B:(1)平等對待那些處于不利地位的人,(2)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3)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11、尊重自然的核心保護環境第十課 誠信做人到永遠1、什么叫誠信?即誠實守信。“誠”就是內誠于己,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2、誠信的基本要求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3、有人說,誠信體現在做大事上,在小事上不必太注重誠信,對嗎?為什么 我們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認真面對,在做人方面實質上沒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點點滴滴的小事構成的,誠信做人就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之中。我們做大事的同時也要拘小節,把做事與做人有機地統一起來。4、誠實與信任的關系誠實與信任是一棵并蒂蓮,堅持誠實就會贏得信任,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礎永遠是誠實。5、誠信守則的具體要求誠信守則一:堅持實事求是,是誠信做人的守則之一。誠信守則二:在涉及利益沖突的問題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誠信守則三: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誠信守則四:在情與法的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6、誠信的基礎是什么?誠信的基礎是尊重客觀事實。7、是誠實守信的出發點。實事求是地表達事物的本來面目8、對人誠實與尊重他人隱私的關系是什么?如何處理兩者關系?一方面,“以誠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我們應當恪守誠實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隱私又是待人坦誠的前提,是維持良好關系,有效溝通的基礎。當二者發生沖突時,我們要結合具體情境,堅持原則,權衡利弊,按照實際情況妥善處理。我們要正確理解誠信原則,與人為善,出以公心,以善為核心。9、誠實與說謊的關系誠實與說謊是水火不容的,做誠實的人就不應該撒謊。但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時需要我們隱瞞事情的某些真相,說些“善意的謊言”,但這不是出于個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維護對方的利益的需要,從根本上講,善意的謊言并不違背誠信的道德。10、說說如何才能做一個誠信的人?(1)做到對人守信,對事負責,這是誠信的基本要求。(2)要堅持誠信守則的具體要求①堅持實事求是,是誠信做人的守則之一。②在涉及利益沖突問題時,誠信守則要求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③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站在長遠利益一邊。④在情與法的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3)把誠信與具體情境結合起來,具有誠信的智慧,以善為核心。八上教材主要觀點父母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多數基于血緣關系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孝敬父母,是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孝敬父母要基于平等、道德、法律的基礎上。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有效溝通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結果是求同存異。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新型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的。主動溝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老師的表揚是肯定、鼓勵、期待;批評是愛護、鞭策、期待。原諒老師的錯誤時要采用恰當的方式,所謂恰當的方式就是要考慮到犯錯誤者的情感——不傷害老師。語言是一種文化,語言存在差別,不分優劣;文化存在差異,各有千秋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共同趨勢全球化不應導致文化的單一,世界的發展更趨向于文化多樣發性。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體現了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在世界各種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國文化不曾中斷而一直延續至今,形成一個自我更新、不斷發展而又兼容并蓄的開放體系。上網要遵守的規則主要有道德和法律,其中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是遵守法律。禮貌待人是人際交往的最起碼的要求。禮貌和禮儀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觀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禮貌是文明的體現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禮儀緣于最初的人類交往,關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現代禮儀既與現代社會要求相一致,又與一個民族的傳統相承接。禮儀是一門學問,有特定的要求。社交禮儀涉及交往的方方面面,每個方面都有具體要求。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禮儀是適應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條件。社交禮儀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和思考。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禮儀,是展示我們優雅風采和高尚品德的具體要求。也是我們與他人順利交往的前提。忌妒是競爭的副產品。道德與法律是我們在競爭中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我們合作的核心是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土壤。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是我們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競爭是一種有效的合作方式。競爭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達到最高目標的手段。優秀的競爭者往往是理想合作者。團隊精神的核心是集體主義寬容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會了寬容,就能提高自己的境界學會了寬容,就掌握了一種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寬容意味我們是非不分,愛憎不明,曲直不辨,麻木不仁。43、寬容要講原則,也要講策略。44、在寬容他人的同時,也要寬容自己,悅納自己。45、寬容是一種美德46、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47、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實質所在。48、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49、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40、換位思考的實質是對交往對象的切身關注,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41、只有理解他人,才能與人為善。42、人與人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43、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我們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長補短的現實基礎。44、我們尊重人,不僅僅限于尊重個體,還要尊重社會45、尊重自然與尊重他人,尊重社會息息相關。46、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護環境47、恪守信用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即表現一種積極負責的態度48、實實在在做事是個人得以立足,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49、承諾是一件嚴肅的事,所以我們要慎重許諾。50、我們在沒有把握時,不要輕易許下諾言,要學會拒絕。51、我們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認真對待,在做人方面實質上無大事與小事之分。52、誠信做人就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53、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54、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是人們崇尚的行為準則55、恪守信用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即表現為一種積極負責的態度56、誠實與信任是一棵并蒂蓮57、獲得信任的前提是誠實,信任的基礎是誠實58、誠信的基礎是尊重客觀事實59、誠信的出發點是實事求是地表現事物的本來面目。60、以誠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61、待人坦誠的前提是尊重隱私62、從根本上說,善意的謊言并不違背誠實的道德63、誠信的核心是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